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441节
就和杨汝常预料的一样,钦天监算历失准的骂名立刻响彻京城。
文章之中对于天学的解释深入浅出,本来算回归年这件事在天学中就是很简单的问题,能算得多精确,日历时差就能有多小。
王文龙解释了邢云路的计算过程和结果,有心之人稍加比对就会发现,邢云路和郭守敬算出的回归年长度居然相差了二十秒以上。
此时在民间能够进行天文计算的人其实相当不少,很快就有物理学社的人写了新文章,通过小报的方式传抄。
这文章之中所写的内容就更加直白,他们假设邢云路算出的回归年长度是正确的,与郭守敬相比,回归年一年的误差便是二十秒,《授时历》到现在用了三百多年,误差自然要扩大到一个时辰。而如今钦天监没有计算错的年份,推时的误差大概就在一个时辰左右。
再将历朝历代推时误差列出来,通过史料佐证可以发现《大统历》的误差逐年增大的过程基本就是以一年误差增大二十秒为标准。
这些文章普遍指向一个结论——郭守敬当年的回归年长度有二十秒误差。
接触到这些小报的人,读完报纸无不忧心忡忡,因为这些文章已经毫无疑义的证明,《大统历》再不修正,这个误差只会越来越大。
相关讨论在京城之中盛行,哪怕是之前对于修订历法没有站队的人,此时也纷纷关心其此事。
有文人在笔记中记载京城百姓论及近日以王文龙带头的这几篇文章,“笑谈曰:百年错二刻,四百年错一时辰,若我国朝统治万年,万年之后不辩晨昏矣。”
王文龙的名号太大了,去年在辽东保护了宽甸六堡的英雄,深受百姓支持,一年多没有在舆论场中出现,一篇小小的文章发出,直接搞的钦天监人人喊打。几乎是一手之力,便将舆论场的天平彻底压向修历一方。
万历三十七年三月十二,钦天监监正杨汝常突然上书朝廷,表示钦天监计算出《大统历》有时刻不准之患,正在积极修改。
“不错不错。”王文龙看到京城的舆论反应,忍不住笑起来。
他参与笔仗并不是为了骂钦天监,更大的目的是给百姓科普,让百姓知道《大统历》的确有问题,接下去天下对于一份准确历法的需求自然会推动事情向前。
现在看来效果还真不错。
至少钦天监已经退了一步,不敢再嘴硬《大统历》“万年之密”“分毫不谬”。
王文龙把潘秀叫来,吩咐道:“下一期《管窥》再发一篇支持钦天监的文章,表示报纸中心称赞钦天监能够动手修历。”
论战才刚刚开始,不能够光用强硬手段,王文龙等人手上除了舆论之外,实在没有什么能和大明国法对抗,讨论天学到现在也是踩在灰色地带,对于敌人的退缩,王文龙还得夸一嘴。
“这篇文章就由我来写吧。”许仲琳捋着胡须笑道。
王文龙点点头,众人不禁大笑。
什么叫名士,这就是!
自从修历之论以来,徐光启、利玛窦、范守己联合在一起都被钦天监引导的舆论压着打,每次钦天监只要拿出大明律例就能让修历派哑口无言。
现在王文龙仅仅是发了一篇文章,立马变反转了局势,不光是京城中支持修历的百姓大量增加,钦天监都被逼的。
这影响力连皇宫之中的万历都看的惊讶。
弘德殿,万历皇帝在看了太监送上来的京城小报之后一脸玩味。
“有意思。”万历皇帝感叹道:“这么多京官的争吵还不如王文龙一篇文章管用。传令钦天监,让他们赶快拿出个修改历法的章程来,别拖拖拉拉的致使朝中纷乱。”
修历这事情万历皇帝没表态,他无所谓,如果硬要说有什么倾向,那就是想要这事情闹的越大越好。
若钦天监和保守派官员赢了,他们在舆论场中必须将来历法的准确性背书,日后若是立法推算出错,救护失当,大家多半会责怪大包大揽的钦天监,不会怪到他这个皇帝身上。
若是修历派赢了,说明以前的历法推算是有错误的,天变导致的灾祸不是他这个皇帝不修文德,而是钦天监等人失职。以前的事情可就有人背锅了。
万历皇帝催促钦天监就是在拱火呢,只要事情闹大,无论哪边赢了对他都有好处。
第824章 文章
可怜的杨汝常,王文龙这边的事情还没解决,万历皇帝的口谕就送到了钦天监,两头受气,这日子实在没法过了。
他终于发现这一次的舆论攻势远不是之前的监正面临情况可相比的,此君的第一想法是赶快脱身。
没过多久进程中便传出小道消息,杨汝常跑到工部询问泗水祖陵的安稳情况。眼看又要入夏了,祖陵会不会发大水呀?
京官闻知这消息纷纷想笑,杨汝常明显是想借口修陵跑去江南。
而钦天监里头的天学世家瞬间急了,一大群天学官拜谒了杨汝常的府邸。
而第二天,杨汝常再不去问南方之事,而是上书维护钦天监的权威。
钦天监就是个人情衙门,几大世家都是彼此通婚了,二百年的有点儿什么消息,早就内部传播开了,杨汝常在钦天监厮混了二十多年,几大世家手中也不知抓了他什么把柄,总之杨汝常只能咬着牙站在他们这边,连带着整个钦天监也众志成城。
紧接着钦天监春官正贝昇在《顺天时报》上发表文章,大谈修改历法之思路,另外便是强调国朝之所以不让民间学习天学的重要性,如若天文学在民间广泛传播,“则人人有说天解乱之策也,置天人感应于何处?”
然后便是礼部员外郎冯烶上书,直接攻击王文龙:
“王文龙何许人也?一介稗官,如何敢言天文之事?”
礼部和钦天监本就是同气连枝,冯烶的仪制司正是和钦天监之间接洽的部门,此话自然是在和钦天监打配合。
修历也是礼部负责的,召王文龙进京参与修历的文书就是礼部仪制司所请。
钦天监这一群世家官员都是长居京城数百年的,真的团结起来,其能量连东林党都不敢小视l。
王文龙的这篇文章真是把这群钦天监官员给逼急了,威胁、联合、发声,所有手段都使了上来。
真够给王文龙面子的。
京城,某四合院。
范守节提着些腊肉、风鸡推开了饭堂的门。
“二弟,前日老家来的亲戚送了些土产,我给你拿来了。”
进门他就见弟弟范守己穿着整齐,正打算出门。
“你要去哪儿?”范守节问。
范守己笑道:“去见利玛窦讨论些事情。”
范守己这些日子都在和南堂交流中西方的天文知识,乐在其中。
范守节一下紧张道:“兄弟,难道不见近日京城中钦天监已联络了许多人手,历法天文之事如何不放他一放?”
“他联络了人手又如何?难道我范老虎还怕他!”范守己大笑,对兄长拱拱手直接出门。
范守节想说什么,但是范守己早就甩手离开,让他只能自喟自叹。
范守己的能力很强,但是他的强悍性格使得他在官场上颇受折磨。
当年范守己好不容易爬到江南学政,因为和地方上的读书人对干,所以被赶到山西,在山西坐稳又因为得罪豪强而被地方上参他蛮横而调任,而最让范守己受伤的一次是十多年前升到陕西左参议,眼看就要一步踏上督府,转年便被言官攻击,直接被贬湖广茶陵知州。范守己的刚强性格让他混到即将告老还只是个清贵的太仆寺卿。
“范大人来啦。”范守己来到宣武门外的南堂,立刻受到李之藻的欢迎。
范守己笑问:“王建阳和邢士登不在教堂中?”
李之藻回答:“士登去礼部应卯,建阳去了报社。”他邀请道,“范兄这边走,看看昨夜我观测的天文结果。”
这两人都是同样的学者性格,对科学具有热情,几天的交往下来,已然成为至交好友。
别看李之藻天天泡在教堂中,其实他每天的公事占据了主要精力,即将外放开州知州,做天文学研究的时间都是在业余抠出来的。
李之藻引着范守己走进屋子,屋中摆了一大堆利玛窦从欧洲带来的天文观测仪器,屋子又狭小黑暗,李之藻走路晃晃悠悠,没走两步便踩到一个丢在地上的六分仪,摔倒在地,而且摔倒时双手搓在砖头地上,立刻满手鲜血,。
“我存!没事吧,快起来。”范守己连忙上前扶起。
李之藻却摆手笑道:“没关系,没关系,屋子太暗了。”
李之藻白天要工作,晚上还要观测天象,几乎整夜整夜不睡觉,这年代的天文观测非常费眼,李之藻现在已经搞出重度的近视,十米之外不辨牛马,而且因为夙兴夜寐,他才三十几岁就头发花白,原时空到五十多岁时,李之藻几乎全盲,但他对此却毫不在意。
范守己连忙扶李之藻到一边坐下,道:“观测结果待会儿再看吧,你先休息一会儿。”
他叫来信徒给李之藻清理包扎手上伤口,随口问道:“近日可有什么新鲜事情?”
李之藻摇摇头,另一个跟随利玛窦学习天文的文人说:“建阳先生有篇新文章,今日才发的。”
那文人从拿来一份《管窥》,范守己翻到目录,就见上面关于天学的文章总共两篇,一篇是许仲琳所写,另一篇则署了王文龙的名字,标题为《天学计算之大论》。
范守己先看了许仲林的文章,发现文章词藻不错,内容是夸奖钦天监知错能改,主动修改历法,在天学理论上却没有什么过多内容。
再翻到《天学计算之大论》,他眼睛一扫便知道这篇文章大体在讨论天文内容,李之藻也凑过来眯着眼睛艰难看了一会儿,笑说:“这篇文章似有些意思,咱们一块儿看。”
范守己见他辨认字迹都有些艰难,将报纸递给那位人说:“大家都感兴趣,不若麻烦这位朋友读来。”
那文士点点头,看了内容一眼,念道:
“自从元灭以来,天学家皆奉郭守敬为宗师。本朝之《大统历》也是用郭家方法编汇而成,然而时代更易,理论精进,三百年前之方法,断不有恒久无错之说。”
“今年之中,欧洲之天文学进展迅速,其中新方法新技巧迭出,其实以超过三百年前郭守敬之水平。”
“有人以为,郭守敬乃中土之人,而欧洲所传之天文学皆外人所作,故而修订中原历法只能用郭守敬之理论。”
“此言是不知当年郭守敬亦是与回回、色目诸多学者交流,取百家之长而后能成一代天学宗师。闭目塞听者,反而不解郭法之大道也。”
“钦天监近日有主动改历之论,笔者同意实乃大大进步,可以加之鼓励。”
“但笔者以为,改历依旧沿用郭守敬的方法,是有金铁却用木石,此次改革,应该主动引进欧洲之天文学方法,以促本朝之天学进展!”
文章读到这里,那文人的声音越发迟滞,李之藻和范守己两人也是越来越惊讶。
李之藻不敢置信道:“建阳这是在贬斥郭守敬的方法?这可要彻底和钦天监撕破脸了……”
范守己同样是稍稍惊讶,但紧接着他却脸露一丝笑容:“且看下去,我倒要看看王建阳想怎么解释?”
第825章 胆大包天的预言
那信教的文人同样对于王文龙接下去要写的内容感到好奇,连忙继续朗读:
“钦天监的官员们认为郭守敬的方法可以预测准天象,然而不日就将发生一件大事,他们却全然没有预测到。”
“此事乃是在下结合中西两种天学精义私自测得。”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