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322节

  不久之后荷兰执政毛里茨也得知了大洋洲和可能消息,毛里茨当即表示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将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开采金矿提供所有支持,荷兰东印度公司掌握了金矿,对于共和国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好消息,揣着金矿打仗,几乎可以一举解决荷兰人面对着西班牙帝国入侵以及天主教世界围剿所带来的财政危机。

  公司董事会甚至为要不要移民去开采金矿而吵了起来,驻万丹的员工极不相信亚洲人,以坑为代表的强硬派写信要求金矿的开采以及勘探事宜全部由荷兰人负责,甚至连其他的欧洲人也要尽量少来参与,而鹿特丹方面却认为需要引入大量的香料群岛土人甚至是华人才有足够的人手将金矿运营起来。

  荷兰人已经为还没到手的金矿做起美梦来了,不过同时他们还在尽力的捂住消息,甚至连最关心公司股价的董事会也没有往外透露一丝风声,他们生怕大洋洲有大金矿的消息被西班牙人得知,引得西班牙人前来争抢。

  不过荷兰东印度公司奇怪的派出了一支考察队,并且征召了大量的矿业专家的消息是瞒不住人的,英国人和西班牙人都派出间谍去打听荷兰人究竟发现了什么好东西。

  王文龙得知这消息只怕会笑出声,荷兰人的确找到了金矿附近,不过他们找到的是开采难度大的澳洲西北金矿,不大规模的引入移民甚至使用机械掘进设备,这些金矿根本无法投入生产。澳洲易于开采的金矿在东南方,就是被称为新金山的墨尔本一带,这群欧洲人下意识在原住民驻地附近寻找金矿,把方向给弄反了。

  三国的这一番折腾,不知要白费多少钱。

  虽然金矿还没找到,但是东印度公司在确定了大洋洲和金矿的情报之后更加相信了王文龙这里的情报,虽然之前的什么圣殿骑士、金苹果还有圣杯的故事已经浪费了东印度公司大量资源,但是这件事情证明了王文龙一定有一个外界都无法得知的信源。

  潘秀由此成功进入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员工序列,王文龙也被鹿特丹标记为万丹评议会需要特别关注的人物,在其所关注的大明人物中的重要程度直接超过了徐学聚、李旦,和万历皇帝、月港都税太监梁永齐平。

  ……

  王文龙丢出消息之后也不去管荷兰人闹得如何鸡飞狗跳,而是全心全意的搞起了海图的传播,十月初,衡山书斋又送来了一批经过基础数学教育熟悉航海术原理的文人,王文龙再次去往泉州,打算跟李家一起合办一个舟师教育学堂。

  没想他刚到泉州,才在李家住下,泉州新任知府姜志礼却突然上门拜访。

  “建阳,未递帖子便冒昧来访,礼数不周之处还请见谅。”姜志礼开口不叫“王舍人”而是称王文龙的字。

  王文龙这个谨身殿中书舍人的官职才七品,而泉州知府则是正四品官,以官职来论王文龙就比姜志礼矮了许多,如此称呼足可见姜志礼客气的态度。

  王文龙笑道:“太守新官上任我还未及去道贺,反而是姜太守找上门来,太守不相怪便是好了。”

  姜志礼笑一笑,又说:“建阳先生关心福建百姓生计,所传大牵星术可是救了福建千万商旅啊。”

  “太守过誉了,”王文龙看姜志礼是个老实人模样,憋了半天才想出这一句吹捧的话,脸都已经憋得红了,心中好笑,主动给他台阶说:“不知太守今日前来所为何事,旦请直言。”

  姜志礼闻言才收起笑容,颇为愁苦的说道:“建阳公,实不相瞒,这泉州知府不好做呀,商人和梁公公两相催逼,我在中间只能受夹板气。”

  王文龙问道:“近日泉州可是出了什么难事?”

  姜志礼说:“还不是开海禁海之争,已经酿成罢市的场面了,我也是实在没有法子这才来请建阳公给出个主意,建阳是八闽士商之望,正要请求建阳出面,为梁公公和商人两边互相说项,此事才有转环之机呀。”

  “我与梁公公并不熟悉,恐怕没这情面。”王文龙委宛推却。

  姜志礼颇为急切的说:“先生作为名士又有官身,可以在梁公公面前说上话,否则我这里实在是抵不住梁公公的要求,我实不想闹出派兵镇压商人之事。”

  姜志礼是东林党人出身,他和太监之间的争端很容易就涉及到东林党争,王文龙不太想参与这个浑水。

  这事情是从泉州开始的,王文龙大概探听得知是因为泉州的海商害怕海禁实行所以闹起此事,和合法开海的漳州不同,泉州是私商聚集地,小海商们的罢市活动在此处闹得最为激烈。

  梁永看到事情要闹大可能影响他收税,已经多次示意姜志礼出兵镇压,如果没有姜志礼顶着,这些海商中多半已经有一些头领被抓进去。

  王文龙思索一阵,说道:“泉州的海商罢市领头者也只是些中小商人,他们组织度不高,想要找他们谈也谈不出什么,一切还在梁公公那里,不若先请梁公公赴宴相商,听听他的意向再说其他。不过,我与梁公公实不相熟,能不能谈成我也无法保证。”

  姜志礼眉开眼笑道:“成与不成都要多谢建阳仗义相助。”

  两人又聊了一阵闲天,姜志礼这才起身告辞,王文龙将人一路送出门去,看着背影点头说道:“心系百姓,确然算一个好官了。”

  姜志礼虽是偏向东林党的官员,但和那些只会喷人的东林党人不同,他是个实务官,历史上在泉州知府以及广东副使的任上都干的颇有声名,在泉州知府任上还解决了泉州卫所兵的欠饷问题。

  姜志礼后来被罢官也是因为不愿意给魏忠贤建生祠而被削职为民,此人参与的党争活动不算太多,也实际给百姓做出了贡献,这年头的官员在朝堂中活动几乎没有不参与结党的,东林党中也有不少好官,并不能一概认为是夸夸其谈之辈。

  傍晚,李国助从外头回来,听闻泉州知府姜志礼来过,王文龙还答应了他的要求,要代表泉州小商人去和梁永谈判。

  李国助直接摇头道:“你何必去踩这趟浑水?”

  李家是大商户,哪怕福建再次禁海也影响不到李家的利益,李国助对于这些小商人闹的事情完全不在意。

  王文龙也不解释太多,笑道:“这是人情之情,推脱不得。”

  这理由还真说得过去,姜志礼在当泉州知府前的上一任工作是刑部员外郎,沈宜修的老爹沈珫是刑部主事,两人的办公室紧挨着,岳父沈珫之前在和王文龙的书信中就提过姜志礼和他关系极好。

  闻言李国助也只能苦笑道:“建阳有所不知,这泉州的商人罢市可不好解决。”

第575章 海商罢市

  根据李国助的叙述这一次泉州的小商人罢市活动最早只是商人们反对禁海的一次小游行,现在却已经演变成官府和罢市商人之间的冲突。

  海五路出航之后掀起的开海禁海之争极大影响泉州小商人的利益,所以泉州商人在一个多月以前便和福州的海商一样在街巷上自发的组织起来,分发传单号召百姓们支持开海。

  商人们最初的行为非常克制,万历年间各种市民的集会抗议上书活动时常发生,州府县学等地方比商人们组织的更热闹的抗议也是屡见不鲜,但是泉州海商的这一次小游行却引来了反对者极为冲动的行为。

  前文说过,泉州并不是合法对外开放的口岸,会从泉州出海的商人在法律意义上全部是走私商,当然实际上走私也是要交税的,月港督税司在泉州没有少收商业税,商人们也不觉得自己在犯罪。

  可是禁海一派看到商人起来呼号,似乎将局势给判断的过为严重,决心全力打压,于是抓住了泉州海商全是走私商的这一弱点,直接请求官府出面镇压这些商人。

  姜志礼不愿意出面做这种事,而这些福建的权贵也是荤素不忌,居然直接找到了督税太监梁永。

  月港督税司以前对于福建的走私生意其实是睁一眼闭一眼的,虽然走私违法,但是走私商人也交税,而且这些税目越是不清楚督税太监就越能从中做手脚。

  所以前两年梁永巴不得全州的违法商人越多越好,越是违法才越需要他们这些有权势之人做保护伞。

  可是自从万历皇帝和六部商议了分账收税的模式之后,月港督税司就不再做这样的生意了,税监都撤了不少,泉州的商人都去走泉州府县税课司局的门路,梁永能捞到的油水也是大大减少。

  梁永的捞钱主力从非法的乱收税变成了合法的发放船引,可是因为福建的走私商人太多了,月港合法放洋的船引可有可无,根本卖不上价钱。

  这时候打击走私商对于梁永就成了一件绝对有利益的事情,于是梁永和部份支持禁海的福建世家一拍即合。

  梁永派剩下的税监去严查泉州的小商人的走私货物做出即将要禁止私商的样子,泉州的小商人一下也怕了起来。

  如果泉州府真的严查走私本地的商人估计要有一半破产,就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他们也必须要坚持到底。

  姜志礼也不敢支持梁永的行为,哪怕这些走私商人已经犯法,但是查了他们也会给泉州府带来大乱。配合太监和大族打击私商虽然合法,却也是违反东林党人所宣传思想的事情,姜志礼如果配合梁永肯定会被仕林耻笑。

  姜志礼已经找商人和梁永谈判了半个多月,却没商出任何结果,商人们愿意多出钱贿赂,但不可能接受严查私商出海,这和禁海也没有什么差别。而梁永那里也知道,不可能真的完成禁海,但是他做出极限施压的态度能够从商人手上榨出更多的油水。

  于是姜志礼这个泉州知府头疼不已,月港督税司找他麻烦,泉州的商会向他诉苦,泉州本地的官绅也来跟他求告,商人的罢市也已经越演越烈,即将变成全面罢市的场景。

  这也是王文龙到来之后福建的市民阶级比起源时空壮大了不少才会引发的蝴蝶效应,原历史上姜志礼所到达的泉州府可没这么多麻烦事情,姜志礼可以从容的布局,先抓兵再治民,而现在放在他面前的就是一团乱麻。

  就像王文龙所说,姜志礼的确是个心念百姓的好官,他不想要留下派兵镇压商人的名声,但是商人的罢市继续进行下去肯定是不行的。

  全年也才十二个月,一个月的大规模罢市,带来的结果已是本年度的商税直接少了接近五分,这个情况如果再加恶化,他这个泉州知府都会没地腾掿,泉州府的财税今年就要出大问题,他的乌纱帽都保不住。

  而且梁永那里也已经带着缇骑赶往泉州,若让梁永手下的爪牙上街,场面只会更加难看。

  若今天王文龙不愿出面,姜志礼已经打算派兵镇压了。

  ……

  滑竿在泉州的西街上缓缓行驶,跟平时比起来西街上的店铺明显冷清,许多一半的店面已经下板,另一半的店面虽然开着,但是老板伙计们全都紧张兮兮的模样。

  路上还有税监带着爪牙在巡视,不允许剩下的店老板们关门,只不过被他们这么一吓街面上敢来做生意的人也没有多少,老板们开着门也不过是在等苍蝇。

  自从泉州的海商罢市以来,商人使用了威胁的手段,让不少店铺老板都感觉紧张,干脆落下门板回家去歇息。没来得及收到消息关门的老板们就倒了霉,现在虽然没有生意,但是想关门都关不了,一旦关门落板,分分钟成为被税监们针对的对象。

  滑竿在开元寺旁的一间大厝前停下,王文龙走下滑杆,立刻就有仆从前来欢迎。

  今天是王文龙出面的宴请,请刚来到泉州的收税太监梁永和姜志礼还有泉州的几个商人、士绅代表一道吃一顿饭,梁永倒是挺给王文龙面子,接到帖子之后爽快答应。

  王文龙已经提前半个时辰来了,他一进院子却见姜志礼比他来的还早。

  姜志礼不停的擦汗,相比之下王文龙则颇为自在的在已经摆好冰山盘头的待桌边坐下,笑着询问这府中的厨子有没有把菜准备好。

  等了一会儿时间,泉州本地几个豪绅和商人也都到来,跟他们一一打过招呼,一直等到约定时间,姜志礼忍不住问王文龙:“这梁公公怎么还没来?莫不是变了卦?”

  “大人这是关心则乱,”王文龙笑道,“若他变卦那就是他梁公公先给泉州士绅摆脸子,后续咱们倒好做了,我猜那梁永不会有这么蠢。”

  “建阳说的对,是我急躁了。”姜志礼尴尬一笑,他做了好几年的刑部主事,养气的功夫是在的,只不过这泉州海商和太监梁永之间的斗法持续了一个多月,他为这事情焦头烂额,原本的城府也守不太住了。

第576章 贪得无厌

  众人在等了整整半个时辰,雕刻的冰山都开始滴水,这时梁永才带着随从缓缓而来。

  梁永一见到门前迎接的姜志礼和王文龙当即便拱手笑道:“姜知府好,王建阳,我在督税司里可常听你的名字!”

  王文龙也表现的亲近说道:“那是,督税司是当年我的老东家所在。公公入闽这许多时间,学生一直未得机会去拜见。”

  梁永摆手道:“我平日公务繁忙,在督税司里头待的时间也不多。”

  王文龙说:“为圣上办事,劳心劳力正是尽忠的表现。”

  “建阳此话说的好,”梁永笑道,“我们做內监的,若不是常秉持着忠义二字,那也不算个人了。在西北收税对抗鞑靼人是这般,在东南收税为国储财也是这个想法。”

  “哈哈,公公的忠心是可见的。”王文龙笑着又捧了一句。

  众人落座,王文龙和梁永从西北局势聊到军事,又从军事马政聊到东南抗倭,两人天南海北的吹牛,却始终没有提起今天的正事。

  直到酒过三巡,桌上的气氛活络起来,王文龙看看一边的海商才问道:“梁公公,不知这次泉州海商之事公公是怎样想法?”

  梁永放下装着佛跳墙的德化细路瓷碗,边上小厮连忙递上一条擦嘴的热毛巾。

  梁永擦擦嘴巴,一开口就是官腔:“我竟然为朝廷督税,自然不能坐视福建的走私泛滥而不理。”

  王文龙道:“可是月港督税司现在只有设卡收税之责,查缉走私并非督税司职责。虽然有见事不平仗义相助的道理,但如今督税司的税监威胁查扣商人出海货物,事情越闹越大……”

  他看看在场众人,对梁永拱拱手说:“学生以为公公虽是好意,可到底不太了解泉州当地情形。此事急切不得,若是干扰了今年泉州税收,恐怕各方都不愿看见。学生今日希望做个中人,大家一起协商,各自划下价码,也能避免冲突闹大使得各方利益全都受损。”

  梁永将擦嘴的毛巾一丢,摇头笑道:“税监上街稽查合理合法,出洋与不出洋的货物本来就是两样的税收,本地商人希望我睁眼闭眼,然而朝廷的税收损失谁家来补?而且这些奸商团结一起图谋闹事,还有人鼓吹要打进我的府中,这样人物如何能留?”

  王文龙闻言疑惑的看向海商:“有人鼓吹要打进梁公公府去?”

  那几个海商对视一眼,有个商人尴尬的拱手说道:“这几日海商们越闹越利害,急切之中却然有几个海主说出了这样话语。”

  “姜大人,你看?”王文龙连忙看向姜志礼。

  姜志礼也听清楚了,梁永明显是找问题想要捞更多,那些说要冲击梁永府邸的海主也的确闹得有些过分,面对梁永,他不能一步不退。

  姜志礼猛的一拍桌子,大声对那几个商人道:“不管他是什么理由,怎能如此冲撞大监?此事须得彻查,将这几个口出狂言之人都拿入州府法办。你等知道消息的也不能隐瞒。”

首节 上一节 322/5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