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第44节

  而非,奸臣之路。

  怎么看?

  顾晨觉得坐着看、躺着看、侧着看都是可以的。

  玩笑归玩笑,该回答的还是得回答。

  “学生觉得此事不急。”顾晨轻声道:“分封藩王的利弊,陛下心中怕是早就有那么一杆秤了。”

  “既然陛下知道此事不可为,陛下却还要为之。”

  “那么就证明,这个决定在近些年,是利大于弊,是不得不为的事。”

  “如今北边不稳,勋贵军功难奖,难免有居功自傲之辈,仗要打,兵权也要手,这些都是问题。”

  “学生估计,等将来北边稳定了,勋贵军权收回,陛下自然会想法子解决封王的弊端。”

  俗话说,过河拆桥嘛。

  只不过这拆桥的皇帝,很有可能会换成别的皇帝。

  “可是。”韩宜觉得有理,可又继续追问道:“这谁知道,北边什么时候才能稳定下来?”

  “要知道,从秦汉开始,北边就从没稳当过。”

  几千年以来都没稳定下来,到了朱皇帝这里,难不成,十多年就能把游牧民族给稳定下来?

  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先生别着急嘛。”顾晨扶着他坐下,轻声道:“您相信学生,此事陛下心中肯定是有数的。”

  虽然朱允炆削藩失败了,但是朱棣削藩却是成功了的。

  只不过朱小四,临了之时,犯了和他爹一个错误,那就是想给自己的后代子孙留点什么。

  所以,削藩没削彻底。

  不过这都不重要,若是将来朱标真的登基称帝的话,他相信朱标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只需要多费些力气,便能兵不血刃地实现削藩大业。

  实在不行,那也和自己无关,反正他又活不到明末。

  尽人事,听天命好了。

  见韩宜可,还是想和老朱,在这件事上杠下去。

  顾晨又道:“老师,藩王之患,终究是许久之后的事情了,现目前,最重要的还是……”

  胡惟庸那个家伙。

  想起胡惟庸,韩宜可的表情肃穆,瞬间表示赞同顾晨的说法。

  “胡相实在是可恶至极,他自己当上了宰相,便开始任人唯亲,排除异己,当朝廷官员是他家下人,可以随意安排。”

  “就连汪大人都被恐吓地在朝中,一句话也不敢多说,堂堂御史大夫,忠勤伯,从一品大员呐。”

  可以想想别的官员,对胡惟庸是有多么害怕。

  顾晨没说话,告辞回到自己的工位。

  其实在他看来,汪广洋就是之前被杨宪整怕了。

  所以明哲保身,开始想逃避党政,学着顾时终日沉溺酒色之中,期盼能安然地全然而退。

  他其实并不是惧怕胡惟庸!

  可刘伯温先前告老还乡,老朱便指望着汪广洋能站出来,和胡惟庸身后的淮西党制衡。

  不过可惜的是,汪广洋不肯当这个枪子。

  老朱不是傻子,既然看出来了,他自然不高兴的。

  所以就算汪广洋如此明哲保身,不参与党争,可到了最后,却也最终难逃一死罢了。

  只不过如今刘伯温回来了,终于有人可以和淮西那帮人抗衡了,也许情况又会不一样吧。

  揉了揉自己的脑袋,顾晨觉得自己这个官当的也挺烦躁的,整天分析官场情势都能让人头疼欲裂。

  “顾御史,太子殿下有请。”

  顾晨刚想请假回去歇个午觉,东宫的文原吉就来找人了。

  “哟,文大人。”

  顾晨一见到他,脸上立刻带了笑意。

  “大人何必亲自来,叫人来唤下官一声就成了呗。”

  虽然两人是平级的官,都是从六品的岗位。

  可人家是太子的亲信,和自己当然是不一样。

  “为太子殿下办事,自是要亲力亲为才是。”

  “听说,顾大人要当父亲了,真是可喜可贺。”

  文原吉的性子,还是一板一眼的,却也比前几个月的表情要好,至少没有那时候那般的冷淡。

  甚至,还有心情和顾晨拉几句家常。

  顾晨大概也猜到了,朱标是催自己送方子过去。

  他早已备好揣在了怀里,待文原吉退下便呈了上去。

  谁知,朱标看了一眼,便把方子递给了身旁的李谨。

  “送去奉天殿。”

  李谨走了,这殿中,便也就只剩下了顾晨和太子。

  顾晨明白了,太子这是,有事要和自己说。

  “今儿在早朝上,诸位御史争得面红耳赤个个急不可耐。”

  “只有你全程没有言语,是认可陛下做法吗?”

  虽然他也疼弟弟,可是他并不觉得老爹做的对。

  所以朱标的想法是复杂的,一方面他想支持父亲这么干,另一方面又想阻止老爹这么干。

  身边之人,不管是反对还是赞成,无非就是那么些大道理罢了。

  他,想听点不一样的。

  其实啊,顾晨知道朱标想知道什么,见他眉头紧锁,也知道太子心中怕是不太好受。

  为此事忧虑,却又没法子彻底解决此事。

  “殿下,臣以为众人所争论的,不过就是宗室的人口问题罢了,大家怕的也是宗室人口过度增长。”

  人口问题?

  的确!

  朱标点点头,这话,刘先生也对自己说过,

  大明,如果只是养二三十个藩王、郡王。

  那自然是没问题。

  可是就怕弟弟们太能生,一个藩王不说生一百个。

  要是一人生二十多个郡王,那些郡王一人再生二十来个将军,将军再生一堆将军……

  那大明,还不得给撑破了么?

第 46 章 控制宗室人口

  国家收上来的税,到时候够不够给宗室发俸禄还不一定呢。

  “你可有何想法?”见顾晨不说话,朱标又轻声道:“这里没别人,你只管大着胆子说。”

  “不管说的对,还是说的错,都不会有旁人知道。”

  当然了,他爹不算。

  朱标知道顾晨在顾虑什么,他是怕得罪了皇子们。

  顾晨是真的不想说,可一想到自己,还要抱朱标的大腿呢……

  这会儿,不正是表现自己的时候么?

  “殿下。”

  顾晨心一横,打定要表现的主意后拱手答道。

  “臣以为,可以想法子,控制爵位的数量。”

  见朱标还不太明白,他便说得更清楚了些。

  “臣的意思是,控制藩王们娶亲纳妾的的数量,让他们少生一些,如此便也无碍了。”

  这是朱见深、朱佑憆、朱厚照、朱厚熜三代共同完善的法子。

  可惜实行得晚了一些,那时候大明宗室数量已经不容小觑了。

首节 上一节 44/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我特么刚穿越,政哥就死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