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后宫,朱元璋傻眼了 第298节
瞥一眼杨晨那张总是保持微笑的脸,朱元璋再度叹气道:
“年轻人的天下,来的可真是快,不过咱也得认命,自从你小子出现以来,咱一直防范着你,就是担心你小子包藏祸心,标儿年轻,他信任你,可咱不同,咱是从腥风血雨里边走过来的,习惯了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要留后手,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那才是最为悲哀的事情,咱就是见识过太多类似的事,因此才不得不这样做。
咱也就直说了吧,对你小子的防范,除非咱挂在墙上,否则你一辈子都甭想逃离咱的视线!”
事到如今,朱元璋也没有隐瞒的意思,总而言之,他就是对杨晨以见识最强的境遇对待。
鉴定他这份心思的就是从今天所看到的一切让他感到既欣慰又惶恐。
欣慰是天下百姓将来恐怕是有好日子可以过了。
这些年来,朱元璋为了能让百姓过得好一些,他兴修水利,大兴土木,一来是想要建设像四川一样的天府之国。
秦朝时期,四川虽是平原,却因为没有发达的水系,导致百姓耕作缺水,粮食吃不上水,也就生长不出来。
水利的重要性对于天下来说自然是不言而喻。
朱元璋虽不喜欢秦始皇,可他必须承认,秦始皇的目光太长远了。
无论是四川都江堰郑国渠还是广西的灵渠,无一例外都让后代王朝成为那后人乘凉的人。
为此他也展开巨大力量,开始在全国上下进行修建活动。
可惜的是,朱元璋在这方面完全就是一个盲人,想要过河,连摸石头的资格都没有,别人修筑工程都是循环渐进,他是硬修。
依靠绝对的人力物力去修筑。
到最后只能是事倍功半,曾经朱元璋认为,这就是下手偷懒的结果。
可是现在一看才发现,根本就不是,而是他不懂。
杨晨一人之力加上流民百姓就可以把镇江府治理的井井有条,足以说明,科学二字的重要性。
这更让他相信,遵循杨晨的方法,必然能使得大明变强!
同时这也是朱元璋惶恐的源头之处。
他害怕杨晨拥有这样的能力,能瞬间夺走朱家的统治,老朱是皇帝,他很清楚一旦百姓盛世来临之时就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场景。
同时监视所有人是万万不可能的,因此他能做到的就是监视杨晨。
面对朱元璋这般三分威胁,三分压迫的言语,杨晨并未放在心上。
反倒是十分轻松自在,毫不在意,漫不经心道:
“所谓为了陛下,只要你不涉足我的个人隐私就行,还希望陛下能满足我的这个小小要求,至于其他事情,您想要如何,我都不会理会。”
朱元璋这番话就相当于一盆冷水,将刚才还算和睦的场面给打破,听得马皇后都忍不住微微皱眉生气道:
“行了重八,我们赶了半天的路,雄英都已经累了,我要带他去休息,你也跟着一起去,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他们年轻人就行,其余的事你少掺和,人家杨晨有自己的计划,你蹦在这里指手画脚的。”
正当朱元璋想要据理力争的时候,马皇后直接不给他反抗的机会,连腿带拽的把朱元璋给带走了。
负责带马皇后离开的人是小春。
当初四人本来就是从皇宫里面出来,精通皇家的各种礼仪,杨晨清楚再整个镇江府,没有人比她们合适负责朱元璋跟马皇后的生活起居。
等到父母跟儿子都离开,朱标才不好意思看向杨晨小声道:
“杨兄,抱歉了,我父皇的性格你是知道的,他谨慎习惯了,很难轻易相信其他人,所以刚才的话你就不要放在心上,你我之间乃君子之交,心胸坦荡,天地可鉴,绝对不会在你身边”
“打住!”
杨晨面带微笑地打断对方的话,表示无所谓道:
“行了阿标,我知道你的意思,且放心,就算你安排人在我身边,我也不会计较的,有时候坐在这个位置上很多事情都是不由己,你不做,手底下的人也会这么去干。
若是你真的对我不进行防备,恐怕一时半会我还真的就感到不适应。”
面对杨晨这样逍遥自在的态度,朱标就感到内心一阵愧疚。
人家对你完全信任,而你却因为身份不得不再三警惕,如此这般,两人还能算是朋友吗?
朱标不知道自己这样对不对,可是理智告诉他,将来作为皇帝,或许真的如杨晨所说的一样,坐在这个位置上很多事情是不由己的。
许久过后,杨晨转身离开,说道:
“走吧阿标,我们挪步到其他地方聊聊。”
朱标回过神也赶紧跟上去。
电梯上,朱元璋跟马皇后两人望着脚下这个器械通过滚轮运动,旁边一侧有接近五十名男子在不停的踩踏固定器械,使得绳索连同铁链将几人拉升到某个楼层之上。
这一幕让朱元璋感到深深的震撼,他从未见识过居然还能有这种神奇的东西。
“小春,这是何物?如何能将人拉动到高处之上?”
马皇后抱着朱雄英,忍不住对着小春开口询问。
“回皇后娘娘的话,其实小春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原理,不过老爷曾经跟我们说过,这世间万物的一切运动都尊许事物的道理,他称之为物理。
这个能使人拉升起来的梯子按理来说应该叫做电梯,可是没有电,索性老爷也懒得改名字,让我们所有人称之为电梯。
至于如何做到,他说过这叫什么杠杆原理加上动滑轮组,能使得一个人拉起比自己还要重好几倍的重量。
将我们拉升到七楼的人都是从流民里面精挑细选的百姓,他们空有一身力气,老爷就把他们安排到这干活。”
第193章 飞天第一人
朱标在杨晨的领路下,很快就来到工业区。
现在才刚刚下午时间,距离晚餐还有一个时辰,两人也趁着这个时间间隙谈一谈未来的大明。
“来,喝茶,这是我在镇江府亲自命人种植的茶叶,或许比不上皇宫里面的东西,可是绝对也不差劲。”
杨晨将茶壶的茶水倒入朱标面前的茶杯。
握着茶杯,感受里面的余温,朱标放在嘴边稍微抿了一口。
身体内的温度很快就提上,让他感到十分舒心。
给自己也倒上一杯,杨晨眺望远处忙碌的工人还有时不时传来爆炸声的试验区域,随后问道:
“不知道陛下观摩了半圈我这镇江府的工业园区,感观如何?”
朱标握着茶杯没有放,沉默了一小会,旋即说道:
“农者皆是没人分配土地,有地可耕种,生产资料紧握手中,无人兼并,无人欺压,幼童自由自在,不需要担心被人拐卖,老者颐养天年,十分倩怡,整个镇江府给我的感受就是这就是传说中的桃花源。
毫不夸张的说,就算是桃花源也不过如此,桃花源里面都是上古先人,而你这里,拥有着许多我从未见识过的东西。
百姓欣欣向荣,无犯罪者,就好像是仙界才会出现的大同世界一般。
我从未想过,此生能在大明境内看到这些东西存在,可是目前看来,镇江府在你的治理之下,能展现出这般焕然一新的崭新面貌,我实在是佩服。
此生能看到这千古从未有过的气象,就算是我将来出现什么意外,我相信只要你在,大明未来就还有希望!”
朱标毫不吝啬的肯定杨晨的功绩,甚至可以说用全天下最夸赞人的话语都安排在今天自己的所见所闻。
寻常人听到这些话,恐怕早就已经摸不清楚方向,飘飘欲仙了,可是杨晨不同。
他依然是感慨道:
“是啊,寻常人看到今天我给你们看到的这些东西,肯定都会有你这样的认知,可是事物都具备两面性。”
朱标不明所以的看向他,不知道他说这番话是什么意思。
就目前看来,镇江府已经很好了。
为何从先前的语气看来,对方似乎是在担心什么?
很快,杨晨就缓缓叹道:
“治理镇江府,我是参考了后世的一些经验,所以一些不好的东西也会随之出现,目前的繁华全部都是依靠整个大明,镇江府是独一无二的情况下,才能维持。
无论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其余地方都没有,如此造成的稀缺性,让不少人都对镇江府感到好奇,这个地方究竟有什么神奇的东西。
江南商人在我运作之下,已经有一部分人开始加入国营,无论是晋商、微商、粤商、浙商.他们依旧是有部分人不愿意成为国营的一部分人。
这些人宁愿举族迁移到海外,也不愿意留在大明,我没想到,蓝玉给他们造成的阴影居然如此深沉,使得这些人对大明吓破了胆。
为此国营加入的商会目前靠着镇江府生产出来的物品,将南方一大片地区进行了垄断。
生意做的不知道多么火爆。
这也造成了一些问题的出现,那就是资本主义萌芽。
此乃人心所变,不是我说能阻拦就能阻拦的。
未来大明会不停征伐,可是征伐之后呢?
没有了外部敌人,人就会安于现状,安于享乐,我实在是担心,未来的科技发展,万一没有发展到全民启蒙的阶段,掌握权力的那一批人,会开历史的倒退车,届时,你跟我的一切心血,岂不是就白费了?”
朱标在在心里仔细思考杨晨的这个问题,正如对方所说的一样。
以后人心所变,是一件难以预防的事情,为此,朱标只能是坦然开口:
“杨兄,我相信你,以你的能力,肯定能把广大智慧都提升起来。
若是我后辈有人开历史倒退车,那么我相信,肯定会有其他人站出来进行制止,开历史倒退车,就代表否定一切。
连先人为百姓谋取负责的策略都能否定,开启民智的百姓必然会觉察。
届时有人站出来推翻这样的政策,也不是不可以,我朱标从来就不担心王朝会灭亡这种事情。
唯一担心的就是王朝动荡灭亡这个过程,会有多少百姓妻离子散。
上一篇:大明:朕是假的,如履薄冰
下一篇:大明:清军入关,我抄了满清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