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穿越后宫,朱元璋傻眼了

大明:穿越后宫,朱元璋傻眼了 第244节

  不仅是他,朱标也感到十分困惑。

  “是啊杨兄,这地方跟日本一样混乱,如果不是福建百姓前往,恐怕他们还过着饮毛茹血的日子,要不是为了他们的香料跟各种特产,福建人也不会到此地讨生活。”

  杨晨沉吟片刻后才说道:

  “我这样说你们就知道了,你们可以把这个地方想象成江苏这么大的一个桂林.江苏太小了,应该加上安徽才对,吕宋面积也不小。

  作为南洋小国,吕宋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作为一个除了北方之外,剩下地区全部都属于赤道十度范围内的国家,他的气候比全中原地区还要炎热,小冰河时期对这地方的影响微乎其微,同时还有丰富的降水量,除非是碰到狂风暴雨的历史性海啸,否则不会影响到当地的生态环境。”

  “那个.杨御史?请问什么是赤道十度?”朱棡表示十分迷惑,明明分开都听得懂,怎么合并到一起就听不明白了?

  “老三,这赤道的意思是靠近太阳的地方。”朱标替杨晨解释。

第151章 天竺也很不错

  其实不仅仅是朱棡就不懂,就连杨思义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心想自己好歹博览群书,见识多广,怎么每次碰到杨晨都感觉自己好像掌握的知识连一个三岁小孩都比不过,实在是令人感到汗颜不已。

  ‘原来赤道是这个意思’内心自言自语的杨思义没有表现出很惊讶的模样。

  朱标之所以能懂是杨晨跟他讲过,至于老朱,那完全是朱雄英的原因。

  每每接受过杨晨这个先生的传授知识,朱雄英就会兴高采烈地回到马皇后身边分享今天学习到的新知识。

  连带着朱元璋学习到很多新奇的玩意,这就是他为什么能介绍杨晨存在的原因。

  他根本就不担心自己的权力会被分走。

  一来杨晨没兵。

  权力就是拳力,最野蛮最粗暴的解释,谁的拳头大,谁说的话就是道理。

  二来杨晨所想的事他自己也说了,需要老朱帮衬,想要让百姓不过苦日子,那就是需要双方联合阵营,共同剔除那些私利最重的权贵阶层。

  直到能统一全国上下,君民一心!

  给自己弟弟解释清楚什么是赤道,朱标扭头望向杨晨道:

  “所以杨兄的意思是,跟殖民美洲大陆差不多,依靠化肥的力量,跟推广农书的作用之下,让大明百姓到这个地方来种植稻米?”

  “没错。”杨晨大方承认,接着往下深聊。

  “这地方不仅仅是种稻米,还能种很多粮食,大明能种的他能种,大明不能种的,他也能种。

  首先第一,气候环境就十分适合植物生长,长年保持高温跟充沛雨水滋润下,只要谷物种子质量不差劲,埋地里浇点水就能生根发芽。

  第二这里的土壤环境蕴含丰富的天然肥料,要知道,华夏最好的田地是北方黑土地,而这地方遍地都是比肩黑土地的土壤。

  种在这个地方的稻米长势不仅更快,还能获得更加多的米穗,多年丰收,必然能囤积大量粮食,从南海运输到大明,解救当地百姓也不是什么难题。”

  经过他这么一说,老朱两眼忍不住发出精光,舔了舔干涩的嘴唇。

  “咱以前怎么就没发现这地方居然也是一块不弱于美洲大陆的风水宝地?

  标儿,回头咱们得好好商议商议,叫你天德叔叔过来,咱们安排人手到吕宋刺探消息,顺道看一看是不是真如杨晨所说的一样,拥有跟北方平原差不多的黑土壤。”

  一想到大明的版图即将能扩大,老朱整个人就忍不住开心。

  还是那句话,历代皇帝想要做的事情无非就两样,驱逐异族,开疆拓土。

  现在他已经在完成前面一项,后面这一项也赶上日程。

  “儿臣明白,回头我就找徐叔叔他们来商讨此事。”

  “老朽有一个困惑还望杨御史能解答一二。”杨思义忽然抬手问道,杨晨示意他直接说。

  “既然你提出让大明去攻占吕宋,那为何不直接向着与大明有陆地接壤的安南给攻占下来?那个地方也有不少平原,同样也能生产水稻,还没有海啸的影响,不应该是会比吕宋更为适合大明进行殖民的地方?”

  杨思义虽年老,他却能清楚记得大明周边国家到底有哪些,安南作为从秦朝开始就一直跟中原有牵扯的小国,他自然是十分了解。

  吕宋是从宋朝航海技术提升使得百姓有能力贸易才开始出现在中原王朝眼中。

  反观安南就不同,那个地方的人跟中原或许有所不同,就算再怎么样,双方也是经过百年交流,更不要说安南曾经一度妄图想要成为汉人附属国。

  可惜的是当初安南太穷了,汉人王朝根本就看不起他,导致安南一次又一次错过成为华夏文化的一份子。

  饶是如此,杨思义对安南也十分了解,这个地方的人没有属于自己根基的文化,一直以来都十分向往华夏。

  这些族人对华夏汉人文化其实也很矛盾,既想要跟这个大国有所关系,又不想完全成为附庸,这也是为什么华夏王朝不接受安南的原因。

  这个问题杨晨没给他回应,不是他不想回答,而是朱棡在先前交流已经彻底被杨晨折服。

  听到杨思义的提议,就忍不住开口。

  他目光看向杨思义,解释起来说道:

  “自洪武四年以后,安南政局混乱,五易其主,安南置身于一处广袤丛林当中,国土同海岸相连十分狭长。

  当初安南与占城爆发矛盾,还是他们找人跟父皇提及,父皇吸取了元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因为穷兵黩武导致边防国力十分衰弱。

  后主动调停两者纷争,安南同占城也正式成为与大明邦交的藩国之一,这两处的民族与云南广西部分子民十分相似,可以说是同宗同源。

  只是后来经过战乱,一部分选择离开族地逃亡更南边的方向,就此划分成为不同土族。

  且安南占城双方族群只是简单服软,并不会彻底投降,他们的性格实在是难以言说,打下来了也不知道如何处理,因此我认为,安南跟占城是一个很麻烦的包袱。”

  杨思义大致是听得是什么意思了,仍是做出最后的努力:

  “实在不行就派兵打下来,这也总比派遣水师面对狂风暴雨强吧?”

  “打是肯定能打,可问题是打下来后应该怎么办?”

  杨思义脸上普遍困惑不解:

  “什么意思?”

  此刻朱标倒是站出来说明情况:

  “是这样的杨尚书,安南跟占城在军力量上绝对是比拼不了大明,然安南占城两处位置加起来的情况十分复杂,光是百姓就有近乎四百万,比大明一个布政使司人口还要多不少人。

  按照这些土著的狡诈性格,短时间应该不会有人作怪,长时间就没人能保证了,攻打下来,数百万人就算是全部奴役充当劳工,也没有这么多监工进行监督,分散到大明其他布政使司,这将会是多么一个好大的工程,费时费力还不讨好,完全就是浪费钱财。

  假设按照大明内部其他布政使司进行直接管理,就这些土著从未接受过汉人文化熏陶,一群野蛮人连礼义廉耻衣不遮体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还能指望他们学习科举,从中选拔人才?

  依我看,他们这几百人万人口能出人才的可能性还不如大明一个村子出现人才的可能性,再者安南占城双方之所以爆发这么久的矛盾,其主要原因就是内部不团结,各地有几十个土司家族,每个家族割据一方占山为王,谁也不服谁。

  今天团结明天背后捅刀子的事情多的很,云南贵州广西三处位置的少民都没完全教化,哪有时间去管理这数百万没有任何文明的人。”

  经过朱标这么一说,杨思义也不由得重新考虑自己这个想法好像确实是有些异想天开。

  他并非认为杨晨的办法不对,相反他很敬佩杨晨可以大胆说出中策前往南方殖民吕宋的办法。

  只是作为户部尚书,他也有自己的责任,大明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大明,是由数万百姓组合而成,得到百姓的认可才是至关重要。

  在身份使命趋势下,他提出最后一个问题。

  “太子说的确实有道理,那这些问题放在吕宋上面,就不会出现吗?须知道,人心难测,加之吕宋比占城安南更加荒无人烟,吕宋相比于后两者,是从宋才开始跟汉人有所交集,他们之文明,恐比安南占城更为落后。”

  这一点上,朱标一时间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

  老朱导致对杨思义感到有些不爽,心想自己儿子都已经一而再再而三的解释,你丫的怎么就不明白这背后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许久没说话的杨晨联想到杨思义提出的问题,很快就想到大概还有不到五十年时间,永乐上位,他就立刻派遣郑和下西洋。

  大明水师途径吕宋,郑和一眼就看到吕宋地势相当不错,于是就派遣水师一位千夫长在此担当统治者。

  反观吕宋,见识到大明水师浩荡的实力后,一个个都不敢冒头,叫嚣的脾气都收敛起来,面对这个千夫长的统领,虽听不懂汉话,却也明白要是反抗时候肯定会遭遇到报复。

  一个个岛屿就这样被千夫长统治数十年,直到郑和返航。

  他原本打算举这个例子告诉杨思义吕宋没他想的这么麻烦,经过再三思索最后还是放弃。

  这永乐还没上位就冒出来一个郑和,鬼知道杨思义会不会猜忌他的真实身份。

  最后他只能以另外一个理由来告诉对方这样的事不会发生。

  “杨尚书,吕宋跟安南占城这两处地方不同,国情不一样,你所担心的事情也不会发生。

  吕宋生存于海域上,到处都是罗列的群岛,每个群岛都有属于自己的势力割据,他们其中大部分文化都是汉人所带过去,还有不少人曾经是宋朝海盗被朝廷追杀后,迫不得已遁入其中的后人。

  相比于平原山丘地带生存的安南百姓占城百姓,吕宋没有根基文化,自然是会对中原朝廷有那么一丝丝的归属感。

  再说了,根据我的了解,吕宋因为没有团结的习惯,他们在面对肉眼可见差距的敌人,一般而言都是会选择放弃,我大明水师有火炮,有舰队,怎么会担心他们靠着几只手划船的武器而担忧呢?”

  杨晨自己如果没记错的话,吕宋之所以能被西班牙统治就是因为西班牙使用了一项计谋,离间计!

  他们先是扶持一支实力比较强大的势力,告诉他们如果帮助西班牙统一吕宋,那么从今往后他们的身份地位就能比其他人高。

  于是乎,这一群吕宋人直接反手背叛自己民族,将所有同胞出卖坑杀,使得西班牙顺利统治当地几百年。

  “况且吕宋都是海域,没有什么地方能躲藏,跟安南占城的茂密丛林完全不同,他们没有任何资源手段能跟我们进行周旋,结合以上所有,我认为安南面对大明的攻占,只会犹如那蚍蜉撼树一般,大明一出手,他们必然溃不成军。”

  杨晨这般解释,杨思义也就没什么话说了。

  大明水师的实力确实不如宋朝时期强大,然而他很清楚,就吕宋那点水平,大明水师派遣一支大船过去,都能直接碾压所有人。

  向南殖民的目标是吕宋,一众人等都开始期待向西是何处?

  朱元璋左手支撑自己下巴,右手放在桌子上有节奏的敲击,旋即开口问道:

  “小子,南边有吕宋,这西边又有何国度能让咱们用中策进行殖民?

  莫非西边除了欧罗巴之外,还有类似美洲大陆的存在?”

  “当然有。”杨晨没有任何犹豫,先肯定回答。

首节 上一节 244/3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朕是假的,如履薄冰

下一篇:大明:清军入关,我抄了满清老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