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226节
“他们不会把大员岛交给洋人的,好不容易开发出来的土地,他们可没那么蠢。”王文龙反问他:“园客先生信我不信?”
姚旅看着他半天,点点头。
王文龙道:“那就给我些时间,让我先去上下沟通。”
姚旅对于民族主义理论十分推崇研,甚至已经有了一定的殖民思想。
只不过在这个年代殖民主义还真不是什么落后的思想,这是历史必经的一步,王文龙也没什么意见。
唯一问题是姚旅太执拗,现在去开发大员岛的是海商、投机者、三一教,这些本来就不是多规范的势力,以如今朝廷的力量想要绝对管控也不太可能,比起朝廷控制不了大员,王文龙更害怕姚旅突然把这事情摊开,引得热烈讨论,会招来朝廷出禁令阻止大员岛的开发,毕竟对于此岛,荷兰人、西班牙人、日本人可都虎视眈眈呢。
第382章 清理门户
厦门城,三一教的明礼书院。
一大早,明礼书院院长王载在书院的祠堂中恭敬的给祖师林兆恩上了香,到堂前的庭院中走了一路艮背法,出了一身细汗之后才洗漱,慢慢到祠堂后面的饭堂去用早饭。
三一教的弟子虽然吃素,但是随着势力越发壮大,如今这明礼书院的享用水平也上来了,此地的素斋师父是专门从泉州请来的,手艺是相当不错。
王载拿着一只白瓷碗,用那小巧的白瓷调羹慢慢的吃着素燕窝,一个弟子走上前说道:“院长,那个姚园客软硬不吃,到大员岛上去询问我们堂下的弟子不说,前天还带人到我们堂口将帐本给抄走了。”
王载一脸不屑的笑着说道:“让他去查,怕什么?大源岛上十几个村子是我们堂口的弟兄跋山涉水去开出来的,光因为疟疾我们就走了五十多个兄弟,教里难道还会不保我们?跟洋人做点走私买卖算的什么事?身处孤岛,若是不捞些外快,弟兄们都要饿死了,这点情面也不给对下面人也没法交待不是?这些道理,长老们都是清楚的。他一个外人还能挑拨了我们教里的关系去?别说他姚园客,就是那王建阳来又能如何了?”
“院长说的有理,”他手下的徒儿担忧说道,“可如今福建洋面上被那荷兰人吓得人心惶惶,官场中人谈荷兰人色变呀。且那王文龙如今也在报纸上常骂些汉奸作为,他又是和四位长老关系过硬的……”
王载闻言笑道:“王建阳同四位长老都是自己人,且他也是福建人,还是海外出生,还加过会道门,要是说通洋人,谁能通得过他去?建阳先生不会与我们为难的。”
王载说的有恃无恐,只因为他的关系够硬,他所在的明礼书院是三一教四大长老张洪都中手下的一个堂口。
张洪都在师兄弟四人之中原本的建树并不算是最高,但他作为三一教北传的理论大家,有相当多弟子是江南人,有钱。
开垦大员岛时有钱就是绝大优势,张洪都积极支持开垦,派徒弟去江南吸收了大量投资,而手下的弟子在张洪都的教育下与开垦岛屿之事上,也是格外上心,精锐尽出。
就比如王载,他虽然只是一个院长,在三一教中只算是中高层的管理人物,可是他手下却支持着十二个移民村,比另外三位长老手下一些堂主、香主的力量还大。
能够养活这么多村子,王载手下人做事也是大胆的很,做走私买卖,通日本人、荷兰人都是再正常不过的操作。
除了是大院院长之外,王载还是张洪都最亲密的弟子王兴的亲弟弟,两人从小就跟随张洪都一起奔走传教,张洪都待他们如同子侄。
有这么多关系,王载信心满满,哪怕在荷兰人入侵澎湖时他纵容自己手下的村子对荷兰人贩卖情报、收留荷兰人的水军补给,王载也不相信张洪都会舍得把他给推出去。
吃过饭,王载便带上几个弟子一起去往厦门城的三一教总堂,只带几个亲信弟子是因为在厦门城里三一教的大佬众多,王载不好表现的太过于嚣张,若是在大员岛上,他出外会至少十几人簇拥,他还为自己专门安排了一艘海船,船上的诸般享用全都出自教中。
这些钱自然有不少是通过和日本人荷兰人做生意换来的,但是王载觉得自己做的没错,因为他挣的钱除了自己留了一部分之外,一半以上全都交到了师父那里,即使是自己留下的部分他也没有藏私,他所用的船都不归在他自己的名下而是明礼书院的财产,王载甚至觉得自己大公无私。
来到厦门城的三一教总堂,王载先行礼问门子道:“这位师弟,张师可到了。”
那信徒回礼说道:“张师还未到,师兄请先入内等待。”
王载点点头:“这些是我给总堂带来的礼物,请找个师弟来收了。”
“多谢师兄。”
王载进入总堂,发现偏厅中一个人都还没到,于是自觉的找了一个下首的位置,坐着休息,这时刚坐下不久,就见自己的亲信弟子急急忙忙的跑进来:“师父,官差来拿人了?”
王载根本就没把事情往自己身上想,还好奇问:“官差?要拿谁?”
弟子焦急的说道:“是姚旅带着官差来的,陈标陈师也跟着到了。”
王载顿时呆了,反应过来连忙说道:“你快带师兄弟拦住他们!只要我出去,他们便拿你没办法!”
“是,”那弟子点头跑出去,王载则赶忙起身,往后堂跑去。
“王师兄,站住!都是同教兄弟,不要让我等难做!”
王载原先跟随师父北上传教,身体打熬的不错,但是这一年多来渐渐养尊处优,却不知不觉肥胖了,跑没两步就见身后拿着棍棒的人追上来,情急之下他脚底拌蒜,一下就被这群人给扑倒在地。
这些都是长老朱方旦手下的武道成员,个个有武艺在身,王载根本打他们不过。
王载被压的难受,脸红脖子粗的回头喊道:“你们不能抓老子,你们知道老子是谁?老子为教中做了多少事情?”
把人按倒之后,姚旅才带着捕快赶到,他冷笑着走到王载面前说道:“三一教再大大不过国法去,干犯国法,抓你有什么好说?”
从总会赶来的三一教福州总教陈标也表情冷漠的从姚旅身后走出,张开手中的一张文告道:“现有你师张长老手书,三一教忠君报国,教徒王载里通外国,朝廷查实,着厦门总堂拿之伏法,上报朝廷,明正典刑。”
王载脸都白了,心中后悔无比,当初姚旅查到他明理书院来的时候他根本不在意,还以为教中会保他,可看现在这样子连他的师父张洪都也不愿意救他一把。
王载还在垂死挣扎:“陈标你说假话,我十三岁就跟着师父到江南传教了,他不可能不要我!开垦大员,我堂中死了几十人,我是忠心的!我是有功的!”
姚旅不屑的道:“叛国之人,便是有千般功劳,只这一条也就永世不得翻身了,到得如今还不悔悟吗?”
在抓人之前,王文龙专门跑了一趟莆田,找到三一教的卢文辉,把情况利弊讲的清清楚楚。
卢文辉知道情况严重,于是亲自去福州找张洪都,得到两人的许诺后王文龙这才把消息告诉徐学聚。
而徐学聚只回了四个字:“勿留话柄”。
三一教长老们专门把福州教区的掌教陈标派来厦门传书,以避免在抓王载时有什么反复。
第383章 公生明廉生威
王载作为三一教最有名的院长,他被抓的事情根本瞒不住。为了防止此事被反对开台的势力做文章,王文龙让三一教先发制人,得道三一教长老同意之后他亲自为三一教执笔写出声明发表于福州《旬报》:
“三一教以采三教合一为最大之事业,向来讲求社会公益,自莆田倭乱起,便组织教徒为死难者收尸、葬骨,教主林圣当年也以抵御倭寇保家卫国为大德,如今为国朝开拓大员岛,三一亦奋勇向前,近日得悉我教中有一二顽固之徒,竟然勾结外敌,甘做汉奸,败坏我教声誉,此乃大坏林祖之遗训,自绝于本教也。我教上下羞愧难当,悔恨之极,为表清白,现将相关人等自行扭送衙门,并公示此等人物之罪行以昭本教毫无防护之心。现将教中自查所得罪行列明于下:叛徒王载,任明礼书院院长,万历三十一年五月庚申,收受倭人平八郎贿赂一百两,布三匹,于台南双溪口屯垦村收容倭寇船只,并约以为常……”
王文龙还用自己的真名替三一教站台:“三一教请求王文龙由作移民总监督之职,愿加强监督、肃清三一教之中通敌卖国之丑类,共同完成开拓大员岛之事业。并公开招募三一教移民监督八人,选取天下有德行名声者,两个月之内,有意参选监督或推举相应人物的请寄函福州《旬报》报社……”
文章一出,八闽哗然。
三一教中居然有人通敌卖国,这自然让八闽的百姓感到愤慨,但大家更惊讶于三一教的做法。
此事民间宗教往往内部贪腐横行,宗教头子以蛊惑百姓而谋利者甚多,一旦出事又往往推委卸责。
可三一教直接在福州的《旬报》上刊登出自己的丑事,而且将一应涉及的账目全都公示于众,还把一个院长给抓了,光是涉及的人员就有十几人,这可是对自己狠狠开了一刀。
正常做法都是抓大放小,但是三一教把一条线的人全部抓了,还送到衙门法办。
按照《旬报》上的文章,即便是被抓的王载也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物,甚至他勾结外洋主要也是为了自己手下的信徒,在大员岛上日子能够好过一些,这种事情在其他大员岛上开发的海主之中多半都是睁一眼闭一眼。
其实三一教中也不是没有反对如此做法的声音,主要是三一教对于大员岛开发的投资太多,并且已经到了收获的阶段,稍有头脑的人都不愿意在这时和朝廷搞坏关系,王文龙抓住这一点在从中牵线拉桥,三一教主动表示愿意放开教中一些职位由教外人员进行监督,除了王文龙之外监督人员肯定是徐学聚派去的,有了这样的监督,三一教就很难做乱了。
这对于三一教来说也并非不可接受,反正朝廷对于大员岛的管控力度也不可能有多强,能拿到这么一个半官方的身份,三一教在移民或是传教活动中都能有一个身份保障。
这也是依靠三一教的四大长老如今全都还在世,三一教高层对于手下人有足够的管控力度。
《旬报》上这篇报道写的相当公正,刀口向内,三一教在此次通洋之中受损颇大,不过得到的利益也是长远的,这篇《三一教自白且肃清汉奸之声名》发出之后,消息迅速传遍八闽,三一教的影响力和名声不降反增。
八闽特别是漳泉一带的各家报纸也纷纷发表文章,对三一教此次做事的公正公开提出赞扬,并且号召福州衙门,对大员岛上的开垦势力进行监督。
凡事都需要对比,和如今开垦大员岛的各路势力比起来,三一较的处理简直算得上大公无私,甚至比去征讨大员倭寇的卫所兵的行动还要公开而得人心。
既然得到了民间的广泛支持,事情推行起来也就一帆风顺,徐学聚马上派人去大员岛担任移民监督,而除了王文龙之外,姚旅也被拉入三一教移民监督会。
福州,张洪都手下的三一教道场。
王兴火急火燎的赶到书院外,连礼都来不及行,急急忙忙就闯了进去。
他还没走两步,真懒手下的弟子便跑到一处院门前拦住他说道:“王师兄,真懒师父今天不见客。”
王兴还以为那新收的徒弟不认识他,忍住脾气对他介绍道:“我是在黄山传教的王兴,烦劳师弟前去通禀一声,我是为我弟弟的事情来的。”
那弟子却不挪动脚步,依旧挡在王兴面前说道:“真懒师父说了,要王师兄好自为之,不要干犯教中的戒律。”
王兴脸色渐渐转白,咬咬牙,只能转身就走。
真懒是个道士,俗姓朱,道号了玄,原本是林兆恩生前的佣人,后来跟随三一教四长老之中的张洪都传教。随着三一教的扩张,王兴已经在教中得到重用,掌管安徽教区,他这两年一直在黄山一带活动,当听说自己的弟弟王载被抓,他连忙回到福州疏通关系。但是恩师张洪都不愿见他,如今在真懒这里也吃了闭门羹,看来自己的弟弟是救不出来了。
王兴一边走一边心里都在滴血,他和弟弟两人十几岁就父母双亡,追随三一教,长兄如父他对王载的感情极深,现在弟弟进入牢中,多半不能活着出来,一边走王兴一边心中暗骂:“姚旅、王文龙,你们这些人不得好死!”
不过他也只能骂骂,本时空的三一教因为开发大员岛已经结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团体,四大长老都已经决定了的事情,王兴即使再不愿意,也只能听从。
王载在泉州的监狱之中等着哥哥为他跑活路,但是最终只等到哥哥王兴化妆进入狱中见他最后一面,说明了师父的态度,兄弟两人隔着栅栏痛哭,王载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在哥哥的劝说之下,对于自己所做之事全都交代了出来,并且将其他信徒犯的事情都背在了自己身上。
几天之后,王载被问罪,一时半会儿道士死不了,因为这年头一切走法律程序,要秋后问斩需要由刑部判罚,最后还要万历皇帝签字点头。
以万历皇帝那德性,很容易就把问斩之事拖延上几年。
三一教虽然在报纸上发表声明断绝关系,但其实也不可能全然不管王载,教中肯定会上下用钱,只要等到皇帝一次大赦,王载的死罪就可以免了,但是此后三一教也不会再用他就是。
王载手下的一众亲信弟子中有三人被判流放,还有另外一些他手下的教徒被供出来里通外国时人在大员岛上,这些人得知消息之后立马跑了,或是使用化名躲在大员岛一众移民之中,或者是远逃外洋,但衙门也对他们图形画影的捉拿。
莆田,三一教总堂。
卢文辉感慨的说道:“还是建阳公看得准,若不是他快刀斩乱麻的催促我们将此事做下,现在咱们三一教开发大员岛的口碑可就算折了,说不定还会被朝廷抓做典型。”
张洪都道:“他那是身处教外,处理起咱们的教徒来说要做什么就能做什么,咱们是教中管事的人,做事自然不能如此,无所顾忌。之前的事情若是一个没做对,到这时只怕人心都已散了。”
“不瞒师兄所说,我倒以为咱们教中就缺这么一个下手果断的人呢,”卢文辉苦笑着说道,“这种事情咱们四个师兄弟做起来都要有商有量,幸亏大家都是一条心,若是出了龃龉,说不定就没有这样好的结果了。唉,这不像当年咱们初创教的时候,大家都是一条心的往前干,谁也不会多说什么。”
张洪都听得懂这话,卢文辉作为小师弟却是三一教事实上权力最大之人,他这话里话外的也是在点自己这个师兄。
第384章 大员岛民团成立
张洪都惋惜说道:“若是师父老人家还在世就好了。”
卢文辉再是有手段,也不可能吃下另外三个师兄的势力,事实上自从林兆恩死后,三一教的团结在制度上就已经被打破。
卢文辉曾经想通过修林兆恩的语录来获取解经的权利,但此时三个师兄都在世,这工作哪是那么容易做的,卢文辉根本拿不出足够的价码来换三个师兄手中的教区。
卢文辉也知道自己不可能靠嘴皮子就让三个师兄听自己的话,稍稍抱怨之后便继续道:“幸亏此事之中有建阳公周旋,有他说清利害,咱们师兄弟四人也就能够一条心了。如今他又建议咱们三一教主动在大员成立民团,请朝廷中的军官做团练,为朝廷保境安民,不瞒师兄,我想答应下来。这福建的局势也有些紧张了,我以为正好拿民团给朝廷做个投名状。”
“又有人要起教乱了?”听着卢文辉的话张洪都很快反应过来。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