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第703节

  听到这话,哈德尔上校心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一下子就被激起来了,他可不想被人瞧扁了,觉得自己比不上前辈们,于是便没有再犹豫,咬了咬牙,选择答应了下来。

  不过,他答应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寸云生承诺的那些待遇。

  毕竟现在自己已经成了俘虏,要是能通过训练部队换取一些不错的待遇,不管是对自己日后的生活,还是对其他一同被俘的德军兄弟们来说,也算是一件好事,所以权衡之后,他还是点头应下了。

  见此,寸云生不由一喜,脸上瞬间绽放出满意的笑容来。

  这可是他的一次尝试,万事开头难嘛,如今哈德尔上校开了这个头,那就意味着往后的路就好走多了。

  以后再遇到德军俘虏的时候,完全可以让哈德尔上校出面去说服这些人,毕竟都是德军的自己人,由哈德尔上校去说,说服力肯定要强得多,说不定就能把那些优秀的德军军官都招揽过来。

  而对于这些优秀的德军军官,寸云生自然还是很喜欢的,他们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高超的军事素养,要是能为自己所用,那对提升自己部队的战斗力可有着极大的帮助,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的部队在这些德军军官的训练下,变得兵强马壮、威风凛凛的样子了,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第463章 这不是抄作业么?

  “美国佬的坦克运来了?”收到消息的寸云生,先是一愣,眼睛一下子瞪大了,脸上满是意外的神情,不过转瞬之间,嘴角便露出了一丝笑容,那笑容里透着难以掩饰的欣喜。很显然,他可是一直都在眼巴巴地期待着坦克的到来,心里早就盼了许久了。

  根据整编命令,他的部队会有两到三个装甲师,这原本是个挺让人振奋的事儿,想着等有了装甲师,部队的战斗力那不得蹭蹭往上涨,在战场上也能更有底气了。结果?等了大半个月,却啥都没等来,那真是连个坦克的影子都没见着,就好像这事儿被人给忘了似的,可把寸云生给急坏了。

  要不是之前俘虏了意军一个装甲师,恐怕他现在的部队还都是清一色的步兵,靠着步兵去打仗,在这现代战争里,总归是有些力不从心,尤其是面对敌方有装甲力量的时候,那劣势就更明显了。

  不过,对于意军的坦克,寸云生倒是打心底里看不上,觉得太拉胯了。实际上,意军的坦克也没他想得那么不堪,人家一开始的坦克确实存在不少问题,性能方面有些不尽如人意,可后来引进了德军坦克技术以后,也算是改良了不少,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寸云生,还是觉得不咋地,始终瞧不上眼,心里就盼着能有美国的坦克装备自己的部队。

  所以他这段时间一直都没闲着,不停地给史迪威发电报,那意思就是一个劲儿地催促,问什么时候能有坦克运过来,言辞之间满是急切。史迪威被催得实在没办法了,只好动用各种关系,好不容易才加急运来了一批坦克。现在,正是这坦克抵达的时候,寸云生心里那叫一个高兴,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的部队开着这些崭新的坦克,在战场上纵横驰骋的威风模样了。

  按照寸云生的意思,自然是要将这些好不容易盼来的坦克集中使用了。他心里早有了自己的盘算,因为他准备更换战术了,之前的那些打法在他看来,已经不太适用于当下的战场形势了。

  对于美军顾问提出来的战术,寸云生那可是嗤之以鼻,每次听到那些建议,他心里就忍不住犯嘀咕,觉得这些美军顾问根本就不懂打仗的门道。为啥这么说?因为美军顾问希望依靠守住整条防线来挡住德军的进攻,在寸云生看来,这简直就是非常荒唐的想法。

  要知道,防线的范围那么大,想要守住它,那得需要多少飞机、大炮、坦克,甚至得投入更多的兵力才行。而且,关键的问题是,哪怕真的集中了这么多武器以及人员去防守,可实际的战况却是,他们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德军给击败了。就参考摩洛哥战场吧,在那儿盟军和德军交战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败多胜少,这就是最好的例证,足以说明这种一味防守的战术根本不靠谱。

  所以,当美军提出这样的战术时,寸云生想都没想,直接就选择拒绝了,他可不想让自己的部队也陷入那种被动挨打的境地。按照他的逻辑,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他坚信只有主动出击,打乱德军的部署,才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而这,也正是他一直都将坦克集中起来使用的原因了。他觉得只要把坦克集中起来,组成强大的装甲师,然后瞅准时机,完全可以在德军援军抵达之前,凭借装甲师强大的突击能力,将防线上的德军给击败,这样一来,就能变被动为主动,让自己的部队在战场上占据优势了。

  可惜,此时的美军打仗的战术实在是太过于呆板了,一点灵活性都没有,总是拘泥于那些传统的、看似稳妥实则漏洞百出的打法,完全不懂得根据实际的战场情况去灵活应变,这让寸云生很是无奈,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谋画作战了。

  听完寸云生的话之后,美军顾问沉默不语,他眉头紧皱,心里头正在细细琢磨着寸云生所说的这些话。毕竟,寸云生提出的战术,对于目前的美军来说,确实是改动很大,甚至可以说是改变了整体的作战风格了,要从原先习惯的被动防守,一下子转变成主动进攻,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也难怪美军顾问一时之间难以接受了。

  在美军以往的作战理念里,依靠防线来抵御敌人的进攻,似乎是一种比较稳妥的做法,虽说实际战况并不理想,但要彻底推翻这种打法,去尝试一种全新的、更具攻击性的战术,那可是需要承担不小的风险的,所以他才会陷入沉思,没有立刻回应寸云生。

  只不过,寸云生也没指望美军能够立刻接受,他心里想着,反正自己觉得这战术可行,那先按照自己的想法干着呗,等打出效果了,到时候他们自然就会明白过来了。

  “这么多坦克?”哈德尔看着那源源不断开过来的坦克,不由倒吸一口凉气,他瞪大了眼睛,满脸都是震惊的神情。要知道,德军的装甲师在开战之初的时候,还能保持比较完整的编制,有充足的坦克数量,可打那之后,就再也没有满编过了。

  一般情况下,德军的装甲师能有个三五十辆坦克,那都已经算是挺多的了,要是能凑够满编的一百多辆坦克,那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儿,那得是运气特别好,或者是在极为重要的战役中才有可能出现的情况。

  正是处于这种长期坦克数量不足的状况,所以当哈德尔看到眼前这上百辆坦克源源不断地驶来,他的情绪确实有些低迷了,心里头就像压了一块大石头似的,沉甸甸的。他心里很清楚,双方的工业实力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德军在战争的消耗下,工业生产已经有些跟不上作战的需求了,可眼前这一方,却能轻轻松松地调来这么多坦克,这对比实在是太强烈了。

  “不用气馁,相比你们的虎式坦克,面前的坦克只是玩具。”寸云生似乎看出了对方的情绪失落,走上前去,轻轻地拍着对方的肩膀说道,他想用这样的话语来安慰一下哈德尔上校,让他心里能好受些,同时也是在强调德军坦克在性能方面还是有着很大优势的,希望能提振一下对方的士气。

  听到这话,哈德尔的心情确实好受了许多,那原本因为看到对方众多坦克而产生的低落情绪,也消散了不少。对于寸云生赞同他们德军坦克这一点,他还是非常认同的,毕竟德军的坦克车组在战场上那可是打出了震惊世界的战绩,那些辉煌的战果至今都被人们津津乐道。

  这些成绩的取得,除了得益于车组成员那高超优异的作战水平以外,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坦克自身过硬的性能。德军的坦克不管是在火力、防护,还是机动性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势,在很多关键战役里,都靠着这些优势扭转了战局,所以哈德尔一直以来都对自家坦克充满了自豪之情。

  “虽然坦克性能很强,但是诟病也很多。”寸云生一脸笑意地说道,他这话一出口,就像是往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瞬间打破了刚刚和谐的氛围。

  闻言,哈德尔顿时就不高兴了,他皱起眉头,脸色变得有些阴沉,心里想着,怎么能这么说,德军坦克那在自己心里可近乎完美,容不得别人这么贬低。

  “怎么?难道我说的有问题?你们最大的诟病就是产能太低,以及维修起来复杂,眼前的坦克虽然看起来跟玩具没什么区别,也没什么特别的出彩地方。”寸云生冷笑一声,继续不紧不慢地分析道,他可不管哈德尔高不高兴,只是就事论事地说着自己的看法。

  “但最重要的地方就是产能高,目前还没有达到巅峰,据说能年产上万辆,你们拿什么比?”寸云生的语气里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意味,把这残酷的现实摆在了哈德尔面前。

  这次哈德尔彻底无话可说了,他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几句,可却发现根本找不到合适的理由。谁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年产上万辆坦克,那可不是个小数目,意味着一年能够装备上百个装甲师,想象一下,到时候战场上乌央乌央的坦克就像潮水一般冲过来,那场面,任谁看到都会觉得压力巨大,确实很容易让人崩溃,这工业产能上的差距,还真是德军难以弥补的短板,哈德尔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默默地接受了这个现实。

  “你觉得能不能打到亚历山大港?”寸云生看着眼前的哈德尔,脸上带着笑意,看似随意地问道,可这问题背后却藏着他对于接下来作战行动的考量。

  要是隆美尔还在的话,他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做梦!毕竟隆美尔在的时候,那可是凭借着精锐部队,把北非的防线经营得颇为牢固,让对手很难找到突破的机会。

  但现在情况可不一样了,精锐部队都被隆美尔带到中东去了,留在北非军团的大多都是些普通的作战力量了,整体的战斗力和之前相比,那可是下降了不少。目前的北非军团也没什么精锐部队了,想要守住亚历山大港这么重要的战略要地,确实是有些难度。

  面对眼前这气势汹汹、装备了众多坦克组成的装甲师,到底能不能守住,还真的不好说。除非,能拥有大量的 88mm高射炮,这玩意儿可不容小觑,用来打坦克的效果那是相当不错的,在以往的战斗中,德军就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它的威力,好多敌方的坦克就是折戟在这 88mm高射炮之下。

  可唯一的问题就是,北非军团这边似乎也没多少这样的高射炮,数量实在是太少了些。就靠着仅有的几门 88mm高射炮,就想扭转这不利的局势,怕是有些困难,毕竟对方的装甲力量那是实实在在摆在眼前的,光靠这点高射炮,很难形成有效的阻击。

  而主要的问题还不止于此,眼前这支部队那可是真的悍不畏死,打起仗来那股子勇猛劲儿,着实让人头疼。这一点哈德尔已经深有体会了,之前和对方交过手,那些士兵一个个就像不要命似的往前冲,不管面临多大的火力压制,都毫不退缩,这样的部队,在战场上的冲击力那是相当大的,也难怪哈德尔心里会对能不能守住亚历山大港,充满了担忧。

  “您这是完全按照我们的编制进行?”没多久,哈德尔就收到了寸云生递过来的关于装甲师改编方案,他仔细地看了一遍又一遍,看完之后,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整个人都一脸懵逼。

  心里想着,这方案怎么看怎么像是照抄德军的,从各个方面的配置到具体的人员安排,相似度也太高了吧,简直就是依葫芦画瓢嘛。

  而寸云生,则理直气壮地表示,对于学霸的作业,他自然是要抄的。在他看来,这个时代里,德军装甲部队那可是绝对的作战老手,人家在装甲作战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着一套成熟且高效的编制体系。

  尤其是装甲师里,对于防空、反坦克、突击等等这些作战要素的考量那是一应俱全,方方面面都安排得很是妥当。

  就比如说德军每个师都会有补充营,这一点让寸云生特别看重,因为他从炮灰团那时候开始,就意识到了部队在作战过程中,人员补充的重要性了,有了补充营,就能及时地为前线补充兵员,让部队始终保持一定的战斗力,不至于因为减员过多而失去作战能力,所以他觉得德军这一套编制里有太多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了,抄一抄又何妨,只要能提升自己部队的战斗力,那就是好办法。

  看着寸云生一脸无耻的模样,哈德尔只能表示无话可说。

  同时也对亚历山大港表示担忧。

第464章 不如让意军帮忙!

  “让我指挥这么多部队?”不辣看着手中的电报,眼睛瞪得老大,一脸的惊讶,嘴巴都微微张着,那副模样就好像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似的。

  他着实没想到这一次上头居然让他指挥的部队数量如此之多,足足四个师,这加起来差不多有五万多人。

  要知道,在这之前,他可只是一个营长,虽说他那个营的兵力比起一般的营来说是稍微多了些,但再怎么多,撑死也就是相当于个团长的兵力规模。

  后来来到北非这片土地之后,骤然就成为师长了,刚开始指挥一个师的时候,就已经让他感觉有些吃力了。

  毕竟指挥的部队规模一下子扩大了那么多,要考虑的作战安排、兵力调配、后勤保障等方方面面的事儿也变得繁杂起来。

  不过好在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之后,他的军事指挥能力也确实有所提升了,对一些常规的作战指挥也渐渐得心应手起来了。

  可即便如此,现在要让他一口气指挥五万人这么庞大的队伍,他心里还是觉得有些欠缺,感觉自己的能力还没达到那个水平,这才是他最为担心的地方。

  对于自己的能力,不辣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心里很清楚,以自己目前的状况,指挥现在手头的这些兵力,基本上已经是极限了,再多的话,他是真的指挥不过来,到时候别说是打胜仗了,恐怕连部队的正常运转都成问题,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但很快,等他把整个电报的内容仔仔细细看完之后,这才明白寸云生的用意所在。

  一方面,寸云生确实是想通过让他指挥这么多部队,进一步锻炼他的军事指挥能力,毕竟能力都是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的嘛,多经历一些大场面,多指挥大部队作战,才能更快地成长。

  而另外一方面,则是考虑到这些土著实在是太多了,在之前的作战中,土著部队虽说人数众多,但战斗力着实有限,有时候还挺拖后腿的,所以寸云生就决定加大对这些土著的消耗,让他们在战斗中发挥出一些“作用”,哪怕是当炮灰,也算是为整体的作战目标出一份力了,不辣了解到这些后,心里也是五味杂陈,既明白这是无奈之举,又感慨战争的残酷。

  见此情形,不辣也没怎么犹豫,他心里对目前的状况也是有着自己的考量的。

  他同样觉得这些土著数量实在是太多了,留在身边有时候不仅发挥不了太大作用,还可能会带来各种麻烦,正好接下来有进攻亚历山大港这个任务,那不妨就借着这个机会消耗一波,也算是物尽其用了吧。

  看完电报之后,不辣眼神中闪过一丝狠辣,那目光里透着一种决绝的意味。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他可是一直都牢牢地记在心里,在他看来,这些土著和自己本就不是一条心,在战场上关键时刻也未必靠得住,所以想着让他们去冲锋陷阵,消耗一下德军的火力,他心里也没有什么负罪感,觉得这都是战争形势所迫罢了。

  没多久,不辣就整肃好部队,率领着那浩浩荡荡的几万人马,朝着亚历山大港进发了。一路上尘土飞扬,部队带着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可谁也没想到,这亚历山大港的进攻竟然会非常的不顺利。

  因为这儿,除了驻扎着大量的德军以外,还储备了丰富的物资。德军有充足的兵力,就能构建起严密的防御体系,不管是在各个关键据点的布防,还是火力的交叉配合,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而那丰富的物资储备,则意味着他们在后勤补给方面没有丝毫的担忧,不用担心弹药、粮食等会出现短缺的情况,能够长时间地坚守下去,也就是说,不出意外的话,德军凭借着这样的优势,能在这儿坚守许久。

  事实证明确实是这样的,当不辣率领部队抵达亚历山大港之后,便立刻发起了进攻,本想着凭借着人数上的优势,怎么也能取得一些进展吧,可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德军凭借着坚固的防御工事和猛烈的火力,对进攻的部队进行了顽强的阻击,结果当天这一仗打下来,不辣这边就损失了一个团的兵力,那战场上到处都是士兵的惨叫和枪炮声,鲜血染红了一片土地,这样的开局,让不辣的脸色变得格外凝重,也意识到这亚历山大港,可远比自己想象的要难啃得多。

  “看样子想要拿下这座城,恐怕没那么容易。”不辣看着眼前戒备森严的亚历山大港,无奈地摇了摇头,脸上满是凝重之色。之前攻打开罗的时候,情况还相对好一些,那会儿还能巧妙地利用城内的土著,让他们在德军后方搞些小动作,制造混乱,从而对德军的防御造成一定的影响,给自己的部队创造一些进攻的机会。

  可现在面对亚历山大港,情况则完全不一样了。这座城可不单单是一座普通的港口,它还有着大量先进且完备的军事设施,那些坚固的碉堡、密密麻麻的战壕,还有威力巨大的岸防炮等等,构成了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防线。再加上有大量的德军在这里严防死守,他们训练有素、作战经验丰富,在德军指挥官的调度下,配合得极为默契,使得整个防御体系固若金汤,想要拿下这里,那可不是简单的事儿。

  不仅如此,空中还有德军的战机在虎视眈眈,这些战机时不时地就会呼啸着飞过来,对着进攻的部队扔下一枚枚炸弹,或者用机枪进行扫射,给不辣的部队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和极大的心理压力。所以综合这些情况来看,想要拿下这座城,怕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不辣心里很清楚,这将会是一场异常艰难的苦战。

  他也终于明白,为啥寸云生要让他指挥五万人了,原本刚接到命令的时候,还觉得这人数给多了,自己根本指挥不过来,可现在看来,就眼前这战斗的激烈程度和德军防御的顽强程度,怕是这五万人都远远不够用。

  接下来的战斗也确实证明了他的猜测是对的,这仗打得那叫一个惨烈,基本上每天差不多都要损失一个团的兵力,部队的人数在急剧减少,士气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反观德军那边,凭借着坚固的防御工事和良好的作战配合,伤亡却不是很大,最多只有两三百人,有时候甚至更少,这对比实在是太过悬殊了,不辣看着这样的战况,眉头皱得更紧了,心里焦急万分,却又一时想不出什么好的破局之法。

  “这是拿人命来消耗我们的有生力量啊。”城内的德军指挥官阿姆尼大将眉头紧皱,两道眉毛就像拧成了麻花一样,眼神中透着浓浓的忧虑。连续三天的激烈战斗下来,他已然敏锐地察觉出敌人的意图了,很明显,对方就是打算用人命来不断地冲击他们的防线,借此消耗他们的有生力量,这种打法虽说有些“野蛮”,但却着实让他感到头疼不已。

  “长官,恐怕我们必须想出办法,否则时间长的话,恐怕无法守住。”部下看着阿姆尼大将那凝重的神情,小心翼翼地小声提醒道,话语里满是担忧,毕竟这亚历山大港的重要性大家心里都清楚,要是守不住,那后果可不堪设想。

  闻言,阿姆尼大将自然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他面无表情地点点头,心里却像是压了一块大石头一样沉重。“当然,我正在想办法。”他嘴上这么说着,可实际上,他这会儿心里也着实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毕竟他手里的兵力实在是有限,之前隆美尔元帅带走了大部分的精锐兵力奔赴中东地区作战了,那可都是能征善战的部队,原本靠着这些兵力,还能在各个战场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情况。可这一走,兵力就一下子少了一大截。

  而且,剩下的兵力后来又被调往利比亚了,说是那边的油田建设以及其他事务也急需人手,结果就导致这么大的一片地方,像亚历山大港这么重要的战略要地,驻扎的兵力却十分希少,现在要靠着这点兵力去应对敌人那一波又一波如同潮水般涌来的进攻,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阿姆尼大将站在指挥部里,望着地图,眉头越皱越紧,苦苦思索着应对之策。

  “长官,我建议向最高统帅部提议调回隆美尔元帅的部队,或者是从本土抽调援军,否则光靠我们现有的兵力,根本守不住。”部下看着阿姆尼大将那愁眉苦脸的模样,心急如焚,忍不住再次进言道,在他看来,这眼下的局势唯有增加兵力才能有所转机,不然的话,亚历山大港迟早会被攻破的。

  谁知道阿姆尼大将却无奈地摇头拒绝道:“统帅部现在也抽调不出更多的兵力,他们仅有的兵力都被调往直布罗陀了,除非那里的战事结束,否则绝对不会有援军的。”阿姆尼大将心里很清楚德军目前的兵力调配情况,整个德军在各个战场都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兵力已经是捉襟见肘了。

  现在的德军,基本上该征召的士兵都已经征召了,国内适合上战场打仗的青壮年大多都已经投身到了战争之中,能补充的兵员实在是少之又少了。

  再往下的话,那可就只剩下未成年的孩子了,可这些孩子那是国家的希望,是未来的栋梁,不到万不得已、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肯定是不会让他们走上战场的,毕竟让孩子们去经历战争的残酷,那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当然了,他们也可以从工人中抽调一部分来补充兵力,可那样做的话,就会对军备的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

  要知道,军备生产对于战争来说那也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足够的武器弹药供应,前线的士兵们拿什么去打仗?

  所以这也是个两难的抉择,阿姆尼大将心里明白,这两个办法都行不通,只能另寻他法来应对眼前的危局了,可这其他的办法又哪是那么容易就能想出来的,他眉头紧锁,陷入了更深的沉思之中。

  “那就只能让意军加大支援的力度。”部下双手一摊,满脸无奈地说道,那副模样就好像已经把所有的办法都想遍了,实在是没辙了,只能把这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意军身上。在他看来,这不行那不行的情况下,也唯有意军这边还能再争取争取了,毕竟这里好歹也是他们意大利的地盘,要是他们自己都不上心,不积极来支援的话,那德军又何必这么拼命地守着,德军犯不着单方面地去承担这么大的压力。

  “意军?”阿姆尼大将一听这话,下意识就生出一丝反感来,眉头也跟着皱了起来。他心里可是对这些意军的“光辉事迹”清楚得很,那些意军在以往的作战中,表现得实在是太坑了,纪律松散不说,打起仗来还没什么章法,一遇到稍微强硬点的对手,就兵败如山倒了,现在居然要抽调他们来支援,这不是开玩笑么,阿姆尼大将心里是一万个不乐意。

  “长官,实际上那些黑衫军的战斗力还是不错的。”部下看着阿姆尼大将那抵触的神情,赶忙提醒道,他觉得虽然意军整体不咋地,但这黑衫军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或许能派上用场。

  闻言,阿姆尼大将沉默了好一会儿,他心里在权衡着利弊。确实,相比意军其余那些乌合之众般的部队,隶属于墨索里尼的黑衫军战斗力确实要好一点,不过也只是好一点罢了,和德军那些精锐部队比起来,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要是对他们寄予厚望,指望着他们能发挥出扭转战局的关键作用,怕是最后要让自己失望了。

  不过再转念一想,对面敌人的战斗力其实也就那样,虽说人数众多,但大多都是些土著,作战能力有限,让这黑衫军过来试试,说不定还真能起点作用,哪怕只是分担一部分防守压力也好,阿姆尼大将这么想着,眉头稍微舒展了一些,觉得可以试着向意军那边提出让黑衫军支援的请求了,只是心里还是有些没底,不知道这黑衫军到底能靠不靠谱。

首节 上一节 703/7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下一篇:人在东汉,开局公孙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