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320节

  刘香的队伍中有了会大牵星术的舟师,这群和刘香一起做惯了没本钱买卖的舟师也是胆大,第一次到大洋上使用牵星术居然就敢偏离航线,独自跑到与预定埋伏位置相差半海里的地方在海面上飘着。

  等到日本人的船只逃跑过程中,他们突然杀出,让一艘日本海盗船惊慌之中脱离了队伍,然后就是被刘香等人包围、跳帮,这就是刘翔能够抢到半船香料的原因。

  此战虽然结果有些拉胯,却还是让刘香名声大振,也让海主们对于海五路的实力信心大为增强。

  姚旅将这一段海上战斗的过程仔细写到了自己的信中,又描述了船队这一次下南洋的损失,光是姚旅所了解到的就有十五条船被风浪漂没,至少五个舟师不知所踪。

  王文龙看到书信之时不禁感叹:“可惜呀,可惜,牵星术在大洋上使用的经验还是太少了,这五个舟师都是东藩书院训练出来的,又是福建的老船工,就这么死在了海上。”

  一旁前来送信的李国助安慰说:“出海哪有不死人的?这次走的还是新航路,只损伤了不到一成的人马,已经超出许多人的预期。”

  王文龙说道:“你原来提醒后续去南洋的海主,让他们一定要趁机在西洋岛屿上多建立港口,不要以为新的导航办法就能够一劳永逸的改变荷兰人对于西洋控制的情况,没有港口,咱们大明的商人始终都是海上浮萍。”

  历史上明朝的海商下西洋的人数非常多,甚至在西洋的殖民地人口之中华人一度也占到了相当高的比例,但是始终是一盘散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华人没有占领可靠的根据地。

  由于朝廷对于商人出海并不支持,华人海商之间又不团结,加上没有一个根据地做依靠,在对付华人商贾的时候欧洲殖民者经常很容易用利益就收买了不少商人给他们做帮手,甚至很多华人商贩宁愿和殖民者合作,因为他们感觉和殖民者合作自己的财产能得到保护。

  现在海五路虽然成功依靠新的航海术挑战了荷兰人和西班牙人的海上封锁,但如果这些商人没有组织起来,最后还是会被占领殖民地的殖民者们打败。

  李国助对此也颇为认同,他点头说道:“我会派人去通知海商,顺便督促大员港快些建船造炮,咱们的确要有硬实力,才能够在西洋站住脚跟。我看荷兰人没这么容易罢休,如果他们知道了福建商人用的航海术,只怕更要重视了。”

  王文龙和李国助都没意识到,他们说话之时荷兰人已经在收集情报,因为海五路的第一次出航就已经把他们吓住了。

  和西班牙殖民者不同,吕宋岛上的殖民者都是西班牙殖民帝国的官员,只要能够管住殖民地收上税收就能够对宗主国交代,他们对于海上商路的封锁只是一种学习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应急行为,封锁的并不算严密。

  而对荷兰东印度公司来说挣钱才是公司的最大目标,封锁航路获得的垄断贸易的利益对他们来说是极大的诱惑,所以荷兰殖民者在封锁商道这一条上也格外用心。

  海五路的船队来到北大年苏丹国的同时,先头船队已经进入了荷兰人准备掌控的香料群岛,发现这些福建商人居然找到了非传统的航线,这迅速引起了荷兰人的警惕。

  王文龙所绘制的海图在台湾已经印了上百份,大牵星术的教学小册子也一起发售,甚至对于大牵星数的赞赏文章早就已经在福建的报纸上连篇累牍的刊载,荷兰人很容易就知道了牵星术的存在。

  万丹的公司评议会对此极为惊恐,他们过去一直是看不起中国人的航海技术的。

  不像欧洲人,或是有大资本的支持、或是带着传教的狂热,他们敢于面对死亡的风险而去探索新航路。此时亚洲海面上的中国人都是一群将本求利的商人,探索新航路这件事情的风险根本不是只有几条船的小海商可以承担得起的,所以在过去欧洲殖民者的印象中,中国人只会跳岛航行,甚至没有在海上观星辨象的本事,航海技术还比不上阿拉伯人。

第570章 荷兰人的惊讶

  大航海时代开始之时,欧洲人对于中东以及中国还没有科技上面可以称道的优势,可是距离葡萄牙帝国第一次远征加纳利群岛探索新航路迄今已经一百九十年,欧洲的地理大发现让他们积累了大量的航海和天文知识,欧洲人在技术和理论迅速赶上并且超越了世界的其他地方。

  有了这样的技术优势,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殖民者们来到亚洲,不光看印尼群岛上的土著人像是看一群野蛮人,就是对上大明和日本都已渐渐开始有些鄙视的态度。

  而王文龙的这一份海图却让他们大开眼界,王文龙所提出的利用三角函数测量维度的方法让他们大感惊奇。

  王文龙的牵星术本来就没有打算瞒着外界,一来是客观上瞒不住,二来在亚洲海面上中国船只的数量几十上百倍于欧洲人的船只,在技术可以自由流通的情况下,牵星术对于中国航海家带来的技术提升显然是效果更大的。

  按照原历史,六分仪等仪器欧洲人过个几十年也会自己发展出来,这时地理大方县时代已经到达尾声,世界上大多数地区都已经被人们发现了,有没有这样的仪器和航海技术对于欧洲人占领世界各殖民地的速度并不会有太大影响。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万丹评议会迅速叫来附近的荷兰船长以及领航员仔细分析从华商手上弄来的牵星术手册,那些熟悉航海技术的领航员看完翻译之后的手册版本直接惊呼:“王文龙先生对于三角函数的研究已经超越了欧洲一个时代!”

  这也是因为他们离开欧洲太久,再加上这年代的欧洲各地区之间信息传播也没有后世那么快,所以这些人不知道最近欧洲的数学发展。

  前两年其实有一个法国数学家弗朗索瓦·韦达,已经把三角函数和代数结合在一起,并且研究出了不少的平面三角形式,王文龙在这本手册之中所用到的数学工具基本上都已经被发现了。

  这位韦达本职工作是议会的议员,业余研究数学,他就是后世全世界中学数学都会学的二次方程解法中“韦达定理”的创始人。

  在王文龙前世的历史上,因为韦达对代数学的研究和贡献,此君后来被称为“代数符号之父”。

  不过本时空,由于王文龙的存在,韦达这个“代数符号之父”的名头却面临了极大的竞争。

  倒不是王文龙故意想要抄袭他的学术成果,而是想要普及代数就必须用到韦达所创造的一系列概念,王文龙写出这些概念时自己都没意识到这些概念就是韦达所提出的。

  结果就是后世人发现在韦达提出相应的代数学理论的几乎同时期,王文龙在大明所写的一系列数学普及课本中早已开创了用符号表示代数的方法,而且比韦达所提出的初期带数学概念更加的成熟和体系化。

  王文龙所用的代数符号为了便于明朝人理解,直接用上了天干地支的“甲乙丙丁”,外加上“天”“地”两个特殊代数符号,天干地支加上天地二元共有二十四个符号,用来表达代数式足够用了。

  由于王文龙蝴蝶翅膀的扇动本时空的中国各项科技发展的速度远远不是前世那个蒙昧不开化的满清可比的,中国人在数学的研究上也占有相当大的地位,所以好些数学发明的名头都有中国人与欧洲人之间的竞争。

  别以为数学就真的不分国界,比如历史上最早的三角函数值表就是阿拉伯人制定出来的,阿拉伯人也几乎将三角函数的一切概念都已经发展到了成熟。

  但是在前世数学史上第一个留下名字的三角函数表制作人却成了哥白尼的学生瑞提克斯,此君只不过是在阿拉伯人已经出版的三角函数值表上用了更多时间制作了更详细精确的三角函数值表而已,而那些最早提出三角函数值表计算概念的阿拉伯数学家则直接在历史上被抹去了名字。

  此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对于突然掌握了先进航海技术的中国商人极为忌惮,他们担心一旦这种航海技术流传开来,再加上海五路商号成功下西洋的宣传效果,将会使得大量福建商人脱离荷兰殖民者的控制。

  荷兰人准备下重手联合围剿福建商贩,不过还没等到他们动手,西洋各地传来的消息就让他们更为惊恐。

  经过王文龙这穿越者蝴蝶翅膀的影响,大明的东南一隅大概是此时全世界印刷技术最发达信息流通最快的地区,福建的报纸报导了一系列海五路成功下西洋消息,福建和江南的海主都知道了大牵星术这种对付荷兰人海上封锁的方法已经试验成功。

  于是前往台湾的商船在上半年减少之后,于万历三十四年的最后几个月突然迅速增加,东藩书院更是慕名而来了许多想要学习大牵星术的海商。

  这些商人一窝蜂的下海,他们当然没有荷兰东印度公司那样高的组织度,装备的武器同样是对付海盗还有余力,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战舰比起来却也不算什么。

  不过耐不住这些福建商人习惯打游击。

  这些商人所驾驶的几十料的小福船,配备了舟师之后行动灵活又方便。

  沿海的中国商人往往把船只用本地方言称作“舰”,这个发音在欧洲人听来就是“junk”,所以一直到后世中式的小帆船都被称为“junk”船,这个词又被广东话翻译回来,就成了后世的戎克船。

  “junk”在英文之中有垃圾的意思,体现着欧洲人对于这些中式船只的鄙视,这些船只在他们看来既廉价又不科学,而且因为私人船主不擅长维护的关系,往往是破破烂烂凑凑合合的。

  可是在战斗之中这些戎克船确实实实在在有着相当大的优势。

  中国的小船造价便宜、行动迅速,所组成的船队能够轻易在港口旁一阵风似的包围行进,甚至因为太过便宜,海主会毫不犹豫的在面对强大敌人时舍出其中一两艘当作纵火船使用。在蒸汽战舰出现之前哪怕是巡洋巨舰也抵抗不住这样的蜂群攻击和火攻。

  荷兰人还真别把福建的海商惹急了,这些小走私船配合上牵星术,行动神出鬼没。一起出现甚至能直接瘫痪荷兰人的港口。

  就在荷兰人着急的时候,他们远在福建的间谍却正逢大喜之日。

  潘秀和苏州大户陈家商议了一年多时间,终于将陈家一个庶出的女儿娶进门来。因为潘秀跟着王文龙一起回到福州工作,所以陈家先把女儿送到福州城里办酒,等潘秀回苏州时,还要在苏州城再办一次。

  荷兰人的日子不好过,显然也影响到了潘秀,拿着请帖去参加潘秀纳妾的酒席时,王文龙就见潘秀虽然脸上挂笑,但是背着人时表情却有些忧心忡忡的。

第571章 双面间谍

  潘秀的确正在纠结之中。

  他最初回到大明,只是想来探听清楚王文龙的身份,原本只打算在大明待个小半年时间,却没想到现在一呆就是好几年,而且自己还在大明闯下了不小的名声。

  就比如今天他所娶的这陈家女儿,苏州陈家可是颇有脸面的大族,虽钱财上不一定有跟着荷兰人贸易的潘家富足,但是人家上一辈可是出过进士的。

  就为了这一面进士及第的匾额,潘秀娶陈家的女儿之时也不敢说是纳妾而是作出平妻的态度,三媒六聘一样也不少,对此潘秀在晋江的妻家也不敢说什么话。

  如果说最初回到大明做探子时潘秀想的是能够凭借这一段时间的工作纳投名状,为自己以后在西洋做生意找到一个坚实的靠山。那么现在潘秀就真舍不得离开大明了。

  他现在已经是八闽的青年名士,福州苏州两地《旬报》的专栏作家,还娶了苏州豪门的女子做妻妾,回巴达维亚去做海商怎么能有这样的生活?

  要知道这时候的巴达维亚还只是荷兰人所掌控的一个贸易港口而已,哪怕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亚洲的总部万丹也不过是一个人口过万规模的小城市,放在福建也就是个偏远县城级别,还要啥没啥,买张报纸都得是过期三个月的。

  潘秀有时甚至会害怕公司突然叫他回巴达维亚去,那样一来他不光得放弃自己现在在大明的功名利禄,更可能在以后被人发现自己原来是个间谍而一辈子不得再履中土。

  他的人设实在弄得太成功了,以至于丢掉这个人设对于潘秀来说代价跟杀了他差不多。

  “老爷,用些糕点吧。”新媳妇从苏州带来的丫鬟端着一托盘的苏州船点过来。

  潘秀看着那丫鬟,虽没有十分容貌,也有个七分的模样,潘秀知道自己新纳的这一房望门女子像貌平平,故而专门带了陪嫁的丫鬟前来,以后也是要供自己享用的。

  留在大明日子多好过呀!潘秀心中更加不舍,前两天回晋江,他都故意不打听自己在巴达维亚的老爹的近况了,就是怕牵扯出荷兰人的消息。

  他点头说道:“有劳了,放茶几上吧。”

  丫鬟转头之时含羞带怯的用眼神撩了潘秀一下。

  等她出门去,潘秀这才开始看人家送上门来的贺帖。这一次纳粹的婚礼是潘家长辈专门跑到福州来操办的,各项礼数都弄了周全,来贺的客人的请帖也被一份一份的分好了。

  最先拿起的自然是名士官员的那一沓,王文龙的帖子放在第一张,足以体现出王文龙在此时福建人心中的分量。

  潘秀对此极为认同,王文龙的学术水平太高了,其他学问且不说,王文龙对于殖民主义的理解在潘秀看来就比东印度公司万丹评议会等那些评议员们还要透彻。

  如果王文龙生在欧洲,把他对于殖民主义的理解写一份报告呈交给鹿特丹,相信东印度公司的董事会将要追着授予王文龙一个高级职员的职称。

  通过和与自己保持联系的荷兰探子之间的交谈,潘秀也知道在东南亚有许多欧洲人都在看王文龙的书,受到王文龙思想的影响,甚至有东印度公司内部人员反对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东亚海上航线。

  他们认为能够培养出王文龙这样思想家的国家,本国的商人未来一定会有相当庞大的出海力量,荷兰东印度公司和他们斗争以后会吃大亏。

  荷兰东印度公司内部也是有不同思想派别的,前期在亚洲和商人们友好往来的东印度公司高层与现在科恩所带领的一批东印度公司激进派之间的斗争一直隐隐约约存在。

  不过这些声音在东印度公司内部没有太大市场,科恩被鹿特丹的十七人董事会指定空降到亚洲本身就说明了鹿特丹对于亚洲殖民事务的激进倾向。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一个股份制公司,董事会才不会管以后和大明之间的冲突,只要短期之内能够赶快见到盈利炒高股价,他们这一届董事就能得到很高赞誉。

  作为长期在王文龙身边的秘书,潘秀对于王文龙也是越了解就越感到神奇,很多事情王文龙并没有对外透露自己的想法,可是潘秀鞍前马后,仔细关注之下难免有所察觉。

  比如前段时间福建的海商都觉得荷兰人会和西班牙人死斗,而善待福建的商贩,唯有王文龙调分离析的指出,认为荷兰人在斗争的情况下更会抓紧垄断航线,有人以为荷兰人会被和西班牙人的斗争给分散注意力只不过是对于股份制公司只求盈利的想法不够了解而已。

  王文龙的预测似乎从来就没有错过,甚至常体现出能掐会算一般的精准,潘秀曾一度怀疑王文龙在西洋之时学过六壬测算的本事,不然许多问题都无法解释。

  潘秀看了看贺帖又吃了些糕点,之后便整理衣服去前边招呼客人。刚走出门廊,就见场中邓道协同着徐兴公两人勾肩搭背在一块吵嚷。

  邓道协带着几分醉意说:“我不信兴公能有这样的测算本事!”

  徐兴公则摆手道:“不信时我们大可作赌。”

  潘秀问一旁的邓志谟:“两位先生在吵什么?”

  邓志谟说:“兴公自言近日读易经有感,练成了一套射覆的本事,要和道协作赌呢。”

  射覆就是让人将一些小东西藏在碗下、柜子里,然后让测算者掐算所藏的东西是什么,是这年代研究六壬之人经常拿来互相比较的小游戏。

  “算就算,”徐兴公对一旁的王文龙说:“还请建阳藏个东西,由我来测算!”

  王文龙正在一旁看好戏,闻言稍稍思索,便叫人拿过纸笔来笑道:“我写个东西便藏在伯风处,兴公只要算出写的大体是什么那就算你的本事。”

  “这有何难?”徐兴公对于自己的本领颇为自信。

  潘秀笑着让仆人拿来纸笔,王文龙为了表示公平谁也不让看,自己背过身去悄悄写了一串东西,等纸稍稍干了便折叠起来交给潘秀。

首节 上一节 320/5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