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第131节

  苏我日向从这里去往长安,无论怎么走,加上在这里耽搁的日子,起码也需要三个月以上,沿途若是略微耽搁,时间远远不止这些。

  等他与秦王谈定,再从长安回到倭国,同样需要三个月以上的时间,也就是说苏我日向想要回到倭国,中间起码半年以上,应该会需要八个月左右。

  这个时间,就是我们布局倭国的时间,只要能够在这个时间内掌控倭国局势,那么即便秦王插手倭国,也为时已晚。”

  李元吉思索许久:“看来必须要让正平那里加快进度了,不过此事也大不用着急,正好借着倭国的事情,看看李二究竟会怎么做!”

  李元吉满是凝重,同时又有些期待,这次通过倭国的事情,他正好想要看看,李二对待这些小国,是什么样的态度。

  岑文本听后,却是满脸疑惑,李元吉的思路,他发现自己都有些跟不上了。

  “大王,这是何意?”

  李元吉微微一笑:“景仁,你想的还是不足啊,通过倭国的这件事情,不仅可以看出李二是怎么对待这些小国的,也可以看看李二对我,究竟是抱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

  你稍后给正平去信,让他尽快联合摩理势将苏我氏铲除,至于法子,相信正平能够想到,若是想不到,让他飞鸽来信问我!

  另外再准备一番,等我这里与苏我日向谈好之后,暗中将摩理势准备趁着得到援助的机会,彻底铲除苏我氏的消息告诉他,并且将正平是太子的人,以及如今长安是李二做主的事情暗中不经意间让他知晓。

  苏我日向知道后,必然会尽快去往长安,然后让正平伪造一封苏我日向被灭的书信传给苏我日向。

  景仁,伱猜猜当李二知道正平在倭国搅动风云,操控倭国,苏我日向又向他求救,以让苏我氏再次掌权后,你猜猜李二会怎么做?”

  李元吉一脸的玩味,岑文本却是瞳孔一缩,目光惊骇的看向李元吉,久久不能回神,这次他真是被李元吉的谋划给震惊到了。

  他还在想着怎么继续谋划倭国,李元吉已经在想着将李二也给趁机拉下水了。

  岑文本头脑风暴着,他在想着李元吉所说的李世民对倭国的态度,以及对李元吉的心态,很快,岑文本就想到了答案,更是心头一震。

  “大王,您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倭国与秦王比试一番吗?到时我们占据着倭国之利,在倭国的土地上进行比拼,胜过秦王后,可以有效的打击秦王的大势,从而增强我们自己,增强大王的声望。

  在倭国的土地比,我们与秦王之间,冲突也并不会升级,大王当真是大才!”

  岑文本一脸的激动,李元吉听后却是摇头。

  “景仁,你说的,是,也不是,不过在倭国和李二较量一番,也确实是我所想的,但我更想知道,在那种情况下,李二究竟会怎么做。

  是给予苏我日向支持,让苏我日向自己去逐渐掌控倭国,还是直接出兵帮助苏我日向夺回倭国政权。

  那时李二只会以为是我掌握了倭国政权,必然是要做出应对的,若是不出兵,只是钱粮与军械支持,那么就能让倭国彻底陷入内耗,一方以我们支持的摩理势为首,一方以李二支持的苏我日向为首。

  最后失败的一方,则是退出倭国,除非自己亲自下场,派兵出战,若不然,等这次冲突过后,倭国人十不存一已是必然,这对于今后我们掌控倭国,也是有利。

  但正因为李二认定正平是我的人,更有可能直接出兵,来破坏我们的布置呢,毕竟拿我没有办法之下,还不能在其他地方找回场子吗?

  若是那样,那就以倭国为战场,到时正好试试李二的成色,也好检验一番,我们的大军与李二的唐军,战力究竟如何,对于以后的路,我们也好有一个参考!”

  李元吉现在是真的期待,他此刻都恨不得立即进入到这一步,李二究竟是否亲自下场,只要李二选择插手,无论是否亲自下场,都是他和李二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博弈,谁胜谁负,李元吉怎么能不期待。

  若是他和李二直接冲突,那就是一打就不会停下来的,但在其他地方就不同了,跟李世民交手,李元吉都感到一阵兴奋。

  尤其是只要李二选择插手,无论怎么做,战场都是在倭国,这一点,李元吉无疑是更加兴奋,最终无论他和李世民谁胜谁负,反正最惨的,肯定是倭国,而不是他和李世民。

  对于这样的场面,李元吉是真的喜闻乐见的。

  李元吉一脸笑意,他是真的越发期待起来了。

  “李二啊李二,你可千万不要怂啊,若是你连插手倭国的勇气都没有,我就真的彻底看不起你了!你最好是不要亲自下场,先让我们扶持的倭国人自己先杀一阵子。

  最后哪怕你再亲身下场,我都会高看你一眼,若是你直接亲自下场,我真的瞧不上你!”

  在李元吉眼中,他就是想要消耗倭国内部,他和李二各自扶持一方势力,打得差不多了,李二若是不想认输,亲自下场,到时他与李二再来真正的一战,只要能够彻底消耗倭国,他就喜闻乐见。

  岑文本听着李元吉的话语,心中更是无比的惊骇,随后又满是苦涩,岑文本很清楚,在倭国这件事的谋划上,他一个作为臣子的,本应为李元吉分忧的,最终的谋划比起李元吉,差得太远了。

  岑文本此刻都不得不佩服,李元吉谋划的深远,这次是在李世民的位置本不那么稳的情况下,硬生生的要将李世民给拖下来啊。

  别的岑文本不知道,但李世民只要知道倭国背后是他们在掌控,李世民绝对不会无动于衷,肯定要限制他们的势力发展,这是必然的。

  因为没有敌人会看着自己的敌人发展势力而无动于衷,尤其是自己有能力管控的情况下。

  岑文本想了许久,最后看向李元吉,先行一礼。

  “大王深谋远虑,臣不及也,心中万分敬佩,大王之谋,当真无人可及。

  既然大王已经做好谋划,臣建议,应当准备一支大军,以随时进入倭国,以防备秦王派出大军,秦王一旦派军,必然会让秦王府大将领兵,我们必须要将统帅定下,以应对此事发生。

  刚才臣已经将真腊与吕宋全岛成为大王封地,增加了六府之地的事情告知他们,秦王过后必然能够得知此事,到时秦王再知倭国之事,必然会坐不住,大王谋划必成。”

  李元吉听后并没有什么笑意,反而皱眉沉思,岑文本所说的大军统帅,他在考虑究竟让谁去。

  李世民派遣大将,他所能想到的就是那些人,李靖这样的人是不可能了,有可能的是程咬金、秦琼、侯君集、张公瑾、段志玄,以及李勣这些人。

  然后去除要防备北方的,以及要镇守各方的,李世民还要能够保证自己在倭国能够打赢的,李元吉能够想到李世民会派出的大将最有可能的就是李勣。

  李勣,原名徐世勣,隋唐演义中徐茂公部分原型,和李靖并称军神,从入瓦岗军开始,大大小小的战事打了无数,领兵作战能力一流,李元吉如今想的是,一旦李二真把这人派出来,他该派谁去应对?

  想要应对李勣,派去的人必须有勇有谋,薛万彻、席君买这些人,李元吉直接否决了,能够去和李勣对阵的,只有谢叔方、苏定方、刘仁轨三人。

  刘仁轨随即也被他去掉了,如今的刘仁轨擅长水战,而且太过稚嫩,和李勣这样的人比起来,恐怕要被李勣玩弄。

  剩下的,就只有谢叔方与苏定方两人可以选择了,其中苏定方又是最优选,但即便这样,以苏定方对上李勣,李元吉心中是真没有多少谱。

  想到这些,李元吉都是一阵心烦意乱,特么的,李勣与李靖两个统帅,全在李二那里,想想就气人。

  想了一会,想得头大的李元吉,也不再去想,等事情到了那一步,以及等谢叔方与苏定方回来之后再说了,大不了他多派几个人去就行了。

  然而念头一出现,李元吉更加头疼,因为李二好像也有可能不止派李勣一个人,因为这是与他的冲突,已经不是只打一个摩理势了,想到这些,头更大了。

  最后不再去想,想多了头疼,至于岑文本说的这些,他也没有去在意,反正李二不管是否知道,他敢笃定,只要发现了韦挺,李二必然会管倭国的事情。

  “这件事就暂时先这样了,至于那苏我日向,若是他以倭国的身份来这里,那你就去接他,若是以苏我氏的身份来,你就别亲自去了,派人去接他就行。”

  岑文本听后,没一会就下去了,李元吉随即将黄余叫来。

  “参见大王。”

  黄余,如今这里的钢铁锻造负责人,有着十多年的锻造经验,之前兑换出来的锻造法,就是由黄余负责。

  看着黄余,李元吉直接将新兑换出来的坩埚炼钢法交给他。

  “这是新的炼钢法,你拿下去,你要仔细研读,和你底下的人一起,务必要将此法吃透,在你们将这些锻造法的原理琢磨清楚后,想办法试试,能不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突破。

  你们不要什么都等着我来拿给你们,要学会自己去想,去试验,错不可怕,失败也无所谓,但前提是你们要去做。

  另外,给你补充过来的人,你要负责将这些人全部带回,不要扫蔽自珍,这些技术,我给你这些,又前前后后给你补充这么多人,你得在里面挑选出一部分资质可以的人,将这些教导给他们。

  同时,这些法子,以及原理,你找人将这些全部整理出来,之前我们那个条件,过后我会建立一所格物学院,招收学生学习这些。

  还有一个好消息我可以提前告诉你,接下来即将要成立铁器监,成立之后,铁器监将会交给你来负责,你要能够肩负起责任来,明白了吗?”

  对于铁器监,李元吉心中对他们还是有期望的,如今这些人可以说已经走在了整个世界的前沿,天下没有任何一个人,比他们还要懂得锻造这一块了,毕竟之前的锻造工艺,他不是白给的。

  这么多时间过去,都已经熟练掌握了,原理这些也差不多吃透了,现在这个新的坩埚炼钢法出来,会让这些人再次大进。

  下一次炼钢法的进步,他短时间内已经是不打算兑换了,他现在只希望这些人,能够琢磨出更进一步的炼钢法。

  至于那个格物学院,之前是没有办法,即便建立了,也没有人能够教导,现在不一样了,有着这么些先进的技术,必须要进行后续的技术人才培养了。

  黄余听后,肃然应了下来,随后打开李元吉给的坩埚炼钢法,心神再次一震,看向李元吉的目光都满是崇拜。

  李元吉也懒得去管这些,不一会就将黄余打发下去了。

第201章 与苏我氏的交易,韦挺谋倭国

  决定好倭国的事情,李元吉惆怅的躺在椅子上,这会的他,是真的愁,又期待。

  直到一个多时辰后,岑文本再次走了进来。

  “大王,苏我日向已经安排好了,此次是代表倭国而来,并非苏我氏。”

  李元吉听后也是笑了。

  “还好我们都知道倭国的局势,不然还真要被这人骗过去了,苏我虾夷已经被摩理势给压下去了,若不是苏我氏根基厚实一些,苏我虾夷哪里还能继续占着那大臣的位置。

  既然这样,那就让他明日来拜见吧,对了,你之前说他来是为通商,已经与他聊过了没有?”

  这种会见外臣,都是下面的人先谈好,汇总给他看后,才会召见的,毕竟到了他这里,就是最后的拍板了。

  岑文本听后也是笑了:“大王,臣此来正是为此事,已经与苏我日向谈过了,他代表倭国,想要进购三艘大船,之前我们淘汰的那种大船,以及一艘新式大帆船。

  随后则是酒、琉璃、雪盐等商品,另外还有紫檀木木料,还有最为重要的军械,都愿意使用白银进行购买,不过这次没有携带多少白银,会在后面运来,只要大王同意,他便传信回倭国,运送白银来。

  另外臣也打听过了银山的情况,从侧面可以看出,苏我日向似乎都不知道他们有这样一座银山一般。”

  李元吉这次是真的兴奋了,苏我日向要给他送钱先不说,主要是那个石见银山啊,李元吉可是眼馋得很,要知道在十六世纪至十七世纪上半期,石见银山产出的银,可是达到了当时世界产银三分之一的量。

  那是日本产出的银,绝大部分都是出自这个石见银山,且能够开采这么久,可见这个石见银山的储备有多丰厚。

  如今没有被发现,也是正常,毕竟现在银子不是主要流通货币,而且倭国自己,估计都还没有发现这么大一座银山。

  “那就将这些贸易定下来吧,既然要向我们送钱,也不能跟他客气,先把钱收了,至于货,到时运过去他苏我氏能不能得到都是另外一回事,到时让正平处理给摩理势。”

  李元吉一脸的笑意,按照刚才的布置而言,这批货,钱他要,货他也要,转手再卖给摩理势,又能赚一笔,最后又到他这里来,左右倒右手,直接赚麻了。

  岑文本同样一脸的坏笑,对于不是大唐的人,对于岑文本而言一样没有任何负担。

  “大王放心,臣这便去将此事定好。”

  一天的时间过去,李元吉坐在大殿上方,下方苏我日向在下行礼。

  “外使苏我日向,拜见齐王。”

  李元吉听后,缓缓开口。

  “倭国使者来此,不知是何事宜?”

首节 上一节 131/1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秦时:出身名家,龙族言灵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