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的爷爷朱元璋

我的爷爷朱元璋 第226节

  李成桂心明镜似的,接下来的战斗将异常残酷,但他更相信,他还能赢!

  哪怕,对手是蓝玉!

  这是李成桂作为一代名将的自信,毕竟,他在整个半岛两千多年历史上,都是能够稳坐前三的将领。

  而经过了一个冬天,明军虽然休养的不错,但实际情况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变,他们后方的补给线因为沿海结冰的原因,依旧无法通过海路运输。

  而且,女真人的袭扰始终没有断绝过。

  女真人对于大明,现在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

  有的时候,大明的辎重队伍,就在山里走着,而道路旁边的雪松,就会“簌簌”地射出骨头和石头作为箭簇的箭矢来。

  再加上明军暂时统治的半岛北方各地,在一开始也没那么稳当,李成桂手下组织的、乡间豪强自发反抗的,各种事端层出不穷。

  明军不得不分兵驻守各个城池,保障补给线的安全以及地方的稳定。

  因此,此刻集中在平壤城里的明军,跟冬天到来之前,并没有增加多少。

  因为之前只顾着一路猛攻,广阔的后方极度空虚,所以后面来的北平边军,在渡江之后,几乎都投入到了弹压地方的任务中。

  不过也是有好消息的,那就是反抗势力被消灭以后,打着帮助高丽王室复国旗号的明军,得到了绝大多数地主和士大夫的支持,并且因为军纪还算是严明,并且没有像李成桂一样向百姓强制征收粮食,所以百姓对于明军,也仅仅是出于本能的惧怕,并没有太多的恶感,反抗也就基本没有了,只有零星的一些。

  夜幕降临,大军在平壤城外扎营。

  篝火点点,映照着高丽士兵们的脸庞。

  这些士兵,有的很年轻,只有十几岁,有的岁数就大了,有四十多岁,而如今高丽半岛,因为正处于地缘环境的剧烈变化,以及王朝内部矛盾加剧的时期,再加上有的时候各种天灾,所以平均寿命也就四十来岁。

  他们围坐在一起,忍着饿谈论着家乡和亲人,同时也交流着对即将到来的战斗的恐惧。

  之所以要忍饥挨饿,是因为部队里的粮食,其实也不是那么够吃了.高丽这个国家实在是太过贫弱,即便是对于大明来讲负担目前还没有多大的十万大军,同样动员起来,那么高丽就得用上吃奶的劲儿。

  实际上,李成桂也是没办法。

  要是他不主动出击的话,等到明军开春了准备好了,到时候的局面会更加被动。

  所以,与其被敌人给横扫,还不如趁着自家没饿死,有着一战之力,赶紧用尽全部的力气,去跟人撕咬一下。

  毕竟从双方的体量来看,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差距,甚至可以说,高丽军在人数上,还是占据优势的。

  当然了,质量上就不是如此了,毕竟其中有一部分是重建的部队,还有一部分的部队质量实在是堪忧,比如从南线回来的那些部队。

  而战士们都用自己的方式给自己鼓劲儿,准备着迎接黎明时分的那场生死较量。

  而此刻,在平壤城内的明军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

  蓝玉和朱雄英以及朱棣,都在想着明天的战争,同样没能睡好觉。

第291章 决战大同江

  平壤城内,夜色如墨。

  连灯火阑珊都称不上,因为城里有严格的灯火管制。

  蓝玉站在城墙上,望向远方那片被篝火映红的夜空,心中琢磨的都是即将到来的决战。

  “蓝帅,我们已做好万全准备,只待明日一战。”朱雄英的声音出现在身后,打断了蓝玉的沉思。

  这段时间,他作为蓝玉的得力助手,始终保持着很好的状态,在漫长的冬季里,整训队伍、纠察军纪、统筹粮饷.做了很多工作。

  蓝玉并不是一个擅长处理庶务的将军,或者说,他心思不在于此。

  但军队毕竟是一个严密的组织,而在绝大多数时间内,都是在行军和吃饭、睡觉的,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在战斗,战斗只占据很少的时间。

  所以,在军队里虽然战斗的时候是最紧张激烈的,但是没有战斗的时候,才是真正考验管理者能力的时候。

  作为主帅,蓝玉也不得不把一部分精力,投入到军队的日常管理中。

  蓝玉微微点头,转过身来,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许:“你做事我向来放心,只是这一战,恐怕没那么好打。”

  “是担心李成桂吗?”

  李成桂,虽然不如蓝玉,但也是目前整个高丽最能拿得出手的将领了,其人从戎三十余年,交战过的对手,也都不是什么等闲之辈。

  蓝玉轻轻叹了口气,目光再次穿透夜色,仿佛能洞察到远方的敌营。“不仅仅是李成桂,此人固然狡猾且经验丰富,但更令我忧虑的是战场的环境,冬季的严寒过去了,但现在在平原上,其实很容易打成烂仗,城外到处都是冻土和残雪,只要被踩化了,再反复蹂躏几回,就成了烂泥,战马容易陷进去崴脚,步兵也是寸步难行。”

  “守城不行吗?”朱雄英问道。

  “迟则生变。”

  蓝玉干脆道:“女真人的袭扰、高丽北部地方势力的蠢蠢欲动,还有.我们补给线太脆弱。”

  朱雄英不由地有些默然。

  征高丽,其实在各方面来讲,都是有些勉强的。

  可话又说回来了,有多少仗,是能在完全做好准备的情况下,才去打的?

  可以说,少之又少。

  因为敌人不会让你达到这种理想状况。

  而对于明军来讲,最要命的,其实就是补给问题,或者说,人力问题。

  这么远的补给,现在渤海湾又冰冻住了,只能走陆路。

  而冬季本来天寒地冻就不好走,再加上马上就要开春了,难道百姓不春耕吗?还是军户不需要春耕?

  一年之计在于春,若是错过了春耕,那真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而北平还好,只负责运输到山海关。

  整个辽东,基本上所有的军户,家家户户,都为征高丽做贡献,出人丁打仗,出壮丁运粮要是一直拖下去,粮食也无法通过海运解决的话,那么辽东今年整個都要被拖垮。

  到了那时候,这么大一片地方,粮食无法自给自足,就需要朝廷援助。

  可朝廷又哪有这么多存粮呢?

  北平的军事储备粮,打到现在,基本上已经快调运一空了,再往下,就得整个北方出粮食。

  而在大明,北方是从人口、经济甚至耕地面积上,都是不如南方的.说出可能没人信,这么大的华北平原和中原平原,怎么会耕地面积不如南方呢?但实际上就是如此,中原水患频仍,华北人口稀少,都导致了农业经济始终没有恢复到繁盛状态,甚至比之北宋,都要差的很远。

  所以,李成桂固然耗不起,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大明也同样消耗不起。

  当然了,双方要付出的代价不一样就是了。

  李成桂耗下去国灭身死,大明耗下去只是让未来几年过得困难点,还没到元气大伤的地步。

  “必须速战速决,不仅是为了减少士兵的伤亡,也是为了大明。”

  两人对视一眼,无需多言。

  很多事情,都是要看结果的。

  后人只会从结果来反推决策,而至少从目前来看,大明的决策是没有错的。

  征高丽,是征日本的前置步骤。

  有了一个听话、能出力的高丽作为附庸国,比桀骜不驯、保存实力的高丽,对于大明来讲要好得多。

  这里面的道理显而易见.如果没有高丽这个近水楼台,那大明怎么能保证自己做的比忽必烈要好呢?要知道,忽必烈两次征日,可是有着高丽的倾力支持。

  蓝玉转过身,目光深邃地望向朱雄英,他没有用军中的称呼来称呼他,而是说道:“英儿,你可知,真正的战场不仅仅局限于两军对峙的前沿,它无处不在,仗打到现在,我们的每一步行动,都可能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李成桂会如何利用这些不利因素,我们尚不得而知。因此,除了正面战场,我们还得做好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准备。”

  朱雄英闻言,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我已命人加强了对补给线的巡逻,同时与地方官府协调,确保一旦有变,能迅速调动后方的兵力支援。至于女真人,虽然他们行动诡秘,但北平军也已派遣精锐斥候深入山林,力求提前察觉他们的动向,尤其是奴儿干都司的兀良哈部。”

  蓝玉微微颔首,心中稍感宽慰。

  在即将到来的决战中,单靠武勇是不够的,策略同样重要,而朱雄英的细致安排,无疑为这场硬仗增添了几分胜算。

  “很好,英儿。”

  蓝玉拍了拍他的肩膀。

  “记住,战争不仅是武力的较量,更是智慧的博弈,我们要让敌人知道,大明军队不仅勇猛善战,更懂得未雨绸缪,以策万全。”

  蓝玉走下了城墙。

  朱雄英在心中默默念道:“天佑大明,希望我们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胜利。”

  夜深了,平壤城内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巡逻声打破了夜的宁静。

  很快,来到了拂晓前夜色最为深沉的时候。

  这个时候,双方都不约而同地开始埋锅造饭。

  一股又一股的炊烟,开始升起,继而随着冷风一吹,飘散开来。

  吃完饭,在高丽军营中,李成桂也在进行最后的战前动员。

  高丽军光是战兵就有十万人,李成桂当然动员不过来,就是他把嗓子喊坏了,后面的也听不见。

  但是,义兴亲军还有其他几个卫的各级主官,却被他集中了起来,至于副手,则是留在星罗棋布的营垒里管理手下的士兵。

  “.”

  讲了半天的李成桂站在高台上,喘了口气,望着下方黑压压的军官,声音洪亮:“诸位,今日一战,将决定我高丽的命运,唯有以命相搏,方能求得一线生机!”

  军官们被李成桂所感染,纷纷高呼:“誓死追随王上!”

  终于,天边泛起了鱼肚白,决战的日子来临了。

  平壤城外,隔着一条大同江,两军对峙,战鼓擂动,号角齐鸣。

首节 上一节 226/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孤,始皇先祖,逆天立人道

下一篇: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