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爷爷朱元璋 第28节
而且,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沐锦月给他发出的约会邀请。
朱雄英点了点头,又问道:“那这次拍卖会有专业鉴定师估价吗?”
“肯定有的。”沐锦月顿了顿,“如果你有什么家传的物件想要拍卖,比如上次的洪武宝钞之类的,都可以拿去估价然后上拍,到时候在拍单上写清楚是个人就好了。”
“好,那到时候一起去看看。”
朱雄英打定主意,先把剩下的洪武宝钞变卖掉,然后凑够给一些“普通书画”进行拍卖的保证金,把这些书画先拿去拍掉。
这样的话无论是马上用钱买东西,还是以后给那两件珍宝进行拍卖时支付保证金用,都基本上够了。
还介于“朋友之上,恋人未满”的两人吃完饭后,一同漫步在街道上回大学校园。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街道两旁的店铺亮起了光,各色的光源与夜空中闪烁的星星交相辉映。
如果不考虑到朱雄英刚在路边的农种店进去又出来后,手里提着的那一大袋陈年种子的话,还是挺浪漫的。
说实话,农种店的老板也不知道朱雄英为什么要买土豆、玉米、红薯的过期种子,玉米种子倒还好说,而土豆和红薯种子,别说过期没法卖,正常不过期都没几个人买。
这是因为土豆有两种繁殖方式,一种是种子繁殖,一种是块茎繁殖,土豆种子非常小,体积只有芝麻种子的六分之一,但一般农民都不喜欢用种子来种土豆,而是用块茎繁殖的方式,掐掉土豆花,这样块茎才能长得更大,红薯也是同理。
不过朱雄英既然愿意出钱买,那农种店老板也没有不卖的道理就是了,而朱雄英买的这满满登登用一堆小塑料包塞满了一袋子的过期种子,加起来一共才给了十块钱。
而这些已经经过无数代繁殖优化,去掉了作物毒性的种子,对于明朝时期的人们来说,却可谓是千金不换。
不过考虑到种子虽然密度不高,可也没过期多久,所以虽然朱雄英觉得大概率能送过去,但最后成不成,还得试一试。
到了宿舍楼下,沐锦月回过神来,看着朱雄英的眼神中带着一丝犹豫。
她似乎有话想说,却又不知如何开口。
沐锦月咬了咬嘴唇,轻声说道:“上次你问我的事情,我其实已经有答案了.”
她的话音未落,一阵微风吹过,将她的发丝轻轻扬起,在校园的街灯下显得更加柔美动人,让朱雄英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悸动。
他看着她,等待着下文。
然而就在此时,朱雄英的手机忽然开始快速震动。
朱雄英打开手机一看,监控软件已经开始闪红光了。
——神秘漩涡第六次开启。
第六次开启与第五次开启之间的间隔并不长,并不像第五次开启和第四次开启之间隔了足足一个多月,这里面的规律朱雄英还没搞明白,但毫无疑问,他要马上行动了,不然时间上肯定来不及。
然而从大学打车去隔壁城市的码头,最快也得四十分钟,算上轮渡和赶到林地的时间,总时间最快也要一个小时,这就意味着在大明世界,可能要过去整整六个时辰.而第四次开启的时间在他这边并不足一个小时,所以哪怕朱雄英全速赶过去,到了以后对面在不在、来不来得及对话或者送东西,这些事情都很难说。
但朱雄英还是决定赶回去,他看着沐锦月说道。
“锦月,我还有点事情要处理,伱先回宿舍,到时候我们一起去拍卖会,到时候再告诉我。”
沐锦月纤细的手指用力抓着包的边角,点了点头道:“好,那你先去忙吧。”
送走了沐锦月,朱雄英跑出了校园,打了一辆车直奔隔壁城市的码头。
第43章 “送点人下去”的可行性
洪武十七年,春末的京城从天穹中俯瞰,半城风絮飘飞,远处玄武湖金光点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丽极了。
坤宁宫。
在夕阳的余晖中,马皇后命人搬了两把躺椅放在台阶上的青砖地面,与朱元璋一起躺着望天。
朱元璋显然没有之前得知小冰河期消息的时候那么紧张了,实际上,在做好计划以后,他最近的关注点放在了朝堂上,而自从空印案如一记惊雷般震动了朝堂,清扫了一批蠹虫之后,他对于朝政的革新之意也愈发坚定。
文官都是贱皮子,不好好盯着就会想着贪墨耍滑。
因此,朱元璋在今年进行了两项重要制度革新,一项是都察院官制的改定,源远流长的御史制度显然是进行监察的好法子,朱元璋并不能完全信得过锦衣卫,所以强化都察院的职权也就成了理所应当之事。
而这次改定也不仅仅是为了加强对中枢与地方朝臣的监察,更是为了确保皇权获得更多渠道的讯息,不让文官集团欺上瞒下,再出空印案这种事情。
另一项则是科举取士的程式重定与颁布,如果说整顿都察院是为了对文官集团进行监察是为了监察这些已经“上船”了的人,那么科举取士就是为了先给没上船但已经拿到船票的人进行“检票”了。
朱元璋觉得只有这样才能选拔出那些真正有才有德之士,筛掉不合格的,从而起到给朝堂注入一股清流的效果,让这些没有被污染的人才共同辅佐他治理这万里河山。
马皇后这时忽然问道:“陛下,那无线电台的试验,朝中之前也有诸多议论,不知反响如何?”
“妹子,这无线电台真乃神器也!前几日最远距离试验,四千里之外云南的消息瞬间传至,咱的义子沐英给咱问安,还汇报了平定地方叛乱的军情,朝臣们可谓是无不惊叹有了这等神器,咱对天下的掌控将更加如臂使指,再也不用担心有人欺瞒于咱了。”
朱元璋的眉飞色舞,仿佛让马皇后看到了他年轻驰骋沙场时那种满满的豪情壮志。
马皇后轻轻点头,嘴角泛起一抹柔和的笑意:“这一切,多亏了咱们的大孙子,咱们这大孙子的能耐,真是无人能及。”
朱元璋哈哈大笑,眼中满是欣慰,还有藏不住的骄傲:“是啊,咱的大明,有这样近乎天助的帮助,何愁不兴?”
“只是小冰河期的事情,终归是有些让人担忧。”马皇后当然也知道这件事情,所以说道。
之前颇为焦虑的朱元璋,这时候反倒过来安慰她:“无妨,俗话说得好,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咱既然已经做好了准备,让北方少种水稻,又让户部拨款修渠修坝,最起码抵抗天灾的能力是会大大增强的,剩下的事情,等大孙那边的消息便是了。”
这时,一名宦官匆匆来报:“陛下,武楼的无线电台响了!说是钟山圣孙坛上的阴阳炁海再次开启,请陛下定夺。”
朱元璋闻言,眼中精光一闪,随即站起身来:“好!快备车驾,咱要马上去。”
不过,朱元璋却并没有通知其他人。
实际上其实自从“空印”和“小冰河期”两次神秘天机信息传过来以后,朱元璋对于圣孙坛的事情就分外戒备了,因为朱元璋意识到,有些事情可能所有人都不知道,也有可能.所有人都在瞒着他。
因此,这些神秘天机信息的保密和他个人的独享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为有些神秘天机信息往往关乎大明国运,即便是国公们也最好不要让他们第一时间得知,有什么需要他们知道的,自己进行转述就是了。
马皇后也从躺椅上站起身来,轻轻整理了一下朱元璋的龙袍,低声道:“若是小冰河期的事情英儿也没法子,便把这消息彻底瞒下来。”
朱元璋点了点头,深深地看了马皇后一眼:“放心,咱自有分寸。”
——————
很快朱元璋带着一行人,匆匆赶到钟山圣孙坛。
然而这次跟以往颇为不同,无论朱元璋说什么,坛中的阴阳炁海都毫无反应,这不由地让朱元璋有些担心了起来。
“莫非大孙正在那头打仗呢?不会有什么危险吧?”
一念至此,马皇后之前的那句话又在朱元璋的心头浮现起来。
要不要送点人下去帮大孙打仗?
要知道,大明是有人殉的传统的,找些忠诚善战且不惧死的勇士并不难,或者说孝陵卫全都是这种人。
所以,难点从来都不是有没有人,而是能不能送下去。
此前的事情都比较紧急,加上要问的事情很多,所以朱元璋并没有进行这方面的测试,只知道死物肯定是能送过去的。
如今朱元璋却是打算,对阴阳炁海能否通过活物进行一下测试了。
不过这种测试,朱元璋自己做是没有意义的,必须对面的朱雄英给反馈,他才知道活物到底能不能送过去。
但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阴阳炁海对面始终没有传来任何回应。
朱元璋眉头紧锁,目光在阴阳炁海上久久徘徊。
直到明月初升还是如此,朱元璋心中既失望又担忧不过一直在这里等着也不是办法,因此朱元璋下令蒋瓛带人在这里看着,自己去孝陵卫的营舍里休憩,若是有动静了,就让蒋瓛马上来叫醒自己。
一夜无事,朱元璋却睡得不踏实。
因为朱元璋总担心忽然有消息传来,所以熬了很久才睡着,而才睡着不知多久,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就打破了营舍的宁静。
“陛下!”
蒋瓛的声音在他的耳边响起:“阴阳炁海有动静了!”
朱元璋猛地睁开眼睛,疲惫的脸上闪过一丝惊喜,他披上衣服快步走出营舍,来到圣孙坛的坛前问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英儿,你那边可有解决小冰河期的法子?”
问出这个问题后,朱元璋的心弦紧绷了起来,他是真的害怕听到否定的回答,如果大孙也没办法,那恐怕就是天亡大明了!
第44章 朱元璋的两个困扰
“有,我买了些这边能用的种子过来,爷爷可先试着种植,若有效果再慢慢推广,也算是造福百姓了。”
听闻此言,朱元璋心中的大石顿时落地。
紧接着,朱雄英也不磨叽,阴阳炁海中一颗颗圆滚滚的种子如同雨点般落了下来。
朱元璋也算是庄稼人了,淮西更是南北作物都有,他定睛一看,那些种子竟然都是他从未见过的模样!
“见所未见,这种子必然不凡。”
朱元璋心中暗忖,于是他连忙命身边的锦衣卫将这些种子小心收起,准备回去后仔细研究种植之法。
掉落了三种不同的种子以后,这场种子雨才算是下完了。
此时朱雄英的声音再次响起。
“爷爷,这些在大明应该都算是高产作物了,另外,这本书你也可以种的时候参考着看看。”
一本关于土豆育种栽培和病虫害防治的繁体字书也跟着掉了下来。
因为朱雄英下意识地觉得爷爷应该有“关于土豆红薯玉米具体产量”的常识,所以就没有提究竟亩产量有多少,只说了是高产作物。
而这边朱元璋也没概念,单纯地想高产作物的种子实在是大明的福星,至于有多高产.亩产四百斤应该就算很高产了吧?毕竟占城稻这种出了名的高产作物,亩产也就三百来斤,而如果这些高产作物不像占城稻那样还需要大量的水进行灌溉,在朱元璋看来,就已经非常了不得的。
上一篇:大秦:孤,始皇先祖,逆天立人道
下一篇: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