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穿越后宫,朱元璋傻眼了

大明:穿越后宫,朱元璋傻眼了 第343节

  “御史大人,我们镇江府炼铁厂现在已经能做到每一年生产出一万吨的产量,最近半个月以来,产量还在不停增加,我们从贝加尔湖附近发现了一个巨大铁矿,矿石的质量比我们在大明境内发现的矿石质量好上不少。

  要是炼铁厂能扩大,我相信大明未来肯定能有足够制作铁轨马车的铁原材料。”

  坐在会议室中间的杨晨手上握着一支铅笔,看着手上的报告,脸上不由得凝重。

  他没有理会炼铁厂最近的事情,而是询问其他事情。

  “最近我听说,前往京城的铁轨马车好像又出现了什么意外,调查具体报告是怎么回事,昨天就应该送到我手上了,怎么现在都还没有动静,你们轨道部门到底在干什么吃的?

  镇江府每年给你们一百多万两白银,难道是养你们吃白饭的吗?

  交通部门的负责人是谁,给我站出来!”

  随着他生气的声音通过扩音器释放出去,底下相关部门瞬间冷汗直流,不多时就站出来三个人。

  他们分别是镇江府交通部部长张守义、部门安全主任周广奇、部门总经理曹员外。

  镇江府目前执行的官职制度跟大明朝廷完全不同。

  自从朱元璋看到镇江府带来的便利之后,他就跟朱标还有马皇后共同商量。

  是不是应该让镇江府拥有更加大的权力?

  使其尽可能集中力量办大事,让这里运行的合理,然后反哺整个大明?

  最初是朱标跟朱元璋提出这个设想,因为当初此地还有朝廷管辖的官府,随着杨晨改革的措施越来越大,让县令每天都需要想办法上报给朱元璋。

  一来二去,朱元璋也感到麻烦的很。

  于是直接打算,派遣两卫兵马进入到镇江府,由原本镇江府指挥使马斌统领。

  这些兵马只听从于朝廷,没有朝廷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准命令这些兵马对周围其他人动手。

  杨晨就算在镇江府有天大的权利,手上有朱元璋赐予的令牌,他也只能让这些兵马帮忙做苦力活。

  当然其实杨晨从始至终都没有指挥过,因为镇江府本身就有很多以工代赈的流民、氓民。

  数量达到几十万。

  全部都在镇江府周围搞建设。

  于是在朱元璋的‘监视’之下,他给予杨晨更大的权力,整个镇江府由杨晨统一指挥,官府撤掉。

  与此同时,从官府里面拆分的部门都重新成立互不干涉的部门。

  所有部门最高领导人都叫做部长,手底下的小组成员则是被称之为主任,主任下面就是干活的人。

  其实早就在半年前,杨晨就培训了自己府邸里面聪明伶俐的女子成为他的秘书。

  同时刺激镇江府所有人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内卷。

  至于朱樉,他手下的秘书说起来搞笑,居然是在马皇后跟朱元璋干预下离开朱樉的原配妻子观音奴。

  原来是因为杨晨出了一套卷子,让整个镇江府的聪明子女都参与考试,当时观音奴离开朱樉,成为马皇后的贴身侍女之一,马皇后也让她们都进行考试。

  最后观音奴以力压所有人的成绩被杨晨从匿名考试卷里面拿出来。

  得知自己秘书是观音奴那一刻,朱樉整个人都感到造化弄人。

  很早以前他就知道观音奴成为自己母后的贴身侍女,因此他一直刻意躲着心怀愧疚之意的女子。

  没成想现在对方居然是自己秘书。

  经过杨晨这么搞,镇江府的政府机器过了磨合期之后,就开始快速运转起来。

  哪里发现问题,就能很快准确找到问题的毛病,从而进行解决。

  今天这个大会,就是杨晨紧急召开。

  部长张守义站起来那一刻,所有人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擦拭好多冷汗,他才开口说道:

  “杨大人,前往京城的铁轨马车之所以出现意外,完全就是因为天气原因,导致那一段铁轨出现形变,导致相互之间扭曲造成铁轨行不通。

  不过我每次出现意外,我都派人去处理了。”

  杨晨眼眸极为不善,看向部门安全主任周广奇。

  “你有什么话说。”

  周广奇深知这位杨大人的严厉,赶忙站出来回答。

  “杨大人,这并非怪我们交通部的错,完全是因为铁轨的问题。

  事实上,在今年年初,这段铁轨的意外就频频发生。

  上一次最严重是同一天出现好几次问题,所以我怀疑是铁轨材料的毛病,不是我们的过错。”

  闻言,杨晨第一反应是觉得这些人都在推脱责任,可是部门经理曹员外却在这个时候站出来。

  部门经理是专门负责这些铁轨跟炼铁厂进行交流的人,曹员外最初是一名商人,可是他脱离商人的身份,打算从政,杨晨就给了他这个机会。

  他原本卖铁的生意自然是归属于国营,由镇江府管辖。

  “杨大人,炼铁厂那里的人已经跟我说了,目前生产出来的铁能打造武器而不容易崩坏,可是做成铁轨形成的毛病就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此话一出,偌大会议室就开始有不少人站出来指责他。

  大致意思就是说他敢反驳杨晨?

  听到这样的话,杨晨一巴掌拍打桌面,怒斥那个帮自己讲话的人:

  “这位同僚!你可不要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曹员外说的对,他这么一说我才想起来一件事。

  我们的铁轨已经完全落后,科学院院长呢,老陶!你站出来说一句话!”

  杨晨在指定镇江府政府之前,特意规划出两个主意让所有人警惕。

  一来是本本主义。

  所谓本本主义,又称教条主义,是指在思想认识和工作实践中,盲目地照搬著作理论、上级指示、他人经验等,而不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不结合群众的实际,不结合历史和现实的实际,不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或结合起来。

  这种主义因循守旧、墨守陈规、照抄照转、断章取义,导致工作不能取得应有的成效,甚至延误、阻碍工作的发展。

  他还警告这些官员,他们是从诸多被辞退的人里面考核而脱颖而出。

  就是看在他们愿意接受新事实,杨晨让让他们千万不要好大喜功,也不能对上级领导趋炎附势。

  更不能万事以他为尊,一定要敢质疑,敢提出意见。

  除了本本主义之外,他还提出经验主义的错误。

  经验主义是指部分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老师傅而言的,其最大特点是从经验出发,把他们的局部经验误认为是普遍真理。

  杨晨反对经验主义,认为它同样是一种主观主义的表现形式,需要加以克服。

  其目的就是担心经验主义影响到一些拥有老手艺的师傅,前段时间陶成道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让炸药实验室出现意外爆炸,硬生生让好几个年轻人光荣了。

  经过这次教训,往后的陶成道就再也不敢托大,现在他担任的职务就是镇江府科学院院长,其实也能叫做大明科学院院长。

  整个大明,喜欢奇金异石的人都能进入这里进行研究,杨晨已经竭尽所能把还记得的化学基础知识都写在一本书上,剩下的内容则是由所有在科学院里面的人一起补充。

  他补充的基础也是也不是什么麻烦的内容,基本都是一些金属的材质排名,比如前几硬的金属是铬、锇、钨、钛、铱每种金属的特征都被杨晨一一描写出来,从而让拥有这些金属的收藏者了解手上的东西是什么。

  还有导电性金属排名,银、铜、金、铝等等。

  至于那些化学口诀,氢氦锂铍硼就更加不用多说了。

  杨晨直接把这些玩意全部照着搬出来。

  让大明化学知识先进世界一个程度,顺便还让朱元璋未来如何给儿子取名多出一个参考。

  反正这些化学符号中文名字本来就是从他未来临死之前弄出来的家谱里面找的。

  陶成道被杨晨亲自点名,旋即站起来说道:

  “杨大人,并非我们不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确实是因为冶炼出来的金属根本就不能支撑过这个冬天,您也知道,金属热胀冷缩的原理,大明本就是处于一个严寒气候,这种天气问题,我们人力暂时无法解决。”

  听到这些话杨晨顿时陷入沉默,正如陶成道所说,最近一年时间他忙于处理政府的运作问题还有各种事情,都忘记目前大明能达到这个地步已经很强了。

  目前大明能拥有这般冶炼金属完全就是他一人之力还有各方智慧共同努力的结果。

  铁轨马车的出现让杨晨感到信心十足,可是实际上,大明距离科技文明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

  就好比如说冶炼金属的问题,其实目前为止,大明还没有拥有炼制‘钢材’的能力。

  铁和钢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铁说白了就是从自然界的矿石形态进行一个简单提炼,最后形成生铁,蕴含的杂质很多,虽然坚硬,可是韧性不足,反而刚过易折。

  这就是为什么使用铁制作的铁轨会兼容不了天气变化的原因。

  就算杨晨扩大铁轨的伸缩缝也没用。

  而钢就不同了,钢比铁更加坚硬,韧性也更好,只是添加的配比很难试验出来。

  目前大明的炼铁厂经过层层测试,已经初步能拥有一些质量不错的钢材,可是想要大规模获取,却十分困难。

  眼下镇江府完成蒸汽机的研发,只要等到大明正式灭绝安南地区的陈朝还有未来泰国,现在如今的阿瑜陀耶王国。

  把这两个地方都给收割了,那么大明就能拥有产出橡胶的能力,自然就有能力制作出更多密闭性好的蒸汽机。

  “钢确实是一个问题,这样吧老陶,我抽空亲自去一趟科学院,你让老米他们都去等着。”杨晨决定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

  虽然华夏历史上出现钢能追溯到先秦时期,可是哪些产出来的钢根本就用不了。

  为此杨晨只能亲自出马。

  现在他就有想法,只不过他高看了科学院的哪些人。

首节 上一节 343/3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朕是假的,如履薄冰

下一篇:大明:清军入关,我抄了满清老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