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267节

  众人各自坐下,伴随着锣鼓敲响,《北西厢》演出正式开始。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又称《北西厢》,是元代王实甫所写的著名杂剧,兰班因能够唱完全本《北西厢》而在江南大为出名,背后的努力非常值得尊敬。

  《北西厢》的原本有五本二十一折,全部演下来,要从早到晚连轴转的演上两天时间,光是让舞台上的演员背下这么多戏词就不是件容易事。

  但问题是这么长的《西厢记》谁有耐心看呀?

  比如王文龙看着这有名的《北西厢》就越看越暗暗皱眉——太拖沓无聊了。

  在江南演出的西厢记,经过几百年时间早已经被各个班社所删改,固然丢失掉了一些情节,但也因此将剧情塑造的更加曲折。比如此时民间演出《西厢记》之中已经渐渐将红娘作为挑动者的形象。

  娇俏可爱又有侠义精神,帮助小姐追求爱情的小红娘,在这出戏的之中的角色越来越鲜明。随着时代发展,这个人物还会被继续拔高,到了近代京剧《红娘》里,荀慧生演的红娘干脆作为剧中主角了。

  而马香兰这一受文人追捧的《北西厢》择尽全力还原北曲的原貌,红娘还是一个小配角,许多被后人发现出来的《西厢记》内容都被舍弃。

  不过台下的其他人却是看得津津有味。

  此时文人大多有是古非今的想法,觉得古书古曲古文就是彼当下流行的音乐更加高雅有趣,听的不懂没关系,越是富有古味他们觉得越高雅。

  这年代的文人喜欢听对白极多、对唱极多的“肉子戏”,演戏时这些文人会“坐台下,对院本,一字脱落,群起噪之,命又开场重做。”

  拿着古代的唱本,对着台上演员的唱词,一个字一个字过关,唱错一个字就要罚戏。这已经不是单纯的享受戏剧,更像是考记忆力、背唱词,非文人看了这种戏只会觉得无聊。

  等三折戏唱完,众人都鼓掌喝采,冯从愆高声赞道:“兰班做北曲《西厢》真是吴中一绝,古韵悠然。”

  确实是古韵悠然,两个小时的演出完全是按照王实甫的原本在走,一个字都不带改的,演员记忆力足够强悍。

  俞安期拿出一张契约说:“建阳先生请过目,这是班社的股本情形。”

  王文龙扫了一眼股本情况,发现薛素素在班社中只占了一成股份,俞安期、冯从愆各自占股一成,谢肇淛战鼓三层。还有四成股份则是由那里将军出资。

  这个班社有马湘兰生前的名气,以及现在薛素素的名气加持,又有谢肇淛这样的名士指导,还受到了大金主的资金赞助,光凭名气就能够往来于达官显贵门下,想来收入是不缺的。

  但王文龙却感觉这班社未来的发展有些问题。

  马湘兰已经去世,随着时间越久,她的名气渐渐就会消散。而薛素素现在也已经自赎身价的退隐,再过几年说不定找个人就嫁了,名气也在降低之中,谢肇淛则纯粹玩票性质,俞安期年纪也大了,不知还能为班社操劳几年。

  兰社现在还能挣钱,但若是还走这种高端名流路线,以后用不了几年就会变成亏本买卖。

  王文龙斟酌着说道:“兰社的演出极佳,我和夫人近日正打算撰写一剧本,可与兰社合作。”

  闻言俞安期皱眉问道:“建阳先生不打算出资了?难道对我班社演出有不满?”

  王文龙反问:“兰社的戏可曾应过非文人的堂会?”

  俞安期颇为不屑的笑说:“自从马湘兰创立兰社以来,兰社从来是奔走于达官显贵之家,饱学望族之门,何必去应那乡野村会?”

  王文龙摇头说道:“这兰社的工作自然是符合文人口味的,社中排戏都用古本、院本,讲求音律曲调,便如同做学问一般。便是南京礼部的唱班也不一定有这样专一的研究环境,然而这岂是办班社,做生意的思路?”

  俞安期直接说:“风雅二字乃是兰社之所以能够屹立至今的原因,老朽看不出其中有何错误之处?”

  王文龙无语道:“如今社中有大家坐镇,名满江南,自然是能尽占风雅。但我敢问兰社如今演一天戏收多少钱财,一年又能演多少天的戏?想来每演一次,所收的费用都是人家的几倍有余吧?但若是等待大家纷纷退闲,兰社的名声渐渐淡了,日后班社要靠什么运营?”

  “这是外行话了,”俞安期摇头说道:“班社只有越办越好,越办越精的,兰社已经名声在外,哪怕王建阳不来,薛雪素退隐,江南求高雅北曲之家,还是要找兰社搬演剧情,怎么会去寻别家?又有哪一家能如兰社一般的底蕴?”

  听到俞安期这话,王文龙心中只能摇头,这老头性格太过执拗,思想也太过于自负。

  兰社的运营思路是俞安期所制定的,他对于兰社的名声能够维持十分有信心,但原本历史的秦淮八艳之中,如今只有马湘兰出道,剩下七个都还是小丫头呢。

  这年头的名妓名士也是有一个文化市场才能够捧出来的,只看接下来几十年时间秦淮八艳之中的另外七艳纷纷登场,就知道明末江南的娱乐和文化产业有多繁荣。

  名声大过马湘兰和薛素素的名妓、东林党复社的名士争相而出,接下来的江南最不缺的就是这些人物,随便其中一个所办的班社都能和兰社形成绝大的竞争关系。

  戏班挣的多花的也多,一天不是开张就是在亏钱,戏班一旦失去市场竞争力就会十分危险。

  王文龙觉得这兰社的前景堪忧,眼下运营情况似乎还不错,但若是等上几年,说不定股本都要亏进去。

  其实王文龙的看法还真没错,他只记得薛素素嫁给沈德符做妾,却不知道薛素素一生都被兰社所坑。

  历史中兰社再没几年就就竞争力下降,开始亏本经营,俞安期已老,薛素素勉励维持,她也没有经营班社的经验,于是越亏越多,最后薛素素积攒的身家都亏进去了,还被投资兰社的李征蛮追索钱财,她无奈只能去往四川给李征蛮做妾赔偿。

  她到了四川又被当地的彭土司垂涎,冯从愆从中瞒骗,骗薛素素去酉阳,薛素素到了之后直接被彭家囚禁,待了十余年才回到南京,回南京后薛素素已是家财净空,只能重为歌妓。

  薛素素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重遇沈德符,沈德符为她赎身,她嫁给沈德符为妾,但一点箱底都没有,到了沈家也备受欺负。

  原时空的薛素素,一生可是被这戏班生意给坑惨了。

第462章 坤班

  听说王文龙没有打算入股兰社,谢肇淛等人都看过来,俞安期也有些慌了,对王文龙拱手说道:“建阳先生这边说话。”

  “先生不打算入股吗?”他拉着王文龙走到一旁问道。

  俞安期和薛素素是兰社的主要经营人,俞安期也明白兰社想要红火下去就需要有名士哄抬名声,之前是谢肇淛,现在他们原本打算把王文龙拉入局,只要对外宣传王文龙在兰社中有股分,兰社做起生意来就会方便很多。

  王文龙仔细思考一阵,回答说道:“我对兰社的经营方式有些意见,若是这样,我是不愿意入股的,兰社只排古曲,我又不会排古曲如何谈上什么指导?我只能写新剧本,而且是适应百姓口味的,或许可以将兰社拆分出一个小班,专门面向百姓搬演曲目。”

  兰社前景堪忧,但演出市场的钱还是很好挣的,刚才那个女扮男装的张瑞生启发了王文龙,让他突然意识到一种在江南极有前途的戏曲班社——坤班。

  坤班就是全由女子组成的戏班,此时的江南士大夫家里很多都豢养着女班,但是只用来供家庭娱乐,并不对外演出,要到明亡之后大剧作家李渔才开始携女乐家班四处演出堂会,一下爆火。慢慢发展到满清乾隆年间,便有了纯商业性的女子戏班。一直流传到后世,女小生一度成为越剧的重要标志。

  坤班的优势是在古代她们既可以接普通戏班的堂会,又可以进入家宅闺阁之中表演。

  有男子的戏班虽然也会被请到人家家里去做堂会,但这时是没有人敢把戏子放入后宅,就像彭天锡那样的大花脸,长得跟李逵似的,放他在后宅中乱窜,见完大奶奶见二姨太,这场面自然是不可能出现,于是只有有戏楼的大富人家才能够请班社演戏。而坤班就没有这个担忧,生意范围广的多。

  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坤班肯定是流行趋势,原本历史上到清代坤班已经占据了江南许多演出市场,还传到北方,在清末民初彻底风靡开来。

  俞安期听闻也颇感兴趣,点头道:“坤班,好主意!这样的班社一定红火。”

  薛素素退隐江湖后为了保持名声不方便再跟着戏班一起演戏,但如果是全女子组成的戏班,薛素素到前台演出说出去却好听不少。

  更重要的是他觉得王文龙入股独立出来的兰社坤班,虽然实质上和兰社没什么关系,但兰社也可以用王文龙的名气去接演出。

  两人商量一阵,王文龙道:“我可定下出五百两股份投入坤班,你可去问问其他人想法我们再分股权。”

  王文龙和俞安期只打算邀请薛素素入股坤班,薛素素有名气,又能在班社运营中起到指导作用,至于谢肇淛他要回乡丁忧,自然不能入股,而坤班不缺资金,靠出资成为兰社股东的冯从愆和那个李将军都被王文龙踢在外面。

  俞安期点头道:“我这里也先投一百两,分班社的事情我去安排。”

  作为一个老名士,俞安期手上还是有些钱的,商量已定,王文龙回去将此事同沈宜修一说,沈宜修眼前发亮:“相公这办法太好了,坤班一办,我也可以抛头露面了。”

  最后一句显然才是她真正高兴的原因。

  今天到戏班现场一看,兰社的成员有男有女,特别几个弦师都是男子,沈宜修就害怕自己参与班社运营会给王文龙丢面子,原本都打了退堂鼓,王文龙提出坤班这个主意彻底解了沈宜修的后顾之忧。

  跟老婆说完之后,两人一同走进园子正厅,王文龙约好了今天看完演出后在幽兰馆吃一顿饭。

  一进花厅,王文龙见众人脸色各异,知道俞安期也把这事情跟另外几个股东说了。

  王文龙一进花厅,谢肇淛就笑着招呼他过来喝酒,谢肇淛神态自然,他本来就是玩票的,对于王文龙是否入股并不在意,也不打算再入股坤班。

  而那个李家的管事则在和秀才冯从愆咬耳朵,一旁的薛素素脸色也有些紧张,时不时瞥向冯从愆的方向。

  俞安期过来说道:“雪素答应加入,不过她钱财上周转需些时日,我以为凭她人才名气,只要她愿意加入,哪怕不投钱也可先算一成干股与她,至于班社所用东西,先找兰社租借即可。”

  俞安期这样的安排使得只要些许投资就可以将坤班先组建起来,王文龙自然是同意。

  一顿饭吃过,王文龙夫妻和俞安期说了一会儿话,人都走得空了他们才一起从幽兰馆后门走出来。

  下人去叫船过来,小船还没到,王文龙看见不远处薛素素和冯从愆也在等船,于是几人走上去还没打招呼,却见岸边的阶梯上冯从愆在靠上薛素素,说道:“那坤班之事,就让李将军借五百两与雪素入股吧。”

  “我不要找你借钱,你只要把我的钱还给我即可。”薛素素脸色不好看的回答。

  冯从愆笑着说道:“你的钱财压在我手上一时不得生发,这一笔却是李将军经我手转借给你的,你不是缺钱入股吗?正好拿这笔钱财去用。”

  薛素素欲言又止的看着冯从愆:“你总是拿这话搪塞,我不要李家的钱。”

  冯从愆笑着说道:“李家的管事如此热心,这是给咱们的体面。”

  薛素素没有同意,而是生气道:“当年我同马姐姐将钱财都压在你手里放贷,何等信任?你一次一次的要钱将我的囊袋都拿空了,总是推说不还就罢了,还引了那李将军进来说是让他周转于我,最后却又让我找他那里借了几百两。如今我欠钱欠的还不够苦吗?好不容易有个新班社,你又引着那李将军来了。你真以为我不知你们的心思?你老先生也是个戴头巾的,也该知道些做事的体面,有些话我实不愿意说的难听了……先生就与我留条活路吧!”

  那冯从愆之前还在装斯文,可这时听见薛素素说出他的心思,终于扯下假面皮,冷笑着说道:“我劝你老实接受李家的钱财,否则你这些年的积蓄一文也不要想得回来了!”

  “我绝不接受,拿了李将军的钱,你又去做那皮条客,我已不是欢场中的人了!”薛素素咬紧银牙。

  “你莫给脸不要脸,真以为自己逃得脱?你如今吃喝都是我的,信不信我叫你沦落到街上卖唱去?”冯从愆越说越嚣张,直接动手推倒了薛素素,薛素素摔在岸边上,无助的哭了出来。

  冯从愆直接从袖中掏出一张纸,将支笔墨丢在薛素素面前:“快些写下借条,咱们以后日子还长着呢。”

第463章 真实的薛素素

  王文龙和沈宜修突然看到这被欺负的不敢说话的薛素素都觉惊讶,这和平日里薛素素那贵气自负的模样判若两人。

  见沈宜修面露不忍神色,王文龙当即就准备上前帮忙,俞安期连忙拉住他说:“建阳还是别管了,雪素这事情,外人断不清楚。”

  “总不能坐视她这样受欺负。”王文龙回答说。

  “实实的管不清啊,”俞安期叹息说道,“几年的事情了,之前我也帮过忙,兀奈这冯从愆太暴戾,雪素认识那许多高士,若能出手早出手帮助了,闹得大了,于她名声还不好,她也不愿意让人知道的。”

  王文龙摇摇头,还是向前走去。

  那冯从愆把薛素素推倒在地之后,正打算让人强逼她写下借条,这时王文龙直接上去大喝一声:“怎么?想入股我的坤班不来找我说,真当我王建阳是泥捏的吗?”

  冯从愆、薛素素以及两人的仆人丫鬟都惊愕的抬头。

  冯从愆一惊之后连忙笑道:“建阳先生,事情不是这样。”

  薛素素看见王文龙时脸色就白了,这时也连忙起身说:“建阳先生,事情不是如此的……”

  王文龙苦笑::“薛小姐就莫替他说话了吧。”

  薛素素怯怯的,欲言又止。

  冯从愆笑道:“建阳公,都是做生意,一切好商量嘛。”

首节 上一节 267/5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