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第45节

  若是从太祖年间就这么开始控制,想来效果还是不错的。

  老朱对这个建议,应该也能更好地接受一些。

  这是怎么个事呢?

  就是明中期的时候,许多宗室们以生子为发家的途径。

  擅婚滥妾都是小事,甚至还有用私生子冒充庶子。

  以义子,来冒充庶子,欺骗朝廷的爵位和俸禄。

  这不妥妥的欺骗国家财产,压迫普通的百姓么?

  所以,从朱见深开始,到后面的几代帝王便逐步控制事态发展,先是规定凡生母来历不详者 一律不给爵。

  还有生母非良家子出生的,朝廷也是一律不认的。

  到了嘉靖后期之时,便开始限制纳妾年龄的政策。

  以郡王为例子 ,年满二十五岁的,而原配王妃无所出子的,经奏准才准选娶两名妾。

  虽然依旧阻止不了擅婚纳妾,可那是因为当时的大明已经内忧外患,矛盾多的数都数不过来。

  皇帝们,已经没有精力,盯着宗室的后宅了努力了。

  说白了,就是开头的时候,有些规矩没有立好。

  坤宁宫。

  老朱听了朱标的话以后,当即连饭也干脆不吃了。

  他放下碗筷问道:“亲王娶亲后二十五无子,才准纳两个妾,三十岁无子才只能再加两个妾?”

  “郡王二十五无子,可纳一妾,三十岁无子可再追加一妾?生了子以后,就不能纳妾了?”

  朱标笑着点头,然后轻声解释道。

  “此后到宗室四十岁前,每隔五年若还是无子,可以再增加一名妾室,四十过后不管有无子嗣都不可纳妾。”

  按顾晨的说法。

  你四十岁之后,再纳小姑娘为妾就是纯纯的糟蹋人。

  还不如让人家嫁给同龄人,到时候生个健康的孩子。

  或耕种纳税,或从商科举都好。

  这些不都比,当个宗室子,成日里来无所事事,靠着国家养着,当个米虫的贡献要大么?

  对国,对家,都是好事。

  何况,穷人娶不上媳妇,富人们又妻妾成群,分配不均匀,也会造成民间动荡不安嘛。

  他不是看不起女子,觉得女子就应该如何如何。

  主要是农业社会,生产的主力军确实就是男人嘛。

  而男人,追求无非就是那些。

  粮食和女人!

  要是吃不饱饭,又娶不上媳妇,这些人能不造反吗?

  当年,老朱不就是这种人吗?

  老朱又继续问道:“将军们若是三十岁无子,才可纳一妾,四十岁无子可再加一妾?”

  这样一来,那怎么多子多福,朱家子孙如何遍布天下啊?

  朱标笑道“是,儿子觉得,这个法子甚好。”

  不寒弟弟们的心,父亲也能继续分封藩王收回兵权。

  岂不是,两全其美的事?

  闻言,马皇后也投了张赞成票。

  “当初你说要分封藩王,要搞那什么代代世袭,我就说过你,朝廷的供养就只有那么多。”

  “你都拿去养朱家子孙了,那百姓们吃什么喝什么,可你非要一意孤行,既然如此,那何不就用了这个法子?”

  “委屈不了你的子孙们,也不至于太过拖累朝廷。”

  要不说马皇后贤德呢?

  她一点儿都没有要让儿子们,多子多福的想法,更多的是怕宗室拖累了朝政,拖累了百姓。

  “顾晨还说。”朱标为马皇后捏肩,语气带着笑意:“为了防止,有人用私生子或者义子来冒充皇家子孙,骗取朝廷的爵位和俸禄。”

  “但凡是宗室有孕的,都需朝廷下派太医和御史号脉,确定是有孕,方可请名封爵。”

  “而且,有孕的女子,必须是礼部为其选的良家子才行,否则朝廷全部一概不认。”

  若宗室只有那么几个妾,那这项工作倒是没那么繁琐。

  “岂有此理。”闻言,老朱生气了:“他顾晨的心里,当我朱家是什么人,什么叫擅婚滥妾?”

  “什么叫骗取朝廷财产?”

  “这都是什么词,他居然敢往咱儿孙身上乱安,他怎么就断定,我朱家子孙能干出这事?”

  刺耳!

  这话太重了些,也太刺耳了一些,他听着就觉得丑。

  朱标怕老爹责怪顾晨,刚想为他说几句话。

  马皇后安抚了儿子一眼,然后才嗔怪地瞪了丈夫一眼。

  “陛下你可别忘了,朱桓也姓朱,朱文正也是你亲侄,可见啊,姓朱的也都不是什么好人。”

  “那位李世民何等厉害,可宗室不还是出了许多不争气的,陛下你好,也不代表以后的儿孙个个都是好的。”

  “何况,陛下给子孙的禄米,颇厚,顾晨所说的情况,还真有可能出现呢,陛下也该为以后的帝王想想。”

  “若是供养宗室,让国库日不敷出,那时候的皇帝无钱、无粮,这朝廷又该如何运转呢?”

  马皇后见丈夫不说话,心里想起少年时的事便叹道。

  “你也是吃过苦的,自然知道什么叫人性的。”

  “我年轻的时候,跟着义父,也见过为了点银子,拿普通人的脑袋,冒充元军换取奖赏的。”

  “为了点利益,大家连人命都可以视如草芥,何况是生个私生子,或者用义子冒充儿子来骗取粮米?”

  这么好的事,别说子孙,就叫她年轻的时候也愿意这么干。

  辅国将军年俸八百石,也就是九万多斤的粮食。

  而一个成年男人,一年,也才吃三百斤粮食。

  这么好的事,谁不乐意干呢?

  想起年轻时遇到的事,老朱倒是不怎么生气了。

  他看向老大,想着儿子到时候登基大概会遇到的难事。

  不说别的,钱粮肯定有的烦。

  老大是他和妻子,在患难中生下的第一个儿子。

  他心疼老大,胜过其他所有的儿子。

  “那,就这么办吧。”

  虽然有点委屈了其余的儿子,可大明的未来也是要考虑的嘛,自己也不能太自私才是。

第 47 章 当官不办事,不如回家养猪

  顾晨没有想到,老朱居然真的听了自己的建议不说,还这么快就颁布,甚至立好了规矩。

  看着亲王们不太好看的脸色,还有大臣们略有欣慰的神色,顾晨心情忽然有些复杂。

  几家欢喜,几家愁,就是不知道朱标能不能信守承诺。

  不告诉别人,这是自己的主意,否则那些藩王可不得讨厌死自己?

  不,朱标肯定不会乱说,就是不知道老朱会不会乱说。

  不过,顾晨的心,很快就放下来了。

  因为在朱棣婚宴过后,朱元璋便把几位成年的皇子,都赶去了凤阳种田,说是就藩前的磨练。

  不再担心自己会被藩王给记恨上,顾晨心情放松了许多,刚想继续自己的摸鱼生活。

  却被老韩逮住办公室谈话,责备他最近有些懈怠。

  “这都开年两个多月了,我问你,为何你一本弹劾的奏本都没有,难不成天下的官都是好的?”

  “光曦啊,不是我啰嗦,故意为难你、责备你。”

  “可你要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既端了御史的饭碗,就该干好自己的本职才是。”

  作为一个御史,两个月了,一个‘业绩’都没有,你觉得合适吗?

  顾晨点头如捣蒜,当即保证自己一定努力工作。

首节 上一节 45/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我特么刚穿越,政哥就死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