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274节

  “他……倒也没索取什么。”

  虽然王文龙让她看好坤班,但这也是她的分内之事,王文龙并没有向薛素素要求更多。

  丫鬟笑道:“是了,你觉得害怕,难道不知道建阳先生这是为你拔刀相助呢。你吃的苦少,我还比你多流浪两年,实话实说,江湖上碰到建阳先生这样的人物实在是难得的。你认识那么多名士,可有人如同王建阳一样真的帮你?”

  薛素素一下愣了。

  王文龙能一句话轻而易举就把冯从愆的头巾给夺了,这让薛素素觉得害怕。

  但是想到王文龙所做这些一无所求,似乎只是出于对她的同情,又让薛素素觉得王文龙十分特别。

  薛素素发现自己对王文龙这个人的想法越发复杂了。

第475章 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薛素素的院子和王文龙家都在秦淮河沿岸,相距也不算远。

  “一路坐船,好累。”沈宜修走上河岸皱眉说。

  王文龙扶着沈宜修的肩膀,笑道:“累就回去休息。”

  “我哪能休息,你不许了薛姑娘一个剧本吗?我得快快写出来。”沈宜修笑着说。

  要把故事编成剧本需要合辙压韵,还要考虑到戏曲调式,王文龙实在没这个本事,所以《白蛇传》剧本的写作都是由沈宜修负责。

  王文龙一路陪着沈宜修走到书房,笑说:“辛苦夫人。”

  沈宜修看看王文龙,抿嘴笑道:“相公也逃不脱,你答应要帮我改词的。”

  沈宜修对于这部剧本非常上心,一是因为她闲的太久了,想做点事情,二也是沈宜修对于《白蛇传》的故事非常喜欢。

  王文龙给沈宜修讲述的《白蛇传》是建国后的京剧版本,那时的中国戏剧题材比明代又多发展了二百多年,戏剧舞台上的人物模板和剧情结构大大丰富。

  比如元杂剧时代,戏曲行当只分为末、旦、净三大类,对应的是男、女演员、还有花脸。而发展到万历年间,南戏已有十种行当,就拿女演员“旦”来说,已经分出了演中青年妇女的“正旦”,和少年女子的“小旦”。

  而到了清末,光是旦角就发展到了正旦、花旦、武旦、老旦、彩旦……七八种专行。

  每种专行对应一种人物类型,可见舞台上的角色丰富度自然增加了多少。

  就拿白娘子来说,此时舞台上的美貌女主角,要不然是文文弱弱的富家小姐,要不然是骄蛮的女将,而白娘子这一角色模样美丽、性格温柔,但是又刚强痴情,能为丈夫去仙山盗草,还能领导三山五岳的妖怪大战金山寺。这种极富魅力的知性御姐,这年代的剧本中哪里见过?

  《白蛇传》的人物剧情对比起这时流俗满地的才子佳人戏绝对是降维打击。

  所以沈宜修越写越是兴奋,写起来一点不觉得累,她已经能够预感到《白蛇传》演出之后,定能获得极大轰动。

  为了把剧本写好,沈宜修用了非常多的精力,每一处台词唱段都精雕细琢。

  “相公快帮我想想。”沈宜修和王文龙两人挨着坐,沈宜修打开砚台,添了点水,便拿起墨条为王文龙磨墨。

  王文龙搂上沈宜修的细腰,见到桌上的剧本稿子正写道白娘子水漫金山救出许仙之后的《断桥》一折,提笔便将后世京城剧院版的对白补了上去:

  “许仙:娘子救命,娘子救命啊!

  白素贞:怎么你、你、你、你今日也要为妻救命么?

  你——你忍心将我伤,端阳佳节劝雄黄。

  你忍心将我诳,才对双星盟誓愿,你又随法海入禅堂。

  你忍心叫我断肠,平日恩情且不讲,不念我腹中还有小儿郎?

  你忍心见我败亡,可怜我与神将刀对枪,只杀得云愁雾惨、波翻浪滚、战鼓连天响,你袖手旁观在山岗。

  手摸胸膛你想一想,你有何面目来见妻房……”

  王文龙一口气直接将一段念白写完,一旁的沈宜修默然良久,才道:“相公,你这这般有才华的一个男子,怎么能让那薛素素不动心?怎么能不招引一群莺莺燕燕?我以后的醋是吃不完的了。”

  王文龙呆愣狂汗,女人的心果然猜不透,他怎么也想不到沈宜修突然会有这样的感慨。

  这时沈宜修突然扑向王文龙胸口,小声道:“相公,从小家里人就教导我要守女德,看见你同那薛素素说话,帮她写剧本,我从不敢说什么。哪怕我早知道她在东山上给你写过诗……我、我,我每次都心里难受,但是只要跟相公在一起的时候,我又不敢说出来,怕说出来相公就嫌我小气。我总觉得只要能与相公这样和和睦睦的相处,我就应该知足了,但又害怕……”

  王文龙愕然看着对方,想不到沈宜修心中一直藏着这些秘密。

  “别怕,其实那封信我没回她。”

  “不要听!”小姑娘捶了王文龙两下,又将脸埋到王文龙的胸口。

  王文龙家里不缺钱,江南的冬天,白日里哪怕是没人来的,书房也常烧个暖炉,烘的屋内有些燥热。

  两人抱在一起,渐渐的,彼此都能感到对方的身子发热,心跳加速。

  沈宜修只觉得热的痒痒,不仅是因为屋中太暖,更是心中涌出一股难以言说的燥感。

  王文龙低头找到沈宜修的小脸,看着她含嗔带怨的目光,微微抖动的小嘴,忍不住低头亲下去。

  两人过去也常有些亲昵的举动,但这么热烈的吻还是第一次,沈宜修只觉得自己傻呆呆的,下意识配合着王文龙的动作。

  直到沈宜修穿着个肚兜躺到了桌上,这才惊觉:“相公,我们是要……洞房么?”

  王文龙没有说话,而是继续动作。

  “在这里可以吗?”沈宜修紧张到喃喃,同时努力调动起脑海中的知识。

  两三年前结婚时喜婆倒是教过她的,夫妻和合是为敦伦大礼,照沈宜修的想象应该是非常正式的活动,喜婆也说她要端端正正的躺好才对,现在好像不是那么回事,不过沈宜修却又奇怪觉得自己想要配合,迷迷糊糊中主动背过小手去帮着解肚兜。

  下一刻,王文龙呆了一下。

  在王文龙印象中,沈宜修是个平平的小姑娘,这会儿才愕然发现这其实是这年代女子都会穿束胸的原因。

  沈宜修从小养尊处优,营养条件这么好,发育的十分健康,甚至有点壮观。毕竟在另一个历史时空中,嫁给叶绍袁的沈宜修这会儿都已经怀上叶绍袁的长子了,同样的时间,此时沈宜修身子早就长开了。

  小半个时辰后,暖盆中火焰已经洇洇的,屋中暖气却还未散。

  沈宜修脸上带着红云,小手拿起边上一支毛笔,用发簪顺着笔尖,温柔笑道:“原来男女之事就是如此呀?”

  “难受吗?”王文龙抱着妻子问。

  “不难受,”沈宜修放下笔笑道:“还挺舒服的。”

  虽然成亲两三年了,但是沈宜修还是对第一次的洞房颇为害羞,甚至不愿让仆人丫鬟知道。

  一刻多钟后,王文龙先穿戴好了,沈宜修却不愿跟他一起出去,王文龙只能先出门叫人烧水准备给小姑娘洗澡。

  又磨蹭了半天,沈宜修才穿的整整齐齐,从书房慢慢走出来。

第476章 说客请人

  万历三十四年的大明,第一件哄动全国的案子就是关于税监的。

  陕西税监太监在边关上为非作歹的日子过得太舒服,哪怕万历皇帝已经下令撤除税监,这厮却拖了三个多月,仍然不愿意撤除所委派的咸阳、潼关税关。

  过年时,咸阳税关要求咸阳县缴绒毡一千五百张,咸阳知县陈时济不从,陕西税监太监讨了一个月拿不到,便告了陈时济。

  本来地方税监已经撤除,陈时济不缴绒毡,陕西的税监太监也拿他没办法,可这陕西税监太监头脑太精明,告的不是陈时济不缴税,而是直接告他“劫税”。

  若陈时济只是不缴税,万历皇帝还真拿他没什么办法,但劫税这个罪名一下,万历皇帝直接下旨就把陈时济给抓了。

  陈时济只是个县令小官,一千多张绒毡也真不值什么钱,抓不抓的对天下也没什么影响,但这一下却是让东林党人给捡到了宝。

  自从王文龙给李三才提出建议以后,东林全党上下时时盯着税监太监,请求万历皇帝及早落实地方上撤除税监的上疏也没少递。

  个把月来三党都嘲笑东林党人转移焦点,还逮着东林党赶走赵焕的事情炒作,现在东林党终于得到了话柄。

  陈时济的案子立刻炒到了内阁大臣的级别,沈鲤上书为陈时济求情,地方上,东林党的舆论机器也全面发动,南京由东林掌控的报章毫不犹豫的刊《望天下》一文嘲讽三党:

  “往日东林君子上疏请求撤除税监,三党人物只做嘲笑,且抓着人事一案从不松手。如今一看,何人为天下百姓发声?何人只看朝中利益?何人深中治国之要害?何人以为人事即国事……有心者皆可知也。”

  也是三党组成的联合反对派合作的时候有疏忽,前一阵子在舆论上占据上风,他们不禁得意忘形,在东林党极力抨击税监的时候,甚至有三党成员出来嘲笑东林党人转移矛盾,现在直接被秋后算账,朝中舆论风气瞬间转向。

  三党人物这时才发现,之前打的太爽,都忘记东林党才是在朝中权力最大的党派,他们本来就是落于下风的,个个愁眉苦脸,等待挨打。

  李国仙在苏州坐了一个月的月子,实在呆腻了,想来南京的新宅子里住。

  王文龙于是取消了过年回苏州的计划,他南下了一趟把李国仙还有小阿难接到南京来,一家人就在南京过年。

  正月,家门口的鞭炮红纸屑还未扫去,方从哲就来拜访了。

  方从哲在后来被人认为是浙党领袖,那是因为他出仕的时候朝廷之中已经被东林党把持,他又不是东林党人,想要做事就只能把东林党给赶走。而赶走东林党,自然要借助浙党的力量。

  于是十几年后方从哲半推半就的成为了浙党大佬。

  而此时方从哲还是一个闲云野鹤,没有明确的党派倾向。

  回到家乡之后,方从哲和三党以及东林人物全都交好,特别是与叶向高相交莫逆。也是这样的性格让方从哲得以成为各个党派都信任的人物,后来才会被推举称为阁老。

  “中涵先生,怎么正月里就来了南京?”王文龙在家门口拱手相迎。

  方从哲是物理学社的高层,和王文龙早就熟识,他来南京肯定有事,两人的关系也不需过多客套。

  方从哲跟着王文龙一起走进书房,喝了些茶水,正色说道:“沈蛟门请我来召先生回京,许先生回内阁中书科后,必有大用。”

  得,浙党病急乱投医,已经开始满天下寻摸谋士了。

  沈一贯告病在家已经一年,终于觉得自己在内阁之中缺少人手,想找个人帮他盯着内阁事物,思来想去,居然把主意打到王文龙的头上。

  如果王文龙愿意回京城,浙党肯定会倾尽全力帮他,说不定就要升官。

  中书舍人没有经过科举,哪怕做得再好也不能调到其他任上,但可以加衔,加衔是没有上限的,加到尚书衔都没问题。尚书衔的抄写员,那也是光耀门楣的存在了。

  但王文龙也没这么蠢,这时候还去京城,甚至跑到火力中心的内阁去为浙党冲锋陷阵,这不等着被党争碾压吗?

  王文龙没有直接拒绝,而是笑着问道:“方中涵以为沈首辅还能支撑多久?”

  方从哲说道:“首辅圣眷不减。”

首节 上一节 274/5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