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297节
那尪姨身边的土人首领颇为不满,一个中年男首领叫来翻译说道:“都是你们这些汉人在大员港开港得罪了神明,才导致疾病的蔓延,为了麻豆社的存续,我们不会再和你们进行贸易,更不可能让你们砍伐山上的神木。”
平埔族信奉的是原始萨满教,这是一种横跨欧亚大陆的原始宗教,从西亚的草原到上古的中原,甚至一直到美洲,几乎所有从欧亚走出来的民族都有着类似的宗教仪式。
原始萨满教最重要的信仰就是万物有灵,其实平埔族平时也会伐木砍柴用于生活,但是天花一起,他们立马就把问题怪罪于新到来的汉人移民,连正常的生意都不愿意再和汉人来做,更别说允许造船厂伐木了。
第524章 我也是仙人
听了翻译的一番解释,欧华宇第一个忍不住,他直接小声对手下人询问:“这麻豆社如此啰嗦,有多少人?咱们能不能打得过?”
闻言大员港的移民点的管事连忙说:“这麻豆社的土人极为彪悍,而且他们惯于跑山,若是和他们起了流血冲突,咱们是打不过的。别说我们,三一教来了都没辙。”
他这还真不是灭自己威风。
历史上麻豆社同样是面临天花肆虐,加上荷兰人对他们的各种手段比福建海商要残酷多了,于是麻豆社决定反抗,他们联合了另外两个平埔族的部落,并从福建海商处购买来大量武器,发动了“麻豆社事件”。
三个部落的联军直接打进了荷兰人的赤坎城,将荷兰人的住屋毁坏殆尽,杀死大量牲口和殖民者,直接打死热兰遮城四成的荷兰守军。
后来荷兰人对于麻豆社的报复绵延了六年,直到派了五百多名荷兰士兵上岛,分批冲入麻豆社的村落中见人就杀,搞焦土政策才成功逼迫麻豆社投降。
今天移民台湾的福建海商说到底还只是一群商人,他们可没办法像荷兰东印度公司一样搞一支武装队伍直接把麻豆社给屠了。
李旦脸色不好,而尪姨那边的人也是一脸戒备。
麻豆社的长老拖着那些下山送木头的麻豆社青年就要回去,想要做生意的汉人商贩又跑到前边阻拦,汉人脸上带着笑,但是拦在路上就是不愿走,麻豆社的成员骂骂咧咧就要伸手推搡,眼看两边就要吵起来。
王文龙实在看不下去,出声对翻译道:“你告诉那布水尪姨,这事情和贸易无关。我们可以购买药材送到麻豆社里,帮他们治愈天花疾病。”
李旦也立刻反应过来,点头说道:“就按我女婿的话说,而且你告诉那布水,治天花的药材我们不跟她收钱,只要她继续跟我们做贸易即可。以后他们每一次来山上贸易,都可以领一些药材回去。”
李旦这是想用药材吸引麻豆社跟他们继续合作。
那翻译虽然有些畏惧天花传染,但还是忙跑过去和麻豆社的布水说话,闻言麻豆社的众人讨论了一阵。
布水听罢摇头说道:“多谢你们的药材,但是木头绝不允许你们砍。”
边上又有一个长老模样的中年男人表示:“如果一定要贸易才能得到药材,那我们连药材也不要了。”
王文龙皱眉问翻译:“这说话的人又是谁?在麻豆社里掌权吗?”
翻译解释说道:“平埔族的部落里除了尪姨之外,大事情还有十几个长老决定,这大概是其中一个。”
王文龙点头,心中明白这是原始部落常见的长老制。
王文龙道:“帮我翻译,天花是传染病,现在他们部落众人已经染上了天花,即使不和汉人继续做生意疾病也不会自己消除,拒绝汉人的药材只会让他们部落中的百姓日子越来越难过。”
翻译磕磕巴巴的把这句话翻译的过去,但对面那中年长老是个暴脾气,不等翻译说完就是一阵输出,指天指地的骂。
“他说的什么?”王文龙皱眉询问。
翻译苦笑道:“说的尽是一些不体面的话。”
“直白翻译过来就是。”王文龙说。
那翻译硬着头皮道:“他说它们的尪姨可以通天地众神,我们这些汉人什么都不懂,得罪了神灵,才使得他们麻豆社中有此灾殃,这个病只有靠他们的神灵来治,不要我们汉人插手。”
王文龙笑道:“想要请神还不容易,我们也有神,回头我去找三一教里头的和尚道士带着药到他们麻豆社里念经就是了。”
听到王文龙所说的话,麻豆社的那中年长老又是一通抱怨。
翻译苦着脸道:“他非但不领情还出言不逊,说是他们的尪姨能够做法,把先生的神魂都收去。”
闻言一旁看热闹的福建商人全都不干了,纷纷道:
“胡吹大气,有这本事倒让她使来看看!”
“建阳先生是什么人物,敢用这样话语来咒他?”
“此辈土人好生无礼,果然是蛮夷一流!”
“倒也巧了,”王文龙乐道,“我也会些法术,不如就由我到社中去施法救人和这尪姨比一比,但如果我治好的族人更多,他们可就不能再禁止族人和汉人贸易了,还要跟我们合作卖木头。”
在场的福建商人也想起了王文龙身上的种种传说,王文龙不光是福建的大名士,人家可还是救荒菜仙人、能和三一教的长老谈笑风生,定然是真会点什么神法。
“对,就让建阳先生跟他们比比。”
“让他也见识一下咱福建人的本领。”
海商纷纷起哄,李旦则是有些担忧:“贤婿可不要争一时意气,他们麻豆社里可还闹着瘟疫呢。”
王文龙对李旦笑着点点头表示放心,接着便高高在上的激怒对方道:“怎么,难道怕了?”
对面的族人脸色难堪,聚集在一起一通商量,最后布水站出来通过翻译说道:“先生真能够请神帮助村子?比试就不用了,只是先生能怎么证明?”
那中年的长老则语气差了不少,说道:“你证明自己的本领之前我们不会让你进入村子的。”
王文龙道:“你待我准备十天,十天之后就带你们的村民来到大员港之外,我会画出一块空地让他们居住,你等着看他们会不会得病就是了。”
“好的,十天之后我们会带人来。”布水点头,也不说交易的事,招呼着自己的麻豆社村民就踏上回程,甚至连钱都不敢收了。
而刚才还和麻豆社众人交易的海商也纷纷跑去洗手,生怕传染上天花。随着《旬报》的宣传,现在台湾移民已经有了点消毒意识,房前屋后都有石灰水池。
李旦叹气说道:“贤婿未免太冲动了,何必和他们比试?万一染上病怎么办。”
王文龙笑着说:“我真有防治天花的法子。”
“这也太过冒险。”李旦终究是叹气,语气之中将信将疑。
第525章 牛痘
欧华宇来到王文龙身边,笑嘻嘻的说:“贤侄果然有胆色,一到岛上就敢和这土人的神婆斗法。”
王文龙乐道:“叔父可信我能赢?”
欧华宇答非所问,脸上挂着笑:“能赢最好,不能赢,这麻豆社的人估计也要病死不少……那处理起来也方便。”
欧华宇心中想着的是麻豆社愿意合作最好,如果不愿意合作正好趁他们天花流行,等他们过一阵病的快死了,让人去抢林地。
当天下午王文龙写了一封信,让李旦派船去北港交给三一教的坛主,在书信之中,他不光要三一教派医生带着药材来帮忙,更重要的是找三一教要牛痘。
王文龙来到大明这么多年只是因为运气好,所以没有赶上天花流行,以至于牛痘这么重要的发明都没有被他弄出来,要不是遇到麻豆社的天花流行,可能王文龙都忘了这茬了。
耶稣会中的传教士出海之前最经常学习的技术就是天文、火炮、造船、绘画以及医术。
依靠医术推广殖民是这年代殖民者最常用的手段之一。
耶稣会来到荒岛上遇上各种疾病流行,经常就会将治愈疾病当做是他们的神迹宣传,更重要的是依靠他们能够治病的诱惑,吸引土人信教。
对技术较为落后的文明来说,这种手段非常有效。
医疗在原始社会之中本来就是和神灵相挂钩的,能够治好病自然能够当做外来人的文明更接近神灵的一种证据。
通过治病同化周围部落,大概是最和平且效果也最好的方式了。
三一教来到台湾岛上之后,对原住民传教的一大法宝也是依靠三一教的医疗能力,三一教原本就是通过养生方法以及治病起家的,在这方面的优势也是得天独厚。
北港的三一教屯垦区里有不少经过正规中医训练的三一教徒,同时三一教又是执行当年王文龙所倡导的“三户一头牛”移民政策做得最好的组织,北岗一带有个万人的聚集区,养了近百头的耕牛。
牛痘作为这年亚欧大陆肉牛身上的常见传染病,找到的几率还是不小的。
果然王文龙等待了不到三天,李旦在港口外为麻豆社修的隔离屋还没有完工,三一教从北岗跑来帮忙的信徒就先到了。
王文龙在三一教里的面子挺管用,北港派来了五个颇有治疗经验的医生,另外还正而重之地带来了十几管王文龙点名要的牛痘结痂。
王文龙仔细询问这牛痘病毒的发病情况,经三一教的医生描述,那些得了牛痘病的母牛身上出现的溃疡状况和得天花的症状的确非常相似。
而且负责养这些牛的教徒虽然没有得过天花,但是手上却留下了一些丘疹造成的瘢痕,和得过天花又侥幸痊愈的人身上留下的瘢痕几乎分不出差别。
王文龙通过这些特征描述,基本就能确定三一教的医生带来的的确是牛痘毒株了。
牛痘病毒和人类天花病毒具有相同的抗原性质,而人接种牛痘之后却只会产生轻微不适,安全性要高了不止一个等级。
那天大员岗的商人听说麻豆社中天花流行,虽吓了一跳,但却没有马上逃跑。是因为这些海商常年飘泊于海上,最容易接触各种海外病毒,所以大多数人都是得过一轮天花的,包括李国助几岁时也遇到过天花流行,大概率也有了抗体。
而在王文龙的前世,天花病毒早在八十年代就被宣布消灭,全中国都找不到几只天花疫苗,他自然是没有天花抗体的,合着那天和布水交谈时全场就数他最危险。
王文龙当场问三一教的医生道:“列位之中可有会种痘的?”
通过种痘法防治天花是中国的独创,只不过古代中国人研究出来的是人痘。
人痘的方法就是将感染天花但症状较轻的患者身上的结痂刮下来,细细研磨成粉,然后用这病毒粉去感染未得天花的人,使他们得上一种症状较轻的天花,从此就对天花病毒产生免疫。
这年代种痘最有名的是苏州医生,一些苏州医生世家会保存一些好痘种,这些痘种经过几代感染者的选育,感染人之后症状越来越轻。还有一些苏州医生世家已经研究出了病毒选育的方法,会将人痘种到兔子身上,得益于兔子繁殖快的特性,加快人痘的选育迭代,一代一代选出其中毒性最低的毒株,这样的毒株种植成功率更高、伤害更小,专供达官显贵之家。
只不过种人痘的办法依旧十分凶险,毕竟是能感染人类的天花病毒,哪怕选其症状较轻的,碰上个身体弱的感染者,或是病毒稍微变异,照样能要了种痘者的命,哪怕不死,破相、耳聋等等副作用也是非常常见。
听到王文龙问话,有个医生站出来道:“回建阳先生的话,在下就是个痘医,种痘是家传本领。”
王文龙一问才知道,这医生是张洪都在苏州收的弟子,虽然种痘在此时的江南以外不流行,但在苏州等地还是有群众基础的,甚至产生一种专业的“痘医”,而张洪都的这个弟子就是痘医之一。
痘医的活计简单,不需要背什么汤头歌诀、辨证施治,只是手眼功夫,敢下刀就行。
在这年头痘医和牙医、金创医生一样,都被看成医生里不入流的那类。这位医生甚至不认几个字,他因为在江南混的不如意才毅然决然来的台湾,现在会的几句汤头歌诀都是到台湾后才学的。
不过那痘医却不敢直接给王文龙种痘,他道:“建阳先生说牛痘安全,但从没试过,先生何等贵体,怎敢乱种?不如先找人验药再来。”
王文龙虽然觉得大概率三一教徒带来的就是牛痘毒株,但三一教的医生真怕把他弄死了,其他人闻言也觉得危险。
最后还是欧华宇主动贡献出一个自己没得过天花的干儿子道:“给我儿先种。”
这年头在远洋海船上因为迷信原因,严禁携带女眷上船,海上航行女子也不方便,所以很多海商都会养年轻貌美的男孩为伴,年轻的海商认这些男孩做契弟,年长一些的就把这些小孩认做干儿子。
当然,欧华宇长居在长崎,他在陆地上根本不缺女人,所以他的干儿子关系比较单纯,就是当做亲信培养的。
当做亲信培养的干儿子和契弟很好用,生意做大了之后可以放在某地做掌柜或是帮自己跑船出海。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