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472节
将盒子打开,就见里头是轻木和锦缎制成的衬里,红缎子间严丝合缝的躺放着一架六分仪、一卷海图、一把海事计算尺。
这套海上测绘工具是威海卫水手学校的标配,所有金属件全都由物理社研发出的航海铜合金所制,刻度标准、能够耐高低温和盐碱环境,还附有使用说明书,光是造价就要三两银子。
蔡三一愣,顿觉鼻酸。
刚才王文龙看着他使罗盘没说什么话,但转头到岸上就给他送来了这套仪器。
虽然其中的六分仪、望远镜和计算尺,他都还不会使,但只看这东西的精美程度就知道造价定然不菲。越是走海的人,越知道航海仪器的宝贵,蔡三那破罗盘就是当年领他入行的伯父的遗物。这样一套精美仪器是可以传家的。
蔡三原本并非李家集团的人,也是因此,投靠到杨六杨七手下后,虽然航海技术优异却不受重用。杨六杨七手下除了携人船入伙的海盗之外,两人自己也有十多条船,都分给自己的弟兄管理,却偏偏不给蔡三。至今蔡三也只是两人手下的远出哨探,每次在团伙中都是干苦活,却分最少的银子。杨六杨七为人吝啬,对他也并不照顾。
蔡三也只能把怨言憋在心里,而相比之下,王文龙和杨家兄弟对待他的态度真有天壤之别。
蔡三看向远处,就见王文龙正准备上马车,一脸笑容的冲他挥手告别。
他忙站直了身子,对着远处的王文龙拱手,高声道:“多谢先生青眼!”
时值傍晚,海边起了大风,蔡三的声音王文龙根本听不到,他只是见到蔡三动作,笑着拱手回礼,然后便上了马车去。
蔡三回到船舱心中情绪翻涌。
怪不得王文龙能够获得八闽人物交口称赞,光这待人接物的风度便胜过别人多少?
蔡三心道:这才是真正敬材爱士的豪杰,而杨家兄弟不过是趋炎附势,捧高踩低之辈,只可惜自己当年没那运气投靠到王文龙这样的明主手下。
……
得到杨六杨七的人马之后,王文龙便开始组织去往瑙鲁的船队。
听说王文龙需要可以信任的舟师,游思存便推荐了自己的表弟游思在,此人是三一教信徒,又是民党成员、物理社社员,是最早一批在台湾学习牵星术的舟师,如今在游家的船队中负责领航。
王文龙的瑙鲁开发也是和游思存合作,瑙鲁的位置在杨六杨七的团队到达之后肯定会被杨六杨七的手下得知,想要对外保密,只能依靠王文龙能够控制住杨六杨七的人马。
至于领航的舟师,能保证离开福建前不对外透露瑙鲁位置即可。
见过游思在后王文龙觉得此人可用,便点头同意。
王文龙在泉州和杨六杨七会合,船队装上远洋补给后又前往台湾,在打狗港装满了罐头。至于火力装备,并不需要补充,杨六杨七,这回是去运鸟粪石,这不是啥名贵原材料,估计遇上海盗都没人抢。
用了几天时间将船队物资准备充足,王文龙偷偷告诉游思在瑙鲁的经纬度,又在打狗港摆了十桌宴席,请船队成员大吃一顿后,便送杨六杨七的队伍出发。
至于王文龙,鸟粪石运回来就要做肥力实验,他得留在打狗港事先筹备。
王文龙的房子位于前世的高雄市靠近港口的黄金地带,沈宜修和李国仙搬到新房中几个月,已经将宅子打理的井井有条。
第878章 罗针道人,利益联合
游思存帮王文龙在打狗修造的宅院雕梁画栋,比起半野轩还要豪华。因为宅子位于海东一隅,王文龙给房子起名“天一方”。
此时,天一方的花园中,王文龙正和两个老婆还有王平保一块儿打麻将。
虽然打狗港的屯垦民家家能吃得上肉,打狗港的罐头厂也是日进斗金,但这地方毕竟才开发不到十年,打狗港这一片的总人口还不到两万,也就是个小镇规模,王文龙的天一方修的再壮观也只能算是锦衣夜行,购买土地之后,平时除了游思存来家里串串门,家中实在冷清的很。
好在两个老婆知道王文龙有大事要做,并不闹着要回福建,安贫乐道的陪王文龙解闷。
孩子们倒颇为喜欢这里,阿难和仙儿都已经到了会自己跑去玩的年龄,天天在野地里瞎走,上山下海,日子过的比在福泉还要快活。
这让李国仙和沈宜修颇为担心,害怕两个孩子这样养下去,日后会不成规矩。
沈宜修打出一张七索,又摸一张牌,秀眉微皱,咬唇沉思。
王文龙和李国仙对视一眼。
沈宜修是几人中年纪最小的,虽然有大妇的样子,但骨子里颇为爱玩,而且还很讲胜负。
偏偏她在别的事上聪明伶俐,打牌却很不开窍,王文龙和李国仙若不是一路让着她,这会儿沈宜修多半已经输的闹脾气。
两人看一眼就知道沈宜修是打错牌了,纷纷转头看向她上手的王平保。
王平保面不改色,丢出一张七索。
“碰!”沈宜修小手一下抓住那牌,杠了一对,喜上眉梢。
王平保一脸无语,心想陪王文龙夫妻三人打牌真是个累活。下次说什么也不坐沈宜修上手了。
几分钟后,“胡了胡了!”沈宜修开心的一推牌,另外三家都做出鼓励的模样。
这时大铁椎进来道:“先生,黄一甲前来拜会。”
王文龙点头道:“请他到花园中来”
王平保连忙起身,对大铁椎道:“我跟你去接人。”
李国仙笑道:“我去煮些茶水。”又看向沈宜修,从袖里掏出一个银角子来:“妹子,这是先前一圈你赢的。”
沈宜修在刚才那一圈得了个鸡胡,颇为满意,开心的把那小银收起,道:“我去整治茶点。”一溜烟走了,脚步都比先前轻巧许多,给王文龙和李国仙看的一阵好笑。
不一会儿,王平保引着一个三十多岁财主打扮的人走进院子。
王文龙起身还未说话,黄一甲便先拱手道:“小道黄一甲,道号金真子,拜见王真人。”
王文龙一脸疑惑:“我什么时候成真人了?”
黄一甲认真道:“我也是罗针一脉的传人,先生能演大牵星术,万里不差分毫,如何不是真人?”
虽然汉人大规模开发台湾要到明末,但位于海峡西侧的澎湖群岛早在元朝就有上万人居住了。台湾开发以来,澎湖人大举响应福建的号召,前往台湾寻找生计。
和王文龙前世的高雄一样,最早来到高雄开发的也大部分是澎湖人。
黄一甲就是澎湖人中的一位头领,王文龙在打狗港买的地,一半来自原住民中马卡道族的阿猴社,另一半就是之前黄一甲所掌控的屯垦田。
黄一甲自我介绍一番后,王文龙才明白,除了移民首领之外,黄一甲的另一重身份还是“罗针道”的香主。
知道这是一支用道家师承的方式教授导航技术的群体,也是福建传统舟师的一大来源。
黄一甲拿出一本书介绍道:“这是我门中世代相传的宝典,乃是前辈真人所著,建阳先生所见更胜于我门中前辈,自然更可称真人了。”
王文龙拿过那针经宝典,就见这书没有题作者名,只有个书名叫做《顺风相送》。
翻开此书,开篇第一章叫做《地罗经下神针文》。
开篇是一大段的祈祷词,先诚心拜请四“直功曹使者”然后再请指南祖师、轩辕皇帝、周公圣人。
这玩意儿要不解释王文龙还以为是哪个道门的术法书,哪能看得出是针经?
而此书后续的内容也多有宗教色采,比如此经中认为取水下针必须要取阳水、不能取阴水,下针之时需要将磁针的方向指向乾宫等等。
就像段逢紫做道士,能学到化学和土木技能一样,这年代的道士云游天下,许多流派都成为技能的传习者。
这罗针道所传的本领其实就是导航术,但他们的先祖又将这导航树和福建本土的航海信仰以及道教传承结合在一起,并且为之包装上了道门的形式。
王文龙越看越觉有趣。
他翻了翻后面的内容,就见之后还有“逐月恶风法”,“定潮水消长时候”等等内容,虽然看得出是航海技巧,但却又半通不通,因为这书中的许多内容都是用晦涩隐语所写。
比如“芦荻柴”“灵山大佛”等等,王文龙虽能猜到是代指某些地名以及海上现象,但具体内容没有本门中人的引导,实在难解其意。
王文龙放下《顺风相送》。
黄一甲笑着说道:“正是因为敬佩王真人的本领,我村中听说真人要买土地,一致同意将一半田土卖与真人。”
王文龙好奇道:“你们村中都信罗针道?”
“我们本就是道门的移民村。”黄一甲点点头:“几年前香会中开针取法,先祖指引,我们一行人才下了决心整村移民来到打狗港开拓。”
原来这群人会来打狗港,还真是靠罗盘算出来的。
再一番询问,王文龙得知罗针教主要在同安一代的渔民中流传,澎湖本属同安县管辖,岛上人又都是渔民,所以罗针道信仰很成风气。
这种会道门本来就是通过行业纽带组织起来的,又掌握了特定的航海技术,再加上一些玄学迷信色彩,的确容易在时代浪潮中鼓舞信徒率先走上开拓之路。
见到王文龙面露思索神色,黄一甲突然开口道:“我如今也是三一教徒,正打算让三一教来我村中设一个香口呢。”
王文龙闻言一愣。
黄一甲则神采飞扬的诉说起来:罗针道不排斥和其他道门融合,除了同安渔民之外,外地人基本不信,在打狗港起到的不过是团结黄姓人家的作用。”
王文龙越听越是表情玩味,这黄一甲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黄一甲的意思说的很明白:让王文龙放心,他们澎湖人不会利用罗针教名义作乱,而且还是决心结交王文龙这个朋友。
台湾开发对于黄一甲是个大机缘,在澎湖他不过是一个罗针道的舟师,而开发台湾让他有机会用宗教控制大量人口和土地,只要几十年经营,他的家族就能在打狗港成为望族。
移民村中对于罗针教的信仰并不足以让他统领村落,而王文龙的名声太响亮了,攀上王文龙这杆大旗,黄一甲就能得到权力背书。
至于田土,打狗港当面有的是土地,低价卖给王文龙一半土地,以后他们再开垦就是了。
王文龙看懂了这一点,也笑着跟黄一甲称兄道弟,他要领地,黄一甲要地位,花花轿子人抬人,各取所需,各得利益,这种合作关系能维持很久。
第879章 怀疑
万历三十八年的春节王文龙和家人是在打狗港度过的。
春节刚过,打狗港上彩绸招展,本港居民区的头领,包括从台南港和附近移民点前来的头面人物聚集在港口上,迎接杨六杨七的船队返航。
杨六和杨七满脸笑容的下船,王文龙连忙走上去:“杨六杨七兄弟,这趟你们远涉外域,拉回了这么多鸟粪石,实在辛苦了。”
杨六笑道:“建阳先生如此支持,我等无非走一趟罢了,怎敢说劳累?”
他们去往瑙鲁岛的旅程确实比想象之中还要轻松。
虽然瑙鲁岛面积狭小,但去往瑙鲁的路线和福建海主常走的绕台湾岛东侧出洋的航线重合,省了大量时间。
瑙鲁周围也没多少容易搁浅的复杂地形,直接按着纬度线航行,搜寻了不到十天,船队便找到了瑙鲁岛。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