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174节
更让王文龙感觉不妙的是大员岛上对于大明的官军这次剿倭寇也远没有历史上那样支持。
王文龙想回福建去看看,打定主意,他用两天时间将《苏州旬报》的事情安排好,然后直接表示身体不好跑到南京国子监请病假。
在明代的其他时期,对于官员请假的规定还是很严格的,病假时间超过三个月一般就要专门拖着病体到上级去讨要延长指示,如果没有得到上级部门批准,甚至会因此被罢官,超过假期没有回归职位的文武官员,康复之后还要到吏部、兵部据说明情况,听后安排,甚至经常被降级使用处理。
但万历年间对于官员请假的严格规定早没多少人执行,前首辅赵志皋请假四年也没人说啥。
国子助教这个职位的原本工作是教国子监的学生,但是如今国子监都没有多少监生会定期来读书了,国子助教在不在岗其实都无所谓。
相比起其他的国子助教,王文龙今年跑到国子监花费大半个月讲完了文字断代学已经算对得起工资,听说王文龙要请假回家,叶向高毫无二话就批准了,还请王文龙顺道帮他给在福州到叶成学捎点书籍笔墨。
第286章 被改变的历史
王文龙刚刚从南京南下,半路上就在驿站中被当地急递铺的官员找到。
铺兵将一个木夹递到王文龙面前:“漳州镇海楼急件,海巡徐副使已请准王助教使用加急之权,速速回信。”
王文龙签收文件后打开一看,才发现这封书信是三天之前徐学聚从漳州发来的。
“倭寇居大员,剽掠甚多,岛民知而不报……”
沈有容在万历三十年冬天整军备武完毕,倭寇也在此时进犯福建,沈有容率领卫所兵将倭寇击败,倭寇余部逃往大员岛,沈有容知道他们的据点在台南的安平一带,于是率领二十一艘战船出征。
大船在过澎湖时遇到飓风而飘散,损失七艘,十四艘战船横渡台湾海峡。
事情和历史上的差不多,但蹊跷的情况也隐藏其中。
历史上万历三十年的大员岛还是一片无人区,倭寇在台南的良港建立补给据点,天高皇帝远没人管也是正常。
可是这时空的万历二十九年就开始了大规模的移民大员工作,此时大员岛上已经聚集了上万的福建移民,安平一代也是移民的良港,那群倭寇居然还能在此地建立根据地,甚至掳掠福建百姓充当根据地之中的居民,没有大员岛上的势力配合是不可能的。
王文龙看完书信之后,稍加思索就写了回信找到发出,同时自己也加快脚步,往福建赶。
徐学聚在漳州等的焦急,寄信五天之后收到了回复,他连忙打开。
只见王文龙在书信之中写到:“迅速联系沈把总,先摸清大员情况,务必不要轻易登陆。”
“嘶……”徐学聚看到这信就深吸一口气,“岛上也都是福建汉人,哪怕再是化外之民,也不能有胆子对大明官军下手吧……”
放下信纸,徐学聚还不敢相信王文龙所言,怎么会为了包庇倭寇而对大明官军动手?
他心中焦急,思索一阵,终于还是叫来卫兵传令,让水师若是找到沈有容必须先嘱咐他不要轻易登岸。
只不过沈有容已经过了澎湖,消息能不能传到都在未定之天。
……
三天之后,清晨,此时的沈有容正在一艘到澳门改装过的旗舰之上隔着海面上的薄雾,眺望着台南安平港附近的倭寇水寨。
港口很大,倭寇居然有六艘百料以上的大船,船上还装有火器,码头后面的居民区,房子占了一小片山头,至少有五百个村民,多半是倭寇多年掳掠而来的。
“沈把总,有船主带了徐海巡的信来。”
别说,徐学聚的运气还真挺好,他传出命令的当天漳州正有几艘移民船要来大员,其中一艘船顺风顺水,正好来到安平港一带。
沈有容听说是徐学聚的信,还以为是什么战情变动,点头说道:“将人带上来。”
那移民船的船主只是一个小海主,想到自己能为徐学聚带口信,回去肯定有奖赏,颇为兴奋。
他激动走到沈有容面前,复述出海之时听到的徐学聚口信:“徐大人说岸上的移民也许已经和倭寇勾结,让沈把总千万不要冒然上岸。”
沈有容皱眉,他手下十四艘经历了风暴的船只到达台南,缺少淡水和补给,如果不上岸,只怕撑不了多久。
对面的港口中虽然有六艘倭寇的炮船,比意想之中要多,但怎么想也不是他这十四艘到澳门改造过的炮船的对手。
“晓得了,回程时与你记上一功。”沈有容应付说道,他感觉徐学聚有些太过谨慎。
沈有容认为除非那些聚居点的汉人抛出身家性命去当汉奸,帮助倭寇,否则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旗舰在倭寇的港口边查探了一回,沈有容带领船只返航,躲入港口之中补给。
徐学聚的船只刚刚进入那定居点的小港口,定居点中那姓陈的海主一脸笑容的迎上来。
“沈把总辛苦了,先到岸上来用些酒肉,我们这开垦地方,别的不多,野味倒是不缺。”
沈有容笑道:“多谢陈海主好意,只是行军之时不好饮酒。”
陈海主眼神一愣,笑着问道:“莫非是要出征了?”
“此事再议,再议……”哪怕算上附近汉人定居点的补给也不算太多,沈有容已经决定就在这两日发动总攻,只不过不能对外人透露。
沈有容的十四艘海船上船员有接近三百人,和这定居点的总人口差不多,这也是沈有容敢于让大多数人下船的原因,除非这汉人定居点,全伙勾结倭寇并且悍不畏死,否则很难对他手下的军队造成什么损失。
当天晚上沈有容叫来手下的军官开会,布置攻击倭寇港口的事宜,正在这时,突然听见外头一阵嘈杂。
沈有容听到这声音瞬间警戒起来,他手下的亲兵将刀半抽出鞘出门查看,沈有容刚听着那山东兵一声喝问:“什么人敢来探营?”
下一刻却见一杆竹矛直接当他胸膛穿过。
看到刺死那卫兵的武器是本地移民惯用的竹矛时沈有容也呆住了,不敢置信道:“这些移民好大的胆子……”
房中的军官全都是老于行伍的军将,加上士兵们占据的营房聚集一处,真正能够攻杀进来的刺客并不多,沈有容率领军官将那群杀入的移民打散之后,来到茅屋之外就见整个军营之中秩序犹存。
士兵们都组织起来自保和反击。
沈有容却一脸焦急的看向港口方向,就见港口中已经火光四起,原本幸存的十几艘海船有大半都笼罩在火光之中,还有几艘海船正拼命升帆在黑夜之中向港口外移动,许多小舢板一路追着去,对着那海船远远的扔火把想要将之点燃。
海船丧失后进攻倭寇港口便已无可能,见此情形,所有官兵心中已凉了大半。
陈海主则满脸兴奋站一高台之上,和一个倭寇打扮的人互相商谈,大呼小叫的指挥着定居点的移民攻击官军。
见此情形沈有容不禁大喝:“你也是福建人,为何勾结倭寇?”
那陈海主在远处听得,哈哈笑道:“此地附属皆仰赖于走私,若是官军控制大员,我等将于何处寻衣食哉?毁我衣食,便是害我家小,你要害我家人,我杀你怎地?”
第287章 民族主义启蒙时期
沈有容气愤道:“倭寇掳掠闽海百姓,你等难道不知,为虎作伥,不怕天公报应吗?”
远处陈海主朗声大笑,自然而然回答:“如今我已是大员移民,不是福建之人,他福建人性命与我何干?”
沈有容大怒,这时他手下士兵已经装好一轮子药,沈有容抽剑指向那陈海主与倭寇方向道:“放枪!”
营中火枪兵一片排枪打去,登时打的那高台上的人抱头鼠窜,只不过官兵带到岸上的火药数量并不多,黑夜之中装填困难,打了几轮之后,后续的枪声越来越稀疏。
沈有容眼中冒火,知道被包围时间越久越危险,命令道:“结阵,往上冲!”
移民虽然经过一定军事训练,但哪里是官军的对手,哪怕最开始被鼓动的集结起来,但很快也被官军给打散,官军一路追杀,最终将来到移民点中挑拨的倭寇和陈海主的手下全部打死,陈海主也在逃跑过程中被击毙,山林中散落一地的尸体。
等到天明,原本有三百多人的移民定居村落中活下来的移民只剩七十多,官军也损失八十多人。
对明军来说最要命的还是船只损伤。
昨夜的偷袭一开始针对的就是港口中的明军船只,原本渡海的十四艘船只有三艘及时离港得以保存完好;另外十一艘船中七艘被烧毁了桅杆等重要部件,或是被凿出大口子,以此地的条件不可能修复;还有四艘被损坏了桅杆和船帆,若是在福建,还可以想办法拖入船坞维修,但是在大员岛这些船根本没条件渡过海峡,为免船只被倭寇所用,只能凿沉。
只剩三艘海船,沈有容已经不可能进攻倭寇的港口,因为倭寇可以轻而易举的驾着小船逃跑。
万历三十年腊月,沈有容带着残兵返航,这一战,损失船只十八艘,士卒二百余人,无功而返。
事情完全掩盖不住,败绩传出,福建哗然,特别是移民到了大员后居然投靠倭寇做汉奸攻击明军,这在百姓普遍对倭寇恨之入骨的福建简直不可想象。
福建各报纸纷纷报导此事,福建言官也全体动作,弹劾徐学聚指挥不当、沈有容冒进贪功。
最为尴尬的是主导移民大员的三一教和大海主们。
移民大员的势力许多都靠着台湾岛的地理优势做着走私贸易,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反对福建官府,一些小的走私商势力如那作乱的陈海主的确是依靠着倭寇过活,甚至为了阻止明军赶走倭寇铤而走险,但是大的移民势力却不会对抗大明官军的到来。
对于大势力来说走私不是问题。
在此时若是真按照官府的船引数额对外贸易,福建做出口生意的工厂和百姓估计得饿死大半,走私是常态,甚至可以让福建百姓富裕,大概算是好事。
至于走私偷税——大明该交税不交税的人多了,面子钱财上能给够,官府基本都是睁一眼闭一眼。
但自从消息传开以来,支持移民大员岛的大势力瞬间从福建百姓心中的救世主变成预备汉奸,名声受损,还被官府防备,三一教等人各自在心里直叫倒霉。
徐学聚坐在书斋之前,手中拿着个烟锅烧着。
这两年,随着大员移民的人数增加,疟疾还是流行起来,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台湾岛上的很多新移民都习惯性的在田地旁种上烟草,以为抽烟可以避免得疟疾,其实效果并不明显,更多还是用以消解离家开荒的忧愁空虚。
抽烟的百姓多了,上层渐渐也就有染此习性者,徐学聚最开始只是好奇尝试,但渐渐就染上烟瘾,这两天心中烦闷,这烟抽的是越来越多。
这年代的烟草大概是有啥处理上的问题,很难点燃,所以此时抽烟和后世方法不同,抽的时候得一直用纸媒或是炭火烧着。
徐学聚一言不发,取了一枚火炭压在烟锅上,大口大口的吞云吐雾。
良久他才问王文龙道:“建阳以为此事该当如何?”
王文龙还没回答,徐学聚又苦恼说道:“当初也是我鲁莽了,虽然得了建阳的建议,但未严令沈士弘执行,方有此祸。”
徐学聚心痛啊,一战损失了两百多士卒,十几艘船,听起来并不算太恐怖的数字,但是他知道这次渡海远征前后的花费却极其巨大。
徐学聚和沈有容为了在万历三十年一举击溃倭寇,已经准备了一整年时间,前期的几场仗打的都极其漂亮,最后一步渡海远征却大败亏输,消耗的资源远不是十几艘船这样的数字可以描述的,再想组织这样一场仗非常困难。
王文龙说道:“大员岛的倭寇必须缴,而且速度要快。”
“速度要快?”徐学聚反问一句,疑惑之前王文龙还说不要轻敌冒进,现在又如此催促。
王文龙分析说道:“这次事件有偶然因素,若不是刚巧那定居点上的移民已然投靠了倭寇,沈将军此次定然是大胜而归的,此番官军受损也无非因为船只受损无法攻击港口而已。
或是再筹备炮船,或是再组织其他大船,还用弗朗机炮,多半也能将港口之中的倭寇给打败,不用过多担心。
从近日海上局势看来,荷兰人定有扩张之心,若是咱们无法取下大员,让荷兰人看到机会,他们定然伸手染指,那时敌人就更强了。”
“荷兰人要来大员?”徐学聚吃惊不已,“能有这样快?”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