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后宫,朱元璋傻眼了 第76节
站在两人中间的朱标站起身来,将手上的宣纸平铺地面。
更加方便三人能看到。
“所谓绩效考核,不仅仅是考察对方的全勤,还要考察对方在当地的政绩。
每一年,朝廷都会颁布许多政策下去,这个绩效考核,就是看官员是否能够完成朝廷交代下去的任务。
我们可以根据官员完成国事政务的程度来进行评判。
只有达到一定分数线的绩效考核,才有资格获得更加多的年终奖。
倘若一年之内,有的官员明明全勤都已经不缺,但在完成朝廷安排下去的任务的时候,却比其余同僚的次数少。
且时不时还有民怨,那么就说明这个官员身上有问题,我们应该进行细致调查,严厉责罚,以儆效尤。”
这话一说出口,朱元璋对朱标越来越感到满意。
有奖有罚,现在的这位太子,简直让他感到十分的满意。
甚至都想着回去之后,马上跟马皇后汇报这个好消息,接着考虑想办法把屁股下的龙椅交接给朱标。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加让朱元璋确定,自己的儿子变了!
沐英在朱标说完话之后,下意识的提出一个问题。
“太子,按照你的说法,这个绩效考核是考察百官的功绩。
联合全勤来判定是否给予对方年终奖。
所做之事越多,完成的越好,年终奖就越高,那么倘若有的官职比较清闲。
并且官员的性格是属于那种不好争斗的,相比于其他人,他只能养活一家老小。
到最后,他会不会看到其余人得到丰厚年终奖过上好日子的情况下,心生嫉妒。
此事有人诱惑,万一误入歧途怎么办?”
闻言,朱标面带微笑的看向沐英说道:
“大哥我知道你的意思是这类‘闲职’官员要是走上贪污,最后是有我们的一份责任是吧?”
沐英点头,算是承认了。
然朱标神色瞬间变换,整个人身上散发出帝王不可触犯的威严。
用十分武断的语气说道:
“在我看来,这些闲职官员,倘若他们有一点上进心,那么就不会甘于平庸。
想要躺着拿钱,世界上哪里来的好事。
既然选择了闲职,并且长时间的接受,那么就不要想与其他有上进心的人争夺为数不多的年终奖。
这些奖励是准备给那些有准备的人,不是给这些饭来张口的人。
我们没有仔细调查他们闲职期间有没有玩忽职守,利用职权为自己牟利已经是发了善心。
怎么可能还会考虑到他们的事情。
再说了,我跟父皇每天日夜操办政务,一个月就需要发放各个部门许多任务。
这些任务都需要大量的人去置办传达,最后落实到百姓身上。
一年下来,没有上百次也有几十次,难道他们就不能争取一手之数吗?
在大明任职,就算是翰林院负责编纂、修订和管理国家图书的工作,每年也需要完成三次。
类似的职责数不胜数,机会有的是,倘若不争取,他们有什么资格获得丰厚的年终奖。
算下来,以我所见,官职竞争若没有百里挑一的态度去争取,那么就不能体现出这年终奖的重要性。
毕竟这份奖励本来就相当丰厚,以合法手段获得。
总比有杀头风险好吧。”
“好!标儿说太好了!”
听完朱标的话,朱元璋当场双掌拍到一起表示认可。
经过杨晨、马皇后、朱标三人的轮番劝说下。
他也意识到这百官的俸禄确实低,可让他白白拿出一大笔钱财来增加对方的俸禄。
这让朱元璋心里觉得自己吃了大亏。
但是现在,朱标的这番话让他感受到了钓鱼的快乐,特别是鱼疯狂的追着鱼钩咬的感觉。
只有出色的官员,才有资格从他朱元璋的口袋里面拿钱。
甚至他认为,朱标所说的百里挑一难度还是太低了。
应该以千里挑一,万里挑一的态度去办事才能获得。
第一次看到朱元璋毫不吝啬的称赞自己,朱标的疲惫瞬间消失。
至少耗费这么长时间的心神总算没有白费。
上次跟杨晨交流之后,朱标回去想了一个晚上,忽然间就茅塞顿开!
结合杨晨所说的方法,他悟出来一个让马跑,又让马吃草的方法。
“父皇,有奖还需要有罚,否则有些官职的人他们一旦意识到自己与他人争不过。
可是依靠简单的全勤又能过着好日子,那么他就会在百官当中影响到其他人。
为此咱们还需要在绩效考核当中准备一项‘末位淘汰制’”
光听名字,瞬间就能引起朱元璋的好奇。
他已经隐约感觉到,这个末位淘汰制能让如同死水的官场瞬间沸腾起来。
“绩效考核是检阅百官的工作能力,能力突出者获得奖励,至于那些不想干活的,那咱们就给一个机会,给一个惩罚。
首先是规定某个官品,某个重要职务上,一年之内,他因为偷懒缺少了全勤,那么咱们就取消他的一年年终奖。
其次,一年之内,身处于重要职责之上,居然一点功绩都没有,反而让底下出现了事情。
等到了第二年,咱们就削减他的官职,正一品变成从一品,正二品变成从二品,以此类推。
第三年,他仍然是不知悔改,没有及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削减官职的责罚继续,这一次加大力度,一次性削减一个大官职,正一品变成正二品,正二品变成正三品。
连续三年一事无成!这样的官员无论身居何职,要我看来,都应该进行革职处理!
有人被安排下去,自然就需要有人能够获得提升。
只是位置就这么少,因此能晋升上来的人,必须是最优秀,最拼命的那一批。
否则光有俸禄上的奖励,没有提升官品的奖励,就意味着不能最大程度的激发百官的上进心。”
朱标摸着自己下巴,将绩效考核还有末位淘汰制度全部阐述出来。
一瞬间就让沐英感到呼吸停滞是何感觉。
这个法子对于上位者来说实在是太棒了,可对于他这些身居高职的臣子来说,犹如拿着一捆鞭子不停的抽打他。
没有立下功劳,那么他们就会被降职,眼睁睁的看着哪些拼命的同僚不仅获得钱财,还获得一条光明的晋升通道。
发展到最后,谁松懈半分。
抬头一看就发现自己早已被远远抛弃。
他是武将平日没有战事,只需要操练兵马,跟随时警惕边境的风吹草动就行。
可那些在朝廷任职的文官不一样。
文官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
稍微有些意外就是连续长时间的工作。
在这样的制度逼迫下,他们想偷懒都不行。
因为一旦偷懒,就意味着有极个别拼命的下属替代你的位置。
你说说这怎么可能敢休息?
想到这里,沐英就忍不住问道:
“太子,这末位淘汰制度是不是有些苛刻?
你想想,按照你刚才的说法去做,一品官职因为这些事情,不到三年时间就可能遭受到罢免废黜。
真要我说,我认为这有点急了。”
在场的三人,朱标跟朱元璋是掌权者,自然是希望手底下的人拼命干,死命干,拿命干。
可身为臣子的沐英却能站在他的角度理性看待。
无论大小官职,只要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做好自己的事情,不需要犯下什么大错,哪怕是想着安稳也不准。
这对于臣子来说,确实是属于苛刻。
朱元璋瞥一眼沐英,又看了看朱标,想知道对方会怎么回答这个难题。
然而朱标并未对沐英提出的这个问题感到厌烦。
“大哥,你站在臣子的位置认为的这个法子严苛是正常的。
上一篇:大明:朕是假的,如履薄冰
下一篇:大明:清军入关,我抄了满清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