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爷爷朱元璋 第85节
血脉,势力,能力,三者相结合,方能保证他真正地接近并拥有那至高无上的权力,成为这个万里大国的主宰者。
而有了朱雄英的答案,蓝玉也放下心来,进一步问道:“那可否有威力强悍的武器?此行来关中,是要肃清河西开拓西域的,免不了兵戈之事,若是有更强的武器相助,那便是如虎添翼了。”
“可以有。”
很微妙的三个字,可以有的意思,就是还可以没有.这完全取决于两人的关系和朱雄英愿不愿意。
按理来说,蓝玉的态度很热切,朱雄英就算不大包大揽,也不该说这话的,多少会让人觉得心里不舒服的。
而朱雄英也是话出有因,他马上有些苦涩地说道:“只是舅姥爷不晓得,若非婶婶庇护,我怕是出了华清宫便寸步难行了。”
蓝玉这时候想到不久前观音奴的话语,自是看向了观音奴,观音奴对此却似乎并不想解释什么,而是螓首低垂,认真地研究起了眼前的茶具。
显然,这里面有观音奴不愿意插手的存在,但不管是出于感情还是理智,蓝玉此时肯定都不能坐视不管了。
“谁欺负你了?你且与舅姥爷说来!”
既然有蓝玉这句话,那朱雄英也不再隐瞒,一五一十地将他回到大明以后的事情告知于蓝玉,当蓝玉听到高度疑似是邓氏想要派人杀朱雄英的时候,顿时火冒三丈,也明白了为什么观音奴一声不吭。
他猛地一拍案几,茶杯都被震翻在地。
“岂有此理!舅姥爷这便给你讨个公道回来!”
历史类最高均订作品,你绝对不能错过的好书!
第148章 还有人敢欺负咱大孙?
春日的京城,微风中夹杂着淡淡的花香,却还没到莫愁湖上半湖飘絮的时候,正是春游的好时节。
不过,虽然秦淮河畔游人如织,皇帝却不能出去玩,还得闷在宫里。
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斑驳地洒在奉天殿内,朱元璋坐在龙椅上,一如既往地批阅着堆积如山的奏章,他的眉头紧锁,目光如炬,手中的朱笔在纸上飞速地勾画着,发出沙沙的声响。
整个大殿内,除了朱元璋的批阅的动作,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只有那沙沙的笔声和偶尔翻动纸张的声音,在这肃静的大殿内回荡。
朱元璋的面容严肃而专注,当他停下笔思考的时候,阳光照在他的身上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就仿佛一座雕塑一般与外界隔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他的眼中只有那些奏章,仿佛其他事情都与他无关。
沉思了片刻后,朱元璋开口道。
“外城既已筑成,按照黄册迁徙天下富户到京城的事情,也该提上日程了,王景,你且起草一份底稿。”
“是,陛下。”在一旁始终没出声的王景恭声应道。
因为京城的人口越来越多,算上流动人口和国子监的生员,甚至逼近了百万之数,在这个时代是不折不扣的巨城,所以扩建外城的计划也早就提上了日程,直到今年才完工。
京城的外城周长一百八十里,把玄武湖都包了进去,一共有十六个城门,东为姚芳、仙鹤、麒麟、沧波、高桥、双桥六门,南为上方、夹冈、凤台、大驯象、大安德、小安德六门,西为江东一门,北为佛宁、上元、观音三门,这也对应了京城的地理环境,西面临江不需要太多城门,而北面则是军营等地,只有南面和东面是芜湖、宣城等地前往京城的通路,也是人口最集中的地方。
王景很快就草拟了一份底稿,朱元璋看了看,却嫌弃王景的古文学派风格太过言简意赅。
“既然是写给百姓告知的,如何这般微言大义?罢了,咱自己写。”
王景也是面露难色,没办法,打工人就是这么难,领导的要求总是很难满足。
“昔汉高祖徙天下豪富于关中,朕初不取,今天思之,京城乃天下根本,乃知事有当然,今欲令富民入京师,有司当验丁产殷富,分遣其来”
事情一件事一件事来总能处理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山般的奏章逐渐减少,朱元璋的眉头也逐渐舒展,当他批完最后一份奏章时,太阳已经西沉,整个大殿被夕阳的余晖笼罩,显得格外宁静。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朱笔,深吸一口气,挥手示意臣僚和宦官都可以离开了。
四下无人的奉天殿里,他静静地坐在那里,目光深邃且幽远,在思考着未来的路该如何走。
过去的一年,同样发生了很多的大事,对于朝廷来说,最重要的好消息当然就是“黄册”制度的贯彻落实。
经过漫长的核查,去年冬天的时候,大明十三个布政使司,上百个府,上千个州县,终于全部完成了赋役黄册的登记,而通过这次人口普查,朱元璋也终于弄清楚了他的帝国到底有多少子民如今大明按户来算,合计一千六十八万四千四百三十五户;按人来算,则合计五千六百七十七万四千五百六十一人。
不过有好消息,自然也有坏消息,那就是去年秋天黄河叕叕叕决堤了,自从宋金时期黄河夺淮入海以来,这条奔腾的巨龙就再也没有被人所驯服过,元朝的脱脱倒是想把黄河治理好,可惜直接导致了那场“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红巾军大起义去年一场秋雨过后,黄河从原武决堤,东经开封城北把周王一家差点给淹了,又东南经项城、颖上等地,至寿州正阳镇入淮方才消停,而这次决堤也直接导致了贾鲁河与会通河直接淤塞死了,到现在还没疏通完。
就在朱元璋琢磨着黄河这事到底该怎么整的时候,王景却去而复返,手里还捏着一份抄录来的电文。
“怎么了?”
朱元璋微微诧异按理说,若是没有要紧事情,晚点发来的信息是不会在结束办公后拿来打扰他的,通常会推迟到明天,毕竟皇帝也是人,下班了也不想再干活了。
而这种情况,就意味着有紧急事件发生了,可朱元璋想了半天也没想到会有什么紧急事件,现在蒙古人早已不敢南下牧马,造舰计划一切顺利,官吏们在考成法的驱策下兢兢业业,百姓能靠着高产作物吃饱饭也就基本不造反了,黄河也不会春天泛滥.还能有啥急事?
王景喘了口气,面带喜色道:“恭喜陛下,凉国公找到圣孙了!”
此言一出,朱元璋瞬间愣住,双眼瞪大,仿佛难以置信,甚至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他猛地从龙椅上站起身来:“你再说一遍?可是真的?”
“千真万确,陛下!”王景肯定地点头,“凉国公刚刚通过军中的电台向武楼发来电文,他已经找到了圣孙并且核验了身份。”
因为是军方的电台,所以是直接通皇宫武楼那边的,军机大臣也有权查看,实际上王景本来就是下班了顺路去收电报,然后整理好,以便给明天的工作节省些时间。
朱元璋听后激动不已,双手有些难以自控的颤抖着接过了电文,一字一句地仔细阅读。
看到是观音奴找到了朱雄英的时候,朱元璋颇为赞许的点了点头,自己这个二儿子不争气不过观音奴倒是一直做的很好,很让朱元璋和马皇后满意。
看完整个电文后,朱元璋的眼中都闪烁起了一丝泪光,这是多年未曾有过的喜悦,大孙的失而复得,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好!好!好!”
朱元璋擦了一下眼睛,连声赞叹,脸上漾起的笑容如春风般温暖,让王景都有些不适应今年还是头一回见陛下这么笑。
“真是天佑咱大明,天佑咱朱家啊!”
此刻的朱元璋,已经不再是那个威严的皇帝,而是一个普通的祖父,一个因为找到失散多年的孙子而激动不已的老人,他的心中充满了庆幸,仿佛这一刻,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黄河都被他抛到了脑后。
“恭喜陛下!”王景亦是适时地说道。
而就在这时,又有一封来自蓝玉的电报送了过来,却是因为一次无法发送太多讯息,而蓝玉生怕遗漏,所以写的比较详细就前后分开发了两封。
但看完了这封电报,朱元璋的面色却不再如春风拂面,而是阴沉了下来。
“还有人敢欺负咱大孙?下令锦衣卫,彻查秦王府,务必把此事查清楚,若是有人敢阻拦,让蓝玉直接带兵进西安城!”
历史类最高均订作品,你绝对不能错过的好书!
第149章 五爪龙床,僭越之罪!
夜色朦胧,西安城内秦王府的青色琉璃瓦在月光下更显浮华,恍若半城镀银。
一大队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腰挂绣春刀,面无表情地策马而来。
他们领头的千户手持一张驾帖,那是皇帝赐予的搜查令,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
不过驾帖说来神秘,其实就是公文的一种,也并非锦衣卫专属,在各大衙门逮捕嫌疑人以及处决死刑罪犯时,都须有驾帖作为凭据,只不过锦衣卫用的比较广泛而已。
当他们来到王府门前时,被王府的属官客客气气地拦了下来,见是锦衣卫前来,还出示了驾帖,属官面带难色地说道:“请诸位稍等,我这就去禀报长史。”
王府有自己完整的职官体系,这些官员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既负责服务于藩王,同时也有教导、管理宗室的职责,遇到这种事情都是要逐级上报的,一个守门的属官定然不敢直接开门放锦衣卫进来,他担不起这个责任。
而锦衣卫似乎也不着急,千户点了点头,示意他快去,并未带人硬闯。
正五品的秦王府长史闻讯匆匆赶来,心中带着几分慌乱与不安,当他隔着大门的门缝,看到门前气势汹汹的锦衣卫时,心头顿时一紧。
“这些鹰犬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不过他很快就恢复了镇定,向手下使了个眼色,王府侍卫们立刻会意,紧紧地守在王府大门后,形成了一道人墙。
如果光从武力值来看,锦衣卫就这么点人,而且身上既无甲胄也无长兵器,跟全甲在身的王府侍卫们比起来无论是数量还是战力都根本不够看,锦衣卫唯一有的就是皇权特许,而最要命的也是这个皇权特许。
按理说,锦衣卫上门没人敢阻拦,可王府里的秘密实在是太多,所以对于长史来讲,当务之急就是怎么把这些煞星给用软的方式拦下来。
同时,长史低声吩咐身边的亲信:“快,再去通知王妃一次,我这里先拖着绝不能让他们发现。”
亲信点头领命,转身去把最新情况继续通报给邓氏,而长史则从偏门出来,走向锦衣卫领头的千户,客客气气地说道:“诸位大人,晚上凉气重,可否先进门房喝杯热茶?”
王府长史的小心思被锦衣卫一眼看穿,领头的千户冷冷道:“不必了,我们要进府搜查,如今既然长史大人来了,可否开门了?”
王府的大门里面,中间的门也就是俗称的“中门”,除了重要礼仪或者皇帝驾临外,是绝对不会开的平常走的都是旁边的门,看锦衣卫这架势,是要挟皇命光明正大走中门了。
长史这边一个头两个大还以为秦王在京城不知道怎么招惹了皇帝,才惹来这般弥天大祸。
而此时的邓氏却正在寝殿内大发雷霆,她愤怒地摔掉了手边的玉如意,对着侍女道:“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这么久了,一个小和尚都抓不住!他还能飞走了不成?”
邓氏杏眼圆瞪,仿佛要喷出火来。
就在这时,一名宦官仓皇来报:“王妃,不好了,锦衣卫上门了!”
邓氏闻言脸色骤变她深知锦衣卫来者不善,心中顿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而没过多久,第二拨、第三拨人也来汇报,只言长史阻拦不住,王府侍卫们用人墙勉强暂时拦住了锦衣卫,但侍卫们不敢动武,怕是根本拦不了多久,让王妃速速拿个主意。
她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然后在侍女的簇拥下急匆匆地走出寝殿。
然而还没走多远,就迎面撞上了已经进入萧墙的锦衣卫们。
“见过秦王侧妃,本官奉陛下圣旨搜查王府。”
锦衣卫千户似笑非笑,眼神中有几分戏谑,出示了手里的驾帖。
邓氏的心沉了下来,她知道,这次的事情恐怕无法善了。
她心中暗自思量:“这次搜查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是那杀千刀的在京城又恼了皇帝?”
邓氏感到一阵莫名的恐惧,她很清楚,有一场巨大的风暴正在向秦王府袭来。
然而,她毕竟出身国公家,见过无数大风大浪,邓氏迅速调整了自己的情绪,面带微笑地对锦衣卫说:“诸位辛苦了,既然有皇命在身,我们秦王府自然不敢抗旨,只是王府内院乃女眷居所,深夜搜查恐有不妥,毕竟都是秦王眷属,还请诸位稍待几个时辰明日清晨再来,届时我们秦王府定当全力配合。”
上一篇:大秦:孤,始皇先祖,逆天立人道
下一篇: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