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穿越后宫,朱元璋傻眼了

大明:穿越后宫,朱元璋傻眼了 第237节

  “前些日子,杨大人教导我们使用土法炼焦的方法,结合提炼硫酸的塔缸法成功提炼出了化肥,杨大人说这是复合肥的一种,意思就是具备氮肥又有钾肥,能对粮食具备很少的生产效果。

  经过实验,农田里面撒了化肥的豆芽跟芥菜等农作物生长喜人,要是等到丰收的季节,定然会给我们一个大惊喜!”

  陶成道朱标了解,对方怎么说也算是自己父皇身边的一个老功臣。

  面对朱标,陶成道也没有丝毫小瞧的意思,在这个皇宫上下,谁要是敢小瞧这个太子,一定会吃亏,加上自己所做之事是为天下百姓,他几乎没有任何夸张成分,也没有任何虚假宣传的说出来。

  当听完陶成道的阐述,朱标放下手上批阅到一半的奏折,当即站起来。

  刚想说话,就忽然感觉两眼冒金星头晕目眩的。

  “哎呦!太子你小心点,久坐突然站起来容易导致血压不循环!”

  跟在杨晨身边久了,陶成道对这点知识自然是十分熟悉,当即提醒对方。

  朱标先是一愣,随后反应过来,他不需要猜就知道这肯定是杨晨教的结果。

  他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

  “辛苦陶侍郎跑一趟了,既然你需要去工部处理公事,那你抓紧时间去办吧,正好我要将此事告知父皇。”

  “无碍无碍,太子你辛勤劳动,一定要切记不要让自己身体太过劳累,无论如何身子重要才能好办事。”

  思来想去,陶成道决定还是提醒一下朱标。

  意识到刚才自己给对方造成了误会,朱标拱手说了两句后,便自行离开。

  同陶成道分开,朱标手脚利落的赶往自己父皇身边。

  正好看到他三弟朱棡被自己父亲召见。

  朱棡是现如今大明晋王,他跟朱棣一样,在诸多历史里面有人认为他不是马皇后所生。

  实则不然。

  朱棡三岁时开始拜师学习,受教于当时最著名的儒学大师之一宋濂,学习四书五经,还博览群书,涉猎天文、地理、兵法等领域。

  同时,他还学习书法,师从书法大家杜环,字迹娟秀且刚健,获得“飞白”的美誉。

  除了自身优秀之外,他还深得朱元璋看重。

  大明为数不多的重地就是他的藩地,山西太原。

  去年洪武十一年他前往之时,朱元璋还赠送给他一块珏玉,就是希望他能善待百姓。

  他初到太原确实如自己父亲嘱托的那样,没有忘记自己身上的使命。

  朱棡多次带兵出征、修建城堡以及发展屯田,在边境地区先后建设了十余座防御性城堡,并划定了众多草场,为大明提供战马的饲养需求。

  正史记载,他时常派遣自己部下潜入到朱棣封地当中,以此监察朱棣的一举一动。

  这背后要是没有朱元璋的肯首,他绝对不会这么干。

  身穿黄色蟒袍的朱棡此刻正受着父亲的训话。

  “老三啊,老四已经准备前往北方对女真三部族进行讨伐,老二因在自己藩地胡作非为,受到了教训,现今听候发落。

  藩王外封的事情都按班就位,你作为老三,有没有什么想要挑战的对手?”

  “父皇,儿臣目前尚不知道究竟有何处对手能让儿臣前往,太原现今已经被儿臣治理的井井有条,粮草丰厚,战马壮硕,若是儿臣能跟老四一样,北上征伐,也不是不行,只是如今北元朝廷依旧存在,只有我一人而言,怕是双拳难敌四手。”

  “确实,北元朝廷虽没有哪一个能拿得出手的将领,可他们占据天堑一旦开战,于你而言依然是处于劣势,只依靠你太原三卫,确实不是对手。”

  朱元璋望着桌子上的地图也做出了适当的判断。

  最后他将目标看向西北方向说道:

  “不如这样,让你接管老二的秦王三卫如何?以你晋王三卫加上这秦王三卫,也算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作为咱的儿子,你要给下面的弟弟们做好一个榜样,至少不能输给老四。

  若是你觉得兵力不够用,我给你派遣增加你岳父谢成的部分兵力如何?”

  朱棡闻言,哪里还不知道自己父皇的意思,他下跪磕头道:

  “父皇所指之地,儿臣必然会率领麾下一众部将将其全部浇灭,大明地界只会越来越宽广,儿臣愿为大明奉献出一切!哪怕是死在战场上也在所不辞!”

  朱元璋神情毫无波澜,他当然知道自己的儿子肯定不是孬种。

  今天之所以找朱棡过来,就是想要知道他们内心到底还有没有野心。

  朱元璋从来就不害怕自己儿子想要谋权篡位,他清楚这世上还没人能在他活着的时候敢这样对他动手。

  只要这些臭小子内心有欲望,老朱就有把握激发欲望,甚至实现这些。

  不就是想要当皇帝吗?

  那就去当!

  他恨不得让大明周围国家的皇帝都是自己儿子,将来开枝散叶,他老朱家遍地都是,岂不是比让子孙后代在自己家里面闹腾好无数倍?

  “父皇怎么这么赶着想要然其他弟弟出去?这未免也太局促了吧?”

  站在门口的朱标听到自己父亲这样的说话,先是感到困惑,很快就想明白前因后果。

  肯定是因为他认为朱棣能外出打仗有着必胜的把握,所以他想要让自己其他弟弟也跟着一起出去。

  这样只会造成一个结果。

  那就是大明战线拉太长,最后容易导致不好的事情发生。

  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大明后继补充不及时,使得前线战士达不到补给,从而被活生生耗死。

  “父皇!”

  心想如此,他赶紧从门外往里走,喊了一声。

  “标儿?你怎么来了,正好咱有事要跟你商量,老四现今已经有了目标,老三也不好意思什么都不敢,你过来跟咱一起商量,应该给你弟弟找一块什么地方好一些如何?”

  朱元璋看到自己儿子来了,整个人显得十分开心,赶紧将其招呼到自己身边。

  “父皇老三的事情暂且放下。”

  “行,咱听标儿的。”老朱先是一愣,很快就猜到是自己儿子找他有事情商量,一挥手就示意对方自己找位置坐下。

  他的这个举动让在下方跪着的朱棡感到一阵羡慕。

  老朱所有儿子里面,只要是马皇后亲生的,到了一定年纪,能接触到政治的人无一例外都会对自己大哥感到十分羡慕。

  羡慕明明都是一个娘生的,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朱棣如此,朱棡也是如此。

  “老三别跪着,你起来吧。”朱标对着自己父亲行礼后,顺手把地上的弟弟给拉起来。

  “谢谢大哥。”朱棡眼眸深处都是感激,他清楚自己大哥终究还是对他们这些弟弟有所照顾的。

第146章 蒙古人会南下

  “如此看来,陶成道所说真属实的话,杨晨这化肥已经能大范围制作,对于大明来说只能是好处多多?”

  得知化肥神奇功效的老朱脸上十分喜悦。

  说实话,近些年来,大明的确是时不时碰到一些小灾小难,可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风调雨顺的,只要处理得好,依然是利大于弊。

  能在建国不到二十年内,就可以稳定民心,以大方向来说,老朱的政绩还算可以。

  “父皇,虽说化肥能有功效,可是我们不能忘记还有一个隐藏起来的敌人,那便是小冰河。”

  朱标没有忘记这个对手。

  能造成数以万计损失的糟糕东西,他始终没忘记。

  一听到小冰河,朱元璋就询问朱标有没有从杨晨那里找到解决的办法。

  然而朱标苦笑回应。

  “近日来,儿臣除了处理政务之外,还时时刻刻关注民间动向,繁忙过程没有抽出空来去找杨晨,导致这件事情一拖再拖,到现在都没没有一个解决的苗头

  也不仅仅是儿臣在忙活,杨晨他也有自己的事情处理,所以儿臣也就没有特意去找他。”

  “标儿,事情要处理,可你要知道,有些事情我们能放慢脚步就放慢脚步,一旦心急了,不仅不会能办好,反而会伤害自己身体。”

  从儿子口吻当中,老朱也感受到对方近日来确实有些忙活。

  自从他没再干预朱标执政。

  对方工作量足足增加了差不多两倍不止。

  以前朱标稍微做出决定,老朱最后看一眼,现在老朱直接看都不看,全部丢给朱标。

  使得他几乎没有什么休息时间。

  朱标拱了拱手说道:

  “父皇关心儿臣知道,往后不会了,现在咱们都在这,不妨直接派人去找杨兄过来一趟吧?”

  这个建议听起来很不错。

  直接让那个老朱点头肯定。

  他吩咐人快马加鞭去杨晨府邸上门通知。

  府邸外,毛骧脸上裹着一层细细汗珠,微微张嘴喘粗气。

  看门家丁眼尖的很,一眼就看出来毛骧身上穿着十分不平凡,加上能骑着皮甲马匹腰间环佩长刀在街上光明正大的走,只能是皇宫重权之人才有资格这般行事。

  否则寻常人早就被街上巡查的侍卫给拉下来。

首节 上一节 237/3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朕是假的,如履薄冰

下一篇:大明:清军入关,我抄了满清老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