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201节

  照利玛窦的办法用天主教的上帝硬要去替代儒家的天,乍看之下或许合适,但因为根本观念的冲突,结果肯定是出大矛盾。后来的传教士对华传教中渐渐放弃了这条路,就是此路不通的证明。

  但利玛窦此时却还觉得自己的理论很巧妙,他问王文龙道:“建阳先生听说过: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些话吗?”

  王文龙点头。

  屠隆插嘴说道:“这其中的天和神明,或许是道家或佛家的神仙,也不一定能说就是上帝吧。”

  利玛窦对这样的辩论早就熟悉,笑着回答:“这些古代谚语中的天和神明明显十分正直,且对一切作出审判,但佛道的造物主是由人修炼而来,连他们的善恶普通人都无法判别,显然不是这些谚语之中的正直天神,这样完美的神只有天主教之中的上帝!”

  屠隆被说的哑口无言,这时王文龙却笑着说道:“也不一定是佛道或是上帝,也许是其他东西呢?”

  利玛窦忍不住问道:“难道建阳先生信的是其他宗教?”

  王文龙摇头回答:“我倒不很信什么教的。”

  利玛窦问:“是以建阳先生以为世上无神?”

  王文龙道:“不知道。”

  这回换屠隆和利玛窦一起惊讶了。

  “建阳这是何意?”

  王文龙解释说道:“我以为世上有没有神仙,并不是靠辩论就可以辨出来的,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哪怕辩论赢了,也不能虚空造出一个神来。”

  “若是要以经书来证明,佛家说西江先生的上帝记载不真,西江先生说佛家的佛陀记载不真,我既没见过上帝,亦未见过佛陀,如何知道哪家是真?不如等见到再说。”

  此言一出两人皆是发楞。

  接着屠隆看看一脸微笑的王文龙又看看皱着眉头满脸难色的利玛窦,忍不住哈哈大笑,他举起杯说道:“建阳这话可太贬损了,出了这屋子再不要到处说去。”

  利玛窦也是脸色难看。

  虽然在他于大明传教的二十多年中遇到过很多事实上的无神论者。

  这种人若是在欧洲就是注定不会信教的刺头,除非等到哪一次机缘让他的心性突然改变,而这类人在大明的比例远远比欧洲更高。在这些人身上利玛窦不会太过于浪费时间也不会得罪。

  不过这些无神论者之中,王文龙是将他的思想讲得最清楚的一个,而且利玛窦发现自己真的没有办法辩驳。

  就像他以为的佛教经书都是作假,佛教也可以说他的天主教经书都是作假,但除了经书两边实在是没有更多证据。

  王文龙不信,利玛窦总不能把上帝叫下来让王文龙看一眼。

  利玛窦在心中下了个判断:王文龙是个十分聪明的奇才,拉他信教是没可能了,但是也没必要得罪,反而还能交个朋友。

  ……

  两天之后,受邀请的利玛窦穿着一身儒装,欣然来到虎丘山寺参加江南物理社的机器演示会。

  王文龙本来是打算参加完虎丘山大会就回南京了,但是物理社的制币机研发成功,正打算投入生产运营,王文龙作为机器的设计者和物理社的名誉社长,不能不在场。

第333章 领先世界的机器

  一台如纺织机般大小的制币机放在寺庙的正堂中央,边上还有几个物理社的学者正在指挥工人忙碌的整修。

  原本的制币机是有透明壳子的,但为了方便整修,王文龙这台机器根本就没有安装外壳,反正这年代机器的动力只能使用牲畜,运转起来速度也不会非常快,危险性远远没有真正的机械时代那么强。

  利玛窦颇为好奇地走向前打量着这台在他看来非常复杂的机器,在取得王文龙同意之后,他还上手板动了一下制币机的控制把手。

  利玛窦扳动之下就感觉那把手非常沉重,但是扳动之后就可见到机器里面带动起一系列的齿轮和杠杆运动,机器中的零件润滑做得很好,并没有发出刺耳的咔咔声。

  “这机械真是精巧。”利玛窦,忍不住赞叹说道:“想来效率也不错吧。”

  王文龙点头道:“现在的制币效率一分钟能够压出十枚银币,只不过要事先做好银胚剪边等等工作,还需要弄一台剪边机来配合。”

  “居然有这么快?”利玛窦闻言颇为惊讶。

  虽然利玛窦没有做过铸币厂的工作,但是来中国之前耶稣会就已经知道在东方传教的传教士需要通过大量的科学技术来吸引最初的信徒,所以利玛窦他们这一批人在神学院里是专门学过天文工业等知识的。

  利玛窦知道现在欧洲最先进的制币厂是奥地利的维也纳制币厂,此厂所生产的维也纳芬尼流传在整个欧洲大陆,但是维也纳铸币厂最先进的机器也达不到每分钟压制十枚银币的效率。

  这是自然,欧洲的硬币制造要经过滚轮压机、摇杆压机、螺旋压机时代,然后才能出现肘动压机。

  现在的维也纳铸币厂才刚刚开始研制滚轮压机,而且投资了大量钱财也还不能成功,维也纳的滚轮压臂机在铸币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但是因为滚轮需要互相咬合再加上铸币机还没有实用银坯,此后百多年间欧洲制币机制造出来的银币都无法形成完美的圆形,在新技术出现之后很快就被替代。

  而王文龙这台肘动制币机已经是十八世纪的设计,如果能够装上蒸汽机,这机器放到十八世纪的工厂里去都不逊色,碰上此时欧洲还处于开创时期的制币工具自然是有碾压效果。

  这年代的欧洲人对于中国还是相当尊敬的,起码承认中国有不少技术都领先于欧洲,对于这台出现在眼前的机器利玛窦并不怀疑,更多的是带有一种新奇的眼光。

  王文龙也不怕他摸索,这东西光是图纸就有好几十页,拿着现成图纸进行制造都还花费了一年时间,不是看一看就能学会的。

  利玛窦热切道:“我知道许多维也纳的制备工人都被高价聘请去赛戈维亚帮助西班牙人铸造银币。这种机器在欧洲肯定有市场,西班牙人会非常喜欢的。”

  西班牙人在南美的银矿产量渐渐提升,将白银制成银币的需求非常大,不过出口机械啥的在这年代不现实。

  这年代的机械设备标准化做得太差,一台机器在本国拆了想要运到外国调试到可以运行的程度所花费的时间就要好几年,所以此时技术传播都是靠雇主挖来外国工匠在当地制造机器实现的。

  王文龙想着等未来物理社发展壮大,倒是可以到东南亚去开办铸币厂,专门铸造银币运回大明使用,不过现在第一批善于使用制币机的工人都没培养出来,这个计划还是太遥远。

  这时利玛窦询问道:“在大明可以私人铸造银币吗?”

  王文龙笑着回答道:“私人铸币时松时紧,若要大规模铸造,没有地方关系会十分困难,我已经联系漕运总督李道甫,他届时看了机器若是满意,大概可以帮助建立制币厂。”

  明朝的官方货币在万历之前一直是大明宝钞,不过大明宝钞发行数量太多造成通货膨胀,到明中业以后便钞法败坏,说不如废纸夸张了,但实在也就比废纸好一些而已。

  钞法败坏几十年后民间已经不可挽回的使用金银铜货币作为实际交易货币。朝廷铸造的制钱数量太少,而之前明朝的法定货币就是纸钞,制钱只不过是辅币,铸造数量也有限,此时民间钱币希少,甚至需要用大量以前各朝的“旧钱”当做日常货币使用。

  造成的问题当然不少,而且《大明律》中也有“凡私铸铜钱者,绞。”这样的条款,不过就像是已经败坏的黄甲法一样,实际上此时稍有能力之家就在家里面开炉铸钱,根本管不过来。

  这年代官府主要管理的私铸钱币是铜钱,因为隆庆开关后大量西班牙白银涌入大明,银价下跌,相应的铜钱价值就升高,大量商人将朝廷的制钱熔化之后掺入贱金属铸造成私钱。

  银币的铸造虽然也有利润,但是一来官府不怎么管,二来白银本身就足以充当货币使用,铸造成银币的利润比较低,还真是没多少人去干,《大明律》只规定了不能铸造铜钱,制造银币算不算犯法还真没说。官府也不咋管,市场前景和空间都很大。

  王文龙想要找李三才合作也不是胡乱来的,李三才是有名的东林大佬,贪官,也做着不少生意,而且其人相当有经营头脑。

  李最初可是依附着张居正升迁的,他之所以能被张居正赏识,就是因为他在山东当官时于漕运之上提出了许多实用建议。

  整个万历朝的漕税体系改革都有李三才在其中操持,这改革里头涉及到漕运卫所、税收、造船、仓储,要没有超凡的经营眼光,根本就不可能完成顶层设计。而李三才在这其中也给自家经营下了丰厚产业,可以说李三才能够贪那么多钱,也是他这么多年在漕运改革之中积累下的声望和人脉动用起来的结果。

  这人除了是个大贪官之外,也是真会做生意。

  现在王文龙的机器是制造出来了,但是想要自己开制币厂需要打通的关节还真不少。

  于是江南物理社一同行动,沈泰鸿去找苏州巡抚疏通关系,苏州的官方铸币机构:户部的宝泉局和工部的宝源局控制在人家手下,苏州巡抚不点头制币厂肯定办不起来。

  而王文龙则带上徐学聚直奔常州去找李三才。

  李三才最近正因为妖书案的后续纷争弄得焦头烂额,王文龙等人到达之后李三才也没马上见他。

  王文龙并不着急,他投上拜帖,直接在帖子里夹上了肘动制币机的图样和所制币样。

  制币机第一次使用制造出来的银币水纹清晰、压铸精美,只要看一眼就知道是上佳之品。

  果然王文龙投了帖子后只等了半天,李三才便叫他们去衙门相见。

第334章 高下立判

  “建阳、子先,这样品真是你们研制出来的机器所造?那机器半个时辰就能做出六百多枚银币可是真的?”

  在古代漂亮的货币是相当受欢迎的,每年各地的宝泉局、宝源局都会铸造一批花钱用来上贡或者是馈赠与达官显贵,西洋银币最初进入大名能够广泛流行也是因为这些钱币质量统一,压造精美,用料十足。

  早个十几年,洋钱在大明甚至被当做艺术品,不少人家拿到洋钱都不舍得花,而会在洋钱上面打孔,挂在身上当做银牌一般的装饰品使用。

  而现在王文龙提供的样品比起最漂亮的洋钱也不差丝毫,这里头利润可是太大了,自然引起李三才的兴趣。

  老实颇为自豪的说道:“这便是我们机器的一般产出,还算不得精品呢。”

  李三才闻言更为惊讶,王文龙提议说道:“我们可以到宝泉局实际铸造试验一下,便知道咱们的机器比起宝泉局的造币方法哪个更优,也能吸引的苏州地方一起投入。”

  “这想法极好。”李三才赞同说道,他是当官的,想要大张旗鼓的办造币厂舆论风险太大,如果能取得地方上的支持,让当地官员些许入股,这生意就做得名正言顺了。李三才自己也确实想看看物理社的制币机能够有怎样的效率。

  ……

  农历十二月,进入小冰河期的大明天气已经十分寒冷,哪怕在苏州这样的江南地方都已经有呵气成冰之感。

  苏州桃花坞以南,临着河水有一大片空旷的空地,此地是苏州城内的边缘所在,水运方便,所以设立了苏州城内最大的粮仓永丰仓,而在永丰仓船坞旁边还有一个热火朝天的工厂,便是苏州保泉局的造币厂。

  这天一早以漕运总督李三才牵头、南京户部高官、苏州本地宝泉局的官员、两县的县令、教谕,来自苏州物理社的学者、吴山社看热闹的名士,一大群人浩浩荡荡进入了桃花坞旁的宝泉局造作作坊。

  “李巡抚、陈主事、沈司丞、张大令、王助教、钱教育……喝茶,喝茶……”宝泉局的官员跑上跑下,忙的不可开交,要不是今天制币机的实验在保全局桃花坞作坊进行,平日里他这一个管着工匠的小吏可见不到这么多大人物。

  而作坊里头的工匠也站在边上看希奇,邓志谟带着记者手在一旁,他手拿毛笔时不时记录几笔,他准备回去做个报道,也好为物理社的制币机做做宣传。

  作坊里头有八个熔炉,今天大都停了,只是闷这些火种在里头,来了这么多大人物,铜汁炭火等危险东西要是燎到了哪个老爷可不是做耍。

  作坊里头三四十个工人全都站在一旁看稀奇。

  唯一留下的是一个用来化银水的大炉,这炉头是专门给宝泉局制作银质花钱使用的,也是今天用来和制币机对比生产效率的对象。

  有三个宝泉局里的好手穿着皮围裙戴着皮手套站在炉头前,不知所措的看着吏员的脸。

  而这一边操作制币机的是王徵以及江南物理社的两个秀才,都卷起袖子一副紧张的样子。

  徐学聚搬来一个铜漏,仔细校准了时间,然后大声道:“一齐开始!”

  王徵等人最开始有些紧张,被这么多人看着操作机器,手都在抖,总是出现把银坯没放正位置,或是使用机器时没按压到位的情况。

  越是紧张就越是出错,众人目光之下,很快机器这边就开始卡壳,出料时不小心把一些碎屑卡到了齿轮里,只能停机检查,在地上锤银坯的秀才也没有办法继续剪坯了,连忙挽起袖子,开始拆机器。

  而另一边做对比的三个老工匠情况好的多,虽然被众人盯着,最开始他们也紧张,可是等把炉火升起来之后三人就进入工作状态专心做事,很快就把银块加入坩埚,这边的蜡模也仔细修了出来,开始翻砂准备铸造。

  一边停了机,一边炉火熊熊,对比之下宝泉局的铸造比物理社的机器压制顺利的多。

  看到这个场景王文龙的脸色也有些难看,急忙上去帮忙清机器。

首节 上一节 201/5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