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495节
根本无法面对自己作恶的事实。
而且海州城的百姓也面临着现实的损失。
东大乘教徒转移出城的财产不说,三个月间,全城的生产生活全部停滞,更别说东大乘教各种法会上的铺张浪费,全城的金银大量被东大乘教徒收缴而去,炉火烧了三个月,不断的给东大乘教打造各种奢华法器。
这些可都是灾年之中的钱财,本来是百姓们用来保命的!
现在海州城家家户户都被掏空。
即使王好贤和他的徒弟把所有钱财都吐出来,也不可能弥补海州城百姓的损失。
这一场大梦之后,不知多少人要破产。
官府在这时一举一动都极为敏感。
有人开始传谣说熊廷弼会庇护王好贤,还要将王好贤收敛的金银运出海州城。
熊廷弼稍有处置不当,都可能再次酿起民变!
……
三月初三。
海州城东,原本是为王好贤的徒弟搭建的法会高台,现在成为审理东大乘教徒的现场。
辽东巡抚杨镐、御史熊廷弼高坐台上。
台下已经被打得不成人样的王好贤以及他的徒子徒孙一一被拖上来。
杨镐原本打算让所有人都过堂,但刚把王好贤的大徒弟拉到台上问话,台下百姓就已经吵嚷:
“大老爷,冤枉啊!”
“王好贤,你个畜生,你把我家骗干净了呀?”
“把他千刀万剐,千刀万剐!”
围观群众,群情激忿,这种愤怒爆发起来完全难以控制。
“肃静肃静!”
臬司官员连拍惊堂木,还向台下大喊:“若是再不肃静,今日的审案就无法进行,只能拖延了!”
“还审什么?就该把他剐了!”
“还我儿子的命来,五岁的娃娃呀,被你骗的活活饿死了,到死前还在给我孩子喂香灰啊!”
“杀了他!”
高台之下的百姓疯狂的往上挤,塔山铺的兵丁如临大敌。
甚至连过了不知多少道刑的王好贤等人都吓坏了,他们直往官差脚边爬。
百姓实在太激动,冲上来真能一人一口把他们咬死,比千刀万剐还难受。
王文龙在台下也是看的惊讶,这种满大街都在咒骂的场面实在是太有冲击力。
当天的审案一直拖到傍晚,一个嫌犯都没问完,直到夜深百姓们才回家。
熊廷弼对王文龙苦笑:
“这案子有得审了,一天过堂一个,半个月都弄不完。偏偏还不能拿到室内去做。”
这种民怨极大的案件,若是不公开审理,海州城的民变根本压不下去。
王文龙问道:“最终的定验透了风吗?”
熊廷弼点头道:“为首的二十主犯,全都会判凌迟,倒是能让他们多活半年。”
像凌迟这种大刑都得到秋决时交由万历皇帝朱批决定,如果定下来,王好贤至少得活到秋天才死。
王文龙却道:“照这样的审法,他们哪活得到秋天?审上半个月就不剩几个活人了。”
此时辽东天气零下十几度,这群嫌犯个个受过重刑,拖到高台上吹半天的风,还在全城唾骂的高压环境下,没有几个人挨得过去。
就比如今天上场的十几人,有三人没审完案子就已经晕倒,现在多半已经死了。
王文龙知道这是杨镐等人有意为之。
王好贤牵扯的人太多,真的照流程定案,等到秋决处理,王好贤关在狱里也是能跟外界通信的。
半年间不知还会给辽东惹来什么麻烦。
还不如就让他在审案过程中死了,大家都方便。
熊廷弼闻言也是一笑,侧面证实了王文龙的猜想。
王文龙点头道:“死在辽东也好,北直隶已经这事情乱成一锅粥了,京城中多少人也是同样想法呢。”
东大乘教的主力地区可不是辽东,伴随着王好贤受审的消息传回去,北直隶受到的震动比起辽东可是大的多。
这其中还少不了王文龙出的一份力。
《管窥》直接拿王好贤的供状做了个连篇报道。
东大乘教在北方的声名实在太响,现在王文龙突然将其老底揭穿,报道自然在整个北方疯传。
此时王文龙写的文章还没发表。
余波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第913章 暴躁知府
海州。
王文龙面对着东大乘教的供状暗暗出神。
他在想自己要不要参与这一场事件。
东大乘教的事情已经了了。
海州接下来也会恢复太平。
一切似乎都在好转。
但王文龙明白,整个大明北境此时都是东大乘教的传播乐土。
他当然可以装做不知道北方百姓正在受东大乘教的欺骗,继续过自己的生活。
但这不是他想要的吗?
思索半晌,王文龙咬牙铺开纸笔。
忙碌了整整三天,被反复删减,涂改的稿纸堆满了书案。
一篇洋洋洒洒五万字的报道文章终于成型。
王文龙思索一阵,在文章的最前面写下标题《东大乘教纪实》。
纪实文学,这种深刻冰冷而又无比理智的文体,无疑最适合揭露这等社会问题。
东大乘教不仅仅是骗点钱而已,接下来的几十年时间,有东大乘教掀起的起义会极大的影响大明走向。
如果说明末的流民大起义还有些阶级上的进步性,那东大乘教掀起的起义真就没啥可供称道的地方。
只是徒耗民心人力。
明朝末年的乱局中,实在不需要这一支添乱的力量。
王文龙决心和东大乘教开战。
哪怕这篇报道会让他陷入危险之中!
……
山东东昌府。
知府岳和声在几个吏员的陪伴下走进库房。
岳和声披着蓑衣,脚下踩着麻鞋,一双脚满是泥污,还有不少因为受冻而裂开的口子。
若是不知道他的身份,只看他的打扮,多半会以为他是一个老农。
“知府大人,先用些饭吧。”
“吃饭着什么急!”岳和声张嘴就用一口浙江音的官话骂道,“叫你们查的闻香教情况查清楚没有?春播就要开始了,别让这群教徒,坏了咱们百姓的生计!”
手下小吏闻言都有些紧张。
他们知道这位岳知府刚正非常,处理事情一丝不苟。
岳和声的性格直到了什么程度?
五年前,岳和声还叫乐和声,有一天他的家人寄来最新家谱,岳和声发现自己祖上乃是岳武穆岳飞,后代之所以改姓乐,乃是宋元两朝担心被政治牵连的原因。
岳和声对岳飞极为敬重,当即把自己的姓改回了岳。
自己改还不算,岳和声还写上疏,请求万历皇帝将这事情告知天下,把所有档案文件中他的姓氏全部改为岳。
万历皇帝接到这封奏书的脸色估计也是精彩,但还是遵从岳和声的意思“诏下所司”。
就为这点小事儿,他都能专门给皇帝写封奏疏,这种人钻起牛角尖来下属根本不敢反对。
跟随三位于下乡的吏员也不敢吃饭了,连忙去叫本地负责查访闻香教情况的县丞。
那县丞拿着自己所写访书,匆匆跑来: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