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爷爷朱元璋 第45节
之所以接种牛痘能预防天花,原理很简单,因为牛痘,就是牛被牛的天花感染以后产生的病毒,而人感染天花会死,感染牛痘却一般只会产生轻微不适,并产生抗牛痘病毒的抵抗力。
而由于牛痘病毒与引起人类天花病的天花病毒具有相同抗原性质,人接种牛痘疫苗后,也可以同时获得抗天花病毒的免疫力,这跟接种天花疫苗的原理,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而在中国古代,用的是人痘法而不是牛痘法,具体有三种方法,分别是痘浆法、旱苗法、水苗法痘浆法是用蘸有疮浆的棉花塞入被接种人的鼻孔里,使受感染;旱苗法是将痘痂阴干研细,用小管吹入被接种人的鼻孔里;水苗法是先用水把痘痂干粉调匀后使用。
人痘法的主要问题是安全性不够,若选苗不当接种失败,接种者有感染天花丧命的风险,且会传染给周围的人。
于是,朱雄英把百度来的琴纳牛痘接种法和原理跟爷爷都说了一遍。
得知此事,朱元璋喜不自胜。
这可是真正的意外之喜,若是此法若能推行,大明百姓将免受天花之苦,无数生命得以保全,这可是天大的功德!
毕竟,朱元璋小的时候,就亲眼见过天花的肆虐,只是他侥幸没有得而已,想到那些因天花而失去亲人的百姓,想到那些因天花而毁容的孩童,怎么能不让人难过呢?如今,有了这更好的牛痘接种法,这一切的悲剧都将得以避免。
至于具体怎么操作,这其实对于朱元璋来说不是重点,毕竟,很多事情就是原理隔着一层窗户纸,如果没人点破,可能数百年后才能发现,但是原理只要明白了,那么以大明帝国的人力物力,给够资源,找专业的人做实验,什么技术操作的具体方法都能搞明白,穷举就完了。
“好!好!好!”
朱元璋激动的连说三个好字,可见他此刻的激动之情。
过了片刻,平复了一下心绪,朱元璋才继续说道:“对了大孙,咱还有个新消息要告诉你。”
随后,朱元璋把有一扇“门”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跟朱雄英说了。
这个消息倒是很让朱雄英意外,实际上,你要跟朱雄英说时空虫洞的理论,他确实不懂,但是古代这种比较容易理解的说法,反而能更好地搞清楚原理。
“这么说,人还真能穿越到大明?”
不过,朱雄英本能地觉得,这里面肯定还是有些东西没弄明白的。
先不说这扇“门”是否存在,就是存在了,又在哪呢?毕竟所谓的“门”指的肯定不是眼前这个,也就是另有其所在,这就让朱雄英不好找了。
事实上,如果不是那条短信,朱雄英也不可能发现这个秘密。
而世界如此之大,如果有另一个时空虫洞,朱雄英要把它找出来,那简直就是大海捞针。
而且,“门”肯定不是随意穿越的。
这里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他所暂时拥有的这个时空虫洞既然能以如此高的频率频繁开启,那么千百年来,以人类足迹的广泛分布,对于朱雄英来说广大的世界,对于人类来说,却不算有多难找,即使再偏远,肯定也不可能没被人发现过。
但纵观历史,虽然有那么一两个疑似“穿越者”的存在,可总体的历史走向,却没有什么异常。
这就说明,穿越时空虫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肯定不是找到那个“门”再跳进去就完了,这里面一定有其他的限制或条件,而且这些限制或条件一定是非常重要且难以达到的,只是他目前还不知道而已。
——————
就在钟山圣孙坛上,两人还是一个时辰一句话的频率缓慢交谈之际。
蒋瓛带着那几盒药膏出现在了魏国公府,然而,他的出现并没有立即赢得所有人的信任。
徐辉祖和徐膺绪对视了一眼,眼神中均闪过一丝怀疑。
毕竟,就这么个奇奇怪怪,跟软泥巴似的玩意,怎么看,也不像是能治愈父亲的疽病的。
徐辉祖冷冷地问道:“我们凭什么相信你送来的这东西?”
蒋瓛一个打工人,自然没必要因为他们的态度而生气,他平静地说:“小公爷,时间紧迫,还是先给国公治病吧,而且送药是陛下的意思,用不用不在我,而在您.至于这药,是圣孙送来的,您不信我,连圣孙殿下也不信吗?”
徐膺绪拉了拉大哥的袖子,这时候无论他们心底里信不信,都得用这药膏,不然让皇帝知道了怎么想?
徐增寿接过那几盒药膏,轻手轻脚地走进屋子,按照刚才蒋瓛的转述,用绿色的药膏,挤出来轻轻地涂抹在徐达背部的疽病处。
这药膏没什么味道,是白色的,抹上去也看不出来什么。
而徐达此时正在沉睡,抹完药膏过了一会儿,徐达被一种灼热瘙痒的感觉刺痛的醒了过来。
“这背上,怎么火辣辣的?”
徐达哑着嗓子问道。
“父亲,刚圣孙送了药过来,给您涂抹了一点,您现在感觉怎么样?”
“有些灼烧。”
徐增寿点了点头,按照蒋瓛的转述,这是正常反应。
“吃了这药您再休息会儿。”
徐达和水服下了几片头孢拉定片后,又过了四个时辰,也就是圣孙坛说了四句话的工夫,徐达再次从昏睡中醒来,这次他紧皱的眉头舒展了开来。
不知道是药物作用还是心理作用,徐达舒缓地长出一口气,脸上持续了数月的痛苦之色也随之消散。
“好像背上没那么难受了。”
徐辉祖三人仔细观察,虽然背疽还是那么大,但在边缘却明显没那么红肿了,而且徐达这个病人的直观感受,明显也好转了很多。
眼见这药起了效用,徐增寿甚至喜极而泣了起来。
“这这就是那头神药吗?”
徐膺绪有些惊叹地说道:“活死人,肉白骨,以前我还不信皇后娘娘那件事,没想到真是圣孙的神药救了咱爹。”
“真是难以置信!”
徐辉祖这时候也是怔怔地说不出话,说实话,这些日子他几乎每天都睡不着觉,徐辉祖根本不知道,徐家如果没有了徐达,会变成什么样子。
毕竟,徐达一直身体强健,没人会想到他五十多岁就得了这种病,儿子们根本没做好担负起一座魏国公府的重任。
此时看到了这药确实管用,虽然不能马上痊愈,但起码控制住了,并且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徐辉祖三兄弟,对应朱雄英的感激和赞叹,可以说是无以言表。
这种劫后余生的喜悦,充斥着他们的内心。
徐辉祖和徐膺绪不禁为之前的怀疑感到羞愧,也对朱雄英佩服得五体投地。
“大哥,伱去哪?”
看着徐辉祖拔腿往外走,徐膺绪赶忙拦住了他,却见徐辉祖一脸羞愧:“我要去钟山圣孙坛,亲自给圣孙磕头,谢谢他救了咱爹。”
徐膺绪连忙劝阻道:“行了大哥,以后有的是机会磕,咱兄弟仨一起去磕,现在先守着爹是正经事,别去打扰陛下了。”
而随着徐达病情得到控制,整个魏国公府都沉浸在了喜悦之中,圣孙殿下的神药,也传遍了整个京城,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此时,朱雄英通过时空虫洞传来的话语,却引起了朱元璋的高度重视,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了大明的国策。
历史类最高均订作品,你绝对不能错过的好书!
第73章 卷什么卷?出海吧!
“大孙,上次你说的这个三百年王朝周期律,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想要破解,需要什么办法?”
朱元璋对此可谓是忧心忡忡,毕竟,哪怕集众人之力,也只能推算到人地矛盾这一步,而想要缓和人地矛盾,靠高产作物是没用的,只能从土地制度上下手。
可现在大明的土地制度,已经是吸取了唐宋两朝经验改进而来的了,还能怎么改呢?就算是均田制,也只能在王朝的前一百年甚至前五十年有效控制土地兼并,到了王朝中期,譬如唐朝的神龙革命时期,其实就已经彻底崩坏了。
所以,走改革田制这条路,肯定是行不通的。
但是不进行土地制度变革,老百姓有了高产作物又必定会不断地生娃,人地矛盾不就又无解了吗?大明现在刚刚经历了元末战乱时期,人口非常稀少,中原十室九空,正是缺人的时候,总不能不让老百姓生娃吧。
土地就这么多,改革田制没出路,人口还需要增加.直接闭环堵死了。
“爷爷,王朝周期律,说穿了是人地矛盾,而人地矛盾的本质叫内卷!”
等朱雄英把内卷的概念解释了一遍以后,一直困扰着朱元璋,无法捅破的那层窗户纸,顿时豁然开朗!
但随即,更严重的问题出现了。
既然内卷的本质其实就是争夺支配权,那么对于朱元璋来说,他还是没得选啊!
因为朱元璋代表的是皇权,皇权本身就拥有最大的支配权,对于皇权来说,内卷才是最好的制度,皇帝-士绅-百姓才是最稳定的金字塔结构,只有这样,皇权才能高高在上,得以长久延续。
也就是说,虽然以前的皇帝们,不知道内卷的这个道理,但实际上出于维护皇权的考虑,已经做了最优解,也就是维持内卷,这也是为什么完颜构不思北伐,整日里只把杭州作汴州,继续重用文臣士大夫,宋朝反而国祚不短。
那么,朱元璋作为皇帝,主动让渡出一部分支配,是否就能让大明的国运更加绵长了呢?
也不行。
原因很简单,即便朱元璋放弃强化皇权,让渡出一部分支配权,这些支配权,也到不了百姓手中,缓解不了内卷。
因为皇帝和文官集团,就是拔河的两端,此消彼长。
有文官集团的存在,就注定了皇帝哪怕让渡出一部分支配权,也只会形成文官把持朝政,孩视皇帝的局面,而这个模式的代表,就是张居正。
所以,皇帝不可能让渡支配权,也破不了内卷的循环,内卷对于皇帝来说,反而是最优解,只有维持内卷,才能努力达到三百年的大限,不然可能都活不到这个大限就被篡国了。
想清楚了这个逻辑以后,朱元璋彻底无奈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咋整?难不成,大明真就三百年不到的命了?
朱元璋走出几步,示意他们来到远离阴阳炁海的方向,问道:“众卿有何良策啊?”
军机大臣董伦与王景相视无言,面露难色。
他们固然是辅佐君王,运筹帷幄,可面对这仿佛被天命所定的三百年王朝周期律,却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
董伦轻叹一声,道:“陛下,非是臣等无能,实乃此事关乎天数,非人力所能为也.三百年王朝周期律,犹如天道轮回,破解之法,非我等凡夫俗子所能窥破。”
王景也点头附和道:“臣等愚钝,亦想不出破解之法。然而,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元璋眉头紧锁,道:“但说无妨。”
“陛下,天道渺渺,人道茫茫。或许,这世间本就没有什么永恒的王朝,只有顺应时势,方能求得一线生机,三百年王朝周期律,就是天道给予人间的一个警示,所谓‘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便是此理了。”
上一篇:大秦:孤,始皇先祖,逆天立人道
下一篇: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