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428节
这是福建海主在开发台湾岛过程中得到的经验,移民落脚之后首要事项就是以尽快速度建立几个模范家庭,如此才能稳定人心。弄来女人的方法各异,钟斌这种做法已经算十分讲礼数,没用上武力,甚至那几个女子还颇为满意——汉人移民点的物资条件比起她们部落要好太多,连他们部落中都觉得这买卖做的值,这几个女子带着女婿“回娘家”时,女婿挑来的食物就比起这几个女子在部落中所能采集到的数量多了好几倍。
钟斌讲起夏凉城的开拓过程,特别是招揽本地女子带来的笑话,说的众人哈哈大笑。
刚刚到此的移民更是感兴趣,这些人都是准备在美洲移民长驻的,钟斌所说的大概率就是他们未来的生活,听起来似乎不错。
杨天生对众人道:“听到了吗?这里不光有地种,还有老婆分,想要留下的便好好干!”
王文龙也笑道:“你们快去卸货,手脚不麻利的钟老弟可不要!”
杨天生的亲信连忙道:“是了,正如剑阳先生所说,那么多货物放在船上,你们都聚在这里听什么热闹?以后在此间开垦种地,有的是说话的机会,赶快跟我去卸货!”
等众人走了,王文龙才正色询问钟斌道:“温滩还没开发好,怎么就搞出一个夏凉城来了?”
夏凉城这个名字听在王文龙这样有移民经验的人耳朵中,处处透着古怪,此地只有几十个汉人,连个村子都算不上,却给自己取了一个“城”字——这是福建海主骗移民的老手段,暗示移民们这里是未来美洲发展的重要地区,将建成大城市,简称画饼。
美洲大陆上就不到一百个汉人,钟斌若无原故不需画饼。
钟斌看到大家走开,脸上的笑容才渐渐淡下去,对王文龙和杨天生小声道:
“温滩土人太多,我去岁十月见了一次他们的土著迁徙,才发现彼处之土著足有上万人规模,且形成自己文化。我们移民虽有火枪火药,但毕竟只有几十人,在上万土著眼皮底下结庐而居,还占据重要港口,总觉得心里不安稳。”
“我只能询问当地土著何处还有可供休整的港口,他们的描述虽不清楚,但大抵意思是北方还有一个大海湾,我们便分派人手,沿海岸线而上,果真不出几日便找到此地。这地方地广人稀,土人不甚强悍,正好成为我们开拓的主港。”
王文龙点点头,心想这钟斌还挺聪明。
钟斌并不是杨天生手下养起来的亲信,他原本是李魁奇船队中的船长,受到海五路的招揽才投靠到杨天生旗下。
李魁奇在原时空也是天启年间福建海上群雄的一支,实力直逼郑芝龙,褚綵老就一度是李魁奇的手下,前世历史上褚綵老叱咤福建的海上势力就是在李魁奇被郑芝龙剿灭之后由李魁奇的余部组成的。
本时空因为荷兰人没崛起,福建海面秩序尚存,李魁奇集团混的也不好,很有分崩离析的架势。
王文龙问道:“夏凉城利于经营吗?”
“坦白说,”钟斌苦笑道:“这里不是最好的开拓地点。”
他解释说道:“我们第一批移民之中有一位在建阳先生的衡山书斋上过三年学的弟兄,他这半年多来一直在夏凉城与温滩之间做水文气象的记录。”
“夏凉城的夏季气温最高不过三十三度,夜晚时甚至气温能到二十五以下,冬季气温在五到二十度之间,而且夏天少雨,冬天多雨,降雨充沛。”
杨天生听着,眉头越皱越紧,王文龙的摄氏气温法渐渐在沿海流行开来,特别是开发台湾的福建海主,已经学会通过看气温和降雨量判断一地是否适宜开垦。
旧金山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雨充沛,放在普通人眼里绝对是移居之地,但对于开垦来说却不是如此。
杨天生皱眉的原因是此地夏季温度太低了,夏天温度低,水稻就可能赶不上种两季,这直接就会减少此地对于移民的吸引力。
相比之下,“温滩”移民点夏天暖和的多,降雨也更加充沛,无论是种水稻还是水果,都更加适宜。
但移民喜欢温暖湿润的地方,渔猎采集社会的原住民也喜欢,所以温滩的原住民人数上万,夏凉城附近则仅一千多。
对于建立移民点来说温滩绝对是个极危险的地带,得要等到西海岸的华人移民点足够强大才可以去那里开拓,否则一旦和原住民的关系闹僵,人少守不住屯垦区,汉人在美洲的经营可能就付之一炬。
“原来如此,”王文龙问道:“这里可有好木头?”
“唉,”钟斌又是摇头:“附近山上我都转遍了,苍天古木一大把,但大都是松树,其中一些是打家具的好材料,但偏偏没有香木、檀木。”
王文龙往远处一看,视线不远处的山上就能见到高大的花旗松,这玩意儿若长在福建,砍来卖钱绝对是好生意,但这是从美洲千里迢迢的运花旗松回去,以此时美洲航线的繁荣程度可能都会亏本。
花旗参现在也挖不到,那东西长在寒带,需要翻越内华达山脉,到美洲中北部的丛林中去寻找,没有稳定的移民点之前,花旗参产业暂时也做不起来。
王文龙终于体会到杨天生的苦恼,美洲大陆处处都是发财的机会,但这些产业都要漫长的时间才能做起来,眼下他需要一个像檀香木一样,可以快速致富并吸引移民前来的生意。
第800章 生财之道:象拔蚌
“看着,跟着前面船就下耙。”
“钉耙面要逆向。对,装满一耙就赶快抛上来。”
“撒以内,你丢了钉耙干什么?怎么能笨成这样……”
三艘小舢舨在河流入海口,缓缓前进,舢板上福建渔民正在教导米沃克人抓文蛤。
各种牡蛎也是美洲沿海土著日常的食物,只不过土著人并没有下海耙文蛤的技术,他们造不出钉耙。
过去的美洲土著往往只能捡冲上海滩的牡蛎来吃。
在中华文明祖先的聚居区往往能够看见十几米厚的牡蛎堆,那是几十年时间吃出来的,水边的牡蛎类动物数量太多了,只要掌握了大量捕获牡蛎的能力,这东西是可以当做主食的。
但北美土著的文明水平连牡蛎堆都没有达到,他们没有囤积牡蛎这种不易保存食物的习惯,在福建移民到达之前,夏凉城的土著吃牡蛎的方式是每当牡蛎产地就整个部落跑到沙滩上,用一天时间,一边捡一边吃,吃到饱就回去玩。
王文龙和杨天生就站在岸边看福建移民教导米沃克人抓牡蛎,别说教的人了,就是岸上看的人也觉得头疼。
米沃克人学得极慢,主要是学习态度问题,他们不理解为何汉人要抓吃也吃不完的牡蛎,这东西在他们概念中根本无法保存。所以当师父做动作教学时,他们往往恍神,师父耙了半天才发现学生坐在那里发呆,便气的破口大骂。
岸边上已经支起大锅,几个移民将打捞来的牡蛎去壳去肉,然后直接将牡蛎肉放到开水中烫熟。
这些烫熟的牡蛎晒干之后都能够长期保存,而烫牡蛎的水熬煮到浓稠就是最上等的蚝油,能把人眉毛鲜掉。
杨天生站在礁石上看热闹,他低头一看,伸手一捞,一下从岩石缝中掏出一只螃蟹,掂了掂,不禁啧舌:
“不得了,这地方一只石蟹也能长这么大,随手就能捡到?老子要在这里出生,小时候还能挨饿?”
王文龙瞄了一眼:北美珍宝蟹,这头的重量大概有两斤,的确算个头大的。
“这地方是个天然渔场。”王文龙评价说,心中觉得理所应当,圣克拉蒙托河在旧金山湾入海,携带了巨量的营养物质,旧金山湾可是前世的世界十大海钓圣地之一,他们此刻站着的地方沿海地形正有利于鱼获聚集,在前世,便是旧金山大名鼎鼎的渔人码头。
完全未开发的渔人码头,其海货的丰富程度可想而知,潜下去不到十分钟便能摸上来一头大龙虾。
王文龙在海边走了一圈,忍不住找到钟斌问:“沙滩上的鱼获你们有没有挖过?”
钟斌正在组织人手修理船只,迷惑道:“挖沙滩上的东西?”
“就是派人去沙滩上挖海鲜。可曾挖过?”王文龙问道。
“赶海啊,”钟斌稀里糊涂地道:“未曾挖过,海里的鱼货都吃不尽了,还挖什么沙滩上的?这地方就是海货多,不值钱。”
王文龙脸上露出笑容,道:“钟老弟,我觉得咱们可以挖挖沙滩,说不定能挖出一些特别的东西。我听人说北方海域的沙滩中有一种蚌类,运回大明肯定热销。”
“海蚌?”钟斌将信将疑。
钟斌等人之前也想过从海里搞些珍稀鱼获运回去,说不定能够获得极大利润,以此吸引开辟夏凉城的移民。
但是这地方能抓到的海货都是普通食物。吃是好吃,卖不上价。
钟斌等人倒是想下海去看能不能搞到些珊瑚玳瑁之类,再不济海参也行。可旧金山湾海水的一大特点就是此间承接了阿拉斯加寒流的水体,水温极低,人下去一会儿就要失温抽搐。
这地方的海鲜又不像海参崴一样泛滥成灾,岸边沙滩上都能看到海参在水里爬,所以钟斌等人到现在还没资源实行捞海参的计划。
至于挖沙滩,那是赶海人实在没办法下才会做的事,沙滩里一般挖不出什么大货。
钟斌虽然不觉得王文龙说的那什么蚌类真有那么神,但还是让移民们试试看,他命令三个移民在沙滩上寻找特别的海货,尽量去找那些深埋土中没见过的。
移民们闻言就各自动手,都是海边长大的人,根本不需要教,无论什么没见过的海鲜,总要吃东西呼吸,所以会有小孔用来透气和出入,只要在沙滩上找到冒泡的孔挖就是了。
用了不到半刻钟就有个移民在海滩上找到一个椭圆形、颇大的洞,洞口还盖了些海草作为伪装,可见里头的动物个头不小。
那移民害怕把洞中的动物给挖坏了,以这小洞为圆心挖了个直径半米的大坑,一直往下挖,很快就见到一只潜在泥中的蚌。
他双手一掏,便将那浅泥蚌给掏了出来。
身边人见他真挖出了只大海蚌,也好奇的看来。
移民用海水将海蚌洗干净,然后所有人都傻眼了……
那东西沉甸甸的,十分肥美,能有两斤多重,最惊人的还不是它的重量。
“这这这……”钟斌看着那只蛤蜊,话都说不清楚了,“竟能如此相像?”
移民在旧金山沙滩上挖出的那只蛤蜊就是美国北部和加拿大沿岸的特产,象拔蚌。
象拔蚌被挖出来草草冲洗之后,整个海滩的人都来看新奇,杨天生都从礁石上跳下来看新奇。
只要见过象拔蚌的人,尤其是男性,无不产生自然的形态联想,这玩意长得简直鬼斧神工。
王文龙指着那一伸一缩,鼻管强劲喷水的象拔蚌问道:“杨兄,这东西若运回大明,可能卖上价格?”
杨天生猛地反应过来,然后瞬间兴奋:“此为价值连城之宝也,夏凉城的宝货找到了!”
眼前这两斤重的象拔蚌,鼻管长四十多公分,望之令人生畏,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将其形象传回大明,随便一炒作,定然在显贵之中风靡。
王文龙前世象拔蚌本来是种很冷门的海鲜,直到八十年代,香港人将之引进东亚,只用几年时间就在大中华区以及日韩风靡。
海参只是因为形状略微相似就被认为可以壮阳,象拔蚌这长相,说不壮阳都没人信。
王文龙道:“咱们快切来吃吃,看味道如何。”
杨天生也反应过来,问道:“这东西能吃吗?”
王文龙笑道:“自然能吃,我来处理。”
王文龙在前世直播上没少看处理象拔蚌的视频,他手起刀落,利落地将象拔蚌的两片壳挖掉,露出内脏。
这玩意不光外在惊人,内在同样不马虎,居然一套器官都长全了,当众人看到象拔蚌的内脏时再次无语,只能感叹自然的鬼斧神工……
第801章 琉球国
王文龙切下象拔蚌的内脏,吩咐人拿去煮粥,又要了一瓢热水将象拔蚌笔管放进去烫。
等象拔蚌的外皮瞬间皱起发白,王文龙连忙将之便捞出过凉水,外皮经历冷热之后失去弹性,十分容易脱去,然后王文龙便将脱了皮的笔管切成薄片。
象拔蚌的吃法很多,煎炒烹炸甚至炖汤都可以,但王文龙最喜欢的还是切片后飞水,然后蘸酱油吃,他觉得如此口感最好。
只用不到一刻钟,一盘象拔蚌片便放到了小木几上。
王文龙见杨天生龇牙咧嘴的,问道:“杨大哥怎么了,不喜欢吃蛤蜊?”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