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后宫,朱元璋傻眼了 第236节
眼前一幕让沐英这个正义感十足的武将很是愤怒,压低声音怒骂胡惟庸。
杨晨则是不理会两个女子的警惕,自顾自地上车将上边的四个箱子全部打开。
当箱子打开瞬间,沐英与杨晨脸上瞬间闪过刹那金色。
“我去!金色传说!”
四个箱子中有两个整整齐齐摆放堆积起来的金锭。
一个箱子摆放银锭,剩下一个则是各种华贵的物品,譬如珍珠宝石琉璃宝玉等等。
“胡惟庸这老小子到底是贪污了多少钱?一个宰相家里面居然有这么多东西?”
沐英不可思议的望着眼前一幕感慨说道。
“甭管他这些玩意到底是怎么来的?只要能落到我们手上,那都是好宝贝。
岳父啊,等会辛苦你一趟了。”
“你想要我干什么?”
发现杨晨用不怀好意的眼神盯着他,沐英下意识警惕说道。
“还请岳父去驾驶马车,然后送我会府邸。”
两人合计成功马车很快就驶出巷子,暗中盯着的人也将此消息传回胡惟庸身边。
“呵呵,财帛动人心,哪有人能对美色财富不动心的?杨晨终究还是太年轻了。”
手下传来的消息让胡惟庸感到相当满意,他知道杨晨已经跟他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
“不对不对,蚂蚱怎么能形容我?应该是一条船上的人!”
“至于沐英,连女婿都是我的人了,他也没得选!”
第145章 晋王朱棡
从胡惟庸府邸回到家。
沐英就跟他道别自行离去。
派人从马车上卸下来这些金银珠宝,杨晨经过清点。
自己这一趟一共获得了差不多三十万两白银的财富。
三十万两白银,这些东西可不是大明宝钞,而是实实在在的白银黄金,看得见摸得着。
至于阿依古丽跟姜娟,杨晨也没有把她们放走的打算。
并不是他想要将两人留下来当妾室,而是因为在这个时代手脚健全的人不一定能活下来。
更不要说两人容貌在太过于引人注目,稍有不慎就会被人拐卖走然后换取一个高价钱。
放她们,不仅是做好事反而是在让她们死快些。
在春夏秋冬的劝导下,两人也放下戒备,没有原先那般警惕。
有了这三十万两白银的加持下,杨晨就没有必要跟之前那样束手束脚,自己闷声干大事。
至于朱标那里,他也没有特意去理会,朱标跟老朱不可能任何时候都围着他转。
太子跟皇帝每天需要处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当时杨晨只是瞥了一眼老朱座位后边,大概有十岁孩童这个高,瞬间让他想到当初上学,不过是去了一趟厕所,结果桌子上多出来好几张试卷的日子。
想想就令人感到可怕。
没人打扰的情况下,沙地上化肥的进度也越发精进。
这日,杨晨刚想要出门溜达,就被陶成道拖着他到沙地位置。
“我说老陶,你能不能慢点?我这才刚吃完,还没消化呢,要是给你给弄出点什么胃病,我可不想在这条件下做手术啊。”
陶成道似乎听不见杨晨的警告,而是一个劲的将他带到实验田亩上。
跟在对方身边做事许久,陶成道早就明白自己这位朋友总是能说出一些他们听不懂的词汇。
久而久之,一众人就直接无视杨晨的现代词语,有时候听到比他们说的还言简意赅,反而学着拿来用。
比如说惊讶期间不再跟原来一样只会干瞪眼张开嘴,而是开口来一句‘卧槽!’
当初杨晨看到几个古代人模样的家伙开口说出这两个字,还花费几分钟时间才逐步适应。
“我说杨大人呦。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思开玩笑,你快看看前边的东西吧!”
东拉西扯下,陶成道摆正杨晨的脑袋,杨晨则是定睛一看眼前玩意。
刹那间他内心一股名为喜悦的情绪瞬间涌上来。
“成了?”
“成了!”
眼前田亩大致分为四块,其中两块种植豆芽,其中两块种植芥菜。
以豆芽作为实验田亩,一块地的豆芽蔫了吧唧的,才刚刚从泥土缝里面探出一点点脑袋。
相比之下,另外一块地里边种植的豆芽就显得十分茁壮,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这些豆芽犹如杂草一样蹭蹭就是往外冒。
数量之多完全甩开另外一块地的豆芽一条街。
两者对比,就好像三寸丁跟九尺大汉站在一块,完全没有一点可比性。
“我去!我去!这化肥的效果未免也太直接了吧!你们加了多少?怎么施加的?”
杨晨吞咽一口唾沫,俯下身去摸一摸这金灿灿的豆芽,根茎十分粗壮,这并不是拔苗助长的效果,而是依靠化肥养分滋润之下,豆芽自己成长的模样,让人不由得称赞几句。
说到怎么种植,陶成道就十分骄傲,一五一十全部说出来。
“杨大人,这你可就不知道了吧,当时咱们本来是决定要施加多一些化肥,毕竟当初你也说了这些东西能让植被成长十分迅速,于是他们就想着多加一些这样粮食就能多一些。
可我清楚,什么东西多了反而不会有好效果,这些个当初你就跟我们提醒过,加多了,容易烧苗。
在我主张之下,决定把原本剂量减少了大概四成一,一瓢化肥分成四份,拿出两份施加到两块田亩之上。
你瞧瞧,就这么点花费足够这些菜跟粮食吃了。”
陶成道在沙地的地位可不仅仅是火药师跟武器专家,杨晨几乎可以说是什么事都丢给他处理。
在这个时代,能理解他意思的人不多,陶成道就算是一个。
“杨大人,施加花费后的豆芽比没加化肥的豆芽增加了足足一成半!这是一个从未有过的巨大发明!
若是能将其推广到整个大明,必然能让百姓少饿肚子!”
十分激动的陶成道忍不住抓住杨晨的胳膊说道。
从底层走上来,他最清楚民间百姓过的是一个什么日子。
化肥对于大明来说,那就是一剂良药。
杨晨摩挲手掌,看了一眼陶成道吩咐道:
“你前段时间跟我说好久没有返回皇宫,想要抽空回去除了你在工部的事情对吧?”
没出皇宫之前,陶成道原本就在皇宫里面担任工部侍郎。
自从跟随在杨晨身边,他这个工部侍郎的担子就彻底卸下来。
可朝廷是一个时时刻刻都在运转的机器,缺少谁都不行,特别是工部一把手,作为侍郎,他能短时间不在工作上。
也明白不能占着名分却不担任其侍郎的工作,于是工部尚书前些时日就将此事告知老朱。
最初老朱也不想追究,朝廷都是他的,他说了算。
只要他不点头,别人就算怎么说破天,也不能拿他怎么样,不过朝廷毕竟是朝廷,这不能儿戏。
经过朱标肯首,还是决定让陶成道返回皇宫,彻底交出侍郎的官职。
这也是经过陶成道同意的结果。
前半生的积累,陶成道已经完全能让自己家人过上富足生活,也不缺那点钱。
更不要说杨晨给予他的钱财一点不比皇宫少。
“这样,你回皇宫,把这件事情告诉给太子,让他知道化肥已经能使用,让他告诉陛下。
顺便解决你身上的事情,从今往后没有工部侍郎陶成道,只有我杨晨府邸内的武器专家。”
没有任何犹豫陶成道点头答应,回到自己宿舍内简单收拾就离开。
“陶成道要求见我?”
此时大明的常务副皇帝朱标正在埋头苦干,对着眼前一箩筐堆积如山的奏折飞速批阅着,连头都没时间抬起来。
看到朱标正盯着他,陶成道也没啰嗦废话,直言说道:
“太子殿下,臣奉命前来禀报要事。”
“喔?可是杨兄让你来的?”
朱标神色带有一丝疲倦,好像随时随地就会倒下一般。
这位太子近段时间看来确实很忙,忙到连自己身体都没关心。
“是的太子。”陶成道回应,随后把化肥的事情一一道出。
上一篇:大明:朕是假的,如履薄冰
下一篇:大明:清军入关,我抄了满清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