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290节
那些航海家宣称这些宝物有各种各样的神力,但是鹿特丹的东印度公司理事会也不是傻子,看着那一堆奇奇怪怪的木雕、用药水浸泡缩小的人头、做成标本的人体组织,他们根本不相信这些玩意儿和金苹果有任何联系。
郭震递给李锦一张纸,道:“伯风给我的是一份密件,只要我细心保存,说是您能看懂。”
“还要用密信来写吗?”李锦这才稍微有些重视,接过潘秀递来的纸张,对着上面歪歪扭扭的拉丁文字开始破译。
他和李锦所使用的加密手法是从荷兰人那里学来的最简单的凯撒加密法,也就是将荷兰语字母往后推若干位,对于后世人来说非常容易破解,但是在几乎没几个人认得荷兰语的大明,这方法的加密性是无比的高。
“尼西亚公会议?这名字倒好像真是在荷兰人那里听过……”
李锦和荷兰人的接触很深,经常听荷兰的传教士宣传新教伦理并且批判天主教的种种不堪,其中经常被荷兰传教士拿出来说嘴的就是天主教那些仪轨和教义很多都是经尼西亚公会议人为规定的,根本不具有至高的神性。
李锦继续阅读:“尼西亚公会议隐瞒了耶稣有子女的事实,耶稣的爱人就是抹大拉的玛丽亚,这个玛利亚就是圣经之中的圣杯,玛利亚以及她的后代一直在被天主教秘密追杀……”
看完这一段话,李锦的反应跟潘秀刚刚听到时一模一样。
“此等言论也值得写回?”李锦果断觉得这乃是王文龙编造出来的无稽之谈,根本没有阅读的必要,上报回东印度公司只怕会被人嘲笑。
他忍着性子想着把这篇书信读完再说。
接下来便见潘秀写道:“此论我也以为甚为荒唐,但王文龙透露出一些此消息的证据,让我不得不产生更深怀疑。”
这种消息居然还能有证据?李锦终于对这封信略略重视。
就见潘秀继续写道:“王文龙说在欧亚交界之地有一非洲,非洲有一古国埃及,其上藏有玛利亚福音的抄本,还有大量玛利亚教团在埃及活动的史实记录。若得旁证,则此消息可能为真。此消息若能为真,定于公司传教有大用!”
放下书信,李锦的脸色惊疑不定,他长期从事探子的工作,知道王文龙如果要编瞎话大概不能将地点说的如此详细,甚至连要找什么书都说得清楚。
且有了如此详细的内容,即使是瞎话,也有往上呈报的价值了。李锦决定把这事往东印度公司汇报上去,反正他这里只是个消息的中转站,荷兰东印度公司那里信不信是他们自己的事。
第509章 鹿特丹的震惊
李锦把王文龙的情报报告给了安汶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亚洲总部,荷兰人最初也不怎么重视,但还是把消息送回鹿特丹。
位于鹿特丹的东印度公司高层最初同样不以为然,因为这消息听起来太过扯淡,他们只是派人到埃及去询问情况。
然后就是不查不知道,一查直接把荷兰人吓得不轻。
此时的埃及虽然已经被奥斯曼帝国征服,但马穆鲁克旧政权的人物依旧掌控着地方上的实际权力。
荷兰人派到埃及开罗去的使者先混入马穆鲁克贵族内部,借此大量接触了开罗的基督徒,接着他们就发现了一些保留在埃及基督徒之中、由奇异文字所写成的古代文书。
这些文书被送回鹿特丹去翻译,对于其中的科普特语,荷兰人完全看不懂,但还有部份文件被发现大约是公元初的希腊语写成,这东西还是有人认得的。
荷兰东印度公司找人翻译文书,渐渐弄出一些片段,然后就弄清楚了这抄本的名字:《玛利亚福音书》——和王文龙所说的那失传的福音书名字一模一样!
东印度公司的高层震惊了,连忙找来荷兰最好的基督教学者,大家围着一通研究,确认这真是一本失传的,以玛利亚口吻所写的福音书。
在此时流传的新约圣经之中只提到了六个名叫玛利亚的妇女,其中在耶稣生平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只有三人,而最可能留下福音的就是“抹大拉的玛利亚”。
——这一切都和王文龙所说的一模一样!
其实《达芬奇密码》这本小说的背景还真不是丹·布朗虚构的,小说之中关于耶稣和玛利亚的关系的推断证据真的出自二十世纪以后于埃及的考古发现。
小说创作所依靠的最重要的文件分别是一份在埃及开罗图书馆中发现的《玛利亚福音》抄本,另外就是在上埃及地区的拿哈玛地所发现的莎纸草翻页书,这两份文件原历史上都要到近代才扩散开来,并且引起基督教世界轰动。
而现在荷兰人自然是没法找到需要通过考古才能发掘的拿哈玛地文献,可是在埃及基督徒中流传的《玛利亚福音》却是被他们提前二百多年发现了。
这一套福音书在欧洲人流传的圣经版本之中早已失传,欧洲人一直以为“抹大拉的玛利亚”只是圣经中被耶稣所度化的一个妓女而已,但是依据《玛利亚福音》的内容,玛利亚此人在基督教早期传播之中明显有着远比此时圣经中所记载的更高地位——这证明的确有人删减过与她相关的内容。
荷兰东印度公司雇佣基督教学者进一步找寻消息,接着便发现早在公元三世纪左右的希腊文献之中就已经存在关于玛利亚教派只言片语的记载。
——王文龙所说的阴谋论本来就是后世人根据当时考古发现所进行的附会,而此时荷兰人拿着王文龙的阴谋论进行挖掘,结果自然是把该挖的东西都挖了出来,东西挖的越多,荷兰人越觉得王文龙所说的内容被证实了。
东印度公司的高层越查越惊讶:难道说王文龙所言都是真的?
耶稣真的有后代留存于世?且罗马教廷中真的有人一直在追查耶稣的后裔?
东印度公司的高层觉得头皮发麻。
此时的荷兰才刚刚从西班牙王国之中独立出来,所谓荷兰联省共和国基本上是一个由商人阶层建立起来的国家,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高层虽然有些人如今也有了贵族称号,但往上倒个一两辈也都只是商人家庭。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高层开始怀疑这么大的宗教秘密不可能被完全保守住,有董事猜测也许这样的秘辛在欧洲的老贵族圈子内部早已经流传,于是公司的高层专门去找到此时的荷兰执政毛里茨,拐弯抹角的询问“圣杯的隐喻”。
毛里茨全名拿骚的毛里茨,他所出自的拿骚家族更是从中世纪以来的欧洲老牌贵族,欧洲上层社会的秘辛如果他都不知道,那就没人能知道了。
而当听到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人讲起这来自远东的传说之时,拿骚的毛里茨也是听得一愣一愣的。
最开始毛里茨根本不信,直到大量荷兰东印度公司从埃及搜罗来的文件被摆在毛里茨的桌上,他的态度才转为惊讶。
毛里茨虽仍然不愿意完全相信,但是他却很快做出指示:让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员工立刻在远东搜寻更多相关的信息,不遗余力。
拿骚的毛里茨可不是一个能够小觑的人物,作为奥兰治——拿骚家族的嫡系,此君师从欧洲的军事理论大师西蒙·斯特芬。
毛里茨从年少时代就爱好数学、弹道学和军事工程学,在大学里更是钻研军事史、战术学、战略学以及天文学。
十六岁时毛里茨的父亲被西班牙人刺杀,那时的毛里茨正在莱顿大学求学,听闻消息他立刻回归家族,接替父亲成为荷兰执政,走到对抗西班牙人的第一线。
到十九岁时毛里茨已担任了荷兰军队总司令,他所进行的军事改革使得荷兰军队迅速强大起来,他所提出的军事理论更是直接开创了欧洲的军事革命。也是靠着自己手下这支强军,毛里茨一手促成了荷兰共和国从西班牙帝国之中的独立。
简而言之,毛里茨无论在军事还是政治上都是欧洲第一流的强人。
而毛里茨看待“耶稣后代传言”的眼光也是政治家级别的。
据巴达维亚的汇报,王文龙突然和东印度公司在明国的探子讲起这件事情并不是完全只为了炫耀,而是在和澳门耶稣会的传教士交流之后有感而发。
那么此时的澳门很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说不定王文龙所说的那圣殿骑士团和郇山隐修会保护的耶稣后代此时就在远东。
眼下,荷兰作为新教国家正在和天主教世界打着漫长的八十年战争,如果真能找到耶稣的后代,对于天主教世界肯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对于荷兰执政毛里茨来说,荷兰东印度公司能否垄断东亚航线自然重要,但是宗教战争更是能够影响荷兰共和国立国的根本大事,为了打击天主教世界牺牲一点经济利益,在他看来完全合理。
李锦把消息汇报回巴达维亚几个月后,荷兰人没有给他后续的指示,但李锦却明显感到荷兰人在大明的行动方向改变了。
大量过去与他接头的荷兰人突然被调离,原本用来图谋在大明周围建立殖民地的情报工作甚至因此停滞,一些在福建洋面上逡巡,窥伺着台湾的荷兰人力量突然撤离了。一段时间后连驻扎福建的李锦自己也被命令前往日本。
李锦来到日本之后才得知,这些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大明周围的情报人员此时都被紧急调动起来,派往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经营的殖民地:澳门、吕宋、棉兰老岛、暹罗、缅甸……他们在这些地方疯狂的收集着一切和耶稣会有关的信息。
连带着西班牙人也一脸懵逼,马尼拉当局还以为荷兰人想要进攻这些西班牙人控制的据点,也连忙撤回兵力去防守。
于是在台湾岛上忙着开发土地的福建商人一睁眼,发现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全都离开了,虽不明白为什么,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再回来,但总算获得了一段喘息之机。
第510章 沈有容的葡萄牙军官
万历三十四年的五月,原本战云密布的台湾海峡突然安静下来,李国助在苏州收到消息,惊喜不已,连忙带着这喜讯去通知王文龙。
李国助看到王文龙得知这消息之后微微自得的神色,他一愣,忍不住看看正在整理文稿的潘秀,小声问王文龙道:“此事难道同建阳有关?”
王文龙呵呵一笑:“我倒是让潘秀给荷兰人汇报了些事情,至于是否和此事有关,我却也说不清楚。”
“的确是荷兰人先退了,西班牙人才跟着走了的。”李国助回忆着说道,再看向王文龙那神秘的笑容,心中对于王文龙越发的尊敬。
自己这妹夫的本事可真是通了天,身处江南,居然能够三言两语把荷兰人从台湾外海给引走。
……
五月初,王文龙和李国助一起来到苏州太仓镇海卫的刘河堡中所,在海边码头迎接从浙江调防来南直的沈有容。
同行的还有应天巡抚、苏州知府等南直隶父母官。
这些南直隶的封疆大吏都跑来迎接沈有容,可见沈有容在南方名气之大。
随着德川家康在日本进一步的对丰臣秀吉旧部的清理,许多日本的藩国都进入混乱的状态,德川家康自己倒是没精力对大明用兵,但是被他打的乱跑的武士有不少流亡海外,于是沿海又出现倭寇滋扰的情形。
再加上大量的福建海盗,也北上来讨生活,倭寇海盗交相为害,去年沈有容被浙江巡抚挖来做浙江参将,原本还以为可以经常回乡,却没想到只是在回浙江任职的路上绕道宣城老家一次,之后就忙碌于浙江沿海各地作战。
今年初他从温州打到宁波,接着又追击海匪过海宁,进入南直隶的海域。好在这种战斗的烈度很低,沈有容放自己手下的游击去追亡逐北,自己则趁机回到南直隶。
此时沈有容的老家宣城属于南直隶庆州府的管辖范围,沈有容打算途经苏州回庆州看看老母,顺便和家乡父母官搞好关系。
一艘帆船飞快驶近海岸,这艘船的样式在一众大明的硬帆船之中,显得十分奇怪,他的帆是三角形的,操纵起来更是斜着风力,速度之快,远超此时大明沿岸常见的硬帆船,引得卫所中的水军纷纷侧目。
王文龙看着这漂亮的小船,大概认出这应该是葡萄牙人根据阿拉伯三角帆船改造出来的卡拉维尔帆船,这种船在澳门十分常见,优点是方便在近海航行,船身轻快,缺点则是货仓实在太小,而且由于质量太轻,抗风浪性非常差,难以深入远洋。不过以此时大明水军的战法,用这种船作为指挥艇追击海盗实在是太好不过,比大明常用的快艇更加轻便。
这艘打着沈有容旗号的卡拉维尔帆船驶进码头,早在岸边等待的镇海卫水军连忙上去帮助卸货。
沈有容如今已经升任参将,下辖着好几个游击、把总,越发的有大将风度。
他下船之时引的岸边迎接的南直隶官员一阵讨论,因为沈有容身边居然还跟着两个身穿大明武官服饰的欧洲人。
沈有容就像这年头有能力的武官一样,都颇喜欢炫耀,见到众人的惊讶不禁洋洋自得,特意跟身旁那个欧洲人说:“欧明,让胡安把船只停好。”
“是的,沈军门。”那名叫欧明的欧洲人连忙应答,说的居然还是官话。
南直巡抚看的目瞪口呆,上前笑道:“沈将军果然是广纳英才,居然连欧洲武人都归于将军麾下。”
“哪里哪里,”沈有容笑着说,“我大明位居天下之中,欧洲人有机会如何不来归附?”
王文龙也笑着上前打招呼:“沈将军,”又对那“欧明”笑道:“卜加劳先生。”
那叫欧明的欧洲武官王文龙还真认识,就是卜加劳炮厂厂长伯多禄·卜加劳的四儿子,几年前还是他为卜加劳和徐学聚牵的线,让卜加劳送个孩子去福建当官。
卜加劳的四子从小就长在澳门,能说一口广东口音的大明官话,他本来就没回过葡萄牙老家,对于大明十分有亲近之感。
更何况卜加劳家族虽然在澳门地位不错,但始终也就是个工厂主,根本没机会混到贵族头衔。而大明的制度则和贵族制的不同,勋贵之家并不是绝对受重视,反而是依靠功劳和科举成就的文武官员才是国家真正的统治阶级,能够当上大明的官员四舍五入也相当于大明的贵族了,甚至管的人比贵族更多。
卜加劳的四子因此铁了心在大明效忠,他自己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做“欧明”,把姓也简写成了卜,如今他在大明的正式名字已经叫“卜欧明”了。
南直隶的官员对于前来南职剿匪助战的沈有容十分重视,在卫所城之中开了三大桌席面。
巡抚知府跟沈有容觥筹交错,王文龙李国助都在上座相陪,连带着沈有容带来的卜欧明和另外一个欧洲造船匠因为物以稀为贵也被拉到上座位置。
听说跟自己对面饮酒的是大明的应天巡抚,卜欧明和那欧洲造船匠只觉得无比荣幸。他们不知道大明的应天巡抚,其实管不到南京应天府城之内的事情,心中以为大名鼎鼎的南京城就是这应天巡抚管辖的土地。
这年代只要来过大明的欧洲人,进入南京就会被震惊:人口近百万的城市、在海上就能看到的大报恩寺琉璃塔,这全是胜过此是欧洲最大城市不知多少倍的场景。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