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后宫,朱元璋傻眼了 第316节
果然是年轻人,说两句就不敢轻易撒谎,这在老朱看来,相当不错。
反观杨晨,内心则开始对朱棣祈祷。
“永乐,这可不是我不帮你,而是你父皇强行逼迫我的,到时候出了什么事情,你可千万不要怪我身上。”
算是颁布了一个事先声明,杨晨这才正色起来。
“咳咳.陛下,这件事情还需要从你们家老四说起来。
当时靖难之役结束之后,你们老四做梦老是噩梦连连,按照史书记载,永乐当时都已经四十好几了在梦里边碰到你还照样是吓的屁股尿流。
为了能睡个好觉,还是他家老二朱高煦亲自站在门外守夜永乐才能安然入睡。
可是他当时心想,总不能一直让着自家儿子为自己守夜吧?而后就立马安排太子朱高炽坚守国家,负责处理一切皇帝的事务。
就跟陛下跟阿标的情况差不多,不过他处理起来的方式就完全没有陛下您的手腕,这也是差不多导致后边事情发生的侧面因素。”
朱元璋听到这,说实在话,他依然是感到欣慰的。
自家儿子害怕自己,朱元璋很清楚这就是他的教育。
只是没想到,朱棣居然也唯独喜欢大儿子,可怎么在杨晨口中形容的却有些问题。
经过询问这才知道,朱棣居然想要玩唐高祖这一套,既喜爱太子,又扶持老二,导致最后老二出现一些误会错觉。
“咱就知道这个莽夫能做出什么成绩来,亏咱以前还看重这个混账东西,现在好了,兄弟手足相残,违背咱的祖训!如不是这家伙在边境,咱立马要对这个混账小子抽一顿才行!”
“小子!你给咱接着往下讲,后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大明如此危在旦夕!”
朱元璋对着空气骂朱棣两句后,想要知道接下来的一切细节。
杨晨倒也没废话,赶忙说道:
“后边可就精彩了,永乐把国事都交给老大,自己带着部队北伐,当时北元已经在您老人家的命令行下,被蓝玉给浇灭了,北元朝廷烟消云散,他们恢复了祖宗的称谓,主要成分就是鞑靼部落。
而有意思的就在这里,根据历史记载,您老人家嘎了之后不久,大明的救世主就出生了!
这位就是于谦,于少保!”
朱元璋此刻眉头紧锁,杨晨这副模样让他十分眼熟,说嗨起来连用词都不太对劲,让朱元璋感到十分不快乐,试问这天地下谁敢当着他朱元璋的面前用嘎嘎来形容他驾崩的事实?
恐怕除了杨晨之外就再也没有别人了。
可笑的是,自己居然还不能打断对方,否则谁知道杨晨会不会一个激动把后边的事情给忘记掉。
杨晨也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说话有什么问题,而是接着侃侃而谈。
“永乐担任皇帝,多次北征,可以说是透支了大明的寿命,虽说他的功绩确实很强悍,这要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导致后人对这位皇帝的印象,除了造反发家、封狼居胥之外,最差的就是穷兵黩武。
倘若不是朱高炽担任监国,拥有柔韧的政治手腕,能让大明国内一直保持安定,恐怕大明在永乐担任皇帝期间,早就有百姓造反了.也不对,其实百姓造反的事情大明就屡见不鲜,只是朱高炽担任期间,他能用温和手段镇压而已,跟陛下你用兵刃镇压完全不同。
可惜的是这位明仁宗上位不到十个月,大概就当了七八个月的皇帝,他就嘎了。”
“什么?你说炽儿刚刚当了不到十个月的皇帝就没了?”
朱元璋对这位孙子的离世感到十分意外。
此时的朱高炽才刚刚不到一岁.不对,是已经满一岁了,这家伙是洪武十一年出生,现在都洪武十三年一月份快要二月份了。
对于这个大胖小子的出生,朱元璋很是喜爱,因为朱高炽一出生就差不多八斤九两重,相比于其他孙儿来说,一个大胖孙子的出生,证明了老朱家的伙食不错。
更不要说,朱高炽的外公是徐达,朱元璋跟徐达的关系也相当好,无论是哪里来看,这孩子都能得到多方的喜爱。
没想到如此优秀的一名孙子,居然只当了不到十月的皇帝?
这不由得让朱元璋联想到一些不好的事情。
就像是朱雄英一样,吕氏稍微有一些嫌疑,就被朱元璋安排远离沦落冷宫的地步。
看出朱元璋眼眸那一瞬间冰冷杀心,杨晨就知道这家伙在想什么,于是赶忙开口解释:
“陛下你可千万不要误会,朱高炽这位明仁宗并不是死于他人,而是在他自己身上。
朱高炽从小时候开始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天赋,这份天赋就是在于吃方面。
他压力大就喜欢吃东西,吃着吃着,就吃成了一个大胖子,这也是永乐不喜欢他的一个原因。
当时朱高炽跟其他兄弟相比,特别是朱高煦这个二弟。
须知道,你们家永乐是造反起家的,朱高煦在后世的外号是明朝项羽,足以见得他在个人武力值方面绝对是拔尖。
加上在靖难之役过程,朱高煦不止一次跟朱棣突破包围圈,可以说是生生死死一起走过。
面对这个优秀弟弟,朱高炽心理压力很大,一个不开心就吃,吃着吃着,体型上就多少有些不好看,到最后之所以死了,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太胖导致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
听到这些话,朱元璋那是一个瞠目结舌,好家伙,原来这个孙子是胖死的!
虽然很不想承认可是这是一件实事,只不过杨晨给他面子,没有直接说出来而已。
朱元璋稍微冷静一下,才缓慢开口道:
“你接着说,刚才你说于谦这是怎么一回事。”
杨晨喝了一口茶,便接着说道:
“于谦啊刚才我不是说了吗,于谦在陛下你嘎掉的那一天出生,在后续永乐统治阶段,于谦也慢慢展现出惊人的天赋,顺利考取功名,进入到大明朝堂之上,只是当时他不显山不露水的,谁也不知道这天才到底有多天才。”
这一点倒是得到朱元璋的认可,明朝天才很多,可唯独不缺的就是这些平平无奇的天才。
能混进核心位置的哪一个不是超越天才的天才?
根据时间推算,于谦在自己刚走的时候出生,考取功名的时候,年龄恐怕才不过二十出头。
这个年龄想进入到核心领域,完全不可能。
“于谦在任职期间,当时的大明已经是另外一个皇帝当家做主,这个皇帝就是朱高炽的大儿子明宣宗朱瞻基。
这朱瞻基陛下您是知道的,似乎也是你快死的时候出生,所以才会出现五龙同朝,他就是最后一条龙。
说起来很奇怪,永乐非常不喜欢朱高炽,可是对朱瞻基却非常喜欢,甚至让是三杨跟姚广孝成为他的少师少傅,传说朱瞻基想要骑马,永乐都亲自趴在地上充当人马。”
第206章 大明战神!明宗堡!
在宠爱孙子这件事情上,似乎是老朱家的传统。
朱元璋对朱雄英的溺爱不用多说,从各方面的细节就能看出来。
哪怕是最初想要让朱雄英永远生活在羽翼之下,未成年不能离开皇城,到现在,朱雄英想要外出,朱元璋也会亲自陪同,可说是做出了很多让步。
朱棣也是如此,朱瞻基的宠爱可以说是做到爱屋及乌的地步。
史书上记载,倘若不是朱瞻基足够优秀,那么坐在皇位上的人,恐怕就不是朱高炽,而是朱高煦。
“这个老四,什么都要跟上咱的步伐。”
朱元璋嬉笑说道,还摸了摸自己的胡须。
杨晨则是补充:
“陛下你可千万不要认为永乐这份宠爱是白来的,都是朱瞻基自己争取,他也清楚自己爷爷对他的感情,于是在各方面少师少傅的教育之下,朱瞻基展现出惊人的天赋。
政治、统兵、手腕、儒雅文学.亦或者玩乐放松,他都是各方面领域拔尖的人才。
世人都说明宣宗年轻时,文可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在大明十六个皇帝里面,他也是绝对的前列,同时他所创办的盛世,还跟自己父亲联系到一起,在大明里边,称之为仁宣之治。”
此时此刻,朱元璋可以说是心情极好,看在这个份上,对朱棣夺取皇位的忤逆之举,又减少了几分坏印象。
因为真的让朱瞻基来担任皇位似乎也不是什么坏事。
可没曾想,杨晨却叹息往下说:
“就是可惜了,人无完人,朱瞻基登基期间,他也做出很多坏事,其中就包括把自己的叔叔给活活蒸熟了不对不对,应该说是被烤死的,因为他死的时候,周围没有水,所以用烤来形容最为合适。”
杨晨笑着说出这个事实,只见朱元璋整张脸变得铁青铁青甚至都快黑了。
他听到了什么?
自己后人里面,居然出现了侄子烤死叔叔的亲人凶残手段行为?
这让朱元璋如何都不能理解,强忍着心中积郁,朱元璋厉声追问:
“你老老实实跟咱说,这个烤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杨晨顿了顿,确定朱元璋还能往下听这才敢接着往下讲。
“事情是这样的,朱高炽不是不让永乐喜欢嘛,于是在永乐当太子期间,这家伙玩上了李渊这一套,扶持老大却又欣赏老二,还时不时对老二说一些鼓励的词语,生怕对方在自己北伐期间不出力,磨洋工。
等到北伐快要结束了,永乐才告诉老二他不可能成为下一任皇帝,这如何能让朱高煦感到舒坦?
于是在朱高炽担任皇帝期间,他没少在南京城抗议,对了忘记跟您老人家说,当时明朝首都已经换成北京了。
面对这个闹腾的弟弟,朱高炽一而再再而三的放过他,直到自己胖死之后,眼看着自己大哥没了,朱高煦又召集旧部开始闹腾,想要效仿自己亲爹,来一个玄武门继承法,可惜咯,朱高煦拥有项羽的勇猛,也连带项羽的脑子同样继承。
玩手腕玩政治心眼子方面,他不仅自己大哥都玩不过,连侄子也玩不过,最后结果你肯定猜测到了。
斗争失败自然是落下一个囚禁的下场。
可是你让一个征战杀伐几十年的男人如同猪崽子”
“你说谁是猪崽子?”
杨晨刚想往下说比喻比喻,却被朱元璋忽然打断。
他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似乎在朱元璋的禁忌的词语间跳舞。
其实朱元璋洪武年开国初期实行过一段文字狱,毕竟姓氏跟食物猪相似,他不容许别人拿这个开玩笑。
上一篇:大明:朕是假的,如履薄冰
下一篇:大明:清军入关,我抄了满清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