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的爷爷朱元璋

我的爷爷朱元璋 第121节

  刘真首先打破了沉默:“国公,我们已经离开居延海八百里了,但哈密仍然没找到,淡水补给已经所剩无几,现在必须尽快决定是继续前进还是掉头返回。”

  是的,距离哈密上千里的肃州卫已经是明军最后的正式补给点,明军在那里最后一次补充了食物,而自从在居延海最后一次大规模补充了淡水后,明军到现在在沙漠里走了八百里都没获得任何补给,哪怕是有压缩饼干作为食物,可士兵和战马总是要喝水的,现在的问题是淡水储备已经来到了一个相当危险的水平,如果不找到新的水源或者尽快返回的话,他们可能不会被饿死但肯定会渴死。

  这是一个很艰难的抉择每个人都知道哈密可能离得不远了,他们只是暂时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可是没人敢赌,因为这是两万明军精锐骑兵的命,现在是原路返回的最后机会,再拖两天,再走一段路,哪怕到时候想原路返回,在返回居延海的路上也会渴死很多人马。

  要是继续向前,那么还是找不到哈密怎么办?不得不说,肯定是有这种可能性的,毕竟哪怕是现代的旅行者,有地图、卫星定位等种种手段,在西北荒漠里都有可能迷路,更何况这些明军呢?就算他们多次出征塞外,对于长途奔袭有经验,但经验并不代表绝对成功,如果能够代表的话,李广也不会有“迷路侯”的绰号了。

  自汉唐以来,大军出塞找不到路实在是太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了,能被史书记载的就不知道有多少,从整体比率上看,长途奔袭顺利找到路的战例真的只是极少数。

  捕鱼儿海之战里,天命已经眷顾了蓝玉一次,这次还会眷顾吗?

  宋晟眉头紧锁,想了想还是说道:“我们原本的计划是通过绕路北边的沙漠来迷惑兀纳失里,但现在看来,我们可能自己都迷失了方向。我认为,安全起见,我们应该考虑返程。”

  “返程?”

  蓝玉闻言,不禁蹙眉:“那这一路的艰辛岂不是白费了?已经走了这么远,就这样放弃,没有这般道理。”

  宋晟叹了口气:“末将知道国公的意思但也得面对现实,现在淡水补给已经所剩无几,前路又未知,冒险前进可能会导致全军陷入困境,到时候茫茫沙漠里,可就真的只能靠杀马喝血来维持了。”

  “可是。”另一旁的一位将领也有些接受不了,“如果我们现在返程,那之前的努力就都白费了。而且,我们如何向朝廷交代?关中劳师动众半年,才准备好了这次远征所需的补给,难道说我们因为迷失方向而半途而废?”

  宋晟苦笑道:“交代是必要的,但将士们的生命更为重要。我们不能为了一個可能的胜利,而冒太大的风险。”

  宋晟的反对,其实所有人都能理解,因为这次出征的主力,就是宋晟的部下,这些人追随宋晟多年,他当然不忍心让这些儿郎冒着全军覆没的风险继续行军。

  蓝玉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开口:“宋都督说得对,作为将领,我们首先要为将士们的生命负责,但你们的担忧也不无道理,我们不能就这样无功而返。”

  “而且咱们不是没有退路,也不是只有一条退路,不一定要回居延海待会儿用电台继续发报,去联系从肃州前出的佯动部队,大不了我们向南去找他们。”

第217章 兀纳失里的恐惧

  实际上,明军的情况还没有到没得选择的境地,明军是两路出塞,南路共有三万人的步骑兵混合部队沿着丝绸之路故道,从肃州卫前出,他们携带了大量的补给,并且在沿途有水源的地方建立了兵站、寨堡。

  南路的明军,一方面是为大明向西域拓展势力建立前进基地,另一方面则是用缓慢的行动来迷惑哈密的兀纳失里,借此掩饰蓝玉这边北路两万精骑绕行沙漠的行动。

  至于其他剩下的明军,则留在关中到甘肃之间,负责军需物资的转运工作。

  所以,蓝玉哪怕是退兵,也有两个选择,要么原路返回到东方八百里外的居延海,按照骑兵在沙漠戈壁中的行军速度,大约最快也得十天,慢的话要十二天到十三天;要么选择向南,同时通过无线电台通知南路的明军携带补给向北,双方通过派出大量侦查骑兵不断校准位置,最后在中间点汇合,通过合兵一处来缓解北路明军的补给困境。

  而第二个选择明显是正路,因为这样就算达不到奇袭的目的,也能合兵一处,五万明军足以横扫西域了,只是达不到战役突然性而已,有可能让敌人跑路,明军扑个空。

  蓝玉抬头望向天穹,在这关键时刻,他知道自己的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关乎着全军的生死存亡。

  “我们不能盲目冒险,也不能坐以待毙。”蓝玉的声音在风中回荡,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示意队伍暂时停下,明军的士兵们纷纷下马,开始啃起了压缩饼干他们对于这种食物已经有了食用经验,都用唾液一小口一小口地舔舐着。

  蓝玉从马背的背囊中掏出一份地图放在马鞍旁,示意几名明军高级将领围过来看,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一条路线。

  “继续派出斥候寻找水源和哈密城的位置大概的方向肯定是没问题的,然后让无线电台联络南路的军队,告诉他们做好汇合的准备,明天再向西走一天,如果前出的斥候(通常会在大军前方上百里的位置)还找不到哈密城,那就选择向南去合兵,在此之前都保持冷静不能让全军陷入恐慌。”

  宋晟和刘真相视点头,他们知道作为将领必须为全军的安危负责,在这茫茫沙漠之中,他们必须团结一致才能找到出路,古往今来有太多因为内讧而自乱阵脚的例子了,眼下的处境并非无解,还没到那一步。

  而且蓝玉的抉择其实很合理,现在他们已经离开了居延海八百里,他们的斥候已经离开了九百里以上,今天还有半天的行军时间,加上明天就是足足一天半的时间,加上斥候其实是比大军主力的移动速度要快得多的,所以到了明天日落之前,明军斥候距离居延海的距离,就会达到一千里以上,而如果这個距离还找不到哈密城,那确实可以回军或者向南汇合了。

  “我打算亲自去统辖斥候部队,带他们找路。”

  蓝玉的话语让几名将领怔了怔,不过联想到这位国公在捕鱼儿海之战里一模一样的举动,直接遥控燕王朱棣等多支斥候部队,在没有什么希望的情况下找到了北元朝廷,比起那次的大阵仗,这次倒也没什么奇怪的。

  蓝玉转身看向宋晟和刘真,他的目光在两人身上扫过:“在我前出期间,宋都督,你负责全军的指挥,刘指挥使,你负责管理辎重,有任何情况,通过无线电台联系我。”

  随着蓝玉的话语落下,宋晟和刘真都用力地捶了捶自己的胸甲,现在的行军很艰难,但他们也相信,在蓝玉这位最擅长长途奔袭的一代名将的带领下,他们肯定能复刻捕鱼儿海之战的大捷。

  与此同时,哈密城中的气氛非常凝重。

  兀纳失里端坐在城主宴会大厅的主位上,他的面容阴沉,眉头紧锁。

  身为元威武西宁王出伯的后裔,他身上流淌着察合台系的血脉,曾经在元末以威武王的身份镇守哈密地区,后来又被改封为肃王,然而在北元灭亡之后,他选择拥兵自立,在这西域边陲之地维持着自己的独立王国。

  这是明军的第二次来袭了。

  洪武十三年,明军逐渐逼近哈密城,兀纳失里在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了向明朝纳贡称臣,然而他的内心并未真正臣服,十年来,他依旧仗着地处偏远,不断地袭杀从西域来的商队,阻断大明和西域的交通,以此来宣泄他对明朝的不满。

  不过,如今被明军支配的恐惧,再次降临到了哈密城中,降临到了他的心头。

  此刻,在宴会上,他听说了甘肃方向明军的异常举动,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恐慌。

  因为河西走廊太过漫长和偏远,所以这里的所有信息的交流速度都很慢,这对于交战双方不太公平,准确的说,对于兀纳失里不太公平,因为他没有可以远距离通讯的无线电台。

  再加上明军有意地遮蔽了自己的行踪,所以直到现在,兀纳失里才刚刚得知明军从肃州卫出动了三万步骑兵,其中以步兵居多。

  这个消息让兀纳失里相当恐慌,他猛地站起,手中的酒杯被狠狠地摔在地上,碎片四溅。

  “派出侦查骑兵!”他大声命令道“我要知道那些明军在搞什么鬼!”

  大厅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低下了头,不敢与他对视。

  他们知道这位曾经的威武王,如今的肃王,内心充满了对明朝的怨恨。

  或许对于那些庞大的势力来说,兀纳失里不值一提,但在哈密城里,兀纳失里就是王,就是天,就是一切,他的命令不容置疑,必须立即执行。

  于是,哈密城的城门大开,一队队侦查骑兵疾驰而出,向着西南方向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然而他们都忽略了来自东北方的威胁。

  天命再次眷顾了蓝玉,经过了一天的前出侦查,明军斥候成功地通过蒙古商人遗留下的宿营地,发现了通往哈密城的踪迹,北路的明军加快了进军的步伐,在三天之后,啃着压缩饼干,扑到了哈密城下。

第218章 岳山投诚

  夜色如墨,星光稀疏。

  哈密城外,明军铁骑悄然抵达,他们像是从黑暗中涌出的幽魂,无声无息地在哈密城外数里散开,将城池团团围住。

  城墙上,偶尔有巡夜的守军探出头来,却只能看到一片寂静的黑暗。

  直到几骑暗哨仓皇奔逃回来,哈密城的守军,才得到了一个五雷轰顶的消息——明军来了!

  今晚负责值守的是知院岳山,这是一个蒙古人和汉人混血的后裔,当他站在哈密城头,远望四周,发现踪迹已经暴露了的明军堂而皇之地燃起火把,如同一条连绵不绝的火龙一般把哈密城紧紧包围后,他的心中涌起一股无力感。

  作为有着汉人血统的人,他深知明朝的强大,也知道随着北元的覆灭,自己这个元朝册封的“知院”已经毫无意义了。

  到了该做出抉择的时候了。

  岳山回想起这些年在哈密的生活,虽然他在兀纳失里麾下得到了一定的地位和权力,但他始终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外人,与这些蒙古贵族之间总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而现在,看着城外明军的阵势,他意识到哈密城已经被包围得如铁桶一般,兀纳失里已然是穷途末路。

  岳山深吸了一口气,转身召集自己正在守城的心腹,在城门楼里商讨出路,他的麾下什么人都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畏兀儿人不过都跟随了他很多年,都是可靠的。

  在城门楼中,他向自己的心腹们坦言了当前的局势和自己的担忧。

  “诸位。”岳山的语气很沉重,“我们已经被明军包围,哈密城破在即,是时候为自己的前途考虑了。”

  岳山环顾四周,看到每個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忧虑的神色,他继续说道:“我认为应该投降明军,明朝是正统,理应归顺况且最重要的是,明军势大,我们抵抗也是徒劳。”

  心腹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岳山静静地等待着,直到议论声渐渐平息。

  “知院大人。”一位畏兀儿人军官开口,“我们愿意跟随您,您说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

  岳山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些心腹都是可信之人,于是他开始详细部署投降的计划。

  很快,岳山便趁着夜色,亲自用绳子从城墙上悄悄垂下,哈密的城池并不算坚固也不高大,虽然在西北很有名,但实际上跟大明那些新建的包砖大城根本比不了,只是一座小土城而已,外墙连砖石都没有,纯夯土结构。

  岳山的身影在夜色中迅速消失,不久后便出现在了明军的队伍中。

  蓝玉亲自接见了岳山,跟他大概谈了谈投诚的条件,并且问了哈密城里的情况,岳山一一作答,他的情况显然不像是苦肉计,不过蓝玉也没有全信他,只是允诺了官职赏赐,让他速速回去开城门放明军进城。

  谈妥了条件的岳山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不过更多的是一种解脱,作为有着汉人血统的人,他还是期待着能够在大明的统治下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不过岳山的出城毕竟耽搁了一阵子时间,哈密城的其他军队也很快反应了过来,所以当明军骑兵抵达城门的时候,只见到了从城门逃出来的一部分岳山部下,并没能趁势夺取城门。

  但这不要紧岳山的投降,无疑给了兀纳失里一个沉重的打击。

  岳山的投降,更多的是对哈密城中可能投降的人起到的带头作用,以及对于哈密城中情报的泄露,现在明军已经彻底知道了哈密城里有多少居民、士兵、马匹、粮食,明军主将靠着岳山的情报,完全可以做出最合理的决策。

  因为哈密城并不坚固,明军也不需要攻城,别说靠着人数能堆死兀纳失里的部下,就是坐等携带着大量补给和攻城器械的南路明军来支援都够了毕竟哈密附近是有水源的,明军的干粮和压缩饼干省着点吃还能支撑一段时间,他们只需要把哈密城团团围住不让兀纳失里突围,那么只要南路明军也到位了,最后等待兀纳失里的,还是必死的结局。

  明军长途奔袭的意义,就在于把兀纳失里堵在了城里,让他跑不了,让他以后没法等明军撤军再回来继续占领哈密城。

  “岳山这个叛徒!”

  兀纳失里怒吼着,声音在空旷的大厅中回荡:“他竟敢背叛本王投靠明朝!”

  兀纳失里的双手紧握成拳,青筋暴起,显示出他内心的愤怒,他知道岳山的投降意味着哈密城已经没有秘密可言了,底牌都暴露在了明军面前,明军又占据绝对优势,这仗怎么打?

  不过兀纳失里并没有放弃的打算,他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暴躁情绪,然后召集了手下的将领准备进行突围他没得选,不突围就是等死,突围了还能东山再起,君不见耶律大石之西辽乎?

  总之,树挪死人挪活,没了哈密城不要紧,只要活着,只要还有追随他的部众,他就能在辽阔的西北重新找到落脚地,继续称王称霸,甚至以后重新夺回哈密城,那也是说不定的事情,谁说得准以后会发生什么呢?

  兀纳失里招来手下将领后,众人议论纷纷。

  “必须突围。”兀纳失里的声音打破了大厅中的嘈杂,“岳山的背叛让明军知道了虚实,哈密城守不住,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将领们面面相觑,一时间大厅内鸦雀无声。

  突围,这无疑是他们目前唯一的出路,但面对城外严阵以待的明军,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

  “王上,我们该如何突围?”一位将领打破了沉默,问出了众人心中的疑惑。

首节 上一节 121/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孤,始皇先祖,逆天立人道

下一篇: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