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155节

  沃尔特·雷利并非籍籍无名之辈:他早年在牛津大学法学院学习,过程中一度参与伊丽莎白一世的战争策划,二十年前沃尔特参加镇压爱尔兰人的起义获得伊丽莎白的重视,于是得到女王支持筹集资金建立了舰队进行探险。

  沃尔特的探险很有成果,他是第一个从美洲带回烟草的欧洲人,之后还受封为爵士,成为伊丽莎白一世的警卫队长,接着风流俊朗的沃尔特就做了伊丽莎白一世的情人。

  此君也是个花花公子,他一面做着伊丽莎白一世的情人,一面瞒着伊丽莎白一世跟她的宫女结了婚。

  然后伊丽莎白一世得知此事,感觉被绿了的女王大怒,将沃尔特投入伦敦塔监狱。

  沃尔特几年之前才想办法离开监狱,但也受到伊丽莎白一世的冷落,于是便组织了一支探险队前往特利尼达岛和委内瑞拉一带想要寻找印加传说中的“黄金国”。

  而此时看见马尼拉大帆船时,沃尔特还是害怕了。

  他们现在所在的特利尼达岛早在百多年前就被哥伦布宣布为西班牙的领土。

  而从伦敦塔出来之后,沃尔特早已经失去女王的青睐,这支探险队只是他自费组织的,没有任何官方背景——他趁着西班牙人不注意他们跑到这岛上自己插了个旗子,宣布此地为英国所有,整个过程完全是自己在那暗爽。

  他知道如果西班牙人驾驶着大船打回来,分分钟就能把他们这只小规模探险队给灭了。

  就在码头这边全军戒备的时候,一个水手突然指着远处的船只说:“他们似乎是受伤了,船上打出了求助旗。”

  “真的?”沃尔特也连忙眯着眼睛看去观察半天,果然发现那艘马尼拉大帆船只是看着体量大而已,其实已经栽歪向一旁,而且船上挂起了表示自己没有恶意想要寻求帮助的旗帜,甚至还有一面天主教修会的旗子,大概是想表明船上运送着教会的人员。

  沃尔特思索了一会儿,对手下的一个船长吩咐:“这些西班牙人也许是耍诈,不能让他们靠近港口,先划船上去看看。”

  沃尔特手下的船长都是跟着他十几年的老班底,当即有人点点头,带上武器便划着小船,向远处的马尼拉大帆船赶去。

  等待一阵就见那小船飞快返回,除了划船的水手和去查看情况的船长之外,小船上还载了个天主教神父、一个大副模样的船员。

  那神父和大副都是一副狼狈模样,而且脸上明显带着害怕神情。

  沃尔特先询问了自己手下的船长:“船上怎么样了?”

  “报告爵士,那艘帆船真的是遭遇了风暴,在沉没之前航行到了特利尼达岛,船上的海员死伤不少,货物也很受损失。”

  “我检查过,他们船上的火药都湿了,现在想要请求在我们的港口停靠。”

  沃尔特瞬间放心,看向那个天主教神父。

  沃尔特看着阳玛诺时,阳玛诺也回看他,心中十分恐惧。

  他是耶稣会士一年前从果阿到达澳门传教,几个月前受澳门耶稣会的要求,带澳门的资料回到巴黎总部,路上找西班牙吕宋总督安排了一只马尼拉大帆船,正好跟他们一起过好望角北上。

  却没想到船只在南美的西印度群岛一带遇到大风暴,幸亏船上的西班牙航海家表示附近的特利尼达岛是西班牙人殖民地,于是他们便来求援,为了表示诚意,打上了求救旗还有耶稣会的旗帜。

  可等小码头上的船只靠近阳玛诺才知道这码头上的一群殖民者不是西班牙人而是英国人,阳玛诺和船上的西班牙水手瞬间胆战心惊。

  对于西班牙人来说,他们的殖民地不知道什么时候跑上来了一群英国人,说不定就要翻脸把他们灭口。

  而对阳玛诺来说,英国人信奉的可不是天主教,这群英国探险家对他们耶稣会多半也没有什么好印象。

  就在阳玛诺胆战心惊之时,就见沃尔特好奇的打量了他两眼,开口询问:“你是哪个修会的?”

  听到沃尔特的话,阳玛诺不禁一愣,因为沃尔特说的是标准的拉丁语。

  拉丁语的确曾是西欧各民族上层间的交际语言,但那已经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现在的英国人能说一口流利拉丁语的真不多,而沃尔特说的甚至不是新拉丁语,而是更接近罗马教廷使用的中古拉丁语。

  阳玛诺瞬间反应过来——能有这样的拉丁语水平,显然面前之人并不是粗鄙的探险家,而是一位受过教育的人士。

  他心中重燃希望,连忙介绍说道:“我们是从亚洲来的,我是澳门耶稣会的修士,从中国带回了教廷需要的典籍。”

  “中国?”听到这个遥远的地方,哪怕是沃尔特也不禁颇为好奇。

  沃尔特的身份除了法学家、军人、政客、探险家之外,此君还是英国文艺复兴时代重要的诗人。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控制了世界的财富,最终也就控制了世界本身。——后世海权论的这句名言就是从沃尔特的诗句中改编的。

  对了,海权论也是沃尔特第一次向伊丽莎白一世提出的。

  沃尔特打量了年轻的阳玛诺两眼,笑着说道:“请到后面去休息。”

  阳玛诺看看他身后脸色灰白的大副,知道沃尔特肯定要大开杀戒,连忙请求说道:“船上还有几个澳门葡萄牙殖民地的耶稣会士,请看在主的份上饶恕他们的性命。”

  沃尔特点点头表示同意,阳玛诺就被人押下去了,接着沃尔特手下的水手就纷纷上船抓人。

  好吧,阳玛诺是葡萄牙人,对西班牙人的死活也没那么在乎,只要能保全耶稣会士的性命就好。

  刚刚经历风暴的马尼拉大帆船,根本没有反击的能力,沃尔特可是镇压过爱尔兰起义的血手人屠,更何况英国几年前才覆灭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弄死几个西班牙人对于沃尔特来说毫无心理负担。

  但沃尔特也不打算把他们全部弄死,他只是杀了几个敢于反抗的人立威,等到西班牙船员全部投降之后便要求水手们在大帆船沉没之前尽量抢下船上的物资。

  接着沃尔特命令把船上的西班牙人全部抓起来,让他们自己建造俘虏营地——如果委内瑞拉的西班牙殖民者愿意花钱来赎,那就把他们换钱,如果西班牙人也不理这些水手,那就把他们当做奴隶转卖掉。

  ……

  阳玛诺和自己的助手被看押起来,心中无比忐忑。

  他等待到傍晚才见沃尔特带着一群人进入房中。

  沃尔特把阳玛诺的皮箱丢给他,好奇询问:“这些线装书里头记载的是什么东西?这就是中国字吗?”

  阳玛诺知道这是自己活命的机会,连忙介绍说道:“这是中国一个大学者王建阳先生所写的哲学书《天演论》,以及历史著作《葡萄牙国史》,王建阳是中国人中最有见地的学者,他的这两部作品一定会轰动欧洲的!”

第256章 中国人写的欧洲史

  虽然阳玛诺说的花团锦簇,但是听说《葡萄牙国史》这本书是中国人所写的欧洲史作品,沃尔特的兴趣一下淡了许多。

  他还以为王文龙的作品写的是中国的风土人情,如果那样还有一关的价值,可对于欧洲史研究中国人能有什么样的见解?

  对于中国,此时的大多数欧洲人认为中国是一个道德高尚的隐士国家,但这其中也有贬低的意味,因为隐士是不能出来做事的,就从从前往中国的西方传教士个个都借助信息差把欧洲宣传成地上天国就能看出。

  毕竟此时的欧洲已经开始殖民海外一百多年,征服了许多其他文明的领土之后欧洲人对于海外风俗的看法也渐渐从原本的敬畏转向了不屑一顾,欧洲中心主义正在诞生。

  耶稣会在澳门的翻译人手并不足够,大多数精通拉丁文和中文的神父需要传教或者从事编写传教小册子的工作,所以对于《天演论》和《葡萄牙国史》的翻译工作只进行了一部份,最后决定还是将这些书籍带回到欧洲。

  所以此时沃尔特手上拿到的两册书中,王文龙所写的《天演论》只翻译了大半,另外一本《葡萄牙国史》更是连第一章都没有翻译完。

  沃尔特先看的是《天演论》,看着看着就感到无趣,他对于《易经》毫无了解,而且耶稣会士翻译黄道周所写文言文的能力也很糟糕,甚至有大量误读,沃尔特读完一半直接就把这书给放下。

  “嗯,果然是与众不同的东方思想。”沃尔特含糊的称赞,其实已经不想再读。

  读过《天演论》之后,沃尔特又拿起《葡萄牙国史》,心中并没有多少期待。

  他原本以为《天演论》肯定很有意思,但是他看了却不以为然,而中国人所写的欧洲历史书籍,想来就更没有什么趣味了。

  可是刚刚看完序言沃尔特就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这本书的写作手法真先进……”

  没错,是先进。

  此时的西方文学已经走出中世纪基督教文学与骑士史诗的牢笼,文艺复兴所带来的人文主义文学方兴未艾。

  《十日谈》《巨人传》都已经出现,在伦敦,莎士比亚声名鹊起,但这些不过是一些把笔触用于描写正常人而非基督教骑士的文学创新而已,只是描写对象上的改变,真正划时代的小说理论还没有成熟,引领变革的长篇小说也还未出现。

  后世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堂吉诃德》还要四年之后才能写出。

  而就世情小说来说,此时的中国文学已经走在了欧洲人的前面,哪怕没有王文龙的到来,《金瓶梅》《水浒传》也全都是把笔触指向世上普通人的伟大作品。

  此时,《葡萄牙国史》开篇那极富史诗感的宏大叙述以及接连不断的冒险故事纷繁复杂的人物,直接就把沃尔特给震惊了。

  这虽然是一本历史书,但却比沃尔特看过最有趣的小说还要吸引人。

  澳门耶稣会对于《葡萄牙国史》的翻译水平十分一般,但是只看了序言和小半章,就让沃尔特对于《葡萄牙国史》的作者万分佩服。

  他面前的《葡萄牙国史》有厚厚的十几册,沃尔特迫不及待想要知道这些精美的中国蓝色书匣之中装着的作品究竟写了什么内容。

  沃尔特毕竟是政客出身,他心中无比激动,但是却强行让脸色淡然下来,点点头询问道:“这部《葡萄牙国史》你们有能力翻译吗?”

  沃尔特很想看到《葡萄牙国史》后续的内容,甚至打算把这本书拿回去,此时的欧洲出版业也正在兴盛时期,特别是英国已经成为欧洲出版界的一个中心,将此书拿回英国出版肯定有利可图。

  不过沃尔特知到在此时的英国能够翻译一部中文书籍的人想来是没有的,即使是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地有一些华人,那也必须把书籍送到印度去,现在沃尔特可没有这样的本事。

  阳玛诺说道:“耶稣会在欧洲有一个翻译中心,其中就有能够翻译东方文本的神父,凭我是没有这样的本事的。”

  阳玛诺盘算的精着呢,阳玛诺其实能够读懂一些汉文,王文龙所写的《葡萄牙国史》文字也并不艰深,比那些儒家典籍好懂多了,但如果阳玛诺说自己就能翻译,他哪里还有回去的机会?

  沃尔特闻言有些失落,但总算还有点希望,这一次出海殖民沃尔特并没有找到黄金国,无法对资助自己的股东们交代,好在抢劫了这一艘马尼拉大帆船,将所有货品以及船员卖掉之后应该可以补齐出海的亏空,而这本《葡萄牙国史》只要销售火爆,他就能有一笔不菲的收入。

  沃尔特想要出版《葡萄牙国史》必须要耶稣会帮忙翻译,所以最后的收入也必须要和耶稣会分润,于是沃尔特便和阳玛诺谈起了《葡萄牙国史》的出版事宜。

  这就是此时大洋之上的规矩,需要利用到彼此之时就是最深仇大恨的敌人,之间也必须要互相帮助。

  一个半月后,意大利萨莱诺城,耶稣会士罗明坚收到了耶稣会巴黎总会寄来的书信以及文稿。

  罗明坚,意大利人,欧洲汉学鼻祖,毫无疑问是这个时空欧洲最有学术能力的东方语言学者。

  罗明坚早在十九岁就在意大利思品纳佐拉城大学获得两个法学博士的学位,之后加入耶稣会学习了哲学和神学,三十年前,他从里斯本出发到果阿传教,仅仅用一年时间就学会了当地的南印度语言,接着他抵达澳门,开始学习汉语,两年后他就已经掌握了一万五千多个汉字,可以阅读中国书籍,三年后开始用汉语写作传教经文。

  就是罗明坚确定了耶稣会在澳门使用中文对中国人传教的传统,他在澳门创办了第一个教授葡萄牙人汉语的学校,和利马窦一起编写了第一部《葡华词典》。

  罗明坚十分熟悉中国文化,认为想要在中国传教必须要让传教士先了解中国,而不能用在殖民地实行的霸王方法,于是十多年前他回到欧洲,积极致力于让罗马教宗遣使大明,同时开始翻译中国典籍。

  现在罗明坚正在把《四书》中的《大学》部分翻译成拉丁文,准备在罗马发表,他认为想要到中国去的人,必须要了解中国的文化。

  翻开巴黎送来的书信,罗明坚惊讶不已。

  总会的干部在书信中表示:澳门耶稣会的一批人员和资料回欧洲述职之时在船上遇到了海难,人员和物资都被英国人给扣下,现在总会和英国人已经达成谈判,必须要帮助英国人翻译一本中文书籍他们才愿意放人。

  耶稣会总会请求罗明坚放下手头的工作,先把《葡萄牙国史》翻译出来,搭救此时还被囚禁在英国人手中的阳玛诺兄弟。

  罗明坚早在之前和澳洲耶稣会同僚的通信之中就听说过《葡萄牙国史》这本书,而且还看到一些只言片语的文章,早就对《葡萄牙国史》这本书感到好奇。

  罗明坚连忙放下手中儒家典籍的翻译工作,打开那中国线装书的匣子,开始阅读《葡萄牙国史》,而读了不久之后罗明坚就对《葡萄牙国史》喜欢起来。

  这本书的文风以及遣词造句都很符合他的口味,而书籍内容更是比罗明坚看过最精彩的小说,还要有意思。

  与此同时,对此书感到好奇的耶稣会也派人到罗明坚处了解《葡萄牙国史》。

首节 上一节 155/5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