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第33节

  “娘子,圣命难违。”顾晨也不想去,可老朱已经降旨了,他安慰道:“我给嫂嫂去了信,见她过来陪着你好不好?”

  “你放心,至多不过两三个月,我一定也就回来了。”

  根据史料,貌似温州府,明年还有一场大灾呢。

  “真的,说好了,三个月便回来?”

  苏婉盈泪眼朦胧地看着他,她还以为要许久呢。

  “真的,真的。”

  安抚好妻子以后,顾晨便匆匆赶去和郑士元他们集合,这才发现,燕王朱棣也在其中。

  而太子朱标,正拉着弟弟,温声嘱咐些什么。

  “郑大人,这是,燕王也要去?”

  顾晨有些好奇,朱小四今年才不过十五而已。

  老朱和朱标就舍得,让他这么小就去灾地辛苦了?

  要知道,大灾过后就是时疫,他们就不怕朱小四染病么?

  “嗯,陛下和太子殿下,貌似很看重燕王殿下。”

  郑士元和顾晨曾经合作过,所以两人的关系还不错。

  “封地北平,先生宋濂,处处教导都是与太子殿下相同,可见,将来会是太子殿下的左膀右臂。”

  顾晨看着不远处,那一对正依依惜别的兄弟俩不免感慨。

  若是历史上的朱标没有死,朱棣还会起兵吗?

  如果,朱标登基,他还会削弟弟们的番吗?

  还会有靖难之役吗?

  如果……

  如果朱标不死,大明会不会,走的又是另一条路?

  导师曾经对自己说过,朱标乃是位仁义之人。

  他要是登基的话,很有可能会和朱高炽和朱瞻基一样缩边。

  从而做一位守成之君,肯定不会想着拿下安南,也不会著立,让人惊叹的永乐大典。

  因为朱小四是因为造反,所以才会想着把事业做的强大,好有脸面下去见自己的祖宗。

  可朱标若是顺位继承,怕是就不会想干这些了。

  所以,朱棣会比朱标,更加适合当大明的皇帝。

  可顾晨却认为,朱标仁义是真,却也不见得会缩边守城。

  朱高炽和朱瞻基两人虽然也不错,却也和朱标比不得。

  朱标是有狠劲的,只不过是在其父和其弟弟们的衬托下,才显得稍微仁慈而已罢了。

  好在如今时间还早,他还有十年时间研制为朱标的救命药。

  只要能研制出来,救活朱标,不就知道到底是他登基好,还是燕王朱棣登基好了么?

  此时顾晨只想着印证,自己当年和导师争论的结果。

  反正来都来了,不如就看看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吧。

  因为涨水,所以不能走水路,又因为急着去救灾。

  所以大家走的很快,每到一个官驿就换一批马,然后带着粮食继续往前走。

  吃也在马上吃,主要是干粮,顾晨头一次骑这么久的马,他又是文人,大腿早就磨得出了血。

  加上有时还下雨,雨水浸透了衣裳碰到伤口。

  那种痛感虽然不强烈,却也让人挺难受的。

  “给,擦擦吧。”休息时,郑士元从怀里掏出一瓶药丢给他:“擦擦吧,不然到了地方更没时间了。”

  顾晨也不矫情,道了谢,接过药就开始擦了起来。

  “燕王殿下年纪那么小,瞧着体力倒是比咱们都好。”

  出发五天了,每日只睡两个时辰,可人家依旧精神抖擞。

  不像他们这些,不说是叫苦连天,却也没好到哪里去。

  “你以为呢,燕王殿下的武功,可是常遇春将军教的。”

  如果说李景隆和朱祁镇的战神,是一种讽刺的话。

  那常遇春战神,就是真挚的褒奖了。

  若不是其死得太早了,那北元说不准早就被打下来了。

  徐达将军虽然非常厉害,可孤拳难免不敌四手。

  “倒也是。”

  顾晨上好药以后,便连忙闭上眼睛眯了一会儿。

  接下来的几个月,别想睡好觉,为了不猝死,最好是能多睡上一会儿,那就多睡上一会儿。

  “喂,顾御史。”朱棣见他骑马也搁那儿打哈欠,不由地慢下马来,好奇道:“你有那么困么?”

  “平阳县的百姓,此时苦不堪言,你还有心情打瞌睡?”

  就算是困得厉害,也不能表现出来,装也要装出个忧国忧民吧,别的大人都是如此。

  只有顾晨,一直打瞌睡。

  “急。”顾晨先肯定,自己是有忧国忧民的心思的,然后道:“臣只是身子不好,气血不足,所以总想瞌睡,还望燕王殿下见谅。”

  还是不是人啊,怎么连打个瞌睡都要管这么多?

  “真的?”

  朱棣表示不信,然后语气带着些警告道。

  “顾御史,路上就算了,到了地方你要是还敢打瞌睡。”

  “本王就回去告诉我爹和大哥,让他们治你的罪。”

  他此次跟着来,除了见见灾难以外,也是监督的意思。

  老爹生怕官员懈怠贪污,怕官员不作为和钱粮长翅膀飞了。

  “是,臣不敢。”

  顾晨此时来了精神,兴致勃勃地看向朱小四。

  “臣听闻,陛下和娘娘,已经在为殿下相看王妃了,不知看中了哪家的姑娘没有?”

第 35 章 被泡坏的粮仓

  他听说,徐妙云自十二岁起,就在马皇后身边为女官。

  受马皇后宠爱的同时,和朱棣也是时常见面。

  怕不是,老朱家的内部早就已商量好儿媳妇的人选了吧。

  只等徐达北伐回京,再把这件亲事公布于天下。

  古代不论男女,年少时都羞涩,饶朱棣脸皮再厚,也没忍住红了脸,支支吾吾地怼道。

  “与……与你何干,本王的婚事,你也敢多嘴多舌的?”

  想起徐家姑娘越发长开的容貌,朱棣脸红得更厉害了。

  他恶狠狠瞪了顾晨一眼,便双腿一夹马肚飞驰而去了。

  文人的嘴,实在是讨人厌得很。

  顾晨见他这模样,便知道朱棣的亲事肯定已经定下了。

  明初第二位贤后,马上就要嫁给燕王朱棣为妻咯。

  历史上朱棣有了这位女诸生为妻,他靖难之役起事也更顺畅。

  据说,靖难之役。

  这位女诸葛没少出谋划策,还让朱棣没有后顾之忧,无愧于"贤后"之称。

  金玉良缘呐!

  救灾的一行人赶到平阳县的时候,潮水已经褪去,剩下无家可归的百姓在这片土地上呜咽。

  “爹~娘~”

  顾晨被一个头发凌乱,衣裳破旧的小姑娘所吸引。

  她正站在自家仅剩的灶台前,呼喊着她永远都回不来的爹娘。

  给顾晨带路的官兵叫李三辉,他貌似认识这个姑娘,看着那小姑娘的语气多少有伤情。

  “大水来临之际,她爹爹啊,拼尽自己全身力气,把她送到那棵槐树下。”

首节 上一节 33/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我特么刚穿越,政哥就死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