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365节

  一匹马就是上百两银子,冲上两个回合,张柘功家世世代代组建的亲兵队伍就得赔进去,用自己的钱打朝廷的仗,凭什么?

  此刻,如果视线中的那群蒙古人真的冲击了他的监护所,张柘功能做的打算就是坚壁清野守住千户所的卫所城,卫所本就有守边职责,卫所兵在卫所城上战死了,朝廷肯定是要赔的,张柘功也不用付擅开边衅的责任。

  他的千户所早已经把卫下百姓收拢进卫所城中,可惜的就是视线之中那一片郁郁葱葱的屯田。

  三月份种的春小麦,眼见再过大半个月就能收获了,卫所城能把卫所兵保护起来,却没有办法把即将收获的麦田也包进城墙中。

  这群核桃部的蒙古骑兵几个冲锋,肯定要跑到位所城旁边的村庄中抢掠不说,定也把卫所的麦田给踏坏了。

  卫所城外那一片麦田,其中水好田多的部份全都是张家的祖产呀。张柘功作为宁远中左所的千户,实际也是中左所最大的地主,至于这些世世代代居住此地的卫所兵,在当兵之余,也是卫所田中的佃户。

  “这些鞑子怎么就冲着中左所来了呢?中右所王大成他们的城防不是更破吗?抢他们去多好呀!”想到麦田的长势,张柘功就恨的咬牙切齿,半个月前刚看的课,今年雨水不错,他还想着今年能每亩多收两斗租子呢。

  张柘功越想越急,连拍夯土城墙,现在就盼望着锦州那边能给个出兵的命令,有了锦州的命令,他再出兵去和蒙古人作战,损失人命就不需要他负责了,要不然他还真只能看着蒙古人毁坏他的庄稼。

  这时一个明军的令兵急急忙忙的骑马来到城下,后头还追着几个蒙古骑兵,张柘功连忙让人放吊篮去把令兵吊上城墙。

  “千户大人,徐总督的命令下来了,打得过就打!”

  宁远中屯卫的中心就是锦州,如今三边总督徐三畏正在锦州坐镇,那可是整个辽东都司的最上级,一个唾沫一个钉的主。

  “徐都督英明!”张柘功高兴不已,他没打算和蒙古人死战,但窝在城里看对方毁坏自己的庄稼总是不好受。

  徐三畏的话就是准许他出去试试,能把蒙古人吓走是最好,打不过的话,退回城中,徐三畏也给他兜底。这绝对是很体恤下属的命令了。

  中左所的百户陈渤是张柘功的姑表侄儿,披挂走上城楼,问张柘功道:“叔,用什么兵?”

  张柘功道:“挑二十轻骑护我周全,不要用材官,另外的全用卫所中的火器兵和长枪兵,编二百人为一营,你和王百户各领一营,列阵而行。”

  材官就是明军之中有编制的射手,全都是拿箭喂出来的,宝贝的很,张柘功一个都不让上前线。骑兵也很值钱,但为了保护张柘功自己的安全,他决定带上二十多骑,这已经是最低限度。

  重甲骑兵的甲胄甚至比骑兵本身的价值还要高,反正也不是要去冲击步兵方阵,张柘功索性就让骑兵把甲全都放在城里,如此哪怕骑兵战死了也能避免铠甲的损失。

  剩下的人就是火器兵和长枪兵了,张柘功对他们能杀敌没抱什么希望,只用他们来壮声势。

  想了想,张柘功又嘱咐说:“别把咱们囤的好军械使上去,最近不是新送来了一批劳什子空心弹和线膛枪吗,让那些火器兵都用新枪!”

  “好嘞。”

  陈渤嘴上应好,心中却不禁腹诽,心想张柘功是真抠。他们的千户所是有好枪的,那是前两年参加过万历援朝之战在朝鲜战场上换装了一批鸟枪。明军的制式鸟枪故障率相当高,在战场上使用过程中坏了不少,等张柘功等人撤回辽东时,他们剩下的火器已经全是淘汰过一轮后优中选优了,是从朝鲜战场上带回的一批宝贝。

  陈渤心想这回张柘功却是没打算用好枪老枪,而让火器兵举着新火器上战场,故障率也不知有多高。

第669章 蒙古骑兵

  张柘功在这场仗中想要省钱的态度恨不得写在脸上,他手下的士兵自然也心知肚明。

  这一批送往辽东试验的新武器,辽东都司并不太乐意接收,为了能够应付万历,造出来的米尼弹和线膛枪干脆就被大量塞到了宁远中屯卫,这地方距离山海关近,把新武器丢在这里可以少浪费一些运力。

  陈渤奉了张柘功的命令去拿新武器,这才发现他们卫所中囤着的线膛枪居然有将近两百支,足以装备今天所有出战的火枪兵了。

  在二十骑兵的护拥下,张柘功领着两营四百多步兵走出卫所城,耳边不禁传来士兵们小声的嘀咕:

  “他二伯啊,这仗是让打不让打?不是说徐大人改了命令吗,咋让用这枪呢?”

  “小点声,有枪用就不错了,这还是京城来的新枪呢,看这铁枪筒,也是好铁打的。”

  “京城新枪?几斤的好铁就做个这玩意儿,真是浪费东西?”

  “那些京城老爷哪会做枪,想着法子糊弄事儿才是真的。”

  “就看上回那多管神枪,要不是老子丢的快,几枪没放完,老子就先让鞑子给砍了头去。”

  “这回又来什么线膛枪,娘的,咱们只怕枪管里头做的有毛刺,不够光滑,临上阵还用油打好几遍,这群京城里的官老爷愣能想出来在枪管里头刻花纹,这东西能用了?”

  “谁知道呢,说不定人家官老爷就喜欢这个调调,便是肚兜也穿个绣花的,外头看不见,内里高兴不是?”

  听着众人对于线膛腔的冷嘲热讽,张柘功微微也是皱眉。

  兵部经常给他们送这种试验的火器,如这些人说的多管神枪,那就是赵汝桢前几年试制的一种多管鸟枪,他搞了七个枪管,把七个枪管的药室都放在握把上,枪管各有火门控制,打开一个火门就能发射一个枪管中的子弹。

  在设计者的设想中,此枪能解决鸟枪装弹缓慢的问题,但实际放到战场上,不说这玩意儿重达二十斤,装一轮子弹要一刻多钟,战场上完全不可能复装填,就说这玩意儿有七根枪管,除了一根是正着的之外,另外六根都跟孔雀开屏一样指向东南西北各个方向,在战场上谁能用这玩意儿瞄准?

  多管鸟枪惟一的用途就是在敌方快速逼近到有效射击距离之后把七个火门全部打开一次射出七发子弹,运气好了,或许能够放倒对面两三个敌人。

  这些新式武器要多坑有多坑,前线的将士普遍对之看不上,这也是张柘功不重视线膛枪的原因:当军官这么多年,经手的武器多了,张柘功的经验是武器越怪死的越快。

  “还是快点把这批线膛枪消耗掉好了。”张柘功在心里暗想了一句,这玩意儿浪费朝廷的钱他倒不在乎,关键是在军需运输中加上线膛枪和米尼弹会占用其他军需品的运力。

  张柘功高喊一声:“列阵!”原本闹哄哄的卫所兵们立马就安静下来,在军官的指挥下列成了战斗阵型,一排长枪兵在前,三排火枪兵在后。

  卫所兵们列阵之后,陈渤还要拿着米尼弹现场示范如何给线膛枪装弹:新武器刚刚运到卫所不到十天,装弹方法是他在查资料后临时学的。

  原本上面的要求是武器分发到卫所之后马上让士兵进行操演试用,并将武器的使用效果反馈上去,但是这样的要求在中左所自然是无人执行。武器运到的时候正是除草的时间,卫所兵们正在田地上忙着呢……

  今天来突袭永宁卫的河套部骑兵有五百多人,是河套部四十多支派系各自出人凑的。布色图作为河东部的领袖、名义上的河套部首领也不得不带人来参加。

  布色图真是不愿意来,先不说他自己就是大明封的指挥佥事,早就和大明谈好了互市贸易的条件,就说现在这季节:谁六月来抢劫呀?

  蒙古部落南下抢劫一般是在八月后,那是蒙古草原上的严寒时节,牲畜已经吃的肥壮,幼畜也基本长大,接下来的冬天牲畜没有新鲜的草料可吃,养起来还要消耗储备的干草,越养越掉膘,于是“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蒙古骑兵南下的时间因此都是八月到第二年初春。

  而这会儿是六月,是牧场上牲畜上膘的时候,大家部落里都挺忙的,要不是因为抹不开面子,布色图才不会带着二十多个部落里的壮小伙来参加今日的威胁大会。

  这次武装南下是由河套部主张的,河套部的东、西两个王公为了笼络人心表现的也最为卖力,各自派出了甲骑——冲阵这活儿必须由穿着重甲的甲骑来进行,轻甲骑兵只能远远地用弓箭骚扰或者和敌方轻甲骑兵对冲,碰上成建制的枪兵就是个死。

  而由于骑兵的对抗速度太快,领导者为了能够及时的了解和指挥,也必须要混在骑兵队伍中和骑兵一起冲锋。这也是为何布色图和张柘功都必须亲自披挂上阵的原因。

  眼见对面的千户所中走出了列阵的步兵,河套部的东西王公立刻来到队伍最前方,准备带手下重甲骑兵前去冲阵,好好立一场功劳。

  布色图看着对面稀稀拉拉的四百多个步兵,心里对于这些卫所兵的战斗力极为轻视。

  明军面对冲锋的传统阵型是后面三排火器兵射击,前面一排枪兵抵挡骑兵的近距离攻击。

  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抵御重骑兵冲击的力道,枪兵需要将矛斜插在地上,人也要跪下,用身体去支撑向前刺出的矛杆,如此才能抵住重骑兵的冲势。

  但这种跪坐的姿也势会让枪兵在重骑兵突破阵型的时候难以快速起身逃跑,所以需要执行者有偌大的勇气和很强的战场纪律。

  布色图这个千户所的将领多半是以为今日入关的只是一群蒙古部落的散兵游勇,想不到河东部两大诸侯都来了,而且要借着今天的战场立功。

  果然,当河套部的上百重骑兵慢慢的在草原和山地交界处列阵出现的时候,明军第一排的枪兵瞬间就吵闹起来,哪怕指挥的军官开口大骂他们也不肯跪下扶枪,直到军官抽出刀来,那些人才慢吞吞的做了跪坐的姿势。而枪兵身后的火器兵倒是装弹麻利,多半存了放一枪就跑的念头。

  “这四百卫所兵要被吃掉了,”布色图对身边亲信笑道:“我们的人待会冲得快一些,看能不能抓一些奴隶回去,听说今年宁远卫的收成不错,说不定他们肯多付一些赎金。”

第670章 宁远大胜

  正在说话间,河套部根本不会给对面的卫所兵准备好枪阵的机会,他们的重骑兵已经在首领带领下开始冲锋。

  布色图也连忙打马向前,他密切注视战场情形,就见前锋距离明军枪阵还剩五百步,卫所长枪兵却已经有人丢下武器逃跑。

  “真鼠辈也。”布色图道。

  四百步,明军火器兵也乱了,开始有人因为害怕而提前放枪。

  布色图连连摇头,四百步距离上火枪根本打不到人,子药一层棉甲就能拦住。

  而此时明军卫所兵的枪声已经越来越乱,越来越多,布色图知道这说明他们马上就要溃阵了。只等到三百步,明军的第一轮子药全部放完,河套部重骑兵就要策马踏阵!

  “跟上!……咦?”

  正当他如此想的时候,布色图愕然发现冲在最前面的重骑兵人数好像在越来越少。

  怎么回事?被击中了?

  不可能的,还不到三百步的距离,明军的鸟枪在这射程上怎么能打死人?。

  他策马向前,然后很快便在一具尸体旁拉住缰绳,躺在地上的重甲骑兵后背的铁甲上还透着血渍呢,明显就是被鸟枪打穿的。

  这是什么情况?

  在布色图惊讶的同时,宁远卫的火枪兵也是一脸疑惑。

  刚才一些火枪兵因为害怕,在距离冲锋的骑兵五百多步时就放枪,原本以为打完枪大家马上就要溃散的,可接着他们便看到敌方有骑兵倒地。

  随着倒地的骑兵越来越多,火枪兵们也渐渐反应过来:他们发现是枪的问题,手中的线膛枪射程至少在三百步,而能有杀伤力的子药射程说不定能到五百多步!

  有几个站在后排的火枪兵还不信,举枪瞄准之后在距离三百步的位置上又开了一枪。

  枪一响,他们准心指着的重骑兵便直直的倒下去。

  一个老卫所兵呆呆看着手里的火枪:“这啥枪呀,咋打的这么准呢?”

  几个呼吸后,最先反应过来的还是百户陈渤,他抽刀大喊:“弟兄们,鞑子退了,快上去割人头啊!”

  主导此次入关劫掠的河套部一百多重骑兵已经被刷掉了一半,四十多个部落合出来的五百骑兵根本没有强大的战斗意志,眼界劫掠的主力吃不消,此时刚才还呈冲击阵型的各部骑兵自然开始四散而逃,谁也不愿意上去挨枪子。

  而随着陈渤一声喊,中左所的卫所兵也全都反应过来,眼见功劳在前,众人连忙呜哇喊叫的向前冲去。

  卫所兵太兴奋,冲着冲着阵型早就乱了,这正是蒙古骑兵杀一个回马枪的好时候,但是河套部的蒙古兵,此时看见冲上来的汉人步兵反而更快的打马而逃。四十多部族组成的劫掠部队,本来就没啥像样的领导,根本没有在扩散之后重新组织冲锋的能力。

  布色图早就已经带着族人调转马头狂奔了,他不知道汉人又发明了什么怪东西,但那些新枪显然能射得很远而且还能穿甲,他今天是来做人情的,拼啥命呀。他都后悔自己今天来了,人情没做到不说,要是朝廷追究起来,他这个大明的指挥佥事还不好解释……

  新发明的线膛枪和空心弹的组合也许对付不了纪律严谨的骑兵部队,但是对付河套部这种以游行抢劫为目的的小团伙还是足够了,而且使用成本非常低。火枪性能的提高在原时空直接断了集权度不够强的草原游牧民族的命,剩下的无论是准噶尔还是阿富汗骑兵,没有一个是光靠游牧民族的机动性取胜的,全都要针对拥有强大火力的敌军作出相应的改革。

  镇守在锦州的徐三畏当天晚上就收到了中左所的战报,告知他此战打死了一百多真鞑,甚至包括河东部的两个首领。

  听到消息时,徐三畏反复问了三遍才敢相信。

  徐三畏之前对于这次河东部的武装游行并不在意:因为河套部四十二支虽然号称有十万骑兵,但他早探听得知,实际上河套部内部分裂,每支多者不过二三千骑兵,少者仅一二十骑兵而已。徐三畏于是打算分别允许其纳贡,让先来进攻者获得赏赐,后来者予以拒纳和绞杀,以此分化和东部。

  这是以夷制夷的老手段了,河套部的反扑也早在徐三畏的计划之内,他原本都预计宁远中左所会受到一些损失。

  却没想到宁远中左所的卫所兵在没有大量骑兵保护的情况下出城作战,居然能有一百多首级的斩获,甚至还打死了蒙古部族首领。这样的战果即使是在辽东都司组织了预先埋伏的战场上大战也不一定能获得,更别说出战的只是一个千户所。

  何况张柘功他们打死的两个河东部诸侯中有一个诸侯部落中甚至有几千骑兵,这种蒙古诸侯已经可以被称为王公,“撼敌骑”“斩名王”,绝对的大胜!

首节 上一节 365/5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