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后宫,朱元璋傻眼了 第245节
接着说出这个西方国家是谁。
“这个向西适合给予大明殖民的地方就是天竺。”
“天竺?”
当得知这个结果的刹那,所有人都有些懵了。
天竺的知名度在大明可以说是很广泛,唐朝时期,玄奘法师受到李世民的命令,前往西方极乐世界获取真经的事情几乎是所有人都认识。
否则大明也不会诞生出《西游记》这么一部神魔小说。
杨晨通过调查当前资料记载得知,目前的天竺地区包括了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一些周围小国。
这个时期的天竺很混乱,没有得到统一,具体情况恐怕只比安南跟占城好一点。
好处在于他们国家都是位于一处巨大的平原地带,拥有能避开小冰河气候的地貌。
如果说青藏高原的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屋脊,那么印度大平原也可以称之为世界粮食最佳种植地。
相比于美洲大陆南北无山脉会被龙卷风侵扰,印度平原简直就是太完美了,南方是海洋,北方有高原阻挡严寒,只留下中间这么一块适合种地的风水宝地。
“天竺这个地方情况很复杂啊,据我所知,唐朝时期,他们有一个叫做阿罗那顺的的贵族篡夺王位,正好遭遇唐朝派遣过去的使臣。
没成想这个阿罗那顺赢麻了,连唐朝都看不起,想要派人将唐朝使臣斩于马下,几千人杀了几十个人,使臣王玄策跟自己副手蒋师仁逃命到吐蕃,以唐朝的名义发布讨贼檄文,并成功借得1200吐蕃兵和7000泥婆罗骑兵(尼泊尔骑兵),二人率领近乎两万人反攻阿罗那顺的天竺政权,面对来势汹汹的手下败家,这阿罗那顺以近乎十倍的兵力居然战败了!
杨御史,天竺这地方的百姓我了解,十分愚笨,几乎一点血性,他们脑子里面除了佛门之外,就没有什么优点了,这地方有啥好殖民的?”朱棡摸着自己下巴将天竺大概情况说出来,脸上费解望向杨晨说道。
第152章 谁来了都能当主人的印度
杨晨脸上浮现一抹耐人寻味的微笑,随后盯着朱棡说道:
“天竺除了是佛门起源之地外,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平原!他拥有着亚洲最好最好的平原!
翻越过雪山山脉,到天竺下方位置,硕大平原就会展现在眼中。
通过雪山融化的水从高山脉位置向下流形成了十分庞大的恒河水系,水系使得天竺拥有了堪比天府之国的水脉络,这些水流途径的平原比中原两个华北还要大,整个天竺有一大半的地方都是平原。
加上恒河水流经过的平原,所有地盘加起来几乎比八个华北平原还要大,更令人感到兴奋的是,这地方依靠恒河,加上地势比较低,平常又降水丰富,没有杂草也没有太大的丛林,简直就是一个适合种地的地方。”
说实话,天竺因为文化原因,一直都很不受到汉人文化的待见。
老朱就算是皇帝,曾经当过和尚,对天竺的认识也仅仅是知道这个地方是佛门起源,传说佛祖的西方极乐世界就在这地方罢了。
至于其他消息,那就只有负责这方面的人才能比较了解。
朱标迅速在脑海回忆地球仪上关注天竺的绘制。
印象里面,天竺就好像是一个被山脉包围起来的国家,尼泊尔等小国都被杨晨标记起来。
天竺的名称其实有很多,印度也属行列内,这还是唐玄奘从西行回来之后在书中记载。
‘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
从唐朝开始,这个国度因为称呼原因,还爆发了不少矛盾。
为了能得到更加多的消息,他追问杨晨说道:
“杨兄,关于印度的事情,还希望你能说的更加多一些。”
杨晨微微颔首,在地上比划说道:
“印度处于孟加拉湾海域跟阿拉伯海域当中,领土主体形状就好像是一个倒三角形,尖尖的下方是印度洋。
三面环海的地势给他们形成十分完美的种地地形,无论是平原还是高原,都拥有肥沃土地,因为没有火山的原因,他们的土地土壤少了很多微量元素,比土壤的情况下,或许比不过吕宋跟美洲,可在领土面积的情况下,美洲也不一定能比拼过印度,吕宋就更不用多说了,完败于印度。
除了土地面积优势,印度还跟吕宋一样,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比江南两广还要多,雨水大部分时间都是热雨水,不担心会给稻米造成霜冻从而坏苗,热量充足的情况下还有恒河流域形成的星罗棋布脉络,这是比四川还要大上数倍的天府之国!”
听到这番话,朱元璋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心想自己以前到底是错过了多少风水宝地,天竺就近在眼前,之前他怎么就没发现呢?
带着疑问,老朱追问道:
“那人口问题呢?拥有这么好的地方,天竺应该很难对付吧?会不会出现跟安南或者占城类似的情况,面对大明的征伐做出殊死抵抗的情况?”
杨晨稍加思索,没有任何犹豫回答说道:
“人的问题不大,那里的人早在几千年就已经被其他异族给侵略过,漫长历史长河岁月过程,这个地方从最初的野蛮进化到了蒙元时期的种族划分制度。
元朝时期从高到低是蒙古、色母、北人、南人,印度延续这样的制度已经几千年了,对于那里的人来说,只要能打败他们,无论你是谁,都能成为他们的统领者。”
杨晨依稀记得,印度曾经在大明洪武年到永乐年这一段时间里面曾经被蒙古人统治过。
实际上,蒙古对印度的入侵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只是恰好在北元被灭之后,蒙古才有精力全力入侵印度。
巴卑尔在1526年的帕尼帕特战役中击败德里苏丹国的军队后,占领了德里,并自称为“印度斯坦的皇帝”,标志着莫卧儿王朝的建立。
莫卧儿王朝意为“蒙古人的帝国”,巴卑尔的血统可以追溯到成吉思汗。
蒙古人统治印度时间也是以几百年作为界限,而后遭遇工业革命后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入侵,自此印度人才摆脱蒙古人的噩梦。
一个成吉思汗旁系后裔的蒙古人都能击败统一印度这么长时间,大明作为击败北元主力的王国难道还不能入侵一个小小的印度?杨晨怎么想都想不到印度有何手段可以抵挡大明的入侵。
这不是他托大,也不是看不起印度,而是因为印度这个国家太复杂了,谁能想到一个王国居然会被唐朝使臣借助其他国家的兵力直接击败了。
世上能出现类似的情况那可是相当罕见。
“这世上当真有这么没有骨气的国家?”朱元璋眯缝着眼睛有些不可置信的看向杨晨。
中原虽然没少被异族入侵过,民间却也没少发动起义,自从陈胜吴广起义跟黄巢的出现在华夏这片土地上,无论你是谁当皇帝,甭管你是汉族还是异族,只要百姓过得不开心,就五个字。
“起义!造反!杀!”
杨晨沉吟些许时间,随后说道:
“印度这个地方之所以如此,还需要追究到很久很久以前,当时的天竺生活一群本土居民,他们名为达罗毗荼人,皮肤黝黑,个子矮小。
在面对第一支入侵他们的敌人民族,雅利安人的征服,毫无疑问,前者败了。
为了能以少数力量统治大多数达罗毗荼人,雅利安人将这群人驱赶到南方,同时扶持一部分达罗毗荼人成为他们的信徒,建立种姓制度,从高到低是婆罗门他们主要掌握祭祀跟宗教,刹帝利由战士跟统治者领导人担任,商人农民则是吠舍,基层百姓则是首陀罗,还有一种最低级称之为同等奴隶的达利特。
雅利安人奠定了印度的现在文明,后续第二个统治天竺的则是古波斯人,他们统治天竺过程发现使用这个种姓制度方法十分方便。
底层不仅对他们的统治毕恭毕敬,还一点反抗的认识都没有,于是古波斯人就顺应这个方法统治印度许久。
第三个则是西方世界一位大帝。”
“大帝?咱怎么没听说过?”朱元璋作为强者自然是有想要看看这世界上还有谁跟他一样。
高手总是孤寂的。
“杨兄,敢问这位大帝是?”朱标听懂自己父亲的意思,开口就往下询问。
杨晨心领神会,往细致方向说道:
“这位大帝的名字叫做亚历山大大帝,他凭借马其顿方阵在在欧洲打遍无敌手,随后从欧洲大陆进行东征,利用先进的武器跟技术击败了当时还处于温柔乡的天竺古波斯人。
他是华夏战国时期的欧洲国王,据说他当时已经派兵进入到华夏地区,只是后来被战国各方枭雄给轻而易举的击败了。
而后掉头去了印度。”
得知亚历山大居然是战国时期的人物,老朱眼眸出现一丝失望的神色。
“咱还以为他是什么本领高强的人物,才敢自称大帝,没想到居然是一个连战国纷争都插不进去的小国。
如此看来,这印度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连此等军队都打不过,于大明而言,威胁几乎可以说没有。”
通过简单判断,老朱很快就清楚印度这个地方的战斗力到底如何。
杨晨则是没停下来,而是继续往下说。
“第四个统治印度的是大月氏,大月氏被匈奴好击败后,从北方绕着地形图甩开匈奴,结果迷路到这个地方建立霜贵帝国。
当时的匈奴已经是汉朝的手下败家,所以.你们应该知道这印度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了吧?”
听完杨晨的叙述跟自己父亲的评价,朱棡发现这个印度真是一言难尽!
“难怪王玄策能在唐朝时期借助吐蕃兵力一人灭一国,就这个地方,被异族多次侵略,从没有本地土著进行反抗推翻异族统治,都是依靠另外一支异族来进行推翻王朝,谁来了都能当亲爹,真是白瞎了这么好的地方,拥有巨大平原跟水系发达的河流。
父皇!儿臣请愿父皇让儿臣率领晋三卫进行西征,儿臣发誓,一定会将此宝地归纳到大明领土范围,壮我大明国威!如果不能将此地拿下,丢给那一群奴隶般的印度人处理只会是暴殄天物!”
几天下来,朱棡发现自己想要的东西是越来越多,美洲大陆,吕宋群岛,现在又出现一个天竺。
一时间他居然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出选择,恨不得能拥有分身手段,兵分三路,全部都拿下。
他就不相信,当哥哥的,还能给自己弟弟给抢了风头?
就在朱元璋想要提醒这个儿子不要激动的时候,杨晨在此时忽然开口说道:
“要是晋王殿下能前往天竺,顺道还能从大明前往吕宋过程带回来一些好东西。”
朱标脸上疑惑问道:
“喔?吕宋南洋上还有什么好东西?”
杨晨的脸上绽放出温暖的笑容,没有丝毫犹豫,爽快地回答道:
“鸟粪堆积而成的岛屿。”
为了防止众人听不懂,他解释的更为详细。
“大明从泉州港出发到吕宋群岛过程,会遭遇一些隔着几十米之外就臭死人的岛屿,造成这个麻烦事出现的原因是因为,在海域上个别鸟类会在小岛上排泄,这些粪便堆积小石头慢慢形成拳头大小乃至巨石一般的粪石。”
老朱满脸皱纹,茫然问道:
“我说你小子,不会是想要让咱大明水师到南阳去找寻这些海鸟的粪便吧?这玩意有啥用?你小子莫非是在戏弄咱?”
杨晨摆手示意:
上一篇:大明:朕是假的,如履薄冰
下一篇:大明:清军入关,我抄了满清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