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第707节

  然而,威廉给出的答案却着实让寸云生大吃了一惊,说是个“大大的惊喜”,其实更多的是震惊。

  “恐怕不会低于万人。”威廉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地说道,那语气里满是无奈与苦涩,毕竟这庞大的人数背后,折射出的是众多人对战败后悲惨下场的深深恐惧,大家都想抓住这难得的逃生机会,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想要参与到这次转移之中。

  “多少?”寸云生瞪大了眼睛,满脸的惊愕,整个人都懵了,心里直呼这人数也太多了,远远超出了自己之前的预想,这无疑会让整个计划变得复杂许多,实施起来的难度也呈几何级数上升。

  “嗯。”威廉苦笑了一声,接着说道:“你知道的,一旦战败,我们这些人恐怕不会有太好的下场。”话语间尽显对战败后未知且残酷命运的担忧,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会有大量的人渴望着能逃离出去,去寻找一个相对安全的安身之所。

  “所以应该会有很多人。”威廉补充道,言语里满是无奈与无助的意味。

  听到这话,寸云生倒是很快回过神来了,仔细一琢磨,确实是这么个理儿。一旦战败,那绝对会有数以万计的人拼了命地想要逃出去,远离可能面临的灾祸。想到这儿,寸云生忽然觉得自己之前制定的计划格局着实有些小了,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既然要做,那就干脆把规模搞大一点呗,几千人算什么,直接把目标定在几万人好了,而且只要是工程师这类有着专业技能的人才,那就全部打包带走,日后说不定还能依靠他们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大作用。

  不过,这里面有个绕不开的大麻烦,那就是盟军那边。毕竟盟军可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他就这样弄走这么多人,肯定会从中作梗,百般阻挠的。可要是他能设法把运河的控制权给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话,说不定这事儿还有一线生机,还有操作的空间。只是想要光明正大地将运河掌控在自己手中,那根本就是痴人说梦,别的先不说,光是英军那边,就绝对不会点头同意的,毕竟运河对于英国来说,那可是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和巨大的经济价值,是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轻易放手的。

  所以,寸云生心里又开始琢磨起来了,觉得自己又有新的事儿可以去运作了,那就是去撺掇埃及,想办法让埃及去收回运河的控制权,只要能把运河这边的局势给改变了,那自己后续的计划实施起来就会顺利得多。

  那怎么去收回运河?寸云生心里盘算着,想来想去,觉得还是通过谈判的方式比较靠谱。可跟谁去谈?思来想去,觉得自然是跟美军谈比较合适。毕竟美国在当时的国际格局中有着不小的影响力,而且其利益诉求和立场或许存在可利用之处。

  想到这儿,寸云生微微眯起眼睛,开始在心里细致入微地、全方位地盘算着这个计划到底是否可行,脑海里就像过电影一样,不断地分析着各种利弊因素,权衡着每一个可能出现的情况。

  思索了好一会儿之后,寸云生觉得这个计划完全可以试着去操作一下,毕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几年后埃及就成功地收回了运河,那现在提前个几年去推动这件事儿,理论上来说,应该不会遇到什么太大的阻碍和问题,成功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没问题,不管多少人,我都能给你运走。”寸云生拍着胸脯保证道,那副自信满满的样子,仿佛已经看到了计划顺利实施后皆大欢喜的美好画面了,语气里充满了不容置疑的笃定。

  看着寸云生这信誓旦旦的模样,威廉虽然心里还是存着几分疑虑,不太敢完全相信,可考虑到双方这一年以来的合作还算比较顺遂,彼此之间也建立起了一定的信任基础,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寸云生的承诺。

  等到威廉离开之后,寸云生便静下心来,开始认真思索之前制定的计划了。他心里很清楚,这计划要想顺利推进,首要的关键一步就是要与埃及女王好好沟通一下,得让对方愿意配合才行,要是对方不配合,那自己之前所谋划的一切可就全都白费了,都得付诸东流了。

  于是,寸云生找了个合适的时机,前去面见埃及女王,然后将自己的整个计划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了。本以为对方会表现出些许兴趣,或者展现出一些积极的态度,可谁知,埃及女王得知寸云生的计划之后,整个人都愣住了,好长时间都没缓过神来,心里满是震惊与疑惑,仿佛听到了一件天方夜谭般的事情。

  “收回运河?”埃及女王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说道,在她看来,这简直就是一件超乎想象、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儿,毕竟运河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英国对其的掌控那是相当牢固的,想要从英国手里收回运河,这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她实在是难以想象这该如何去操作。

  “怎么你是没有信心么?”寸云生看着对方那副震惊又犹豫的样子,不禁疑惑地问道,他本以为埃及女王会对这个计划流露出一些认可的意思,却没想到对方会是这样的反应,这让他一时之间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是的,这可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女王摇了摇头,语气里满是无奈与担忧,对她来说,这件事确实是太不可思议了,要去挑战英国对运河的控制权,那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实力,她心里实在是没底儿,完全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确实,这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但从根源上讲,它本就是你们埃及的领土,你们完全有理由、有权利去收回运河嘛。”寸云生脸上挂着那看似人畜无害的微笑,耐心地解释着,试图以这样的话语来触动埃及女王,让她能从心底认可收回运河这件事的合理性。

  “您到底想要干什么?”埃及女王眉头微微皱起,眼中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胆怯,声音里也带着些许疑惑与谨慎,轻声问道。她心里此刻就像一团乱麻,怎么也想不明白眼前这个人如此执着地提及让埃及收回运河,到底是怀揣着怎样的目的,总觉得这里面肯定藏着什么不简单的心思,可又实在猜不透。

  “没什么,就是想让你们收回运河。”寸云生一边说着,一边摆了摆手,脸上浮现出一丝无奈的神色,那副样子仿佛在说这只是一个再单纯不过的提议,并没有什么别的复杂意图,可实际上,他心里的计划正一步步在推进,只不过暂时不想让女王看穿罢了。

  “可是我们就算收回运河,也守不住啊。”女王一脸的无奈,轻轻叹了口气,话语里满是苦涩与无力感。她心里很清楚,运河长期以来都处于大英帝国的掌控之下,那英国的海军可是声名远扬,实力强劲得很,真要是埃及贸然收回运河,面对英国海军后续的施压,就凭埃及现有的军事力量,想要守住运河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所以她觉得这个提议虽听起来挺诱人,可根本就不具备现实操作的可能性。

  “所以你们需要一个盟友,不,或者说是老大。”寸云生脸上的笑容愈发明显了,那笑容里透着一种胜券在握的意味,仿佛他已经看到了计划成功后的美好画面,而此刻正在引导着女王一步步走进他所设定的“棋局”之中。

  “什么意思?”女王愈发觉得困惑了,她睁大眼睛,眼神里满是不解,直直地看着寸云生,心里想着这家伙到底在打什么哑谜,怎么突然扯到什么盟友、老大之类的说法了,这和让埃及收回运河之间到底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她实在是摸不着头脑。

  “你觉得美军如何?”寸云生并没有急于解答女王的疑惑,而是不紧不慢地反问道,他的眼神里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期待,似乎很想知道在女王心中,美军有着怎样的分量,毕竟在他构思的整个计划里,美军可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计划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

  “很强。”女王沉默了好一会儿,脑海里快速地思索着美军的种种情况,权衡了一番后,才缓缓地点了点头说道。在她的认知里,美军的实力那是有目共睹的,先进的军事装备、庞大的军事规模以及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的影响力,都彰显着其强大的实力,只是她到现在还没弄明白,寸云生提到美军到底是想怎么操作,这和埃及收回运河到底有着怎样具体的关联,她依旧是一头雾水,满心疑惑。

  “所以你完全可以选择美军当你们的盟友。”寸云生笑容满面的说道。

  “借助美军的势力,你们很容易就能收回运河,当然了,你们也得付出一定的代价。”

  听到这话,女王一脸震惊的看着对方。

  她确实是没想到,对方竟然打着这样的算盘。

  “美军会同意么?”女王沉默了一会,开口问道。

  很显然她动心了。

  实际上换谁都会动心,哪怕付出一定的利益,至少能得到一部分利益。

  总比现在什么都没有好吧?

  “当然,为什么不同意?”寸云生反问道。

第473章 利益动人心!

  美军之所以如此迟才下场,自然是怀揣着一个野心勃勃的目标,那就是千方百计地扩大自身影响力,力求在全球舞台上占据主导地位,让世界都能围绕美国的意志运转。

  美国凭借着自身在工业、军事、科技等方面积累的雄厚实力,有着十足的底气去追逐这一目标,渴望成为国际秩序的掌控者。

  然而,现实情况却给他们设置了重重阻碍,大英帝国宛如一位严厉且警惕的“守门人”,对国际事务各个层面都把控得密不透风,其凭借着广袤的殖民地、强大的海军以及深厚的历史底蕴,在全球诸多关键领域都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力,让美军想要突破这层防线去拓展影响力,变得难如登天。所以,美军无奈之下,往往只能在一些不太起眼的边角地带,或是不那么引人关注的事务上,搞一些小动作,试图以此来试探大英帝国的底线,寻找可能的突破口,一点点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

  可即便到了战争结束后,美利坚也没能如预期那般,在利益瓜分中占据优势,反而还遭受了部份利益的损失。这背后的根源就在于大英帝国那规模庞大得超乎想象的殖民体系。其殖民地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几乎涵盖了所有重要的贸易通道、丰富的资源产地以及具备关键战略价值的区域,就像一张无形却又坚不可摧的大网,将诸多利益牢牢锁住,使得美国想要从中挣脱出来,分得更大的蛋糕,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面对这样的困境,美利坚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利弊之后,做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决策——与苏军携手合作,共同对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发起冲击,试图将其肢解。这一举措可谓是意义非凡,一旦打破了英国长期构建的这一殖民格局,美国就能摆脱束缚,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天地,进而真正开启称霸全世界的征程。而在达成这一目标之前,美国在诸多国际事务处理上,还是不得不依赖大英帝国,行事之时需要充分考虑英国的立场和态度,没办法做到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也正是基于这样复杂且微妙的国际形势背景,寸云生才敢大胆地谋划眼前这件事。他心里很清楚美军对于扩大影响力的急切渴望,也深知苏伊士运河对于美国而言,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香饽饽”,所以他笃定美军绝对不会拒绝这个难得的提议。毕竟这可是掌控苏伊士运河的绝佳机会,运河所蕴含的价值简直难以估量,无论是在经济利益方面,它连接着欧亚两大洲,是国际贸易往来的重要航道,每年通过的船只不计其数,能带来巨额的航运收入和贸易红利;还是从战略意义角度来看,掌控了苏伊士运河,就等于在欧亚大陆之间掌握了一把“钥匙”,可以对两大洲的地缘政治、军事部署等诸多方面施加重要影响,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美军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轻易放弃这样的好机会的。

  就如同当初巴拿马运河建设之时的情况一样,美军也是在看到了能够从中获取可观的利益回报后,才下定决心投入资源、开始动工建设的。对于美国而言,利益永远是驱动他们行动的核心因素之一,如果没有足够诱人的利益摆在面前,他们是决然不会轻易涉足这类重大且复杂的事务当中的。

  听完寸云生条理清晰、极具说服力的分析之后,埃及女王的神情明显有了变化,脸上浮现出几分动容之色。她心里明白,如果真的能够通过合适的办法,成功收回运河的控制权,哪怕为此需要分出去一部分利益给其他相关方,那对于埃及来说,也绝对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巨大进步。要知道,苏伊士运河本就是埃及的固有领土,只是长期被英国以殖民统治的方式霸占着,如今若能将其收回,不仅是对国家主权的有力捍卫,更是能极大地提升自己在国内民众心中的威望,让那些原本对她心存质疑、持有不同意见的人,看到她为国家做出的这一壮举,从而改变态度,心悦诚服地选择臣服于她。

  寸云生一直留意着埃及女王的表情变化,看着对方脸上的神色不断变换,他心里就有了底,知道自己的一番劝说已经起了作用,成功说服了对方。

  “如果美军愿意支持我们的话,我可以答应他们的条件,但是您想要什么?”埃及女王眼中带着一丝疑惑,目光投向寸云生,心里着实有些好奇。毕竟寸云生为这件事前前后后忙活了这么久,按常理来说,怎么可能一点好处都不想要?又或者说,难道对方其实也是想从运河那庞大的利益中分得一杯羹吗?她暗自思忖着,觉得这倒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事儿,只要寸云生这边确实有足够的实力,能够助力埃及顺利收回运河,那分出去一部分利益当作回报,也是合情合理的。不过从寸云生的表现来看,似乎他并非只是单纯地想染指运河利益这么简单。

  “我要的很简单,除了一部分运河的利益以外,还有就是希望能有一处港口,或者说是一块土地,当做基地。”寸云生脸上依旧带着那温和的微笑,不紧不慢地说道。他深知想要真正深入地介入到这一地区的复杂事务当中,并且在后续的诸多事务决策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拥有一处属于自己的基地是必不可少的。要是没有这样一个稳固的立足之地,即便自己提出再多有价值的想法和建议,恐怕也很难引起他人的重视,很难在这片区域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力。但要是有了基地可就大不一样了,到时候别人在商讨各种事务、做相关决策的时候,就不得不正视自己这边的意见了,毕竟有了实际的地盘,就意味着有了“底气”。

  埃及女王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了意外的神情,她没想到寸云生一下子提出了这么多要求。不过仔细一思量,虽然乍一看这些要求好像数量不少、涉及面挺广,但实际上跟收回运河所能带来的巨大利益相比,那可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至于寸云生提到的基地驻军这件事,她倒是没有太过放在心上,毕竟埃及这么多年来,在国际交往中对于外国驻军之类的情况早已见怪不怪了,而且要是寸云生压根儿不提基地、驻军这些条件,她反而还会心里犯嘀咕,担心对方是不是有什么别的更深层次的、不太好的企图。

  “没问题。”埃及女王沉默了一会儿,在心里反复权衡了其中的利弊得失之后,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了对方的要求。她觉得只要能顺利实现收回运河这个最为关键的目标,其他的这些条件都是可以接受的。

  “很好,等拿下港口,我就会出兵拿下运河,到时候将由你们的部队驻扎,剩下的就交给美军了,相信他们肯定能解决。”寸云生一脸自信满满地说道,那神态仿佛一切都已在他的掌控之中,胜利就在不远处向他招手了似的,让人感觉他对后续的行动有着十足的把握。

  看到寸云生如此自信的模样,埃及女王虽然心里还是隐隐有些担忧,但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了,只能选择相信他的安排,毕竟当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等到寸云生离开之后,他一刻也没耽搁,立刻坐下来,拿起笔就开始写起了电报,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尽可能详细地写在了电报内容里。当然了,为了让这封电报更具说服力,更能引起美方的重视,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这件事当中来,寸云生还特意对内容进行了一番“加工”,添油加醋了一番,巧妙地把原本是自己提出来的那些主意和计划,统统改成了是埃及女王出于想要拿回运河、增强自身在国内的威望等原因,主动向美方寻求支持的这么一个情况。

  “加急,将这封电报发给史迪威将军。”寸云生写完电报之后,立刻神色严肃地对着身旁的副官吩咐道,语气里透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急切,毕竟这件事每耽搁一分钟,就可能多一分变数。

  “是。”副官应了一声,便迅速按照要求去安排发电报的相关事宜了。

  没过多久,这封承载着重要信息的电报就顺利地出现在了史迪威的面前。史迪威接过电报,仔细地阅读着上面的每一个字,越看越觉得震惊不已,他着实没想到寸云生又给自己带来了这样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对于电报上所提出来的美军入股运河的这一极具吸引力的提议,他心里那叫一个心动,毕竟谁都知道苏伊士运河背后所蕴含的利益那可是无比庞大的。

  这条运河在国际航运、贸易往来以及地缘政治等诸多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谁要是能够掌控这条运河,那就意味着在欧亚大陆的战略布局上占据了极为关键的主导地位,不仅能够带来源源不断的巨额财富,更有着深远到超乎想象的战略意义,这对于一直渴望扩大影响力的美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具诱惑力、让人难以拒绝的好机会。

  “将军,这应该是一个火坑。”副官压低声音,脸上满是担忧之色,小心翼翼地提醒道。他心里很清楚,眼前这件事看似有着巨大的利益诱惑,可背后隐藏的风险也是不容小觑的,一旦涉足其中,很可能会陷入极为棘手的局面,所以才忍不住出言提醒。

  “我知道。”史迪威微微皱了皱眉头,语气沉稳地说道。他又不是毫无见识的人,以他的阅历和对局势的洞察力,自然能一眼就看出这其中潜藏的重重危机,明明白白地知道这就是一个充满危险的“火坑”。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打算朝着这个“火坑”里跳,其目的昭然若揭,那就是为了获取那令人垂涎的巨大利益。在他看来,与这巨大利益相比,当下这个“火坑”可能带来的危害虽然不可忽视,但终究还是收益更为可观,只要能成功从中获取利益,那冒些风险也是值得的。

  “那您……”副官一脸不解地看着对方,心里实在是想不明白,既然知道是火坑,为何将军还是要执意为之,难道就不怕被这火坑给“烧伤”,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吗?他实在是对将军的这个决定有些困惑。

  “苏伊士运河带来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如果我们真的能够掌握这条运河,将是我们称霸世界的第一步。”史迪威轻轻叹了一口气,目光中透着一丝决然与渴望,缓缓说道。他心里很清楚副官的顾虑所在,无非就是这条运河目前是在英国人的掌控之下,美国要是妄图将运河的控制权捏在自己手里,那无疑是公然在太岁头上动土,英国人肯定不会轻易放过,必然会想尽办法进行报复,到时候双方之间的矛盾冲突恐怕会一触即发。

  “英国人肯定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副官皱着眉头,思索了一番后,还是把自己心中的担忧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他深知英国的实力和脾性,对于自己的利益那向来是寸土必争,一旦触及到他们的核心利益,必然会掀起一场狂风暴雨般的反击,所以他实在是担心美国会因此陷入极为被动的局面。

  “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出面。”史迪威神色冷静,目光坚定地说道。他心里明白,想要在这场利益争夺中分得一杯羹,坐享其成是不可能的,必须得展现出足够的实力才行,“不拿出一点实力来,别人凭什么将这份利益拱手相让?”他的话语里透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强硬,在他看来,有风险就去应对,有阻碍就去破除,只要最终能将运河的控制权握在手中,那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现在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错过了,恐怕就没了。”史迪威继续说道,他深知机会往往稍纵即逝,眼前这个能染指苏伊士运河控制权的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如果因为害怕风险而选择退缩,那以后再想遇到这样的好时机,可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所以无论如何,他都不想轻易放过这次机会。

第474章 黄昏见证忠诚!

  在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之中,美利坚所秉持的体制,从常规角度来讲,原本是不需要去进行如此精心且带有深远意图的布局的。

  毕竟其自身有着独特的政治、经济运行模式,在国际事务中按部就班发展,也能维持一定的地位与影响力。

  然而,罗斯福却成为了那个打破常规的特殊存在。自战争的硝烟开始弥漫,他便怀揣着一个宏大且极具野心的目标——让美利坚能够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为了这个目标,他可谓是煞费苦心,在诸多方面都全力以赴地付诸行动,做出了数不胜数的努力。

  在经济层面,罗斯福积极推动国内工业蓬勃发展,通过一系列政策刺激,使得美国的工厂开足马力生产,各类军工产品、生活物资等如泉涌般产出,不仅有力地保障了本国在战争中的物资供应,还能对外输出,增强了美国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话语权。

  于外交方面,他巧妙地周旋于各国之间,凭借美国的资源优势以及自身的外交智慧,拉拢、联合一些国家,构建起有利于美国的国际关系网络,逐步提升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为迈向世界霸主之位夯实基础。

  而史迪威,作为与罗斯福有着密切接触、对其有着深入了解的人,他深知罗斯福内心对于称霸世界的那份执着与渴望。所以,当面临像苏伊士运河归属权这般极具战略价值的机遇时,史迪威心里很清楚,罗斯福是绝对不会轻易放过的,必然会想尽办法去牢牢抓住这个机会。

  事实也确实如史迪威所料。当美利坚得知埃及方面愿意将苏伊士运河一半的归属权出让给他们时,整个美国上下都陷入了难以抑制的兴奋之中,这消息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久旱逢甘霖般的大好消息。毕竟在此之前,尽管美国在战争进程中通过各种途径,诸如贸易、军事援助等方式,也收获了不少利益,可那些利益相较于苏伊士运河所能带来的巨大价值,那实在是相形见绌。

  “混蛋,这绝对是不可能。”可没过多久,英国方面得知了这一消息后,顿时炸开了锅,英国佬们一个个气得暴跳如雷,怒吼声响彻在相关的会议场所。原本,苏伊士运河可是英国长久以来掌控在手中的关键战略资产,它犹如英国在全球布局中的一条“黄金纽带”,联接着欧亚大陆,对于英国掌控国际贸易、调配军事力量等诸多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是后来在战争的风云变幻中,被德国人给强行占领了。

  如今,德国人已然被击败了,英国佬起初还想着,只要这场战争最终以他们的胜利告终,那凭借着大英帝国往日的余威以及在当地的传统影响力,依旧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赶走埃及人,然后顺顺当当重新将运河纳入自己的管辖范围之内。

  可万万没想到,他们的情报机构突然传来了一份犹如重磅炸弹般的情报,情报显示埃及竟然已经和美军暗中勾结到了一起,而且还明确提出要把运河一半的归属权送给美国。这下子,英国佬们彻底坐不住了,他们的内心犹如被点燃的火药桶,愤怒、担忧、焦虑等情绪交织在一起,让他们再也无法保持往日的从容淡定了。

  当下的战争形势,从表面上看,对于英国来说还是比较乐观的。美利坚在战争的催化下,其强大的工业实力如同被注入了强心剂一般,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工厂里机器轰鸣,日夜不停地生产出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充足的生活物资以及各类军需用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前线,为战争的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使得参与战争的各方都对最终赢得这场战争充满了十足的信心。

  甚至,不少英国人心底还在暗自盘算着,等战争结束之后,该如何去重新梳理并收割那些遍布全球各个角落的殖民地财富。他们妄图通过这种方式,来为已经呈现出衰败迹象的大英帝国注入新的活力,缓解国内面临的诸多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继续维持英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霸主地位。

  可谁能想到,这边战争都还没彻底结束,美军就已经按捺不住,开始在背后悄悄地挖他们的墙角了,这无疑是给了英国佬们一个措手不及,让他们又气又恨,却又有些无可奈何。

  要知道,如果苏伊士运河真的落入了美国的手中,那对于英国而言,后果简直不堪设想。这意味着美军将会牢牢掌控欧亚之间这条意义非凡的联系通道,从而在国际贸易的往来中占据主导地位,随意操控货物运输、贸易规则等关键要素。而且,不仅仅是欧亚通道,整个地中海地区恐怕也都将成为美军的“势力范围”,任由其掌控调配了。

  尤其现在英军还丢掉了直布罗陀海峡这个扼守地中海与大西洋咽喉要道的关键战略要地,要是再让美军把苏伊士运河给占了去,那英国的世界霸主宝座可就真的彻底保不住了,到时候他们在国际上的威望将会一落千丈,以往那种呼风唤雨、掌控全球局势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了。

  所以,无论如何,英国是绝对不会允许美国和埃及之间的这次合作顺顺利利达成的,他们必须要采取果断的措施来阻止这件事的发生。

  “想办法,干掉那位女王。”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利弊之后,Churchill最终做出了这样一个冷酷无情却又看似无奈的决定。在他看来,当下的美军实力强劲,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是万万不能去轻易得罪的,否则很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甚至可能加速英国的衰败。既然没办法直接去和美国正面交锋,阻止他们染指苏伊士运河,那就只能剑走偏锋,从源头入手,把提出这个合作意向的埃及女王给解决掉。

  只要埃及女王不在了,那所谓的运河归属权合作自然也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无从谈起了,这样一来,也就能够从根本上消除这个让英国头疼不已的隐患,避免后续那些错综复杂、难以应对的麻烦事儿了。不得不说,Churchill还是很懂得审时度势、分清主次轻重的,清楚地知道在当下这个微妙的国际局势下,美军是绝对不能去招惹的,所以也只能狠下心来,选择委屈一下埃及女王了。

  “是。”负责情报的英国军官听到这个命令后,毫不犹豫地立刻应了一声。对于他们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经验丰富的情报机构来说,执行这样的暗杀任务,似乎并不是什么难如登天的事儿。毕竟大英帝国称霸世界可是有着长达几百年的漫长历史了,在全球各地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其影响力可谓是根深蒂固。

  尤其是在北非这片广袤的区域,英国经营多年,与当地众多的土著部落都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合作关系,那些土著部落数量之多,简直难以计数。他们深信,只要自己这边出面去运作协调,凭借着往日的交情以及英国所具备的影响力,肯定会有不少土著部落愿意和他们合作,共同去完成干掉埃及女王这个任务的,在他们眼中,解决掉一个埃及女王,那实在是太轻而易举了。

  而在另一边,在东线那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德军正陷入极为艰难的困境之中,部队节节败退,战线就像溃败的堤坝一般,不断地向后收缩,仿佛随时都有可能全面崩溃。好在关键时刻,有着“防御大师”之称的莫德尔元帅挺身而出,他凭借着自己深厚的军事素养、卓越的指挥才能以及独特的防御战术,临危不乱,有条不紊地调度部队,布置防线,开始一点点稳住了那摇摇欲坠的防线,让德军得以在这危急关头稳住阵脚,不至于兵败如山倒,为德军后续的调整和反击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真可谓是应了那句话:“巅峰时产生虚伪的拥护,黄昏时见证忠诚的信徒。”在德军处于如此艰难的黄昏时刻,莫德尔元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对德军的忠诚以及作为一名优秀将领的担当。

首节 上一节 707/7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下一篇:人在东汉,开局公孙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