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第34节

  “百姓家的孩子从小就会爬树,这孩子也躲过了一劫。”

  “只可惜他爹娘想回家,把自家值钱的东西带上,便……”

  便再也没有回来。

  只留下这个小姑娘,独自存活于世上了呗。

  “你这个扫把星、赔钱货,我老李家是做了什么孽。”

  “怎么会生出你这个,克死爹娘的扫把星啊……”

  顾晨才刚想离开,就见一个老太婆,在一个中年男人的搀扶下赶了过来。

  然后二话不说,对着小姑娘就是一顿打骂外加用手掐。

  身旁的李三辉想上去拦着,却又有些不敢。

  “死丫头克死你爹娘,自己还想活着来克我,我呸,老大,把这死丫头给我卖了……”

  闻言,顾晨心里有了数。

  什么克不克的?

  分明就是这老太婆,见自己的儿子儿媳妇死了,想赚孙女的卖身钱。

  “奶奶,求您别卖我,我什么活都能干……”

  在有些人的眼里,丫头片子的命是不值钱的,求情,更加并不可能让她们心生怜悯。

  顾晨让人去搭了粥棚。

  明朝的救灾,一般是直接发粮,可惜如今房屋被毁,百姓无法做饭,所以只能暂时用施粥一项了。

  安排好一切,顾晨自己则带着李三辉向那孩子走去。

  “这位大娘,您是这孩子的奶奶,亲的?”

  老太婆见他一身官服,心下不免有那么些害怕,但还是强撑着问明其身份:“你是?”

  “这是京城来的,御史大人。”

  听到是京城来的御史大人,老太婆神色更害怕了些,官老爷她可惹不起,只能老老实实地回话。

  “回大人的话,是亲的。”

  这要不是自己亲生的,她早就让大儿子把人敲晕了弄去卖,也不会这么大张旗鼓的。

  “你儿子,儿媳妇,可就剩下这么一个血脉了,你就这么卖掉了她,不怕你儿子儿媳晚上来找你吗?”

  他虽然不信鬼神,可这老太婆信,自然是要吓唬一番的。

  可这老太婆却抿了抿嘴,说了一句能堵死人的话。

  “她又不是男娃子,这女儿家又不能延续血脉……”

  “她爹娘死了,说明这家就绝户了。”

  “要不是值钱的东西都被水冲走了,他爹娘的东西都该其他的兄弟得,是轮不上女娃子的……”

  顾晨一时语塞,看那小姑娘哭得凄凄惨惨戚戚。

  这让拥有现代灵魂的顾晨,如何都有些看不过去。

  更何况,他如今也要当爸爸了。

  若是有一天自己早死,留下的孩子也要遭受此罪……

  光是想想那个场景,顾晨的心都要碎了。

  如果用官身强迫她不许卖孩子,当然也是可行的。

  可自己迟早要回京,又能护住这孩子几天呢?

  顾晨向前几步,蹲下来,然后从怀里掏出帕子为她把脸上的污垢擦干净,语气温柔地问道。

  “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大人,我叫何珍珠。”

  小丫头其实生的非常好看的,长大了绝对是个美人胚子,看的出来也是个懂事孩子。

  “多大了?”

  “快六岁了。”

  六岁,不然就带回去,给自己即将出生孩子做个伴。

  顾晨语气柔和:“你愿意跟我走吗?”

  何珍珠不解其意,懵懵懂懂地看向一旁的刘三辉。

  刘三辉愣了愣,后立刻高兴道:“孩子你快答应啊,跟着御史大人,你这辈子就饿不着肚子了。”

  他觉得,这顾御史是个好人。

  虽然官不算大,可对他们这些平民百姓来说已经是望尘莫及的官了。

  别看他是个官兵,平日里,县丞大人都不一定能见到呢。

  小丫头懵懂地点了点头,小小的她,只知道不饿肚子就是好事。

  顾晨见她愿意和自己走,这才扭头看向那老太婆。

  “多少钱?”

  最后,花了两贯钱的大明宝钞,把这小姑娘买了下来。

  朱小四一直观察着大家的动静,顾晨干的事自然也知道了。

  他没说什么,只是心中对顾晨的印象好了一些。

  大哥说的对,这顾晨,确实算是一个好官。

  其实平阳县是有粮仓的,老朱设粮仓为的就是灾害时,就能开仓放粮,保证庶民不受饥荒之苦。

  可惜,这对旱灾是有用的,可对水灾是没用的。

  看着粮仓里头早被水泡坏的粮食,众人齐齐一阵沉默。

  “去隔壁府县,借粮吧。”

  他们从京城带来的粮食,也只够灾民们用个几日的。

  “顾大人,你这粥,是不是熬得稍微稀了一些,我觉得,百姓们,怕是吃不饱啊。”

  郑士元过来看顾晨的粥棚,发现米不够浓稠。

  顾晨微微摇头,一边亲自拿着棍子搅着粥锅免得糊底,一边把自己的想法,说给郑士元听。

  “是不够稠,可是郑大人,借调的米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到,若熬浓稠,大伙只能吃两天。”

  “稍微稀一些,便能撑四天,若是借的米要五天才到,熬那么浓的话,百姓岂不是要饿三天肚子?”

  相反,若是稍微稀一点,百姓只不过是吃不饱而已,也不至于剩下的几天颗米未进啊。

第 36 章 顾时

  “顾大人说得,有道理啊。”

  郑士元一听觉得有理,便连忙前去吩咐自己那边的人,然后又赶着去告诉别的大人们这个法子。

  顾晨看着他风风火火的背影,无奈地摇摇头便继续忙了。

  赈粥只是这次工作其中一项,其实最重要的还是灾后重建。

  也就是说,他们需要为百姓们,把家园重新搭好。

  这种活计倒是不难,难得是这活需要用到不少钱。

  为了防止老朱没钱,就疯狂地印大明宝钞。

  顾晨便早早提出了一个法子,那就是鼓动那些商贾世家募捐。

  谁家捐的多,可以给家族子弟,一个生员的福利。

  什么是生员?

  生员是指,通过最低一级考试,取入府、县学的人。

  俗称,秀才。

  其余捐得少些的,也可赏赐一幅陛下亲写‘行善之家’的字,让他们挂在厅堂,沾惹龙气。

  老朱觉得这个法子甚好,既省钱,又不需要自己付出太多的东西,便也就爽快地答应了。

  所以如今,那些商贾大户捐钱捐物还是非常积极的。

  毕竟士农工商嘛。

  若是家族能出个秀才,那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啊。

  就算是没能得到这个福利,可要是能有陛下亲赐的字画,那也是件极为荣誉之事啊。

  有了钱,这建屋子还不简单么?

  平阳县的所有百姓们全部团结一心,有男丁的呢,就出力干些重活。

首节 上一节 34/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我特么刚穿越,政哥就死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