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205节
王文龙觉得谁都年轻过,特别像有叶绍袁这样的家世背景的年轻人,换成王文龙是他也会喜欢装。
王文龙看着叶绍袁那一脸志得意满的样子,就像看着前世少年时期的自己。
那时的王文龙也是刚刚通过做自媒体,挣到了许多同学毕业之后都没有的收入,更是通过收到网友喜欢而建立了强大的自信心,在同学和喜欢的女生面前恨不得天天把自己的网络账号挂在脸上。
只能说谁都有年少气盛的时候。
王文龙没有去揭穿叶绍袁也是因为叶绍袁并没有过份贬低人,虽然装相的样子有些狼狈,但是恶意并不强。
可一旁的李国仙的想法却和王文龙完全不一样。
她虽然在王文龙面前贴心又乖巧,但她自小出生大海商家庭,在王文龙以外的男子面前李国仙可没有那么好的性格。
在她看来这叶绍袁十分讨厌,而王文龙在全方面都是碾压对方的,自己相公还在一旁装的温文尔雅,让这叶绍袁越发的自鸣得意,她是怎么看都不舒服。
于是李国仙眼睛一转,问王文龙道:“相公,江南物理设卖制币机之事,咱们家挣了多少银子呀?”
叶绍袁显然没怎么关心最近江南物理社的新闻,只是以前听过物理社的名字,记得王文龙还是物理社的社长,好奇问王文龙道:“建阳,物理社最近有什么事情?”
“做了些机器,卖给苏州保泉局挣钱。”王文龙不想装逼,含糊的说道,然后又瞪了李国仙一眼。
听了王文龙的回答,李国仙撇撇嘴。
卖给宝泉局挣钱?
光是她知道王文龙投资到新的银币制造厂中的股金就超过一千两,卖制币机和钢模的钱王文龙自己入袋的怕不也是一二千两。
明明这么有钱还说的如此寒酸,好像物理社就要办不下去了一样。
而听到王文龙的回答,叶绍袁则是觉得鄙夷和可怜。
他原本知道物理社是徐光启等人与王文龙一起办起来的一个文人会社,也算是高雅之事,吸引了不少喜好此道的文人参加,却没想到如今物理社居然要靠卖机器挣钱。
如此一来,岂不将个会社弄的品格败坏?这肯定是王文龙已经无钱支持,所以才出此下策,多半还要求着物理社中其他社员一起帮他参与研发,利用物理社的招牌帮自己捞上一点钱财。
这不光是一个失去了势力的幕僚,而立之年带着妻妾南北漂泊,甚至连自己以前的朋友都要拉出来帮忙,降低格调去换钱财。
想道王文龙若没这脸面换来的钱财,说不定他们一家连到南京去上任的本钱都没有……一时间叶绍袁更加可怜王文龙了。
难怪王文龙为了省一点船上的餐食前都要说自己养生不敢多吃东西,这位大哥可真是日子过得太困窘了。
人性如此,当王文龙娶了沈宜修并且志得意满的时候,叶绍袁对他满心戒备,甚至想要在他面前装像,故意去揭王文龙的短。
可是当面对远远不如自己的王文龙时,叶绍袁内心之中善良的部分便又占了上风。
叶绍袁看向王文龙,安慰说道:“建阳兄,人都说学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将自己一身本领拿去换取钱财让妻儿过得安乐一些,也并不是什么难堪的事情。”
“只要你日后到南京好生做事,以你之才华,将来必然有可以不靠做买卖便将日子过好的时候。”
“建阳兄,你年纪虽然长我几岁,但看你模样,全不像是而立的人,说是二十出头也有人信的,便是而立之年,那也是壮年,正是建功立业的时候呢。”
“小弟虽没有经多少世事,但这点道理还是看得透的,你若要帮忙,大可以提我名字。”
说完叶绍袁还看向沈宜修,一脸同情的点点头,似乎是让她不要嫌弃王文龙穷困且年纪大。
而他这表现让沈宜修哭笑不得。
王文龙则是配合的点点头:别说,这人还挺客气。
他相信叶绍袁的关心是由心而发的。
一行人在口岸镇过了水关,便进入常州地界,航行到当涂天就黑了,夜里不方便行船,于是王文龙让船家靠岸,一行人就在小船上休息。
第二天早起,大家洗漱吃喝之后继续往西走,过龙潭便进了南京应天府。
还没到中午,船只便进入南京城内的运河,运河上的船只数量并没有比王文龙上一次离开南京时少多少,不过来往的船只上众人神色却各自精彩,不少客商都议论纷纷。
王文龙等人最初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情,等到过南京水关时才搞明白。
就见在南京水光后面大咧咧的聚集了几艘小船,船上全都是穿着儒服的读书人,一看到较体面的船只过关,那些读书人就让船家将船靠上去,然后就对着船上人散发传单,若是船上人看了传单愿意与他们交谈的,他们基本上都会积极的与之交流回复,还往往激昂的说些什么。
王文龙等人的船上也收到了一份传单。
传单是蜡版油印出来的,质量粗糙,但其中写的文字却是清楚明白,原来这些读书人都是响应了城内游行号召,专门到运河上来鼓动对抗矿监税吏的。
而且这份传单之中的文稿还不是由一个县的县学所支持,具名其下的机构有南京国子监、南京宗学、三镇社学;上元、江宁、六合等八县的县学;应天府十三家较大有名望的书院;应天府学;甚至连当地的武学、卫儒学、转运司儒学都凑了个热闹。
王文龙看到这个文告下面的一大批具名就深吸了一口气。
算一算南京官私两边数得上的学校基本全都在这里了,这次的上疏事件可是比当年在常州还要热闹。
这种事情国子监官方肯定不会参与,多半是有名望的监生在一起组织联名,不过国子监里头也肯定要紧张应对,否则这些国子监中的监生要是闹出什么事情,挂落可是要落在国子监全体学官头上的。
船只眼看就要靠岸,叶绍袁站到船头吩咐自家的小船:“把灯笼打起来,莫让安石兄到后找我不到。”
他的仆人急急忙忙跑到船上,打起了“分湖叶氏”的灯笼,想来是岸上有人要来接他。
王文龙看看岸上,也拱手对正在吩咐仆人的叶绍袁道:“仲韶,我还有些事情,我们便在此地分别了。”
既然市面乱单位里多半有事,自己回到了南京肯定得去帮忙,他也不想当场拿出自己的身份来让叶绍袁尴尬。
叶绍袁转过头来,摇头道:“南京城中诸生上疏,市面上定然慌乱,建阳一家都是外地之人,初来乍到,想来要找房屋也是困难。我在南京城中心虽有屋舍,但是地方狭小,收留你一家许多人口居住到底不便,且我家收留人物有规矩,你一家去家里长辈也不许的。”
“好在我家在南京还有住别院,就在钟阜门外,狮子山下,我早两年也去过的。虽是房屋有些旧,但坐小船就能进城,对你来说也是处好住处了,我可叫一仆人带你前去,。”
闻言李国仙和沈宜修对视一眼,忍不皱眉。
钟阜门,那都是南京城西北角上的偏远地方了,实际就是城外乡村,进城少说要用多半个时辰,叶绍袁还能把它说成一处方便所在,也真是要脸面。
王文龙闻言也是哭笑不得,看了两个老婆一眼,示意她们进去收拾东西,等两人进去他才跟叶绍袁说道:
“多谢仲韶好意,我家在南京城中有地方住。”王文龙闻言好笑。
“你能找到什么屋子?”叶绍袁一边吩咐手下人,一边毫不犹豫的否决了王文龙的话。
叶绍袁不相信王文龙在南京城中能够找到地方。
王文龙一家人有妻妾奴仆,要找的房子可是不小,这样的大房屋价格肯定昂贵,南京城内寸土寸金,租屋价格连他这个叶家大少爷看了都要啧舌。
且如今又是市面上正乱的时候,就是他这样有背景的少爷想要在南京城内找这样一处屋子一时间也难以办到,何况王文龙呢?
就要靠岸了,吩咐的事情颇多,叶绍袁一下也没时间理他,他不顾王文龙在一边等,低头分派小船上的仆人待会儿上岸要去哪里买些礼物,又要挑怎样灯笼、到哪里见人、雇轿子送帖子。
等了好几分钟才分派完,然后叶绍袁才有时间回头,不客气的摇头对王文龙道:
“建阳兄,不是小弟说你,你何必在我面前装作有权势的?你再是装样,难道还能体面得过我家去?吃亏肚里咽反烧坏了心肠,就去我家的别墅住下,多的话也不用说!”
他边说边摇头,觉得王文龙就是在他面前打肿脸充胖子。
第340章 训诂学崇拜者
叶绍袁对王文龙的推委颇为不屑,他心想:你王建阳本身就是海外归客,家中既没什么产业,自己也不过一个监生,虽是靠着给人当幕僚混些名声,但如今作为靠山的太监也死了,自己被大官赶了出福建,只能到南京给一个学官做幕僚。
连出门盘缠都不够,还要将原本轻贵的江南物理社都拉去搞发明来挣钱财。
偏偏这样家庭又娶了两个如花似玉的妻妾,妻子出生名门大户,妾室也是福建富商的女子,而且自己还比妻妾年长了十多岁,平日里生活肯定也被妻妾所鄙视。
你王建阳日子都过成了这样,何必还在我面前充面子?我是什么身份?和你之间云泥之别,你王建阳再是装相难道还能在我面前落多少体面?
“你呀,听小弟一句,日后把性子好生收拾收拾吧。”叶绍袁颇为不屑,心想王文龙把日子过成这样,也不是没有缘由的,这性子首先就不行!
王文龙闻言也是微微皱眉,这大半天时间在船上,他对叶绍袁都是彬彬有礼,却没想到叶绍袁这少年心性居然被客气一下就得意忘形,原本那点礼数好像渐渐被磨没了。
果然年轻人不能惯着呀。
王文龙咳嗽一声,故意透露说道:“我在鸡笼山下住,他日有时间,仲韶定要到国子学中我家宿舍来做客。”
鸡笼山,国子学,王文龙这意思透露的已经很明白。
“给人做幕僚还能一家住进老爷府上去么?”叶绍袁却直接想岔了,下意识问道。
王文龙哭笑不得。
这时就见远处一艘小船看了叶绍袁船上的灯笼,便从岸上划过来。
“安石兄!”叶绍袁见到船上站着的那个二十许岁的青年儒生,连忙拱手。
这就是他早就约好来南京时接他的人,桐城生员白瑜。
白瑜虽然才二十多岁,但是却是安庆府的名士,在整个江南都有不小才名,对于叶绍袁来说和他交往远远比安排王文龙的住宿要紧的多,所以一见到白瑜他直接就把王文龙给放下,转头和白瑜打招呼。
王文龙的船只已经靠岸,白瑜这边的小船三两下就到了船边,小船的船弦略低,白瑜走跳板上了王文龙的船,先笑着冲叶绍袁招呼:“仲韶叫我好等。”
“路上遇到朋友,耽搁了些。”叶绍袁指了指身边的王文龙,笑着回答。
顺着叶绍袁的手指白瑜这才看到叶绍袁身边站着的王文龙,他先是一愣,然后不敢置信的惊喜拱手道:“建阳先生!仲韶,原来你和建阳先生是同路而来,真个幸运!”
王文龙倒是没见过白瑜,还礼问道:“阁下是?”
“学生是桐城诸生白瑜,字安石,如今举了贡,学生曾经在国子监听过先生讲文字断代学,当时便心悦诚服,早想拜会先生,不过先生事务繁忙,帖子也没回过。”
王文龙闻言回想一下这名字,问道:“朋友可还有个字是‘瑕仲’?”
白瑜欣喜道:“建阳先生如何得知?瑕仲是我去岁上才取的字,刚刚用起来,许多朋友还只知我字安石的。”
王文龙点头,这就对上了。
之前叶绍袁说接他的人叫白安石王文龙一时也想不起是谁,起安石这个字的人物太多,不过说起“白瑕仲”王文龙就反应过来了。
白瑜,字瑕仲,又字安石,安庆府桐城人。
历史上宋元明三代总体是训诂学的变革与衰落时期,要一直到清代训诂学才会复兴而后名家辈出。
原历史之中到明末训诂学能数得上的人物和著作不多,但绕不过去的就有“明末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以及他所作的《通雅》一书。
这本书可以说是有明一朝文字音韵训诂之学的集大成者,而教出方以智这个训诂学大家的主要师父之一就是白瑜白瑕仲,此君在后世以通达经史闻名天下,是明代对于训诂学继承和研究较多的一位人物,后世学者称之为“靖识先生”。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