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348节

  “今豫章远在扬州西土,我实不欲出兵干涉。”

  这……

  王朗没想到李翊会拒绝的如此果断。

  正当犯难之际,李翊却又突然话锋一转。

  “不过若是华府君真希望我来保全豫章也不是不可以。”

  “愿闻!”

  王朗连忙追问道。

  “我派人前去协助华府君处理豫章军政,之后豫章军国大事,俱要先与我徐州大员相商。”

  “未审王公尊意如何?”

  王朗一凛,明白了李翊的意思。

  说是协助华歆处理豫章军务,不就是想让华歆把豫章的军政大权交出来吧。

  李翊不想亲自下场,掺和豫章事务,尤其还涉及到刘表与孙策之间的战事。

  但如果能够派人接管,采取自治。

  那么即便将来保不住了,对徐州也没什么损失。

  何况,李翊的战略目光放得长远,江南之地,早晚是要收的。

  既然如此,正好拿豫章一地做个实验。

  这个“实验”是李翊筹划了很久,但一直不太好明试。

  因为不论是徐州还是淮南,都是重点发展的地方。

  时间紧迫,乱来不得。

  李翊为了求稳,就不在淮南、徐州采取实验。

  而豫章不同,这里是瘴地,人口本来就少。

  派人前去接管,然后自治。

  不管最后实验失败与否,都于徐州损害不大。

  若能成功,将来也有个借鉴。

  “……怎么样?王公考虑的如何。”

  见王朗沉默不言,李翊再次出声询问。

  一旁的侍从大声说道:

  “汝可速速决断,郯侯日理万机,哪有功夫专伺候你一个?”

  王朗皱起眉,暗想他与华歆本就不是贪图权贵之人。

  向河南求助,本就是为了站队,好得以在乱世之中明哲保身罢了。

  既然李翊肯派人来接管豫章的烂摊子,又有什么不妥呢?

  “若君侯果真愿派人来豫章,我想华府君必无相拒之理。”

  王朗开口说道,“饶是如此,君侯也该遣军士前来驻扎。”

  言外之意,王朗希望李翊多多少少派点兵过来。

  他们也好求个心安。

  毕竟豫章国小民弱,来找徐州就是寻求庇护的。

  “……嗯,该当如此。”

  “我会从淮南调一千精兵,前往豫章驻守。”

  一千人……

  王朗皱起眉,暗叹有总比没有好。

  一千的精兵,主要起到一个威慑作用,因为代表着徐州亲自下场。

  这对李翊而言,养一千人在豫章是可以接受的支出。

  再多就不行了。

  刘繇死后,他的部众其实是自己归属到了华歆麾下。

  因为华歆本身名望就高,又爱民如子,很受推崇。

  所以当刘繇部众归附华歆之后,华歆手上其实已有万余部队了。

  但华歆将他们遣散了大半。

  一是因为华歆没有割据之志,二是因为豫章太穷了,华歆根本养不起。

  如果李翊派兵前去驻守豫章,那驻守多少人,淮安方面就得出多少钱粮。

  秉着贵精不贵量的原则,李翊只打算派一千人前去驻守。

  “未知君侯打算派谁前去豫章?”王朗再问。

  李翊站起身来,目光逡巡一圈,随后也不问众人意见,直接点名道:

  “子义,便由你去豫章,协助华府君督管豫章军政。”

  太史慈在众人之中被李翊点到名号,有些诧异。

  连忙站起身来,拱手道:

  “是,谨遵君侯军令!”

  或有人在旁侧谏言道:

  “太史子义虽气勇有胆烈,然非纵横之人。”

  “若使其督豫章军政,恐误大事。”

  李翊背着手,沉声说道:

  “不然,我以为子义信义笃烈,有古人之风。”

  “可以付与大事。”

  又看向太史慈道,“子义觉得呢?”

  被问及自己的意见,太史慈连忙跪拜道:

  “此诚慈本心所望也!”

  士为知己者死,太史慈立下的志向,便是要带七尺之剑,立不世之功。

  如今他认为他的机会来了。

  嗯……

  见太史慈这么有精气神,李翊也更加放心,又道:

  “龙欲高飞腾空,必先阶其尺木。”

  “适才我已许诺王公,派一千人前去驻守豫章。”

  “子义此去当视豫章子民亲附之否,至于手下之兵,宜将多少,卿可自由意。”

  言外之意,太史慈可以自行决定带多少人。

  在场诸人,无不暗自感慨李翊的人格魅力。

  在大伙儿都不看好太史慈的情况下,却愿意乾纲独断,给予其绝对信任。

  仿佛在说,拿上我的符节,去地方赴任,等办好了再回来见我。

  这种信任感,是古代所有士人追求的。

  太史慈躬身答道:

  “君侯立在志事,今刘繇丧亡,尚不知华子鱼待遇如何。”

  “其故复部曲复依何从,慈窃以为可往来召去。”

  “部曲乐来者便与俱来,不乐来者且安慰之。”

  “待慈到后,再观华子鱼牧御方规如何。”

  “故所将之兵,不宜多,将数十人足矣。”

  太史慈回绝了李翊的好意,认为不需要单独从淮南派兵来。

  他只需带数十个随从,有信心收复豫章部曲,纳为己用。

  即用豫章人治理豫章人,豫章兵保卫豫章土。

  此举无疑能帮李翊省去一个大麻烦。

  毕竟遥养一支千人部曲,所费粮饷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若太史慈果真能用豫章养好豫章部曲,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子义可要想清楚了,豫章远在瘴地,来往交通并不方便。”

首节 上一节 348/5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貂蝉:我家夫君太慎重

下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