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443节
这些监生出入京城各地,沟通着下自百姓上至达官显贵的各个家庭,修历风波是近日京城最热门的时事,他们拿了传单定然传播。
张进书和许仲琳的文章写的有力气,百姓们或许看不懂天学知识,但通过张进书的文章却能理解到王文龙的想法。
……
京城,叶家。
叶成学匆匆忙忙跑入书房,正在写折子的叶向高训斥他道:“三四十岁的人了,做什么事还如此慌张?”
“建阳,建阳出事了!”叶成学将一份油印的传单和今天刚发行的《管窥》递到叶向高面前。
叶向高贵为阁老,平时哪有时间看报纸,将报纸翻到王文龙的文章那页,扫了几眼之后才不禁惊讶。
“这样的预测也是敢做的?建阳怎会如此冒失?”
“并非冒失!他是刻意而为。”叶成学脸色凝重,将那份传单递到叶向高面前。
叶向高看过传单上的文字,整个人也呆了,良久,叶向高靠在太师椅上喟然长叹。
“以命搏天,真是磊落文人!”
叶成学急忙说:“爹爹,可有办法救他一命?”
对于叶成学这样见识广博的文人自然是知道天文学的发展水平,他根本不相信王文龙能够算出太白昼现,觉得王文龙只是算出了一个大概事件,看到修历的时局危险便不惜以命相搏,而叶向高也和儿子是同样想法。
他摇摇头道:“妄言天事,若预测不准,神仙难救。成学,你不要掺合此事!”
叶向高虽然是支持修历的,但他不想自己的儿子惹到麻烦,至于王文龙,哪怕政治立场不尽相同,叶向高对他却也是满心敬佩。
王文龙在最新一期《管窥》上大胆预测太白昼现,本就注定在京城掀起偌大风波。
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日历的测算原理他们并不关心,许多人也看不懂,但是金星昼现却是所有人都能观测到的现象。
紧接着一封描述徐光启等人找到王文龙询问情况的传单又引起轩然大波。
小报中写出王文龙自白,他公布测算是为了证明中西结合之算法能够更加准确地测算天文,如此便能推动修历。
而随着科普,众人也大多知道太白昼现是几乎测算不出来的事情。
这些科普内容,有的是物理学社传的,还有一些则是钦天监的天学家们主动放出。
钦天监的天官们也被王文龙逼到了极点,王文龙的第一篇科普文章指出《大统历》错误引起哄动,钦天监已经退一步表示愿意修改计算方式,王文龙却紧接着提出新的历法应该结合中西的天文学知识。
钦天监的天学世家根本就没学过西方天文学,王文龙的提议一旦实现必然结果就是往钦天监中塞入新势力,钦天监上下不可能接受。
哪怕宣传预测太白昼现的难度是在帮助王文龙扬名,他们也不得不做。
王文龙拥有这么大的舆论影响力,一次不死,不知又能出什么手段,钦天监的几个世家已经起了杀心,只要解决了王文龙,其他事情暂且不管。
各方放出消息的结果是,只过了一天时间,满京城便都在传闻王文龙的辛丑预言。
有人觉得王文龙是个赌徒,反对修历的甚至诅咒他去死,然而更多百姓对王文龙极有好感,纷纷感叹他为了修历而不惜性命的勇气。
这件事情是彻底火了。
第827章 王文龙救天
王文龙发表文章的那天邢云路去礼部了,回来的路上接连得知消息,吓得半死,不禁责怪王文龙独自行动,完全不把事情告诉他。
他走进屋,就见王文龙正拿着份邸报看得认真。
邢云路抱怨道:“建阳,我等为你之事心急如焚,你怎的还能如此悠闲?”
王文龙笑道:“我的文章起了效果,一切都还在掌握之中,如何不开心?事情结果几天之后便能知道,着急也没用。”
邢云路仔细看他的表情,发现他的确没有惧色,不禁佩服:“建阳真有古大将之风也。”
《管窥》的增刊十五号发行,辛丑日是二十号,也就是王文龙的第二篇文章发行五天之后。
所有人都在好奇,五天之后金星是否真会白日出现?
而王文龙知道事情结果,自然乐得这样的讨论越热闹越好。
且现在的情况真比他的预料好了不少。
王文龙原本以为自己预测天变会引起朝廷的抓捕,甚至预计要在监狱里熬过五天。
却没想到因为他的名气太大,又通过小报塑造了自己焊不畏死的形象,居然赢得许多势力的称赞。
朝中虽然有不少支持《大统历》的官员想要将他治罪,但万历皇帝却把此事放在一边。
叶向高还请求万历皇帝在辛丑日素服幽居,以避杀星,并且百官臣僚都要准备素服救护。
朝中百官没有人认为王文龙真能算准杀星昼现,叶向高的上书也只是为了体现对修历派的支持。
万历的态度则是两不相帮,谁赢对他来说都好,王文龙最近的表现很是给他看了个乐子。
所以朝臣申请抓捕王文龙没有得到皇帝的同意,叶向高的大准备也没有得到万历的支持。
毕竟百官素服的准备可是耗费巨大,一般是在有明确测算的日食月蚀才会拨与公款,这种情况钦天监计算不准,监正必要论罪。王文龙不过写了篇文章,还调动不了全京城的官员发一套新衣。
万历最后只是命令司礼监准备了香案,若是辛丑日真出现了太白昼现,好歹可以“祭天稍缓”。
王文龙看了一通最近京城的消息,放下邸报,起身笑道:“士登若是眼下无事,可否陪我出城一趟?”
邢云路皱眉:“往哪里去?”他实在不理解,距离辛丑就差几天,王文龙哪还有如此大的气魄,换做他一定老实在家呆着,甚至想法子跑路。
王文龙笑道:“做戏做全套,我要去一趟城西打木场,其他朋友我都怕连累他们,士登清贵却是无碍,若是愿意便陪同我走一趟。”
邢云路是作为民间学者被招入京城修历的,借调关系在礼部,实际工作关系还在兰州,王文龙和他来往并不用担心。而徐光启等人都在修历上有政治站位,辛丑日之前王文龙都避免与他们来往。
邢云路不知王文龙要干什么,但还是跟着他出门。
正如王文龙所说,做戏做全套。
王文龙作为臣子,既然算出太白昼现,首要行为自然是为皇帝“救护”。
王文龙直接找了李文松的关系,带着一群道士到礼部开天场,设下救护法坛。
李文松是李太后的亲弟,他愿意劳动人马保护自家侄儿万历,礼部这点面子还是要给。
不过李文松的身份太高,也不好公然在这样的场合出现,王文龙只请他派一些手下来帮忙。
辛丑日这天一早,城北的礼部马场大坪中央摆放了三张香案,香炉都准备好了,只是还没有插上香烛。
一班吹鼓手站在一旁,李文松派来的全真道士身穿法衣,只要太白星一出现,全套救护道场马上就能摆上。
范守己、叶向高等人没办法直接到场,但他们也配合王文龙敲边鼓,暗中联络些监生、秀才,在辛丑日陪在法坛前壮声势。但今天大家却发现根本不需要他们帮王文龙调动人。
京城之中有闲的人家极多,都想来看王文龙救天的这一场热闹。张进书领着的国子监生还在路上,大坪上就已经挤满了人。
三月辛丑,正是暮春时节,礼部马场位于京城北郊,风景优美,许多人干脆把来看王文龙开法坛当做踏青了。
贵公子们坐在马车上比起旁人高了一个头,直接掀开帘子观看。
还有些闲汉,挤挤挨挨,因为天热,干脆掀起衣裳露出肚皮。
甚至人群中还有卖蜜饯、煮花生的,仿佛庙会。
天光大亮,王文龙洗漱干净,穿着一身素白的儒服,神情肃穆的走入场中。
他先同场中的全真道士行礼,接过道士手中的笏板。
这东西是救护之时参天保驾用的,不是真正上朝时按官阶品级拿的笏板。
王文龙对着香案摇摇一拜,朗声道:“草民王文龙,以命护持圣上安康!”
看着他行礼如仪,围观群众一下热议起来:
百姓们也没啥敬畏心理,只是看热闹,第一次见王文龙真身的人小声讨论:“那就是建阳先生?”
“呦,这王建阳好精神呀!”
一个带福建口音的商人颇为自豪的道:“这不废话,建阳先生可是咱们福建出的擎天保驾大忠臣。”
一些京城百姓点头认同:“是啊,建阳先生两年前死守宽甸六堡,还受了鞑子的刺杀,可惜为奸臣所害,竟然罢了官。”
那福建商人道:“何止如此,建阳先生当年在福建当幕僚时便是救灾救荒的大善人,福建沿海百姓敬他如敬神佛。”
又有个南方商人补充道:“先生还在江南开办书院,组织救灾粮,在五年前的大水灾之中救活了小半个南直的百姓呢!”
“你等说的这都是中原事情,我以为建阳先生最厉害便在开拓领土,福建之外开发了台湾岛,继而又有夏威夷、美洲、永明城,开拓领土,广施教化,这些所为都是永利国民的……”
听着众人的互相议论中,不少人都越发惊讶,将大家所讲内容补充起来,王文龙的人生简直太过光辉。
有人问道:“如此说来,建阳先生能掐会算,今日真能见到太白昼现?”
此言一出,众人却又哑火,经过五天的科普,大多数人都知道要算出太白昼现几乎不可能。
这时,一个文人突然道:“我希望太白昼现。”
太白昼现,杀星与日争辉,是乱国之象,希望太白昼现的话很犯忌讳,普通人平日绝不会说。
但此时他只觉得王文龙今日是抱着必死之心来的,以自己的生命求改革,如此伟大的一个读书人,他是真心希望王文龙不要死。
而与他有同样想法的人在场又何止一个?
天下百姓总是会尊敬为国为民的人,王文龙到大明十年,不知不觉间已在百姓心中有了莫大声望。
第828章 抬棺救护!
正在大家议论守坛的王文龙时。
“散开!散开!”一群闲汉吵吵嚷嚷分开围观群众。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