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831节
可亲兄弟还能打翻天呢,何况陌生人?
即便明人替代了世界人,矛盾照样不少,战争还未爆发,有老皇帝健在的原因,也有没有准备好的原因。
朱祁钰也看得开。
既然要打,就要掌握在大明框架里面打。
他要建立,以大明为首的世界体系,整个世界都要按照大明的意志运转,构成一超称霸的世界格局。
近几年,他一直在培养战略全局型人才,比如王守仁。
甚至,他还会在太学中挑出一批精华人才,单独带出来特训,遴选出特殊优秀人才,吸引进入战略局。
战略局,隶属于军机处,负责架构世界局势。
阁部重臣,都在战略局里挂职,从太学中遴选的人才,负责提建议、查缺补漏,其实是秘书。
只有极为优秀的人才,才会被秘密吸入战略局当中,转正成为秘书。
战略局成立八年了,至今没有一名学员转正。
没有被转正的学员,则在领取一些奖励后,返回学校继续学习。
他们都签署了秘密协议,是不能透露在战略局中的机密的。
大明缺少战略家。
尤其那种对世界全局把控的顶级战略大师。
景泰前期,皇帝比较倚重于谦,但于谦的战略仅限于大明,中期则由年富、耿九畴等人共同拟定,效果不佳。
现在的战略大师,反而是皇帝自己,效果也那么回事。
本朝实在太稀缺战略大师了。
王守仁本就具有各方面的顶级天赋,再加上皇帝的全力培养,已经初具战略局的风采。
想建立大明体系,就需要有很多战略家。
老皇帝绝对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的帝王。
截止到景泰六十三年,大明共有2446家大学,489家太学。
于景泰六十一年,皇帝改讲武堂为军事学院,共开九所军事学院,大明军事学院、北京军事学院、南京军事学院、杭州军事学院、武汉军事学院、广州军事学院、成都军事学院、敦煌军事学院、汴京军事学院。
又开三家外交学院,分别是大明外交学院,重庆外交学院和上海外交学院。
于景泰六十二年,中枢决定,实行外派鸿胪寺制度,全世界各藩国,设大明鸿胪寺分寺,进行外交驻派。
这些年,朝廷虽然在培养外交人才,但进士对外交不感兴趣,即便景泰朝的进士是新式进士,但他们都不愿意从事外交官工作。
所以,中枢只能设学院,从学院毕业的学生,可以越过科举,直接入朝为官。
这就注定了学院招生是极为严格的,严进严出,毕业率也低的可怕。
学院是统一五年制。
毕业率仅有20%,也就是说五个同学中,只有一个能顺利毕业,进入学院,要经过高考和太考两次考试。
录取分高的吓人,能考进学院的,也绝对是天才中的天才。
像军事学院,分为武举科举上来的人才,军队中优秀军官提拔上来的人才,也有通过考试考进来的人。
外交学院,则是完全考试考进来的。
十二年义务教育,已经是完全推行下去了,去年皇帝还想把大学纳入义务教育里去,变成十六年义务教育,却被朝堂上下驳斥回来。
何为义务教育,就是让孩子明礼懂事罢了,若逼着孩子们上大学,朝廷能给分配工作吗?能保证不失业吗?
既然无法保证,为什么要逼着孩子多读几年书呢?
皇帝您希望民间多元化发展。
那为什么要逼着孩子们走一条路呢?
学习,不是未来从业的唯一路径啊,去工厂打螺丝,跟你学会高数有关系吗?
读书是为了明礼,既然已经明礼了,何必苛求读十年书还是读二十年书呢?难道中枢还能强迫人读一辈子书本吗?
这话让皇帝思索了很久。
然后就开始了教育改革,把书本往实用性改革,把烹饪、打扫家务、口才、歌舞等全部纳入教育中去。
又重新修订了课本,往实用性发展。
弄得朝臣是既无语又好笑,本想阻拦皇帝继续搞义务教育,却不想,皇帝弄出教育改革。
不过也不是坏事,增加一些选修科目,给孩子们增加兴趣爱好,也是好事。
大明孩子是很忙的,从小就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各种课外班都要报,每天学到半夜,天天跟书山题海作斗争。
以前不是这样的,但皇帝喜欢读书啊,喜欢学习啊。
天天变着法似的往书本里面增加东西,导致孩子们是越学越多,越学越乱。
景泰五十年时,民间就有学者喊出给孩子们减轻负担的声音。
中枢非但没减,还增加了光学、电学、电磁学等新课程,编入物理教材里面,小学生也要学物理。
还喊出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
每一年,中枢都会革新教材,题是越来越深,考合格是越来越难,孩子们玩乐的童年时光是越来越少。
整个大明上下都很忙碌。
父母们为了钱在奔波,孩子们为了学分在奔波。
景泰六十年时,中枢官员都觉得应该保护孩子们的童年时光,提出保护孩子视力的口号,希望皇帝能够重视孩子的童年。
皇帝提出,做两次眼保健操。
一节课改为四十分钟,中间休息十五分钟,每天做两次眼保健操,两天一节体育课。
大明是学分制。
正常应该是比较轻松的,也不用参加应试考试。
结果,学分制比考试制还累。
因为中枢对老师的要求很高,对于学分的给予是严格控制的,一旦老师乱发学分,或者收礼发学分,轻者辞退,重者流放北方,还实行连坐。
从法律规定之后,就没有老师被辞退,全部被刺字流放,而知情不报的人,同罪。
流放罪当中,最严厉的就是刺字流放,脸上会刻下你犯的罪,一辈子都别想洗刷清白。
若是一般的流放,到了当地还是正常百姓,照样活着,无非换个地方罢了;刺字流放就不一样了,这种污点,会传两代人,儿子都抬不起头来。
重处一批后,后面的老师可不敢随便发学分,几十年已经发展成体制。
这就导致了,学分制比考试制还累。
学生要是完不成作业,和老师布置的学业任务,就一定得不到学分,学生们只能玩命去学习。
中枢倒是不担心民间缺老师。
截止到景泰六十三年,民间共有义务教育阶段老师数额约五百万人,活跃在机构中的老师,约有二百万人,公办老师在二百万人,民办学校老师一百万人。
而且,这个数据是递增的。
看师范大学的报考学生数量就知道,小初高老师根本就不稀缺。
华夏社会,本就非常尊重老师。
从古至今,老师和医生,社会态度截然不同,老师那是最尊敬的人,医生呢,下九流。
大明老师也不是什么人能干的。
首先要经过品德考试,经过品德考试的人,才有资格做老师。
那么,如果老师犯罪,在整体社会舆论的压力下,都不用朝廷罚,老师自己都会去死。
同样的,老师不止社会地位高,薪资水平也是比较高的。
老师的薪资,明显高于吏员,高于国企工程师,高于私企职员。
当老师,是社会上最体面的工作之一。
所以,法律对他们的要求也是最高的,师德,是最重视的一条。
学校里的学分,看似是控制在老师手里,其实是控制在朝廷手里,朝廷只要收紧政策,学分就会落到实处。
学生们叫苦连天,谁也没个快乐的童年。
之前中枢也讨论过快乐教育。
普遍认为,快乐教育只会把人养成废人。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才是华夏人的信条。
从小就得吃苦。
朝中官员,哪个不是十年寒窗苦读上来的人才,小时候不吃苦,就是吃苦一辈子。
所以,皇帝不断给孩子们增加学业,朝臣们是支持的。
可架不住皇帝是年年增加啊,民间孩子的家长都叫苦连天,甚至景泰五十七年,诞生了第一个初中生因为学习压力大疯了的新闻。
皇帝却认为,孩子疯了,原因不是学业压力大,而是来自校园霸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