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穿越后宫,朱元璋傻眼了

大明:穿越后宫,朱元璋傻眼了 第273节

  “哈哈,滕尚书,许久未见,你的身子骨似乎又比以前更加硬朗了不少,我父皇等会若是看到你这幅精神面貌,必然会开心至极。”

  滕毅到了这,掌印太监也就离开了,剩下两人便交流了起来。

  “太子说笑了,老臣不过是常年锻炼五禽戏,使得不奢求什么维持硬朗的,只是想要让自己能为陛下分担更加多的事情。”

  滕毅以前有段时间还教导过朱标关于如何用人方面的知识,因此二人都是亦师亦友。

  “对了太子,您不在东宫处理政务,怎么也被陛下一同传唤至此?”

  在他下意识认知里面,朱元璋以往只会小心召集朱标商量事情,根本就不会像今天这样,直接光明正大的让对方出现在书房门外。

  眼下这场景居然出现了,滕毅当然是下意识的想要知道前因后果究竟是为何。

  朱标闻言,深吸一口气轻声道:

  “滕尚书你也应该知道,最近这一段时间里面整个大明发生了很多事,无论是你还是我,亦或者父皇乃至整个朝廷上下几百人都忙活不已。

  这不是,我三弟离开京城,率领几万大明水师下南洋探查大明之外未知的世界。

  今天我父皇传唤你我而来,应该也是跟海外世界有所关联。”

  得知这一些事情,滕毅也在心中有了一些准备。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滕毅一些臣子开始明显感觉到,朱元璋逐渐向往海外的世界。

  这是从未有过的事情,放在以前,那些大臣肯定是会玩了命的阻止朱元璋向外探索。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大明的国力不行,然而现在不同,随着杨晨在镇江府带来的革新技术,大明国力已经慢慢展现出它的獠牙。

  朝廷上的大臣哪怕再愚蠢也能感觉到,将来他们不将目光放向更开拓的位置,迟早有一天,他们会因为自己的落后思想而从官位上拉扯下来。

  可惜的是,就算他们想要向往海外世界,也没多少人能有这样的本领。

  中原这一片领土,思维被束缚的太长久,有些人哪怕是知道海外世界是如何,极个别人为了选择安分守己,也不会乐意。

  这是保守派跟开放派的强强对决。

  就在他思忖间,朱标一句话将他从虚幻当中拉扯出来。

  “滕尚书,我们也别站在这里聊了,一起进去吧,否则让我父皇久等的话,他会生气的。”

  抬起头,滕毅点点头回应:

  “好,太子请。”

  “请!”

  两人推开门,只听到门口节点位置传来木头摩擦声,书房里面旋即传来落笔和放下书的声音。

  越过木头雕刻的屏风,滕毅很快就看到朱元璋正在盘坐在一张巨大床榻之上,他行走靠近的走道位置两旁还有好几个蒸汽火炉。

  按照原本大明的技术,他们应该是采用燃烧煤炭进行取暖,不过杨晨嫌弃麻烦跟危险。

  密闭空间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不是开玩笑,一个不小心就能让人在睡梦当中死去。

  为此杨晨直接采用外部燃烧水,产生的蒸汽管道通入屋内生出的暖气进行取暖,这玩意既不会产生二氧化碳闷死人,也不会出现炭火不小心接触燃烧物导致整个皇宫都被大火吞噬。

  最后被朱元璋看到,他就直接命人在皇宫各处自己久居的地方都安排上。

  如今已经是十月底,入冬也随之而来,先前在外头行走,冷风一个劲的吹,滕毅就算身体在怎么厉害,也经不住阴寒侵袭,眼下被忽如其来的温暖裹挟,他自然是下意识的放松精神。

  抬头看向正前方,朱元璋正准备简单收拾眼前的东西,而老朱身边矗立着一位犹如钢铁般的男人。

  毛骧!

  这个大明第一任锦衣卫指挥室,朱元璋身边最疯的一条狗,整个百官,除了少数人之外,剩下的人皆是闻之色变,谁要是被锦衣卫缠上,那就是甩不开的狗皮膏药,犹如跗骨之蛆。

  自从朱元璋派遣蓝玉下江南开始,获得多少丰功伟绩,毛骧也逐渐活跃在官员人群当中。

  作为朱元璋的疯狗,毛骧就是靠着锦衣卫这灵活的鼻子开始寻找跟江南有关系的官员,只要嗅到蛛丝马迹,那么就会找到许多牵连之人。

  近段时间以来,已经有不下三百名官员遭受遭受悲惨解决,这背后或多或少跟毛骧都有一些关系。

  滕毅心中苦涩不已,身在庙堂之上,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获得皇帝陛下的百分百信任,对于这位皇帝疑心病很重的事情,他早就知道了,只是从古至今,有能力的皇帝,倘若没有一颗质疑任何人的心,那么他就不可能在历史上留下他的名字。

  按照规矩,躺椅走到中间位置,稍微整理心神,让自己处于一个不至于失礼的状态。

  “臣!吏部尚书滕毅,拜见陛下!”

  “好了,跟咱就不必见外,咱今日找你过来只是随便谈一谈罢了,不必跟上朝一样正式,你是知道咱的,咱最不喜欢绕弯子跟玩心眼子的小九九。”

  朱元璋双手支撑自己的身体,随意的坐姿就好像是东北老人家跟年轻人唠嗑家常一样,丝毫没有一点皇帝的威严。

  作为人臣,滕毅当然不会真的愚蠢到将此刻当做闲聊,他很清楚眼前这位皇帝的脾气。

  原本他已经做好打算,朱元璋会马上询问他关于海外世界的事情,没想到开口的朱元璋并未提及此事,反而说其他的事情,让他感到有些意外。

  “滕毅啊,你为朝廷办事也有许久了,有一件事情咱想要从你这里知道了解一二,等会还希望你能如实作答,千万不要为了考虑咱的脾气而为了哄骗咱。

  否则咱得不到准确的答案,也就不知道应该接下来如何做了,你明白吗?”

  虽不知道眼前周围皇帝陛下到底是想要干什么,滕毅最终还是点点头回应:

  “陛下说的哪里话,身为臣子,自然是如实跟陛下诉说,不知陛下想从臣这里知道些什么?”

第175章 日本有不臣之心

  朱元璋倒也不废话,直接开口问:

  “滕卿,是这样的,自从太子三策在镇江府取得一定成绩之后,就开始在全国上下进行推广,百官处于一个疯狂内卷的状态,咱就是想要知道,你认为,这些内卷对于当前大明来说,到底是好还是坏?

  除此之外,我还隐约从手底下人听到,朝廷六部现在分工明确,为什么会有人哀声道怨,说咱这六部有名无实?

  是不是有人认为,咱想要在基层推广新建立一个大明群众服务中心有意见?

  你作为吏部尚书,想必肯定比咱更加了解基层官员的需求,今儿你就来给咱说道说道,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利益纠葛?”

  听了这话,滕毅几乎是感觉脑海有好几道雷霆闪过,让他整个人感到头皮发麻。

  好家伙,一上来就让他回答这些送命题,毫无疑问,这些随便一个问题要是放在外边,那都是要人命的地步啊。

  偏偏他这个吏部尚书一时间还真躲不过去。

  怎么躲?

  在场就只有四个人,三个都是皇室代表,只有他一个人代表了朝廷百官。

  沉吟片刻,一些时间过后,想清楚怎么回答的滕毅这才慢慢开口:

  “回陛下,臣以为百官内卷对于百姓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自从百官俸禄跟百官赏罚制度进行了一个全新的改革,臣等肉眼可见,贪官污吏现象少了许多,臣不是包庇那些依然还在贪污的官员,只是相比于以前而言,现在的贪官数量,只有以往的三分之一成。

  足以见得,之前的贪官确实是因为活不下去他们才做出这个举动,陛下执行太子三策,实行奖励制度,那些清正廉洁的官员有了活下去的希望,他们自然愿意为大明奉献出一切。

  且当初陛下愿意执行这个政策,不就有不少愿意主动站出来承认自己犯下过错误的官员吗?

  这些人臣都一一记得,他们受到该有的惩罚之后,不仅没有怨恨陛下,没有怨恨大明,更是铆足了劲,想法子回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之上。

  现如今,朝廷上下有一股风气,那就是熬,有的人一天办公四个时辰,可有的人为了绩效,愿意晚点回家,熬到五个时辰乃至六个时辰的也不是没有。

  他们之所以如此,其原因有两个。

  一,根据陛下制定的政策,只要熬出多余寻常处理政务的时间,多余时间就能在每个月底分发出多一笔俸禄。

  为了钱财银两,他们愿意如此。

  二,更好,更早的完成陛下的时政,他们每一年年底就能有机会加官进爵,相比于以往的制度,那些年轻人的干劲远远比我这样的老骨头不知道强了多少。”

  “总而言之,太子三策在这内卷之中绝对是利于百姓的政策。”

  滕毅几乎是是苦笑着回答。

  他这个吏部尚书最清楚自从大明官场开始实行新俸禄制度之后的变化到底有多么清明。

  原本就有不少抱负心很强的年轻人想要进入仕途,而眼下政策就符合他们能完成心中所想。

  至于那些原本想要坐着等年龄到退休的老家伙,一个个被迫起来认真干事。

  稍微有点懈怠,就会被后来者超越。

  目前已经有不少官员因为自己不够‘努力’而被削减官职和俸禄待遇。

  最高的有从一品。

  从一品官职啊!这放在其他人看来怎么都不可能削减的大官员,到现在居然被朱元璋毫不留情的给处理了。

  足以见得朱元璋这次下定决心是多么充分,也能证明朱元璋并不是口头说说,做做样子,而是要真正的让百官知道。

  在大明朝廷下做事,谁敢懈怠,他就废了谁。

  近一个月以来,吏部为什么会这么忙?

  不就是因为需要在官职动员方面忙前忙后吗,一天下来,整个驻留在京城的吏部官员都感到头疼不已。

  偏偏他们又不敢停留,因为一旦停留,就会有工贼趁虚而入,这些工贼无一例外都是家中缺钱的人。

  为了钱,他们连自己的身体都能不放在心上,只要干活有钱,他们就能玩了命的干。

  滕毅一众代表的老家伙又不能说对方什么,只好打碎牙齿往肚子咽。

  “继续。”

  朱元璋并未对滕毅的回答表示有任何态度,而是让对方接着往下说。

  不清楚陛下的情绪,滕毅一时间也有些拘谨不安,卯足勇气,这才敢接着往下继续说。

  “至于六部哀声道怨,其实这些声音确实是有,正如陛下所言,跟都察院在外的左都御史杨晨有关,就是镇江府搞革新的那一位少年郎。”

首节 上一节 273/3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朕是假的,如履薄冰

下一篇:大明:清军入关,我抄了满清老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