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人在东汉,开局公孙度

人在东汉,开局公孙度 第194节

  钓竿一颤,湖面起了波澜,周昕将上钩的渔获重新扔进水里,望着畅快游走的鱼儿,他的眼神飘远,想起出发北行的曹操,口中喃喃:

  “只是,四千兵还是太多了些。”

  周昕自己也没有想到,曹操能够在丹阳郡募集到近万兵马,还是因为粮草奇缺,经过一番汰弱留强后,最后带着四千精锐北上。

  作为此次募兵操盘手的周昕,他自己都有些后悔,故而在其中埋了不少钉子,想要将那些精锐收归己用。

  正思索间,湖边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周昕回头就见一青年骑马疾驰而来,马背上的人正是他的弟弟——周昂。

  “大哥不好了,会稽郡来信,有伙自称东洋王的海贼,十分猖狂,咱们在会稽郡的产业被劫掠,损失惨重。”

  人还未下马,周昂的大嗓门就将消息喊了出来。

  “先别急,慢慢讲,来,喝点水。有哪些产业?怎么个损失惨重法?”周昕闻言一惊,待见到满头大汗的弟弟靠近,又强行压住心中的急切,反而是递给弟弟水袋,让其仔细道来。

  连喝几口水,喘匀了气后,周昂抹掉胡须上的水渍,仔细道:“从钱塘到句章,整个海岸线上,我家的造船所被人烧了个干净。大哥你让人打造的战船,无论是完工的,还是在建的,而今都成了灰烬。”

  “都烧了?”周昕眉头皱成了川字,确认道。

  “都烧了!沿海的造船所无一幸存。听管事汇报,那些人主要还是为了掳掠船匠,像是要拉回去造船。”周昂眼神里蕴藏愤怒,咬着牙颔首道。

  “造船!??谁人敢打我周家主意?”周昕眼睛睁得老大,倒不是为造船所被袭击而惊,而是为他周家被人针对而惊讶。

  作为会稽郡的本地豪强,周昕很清楚,世族豪强其实都是有默契的,各自都有势力范围,不会擅自越界。

  在产业上也是如此,他们周家在南方就是以造船闻名,也即是说,除他周家,其他的豪强想要掺和造船业,必须要经过周家的默许。

  “东洋王?何许人也?”很快,他注意到弟弟口中的海贼匪号,问起其中缘由。

  周昂闻言,立时从怀中取出一张通缉令道:“喏,大哥你看,这是沿海州郡散发的通缉令,这伙海贼嚣张得紧,在东海屠了县令,这次南下,又有许多州郡遭遇劫掠。听海上的船主说,袭击我家造船所的,多半是这伙海贼。”

  “呼!”周昕强压心中的不安,这种凭空多了敌人的感觉分外难受,他将钓竿扔在地上,站起了来回走动,在心中不停盘算,究竟是何人下的手。

  他可不相信对方是一伙海贼,且不说此时能够活跃在洋面上的海贼背后或多或少都有豪强支持,更为重要的是,熟知家族产业的他很清楚,海贼这种不事生产的团体,是不可能拥有完整造船业的。

  “查!给我好好的查那批船匠的下落,看看今后谁家的造船所开张。”思索了许久,周昕下令道。

  “还有,从那伙海贼行事看来,其人胆怯不敢深入内陆。将家中剩余的造船所转移到内湖、河中去,加派人手看护,给我传信会稽郡太守,问他能不能保证郡内安泰?莫要等我亲自动手!”

  身为家主,周昕少见的动怒,产业是家族的经济命脉,敌人的目标相当刁钻,若不能谨慎应对,他们周家的百年家业怕是要遭遇危机。

  “等下!”周昂闻声,立即拱手,正要离去,却被周昕喊停:“派人北上,让三弟回来,顺便将那些兵马也带回来!”

  .....

  豫州,龙亢

  入夜,大军驻扎的营寨篝火点点。

  一处颇为宽敞的军帐中,有人压低声音交谈

  “郎君,此番乃是家主所命,这批兵卒是一定要带回丹阳的。”

  “我不管,即便是大哥,也不能言而无信!会稽郡被袭击又如何?不过是些船只罢了,烧了再造就是!诛灭董贼乃是大义,大哥不能执迷不悟!”

  话音一落,帐中有了长时间的沉默。

  过了许久,帐外有喧闹声响起,帐中年轻人急声道:“你干了什么?”

  “郎君莫怪,如今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随我等南下吧!”

  听到帐外的喧闹声越来越大,年轻人沉吟良久,并未跟随来人出发,只是冷声道:“今日我从未见过你!”

  帐外,火光映照天际。

  “杀!不跟这庸将北上!”

  “对,听说这厮的乡人都被他害死了!”

  兵卒挥舞刀矛,互相串联着,火光蔓延的同时,大军开始失控。

  翌日

  曹操脚踏着满地灰烬,发出沙沙的声响,长矛木杆已经烧成了炭,被他一脚踏碎。矛头的金属被大火熔成了团,踏上去硬邦邦的,犹如顽石。

  他捡起一枚留有余温的金属块,望着面前的焦黑,心中一片苦涩。昨夜的大火不仅差点将他烧死,也让他辛苦募集的四千大军灰飞烟灭。

  他的身后,面有愧色的周喁走近,抱拳道:“曹兄,昨夜之事实在惭愧。事发仓促,兵卒鼓噪,我想带兵镇压已然不及。”

  “仁明,莫要多言,龙亢之叛,错在我身!”曹操转头,一把握住这位南方才俊的双手,眼中满是真诚道:“呵呵,仁明在此,胜过千军万马,某也不怪那些叛离兵卒,想我曹孟德荥阳一败,损兵折将,全军覆没,这些人心有顾虑也是应当。”

第238章 考试

  高句丽战事结束,公孙度回到辽东之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立即转入了种田模式。

  沓氏可以说是当前整个辽东的缩影,源源不断涌入的中原难民,从高句丽虏获的人口,都给刚刚稳定下来的辽东带来了挑战与机遇。

  辽东襄平,太守府内

  红砖砌成的崭新公房内,吏员们进进出出,手里怀抱着满摞文书,逢人也只是点头示意,来不及行礼便就离开。

  一片墨香弥漫中,沙沙的落笔声不绝,誊写、传抄、批注手上忙个不停,糜竺、阳仪等郡府官吏皆汇聚在此办公。

  公孙度坐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眼神专注的看着公文,脑子高速运转,以他的前后两世见识或提出建议,或者批驳,或者赞同,文书在他的飞速批注下不断减少。

  他的背后悬挂着当前的辽东势力割据地图,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高句丽【高发歧】、马韩【日华国】、青州【东莱、北海】多地被他特意标注。

  对于公房之内悬挂地图这种事情,本来还引起了许多议论,直到公孙度出征高句丽之际,郡府官员在办公间隙,抬头望见地图,对照手中的公文、联想到前线战况,往日里对战事一窍不通的他们,慢慢的对战场情势的认知有了初步了解。

  这种经历,使得许多不了解战事的官吏,对于战争对于行军,都有了新的见解,了解高句丽在大梁水、辽水上游的他们,明白了削弱这个大敌的重要性,了解辽东隔绝中原的地理形势的他们,从繁杂公文隐约察觉出公孙度的某些用意。

  “这批难民集中安置到辽水平原上新设的农庄之内,由郡府调拨物资钱粮。”

  公孙度看完手里的文书,思索了一会儿,对着前来询问难民安置事宜的文吏命令道。难民安置虽然已经有了惯例,但而今还是要交由公孙度审阅,特别这一批难民还是负债安置的。

  翻开下一页,上边的人名密密麻麻,职业上也是各种条目,全是各种各样的手艺人,看的公孙度都有些眼晕。

  “有技能的匠人、手艺人。根据工种,分配给那些急需匠人,且有生产任务的农庄。读书人、医者这种服务性质的人留在襄平。”

  得亏他多次强调,并且亲自动手示范,而今的政务报表做得相当细致,难民的档案资料在而今算是相当精细,看着难民中为数不少的技术人才,公孙度的嘴角怎么也压不住,意气风发道。

  “慢着,”就在吏员要应和出门时,公孙度叫住其人,继续道:“听说商社中不少人对中原来的匠人垂涎三尺,这些拥有优秀技能的人才可不能埋没。这样,难民在分配时安排一个测试,将手艺优秀之人单独造册,”

  “喏!”

  文吏没有迟疑,当即高声应道,抱着文书转身而去。

  这些吏员脸上挂着喜色,走起路来风风火火,刚刚获得大胜的辽东郡府,再次发了一波福利,上下官吏都因为转运有功,得到了赏赐,此刻他们都干劲十足。

  “子仲..”公孙度转头看向正在埋头于案牍的糜竺,询问道:“辽东的今年的收成预计如何?”

  “属下刚刚从地方巡视归来,今年年景很好,也没有旱蝗,应会有个好收成的。”

  糜竺此刻正在为政务上的数字发愁,听到公孙度的问题,立即拱手作答。正如他所说,在公孙度在外作战时,身为长史,他不仅要负责大军的物资转运,还要关注境内的工农业活动进展,正所谓劝课农桑。

  “嗯!”公孙度闻言欣慰点头,这与他的预料相符,农庄的报告他都有审阅。从各种奉承话里,他也能看出,今年的年景相当好,雨水来得及时,庄稼长势良好,也没有发生大的洪涝,应当能过个好年。那些刚刚被他提拔的农庄管事,这时节正是最为忠心的时候,谅他们也不敢在报告上欺瞒于他。

  公孙度点头之后也不说话,像是思维卡了壳,只是眼睛直勾勾的看着糜竺,眉头时不时的一皱,欲言又止的模样。

  “主公有何要事?”

  糜竺见状,干脆将手中的公文放下,转头看向公孙度,疑惑道。

  同样的,一侧埋头干活的阳仪见到二人碰头,也将耳朵支楞起来,想听二人要讨论何事。

  过了许久,公孙度终于抓住了那一丝快要消失的灵感,轻咳一声:“咳,子仲,某刚刚想起,既然商社对于好匠人求之不得,以至于想要到中原去抢人。咱们辽东郡府又何尝不是一样?郡府各部,而今都只是搭了架子,还需要人才进来填充。”

  “主公之意,想要招贤?”糜竺闻言,试探着问道。

  “不不,”公孙度连连摆手“并非子仲所想的那般求贤,而是需要那些会识字算术的吏员,贤不贤的,反而不是最重要的。”

  “就如子仲此前信中所述,沓氏那些滞留士人,一个个身无余财,也无余才,在某面前还要摆出世家架子,这种人,与某的理念实在是不合,并非良才!”

  公孙度还将糜竺上次提过的沓氏士人拿出来数落一番,辽东被中原士人视为边鄙,那些人即便落魄,也自恃才学,一点没有任劳任怨的态度,都是些还没有经历过社会毒打的小青年。

  “主公你,哎!”糜竺本要言语,看到公孙度脸上的认真模样,忍不住叹息一声,那些士人的脾性他何尝不知,他本来是想让公孙度先收那些草包入府,千金市马骨,先做足姿态,将来也好以那些士人的关系网,拉拢更多的贤才。

  “呵呵,某知晓子仲的心意。可当前的辽东郡需要的不是将来的期待,而是现在的发展。与其养那些废物,还不如养些干活的牲口。”

  公孙度很理智,在他看来,如今想要以养士来换取好名声,得不偿失。

  若是此生蜗居东北,养不养士人都不妨碍他统治辽东。若他兵发幽州,有了俯瞰幽冀的形势,到了那时候,多的是人为他扬名。

  看着糜竺脸上的无奈表情,公孙度淡淡一笑,道出自己的想法:“我想着,不如就在襄平开场考试,中外吏民、无论出身,都可以参加,以成绩高低录取。”

  糜竺对公孙度提出的考试方式选拔并没有表示异议,盖因他知道公孙度所要的还是干实事的吏,并非统管全局、占据名位的官。

  而且,这时候人们对于考试并不陌生,无论是早就名不副实沦为士人社交场的太学,还是灵帝折腾出的鸿都门学都有着严格的考试制度。

  公孙度神情激动,铺开纸张,在上边书写着而今空缺的官吏位置:“这些空缺位置都亟待填补,咱们也不遮掩,直接将空缺公示于众,将任职的能力要求、考试科目写明,让公众报名考试,择优录取。”

  这就有点类似后世的公务员考试以及公司的招聘流程,在他看来,当前的官吏队伍,最需要的还是干实事的人才,至于统筹性的官吏,也可以从基层干员提拔,那些因为没有靠山,而多年流落基层的干员,是最好的官员后备队。

  糜竺看着公孙度短短时间,列出来的一长串的要点,有些不敢置信的睁大眼睛,怎么也想不到公孙度是如何一下子如此完善想法的,过了好半天,他才吐出一个字:“可!”

  商徒出身的他,并没有反对的理由,而且这与他的利益并不冲突,手下的官员队伍扩充,还有利于糜竺扩张势力。此刻他已经打定主意,糜家培养多年的家族子弟,都可以前来襄平一试.

  “善!”

  见到糜竺点头,公孙度合掌笑道:“哈哈,既然如此,今日就可以发文各部,先列出各职位名单,然后以这份名单对外张榜.至于考试题目,我等稍后再议。其实无需太难,也不用考诗词子集,就如那鸿都门学一般,考些专业知识即可。”

  公孙度斟酌着,继续说道:“时间就定在今年九月,唔,也可以分为两场,明年再开一次!”

  .....

  下午,糜竺坐在归家的马车上,不停揉着眉心,一天的忙碌让他眼睛酸涩无比。

首节 上一节 194/3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