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第405节

  “因为你的代耕架,呵呵。”

  说到代耕架的时候,朱元璋有些得意,“你这看似不起眼的发明,在工部和户部推广到全国之后,立刻引起轩然大波,百姓的耕种效率更快咯,所以今年的农耕才能这么快结束。”

  顿了顿,朱元璋微笑道:“不过咱不是带你看这玩意儿的,咱带你看看大明的税收!”

  去年的小冰期,导致秋收困难,田税自然交不上去,要等到今年才补交。

  而今各地方官府,已经开始在组织收缴税务的工作。

  老爷子今天心情不错,或许因为去年迟迟未收的税收终于要落实到国库,国库丰盈,就能做很多事,老爷子心情自然不错。

  朱雄英点点头,给朱元璋打开了茶杯盖,让老爷子喝口茶,便陪着他朝郊外村头走去。

  朱元璋笑着对朱雄英道:“每年京畿的税收都是咱引以为傲的事,这里总能按时按量的将田税收上来。”

  正说话间,朱雄英和朱元璋来到城郊一处村头。

  这里围着许多老百姓,还有身穿皂衣、头戴黑高冠、冠插红羽毛的官府小吏。

  老爷子对朱雄英道:“这是官府来收田税的。”

第201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负责征收老百姓田税的是县衙的典吏,典吏是流外官,并不是吏部造册的官,其俸禄是县衙的县老爷自己支付的。

  那县衙的典吏手里拿着册子在高亢的点名,每点到一名百姓,百姓就要抬着粮食过来。

  是的,在税收没完全统一之前,明朝的基本税收依旧是粮食,并不是折算成银两的。

  税收的收取,朱雄英其实都从史料上有过了解,但真正目睹民间百姓交税的场景,他还是第一次见。

  他不由有些好奇。

  朱元璋站在外面,背着手示意朱雄英继续看下去。

  “好好看看,看看大明的疲疾。”

  朱雄英寻目望去,县衙的典吏示意小吏抬上来一口石斛。

  斛是一种容器,唐朝之前,斛为民间对石的俗称。

  石斛中部镂空,被念到的百姓,便将粮食抬上来,倒入石斛中,目的是为了让官府察验粮食的成色如何。

  当粮食被倒到石斛之后,有个小吏磨拳擦掌,然后憋的面色通红,从后面数十步外飞奔而至,一脚踹在石斛上。

  石斛晃动,不少粮食散落在地。

  百姓看的心疼。

  朱雄英看的惊愕:“他们这是做什么?”

  朱元璋道:“淋尖踢斛。”

  落下来的粮食,归官府,也算是运输的损耗,百姓不允许拾捡,只能心疼的看着。

  朱雄英面色有些愤怒:“这不是坑百姓多交粮税?”

  朱元璋面上有些纠结,叹口气道:“咱批过山东的一个折,山东临沂的地方官,七品县老爷,轿夫是自己的连襟和舅子,家中的厨娘是妻子和妻姐。

  官袍都打了补丁,老母亲还要上山挖野菜!”

  “官府俸禄少,也没有那么多开支聘请太多小吏,所以只能这样弄点钱……哎,受苦的最终还是百姓。”

  老爷子有种无可奈何的疲惫感,虽然知道这样在剥削老百姓,可官府也需要吃饭,无论白银融化后的火耗还是这种淋尖踢斛,都是他朱元璋默许了的。

  心疼老百姓的同时,朱元璋又不能不稳定地方官府。

  这种纠结的事,一直困扰着朱元璋。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杜绝这种事儿?你小子脑子灵醒,有空给你爷爷想想,咱爷孙一起给老百姓做点实事。”

  原来老爷子带自己来,是为了这个目的。

  朱雄英看了一眼朱元璋,老人脸上都是心疼和担忧。

  老爷子对于老百姓的关心,真是刻在骨子里,自幼的经历,让老爷子最是亲昵百姓,真正将百姓当成自己孩子在看待。

  看到老百姓受苦,老爷子心里比谁都难受。

  朱雄英心有所感,之前他也读过史料,也知道如今种田的农民是受剥削的一个阶级,可那时候自己感触不多。

  当现在实打实的看到百姓被剥削的一面,朱怀心里还是有些震动。

  老百姓被剥削的方式,真是层出不穷,先是士绅,现在又是官府,最终受苦的,还是只有这些底层百姓。

  与此同时。

  徐膺绪和徐增寿兄弟此时走在乡下的小道上。

  刚才自家佃农交粮出了点岔子,两兄弟闲着无事,去处理纷争,刚处理完毕,此时正准备回去。

  “二,二哥!”

  徐增寿突然驻足,猛地拉着徐膺绪躲在大柳树后面,将徐膺绪拉了一个趔趄。

  “你踏马是有病吧?你防贼呐?”徐膺绪有些不高兴。

  徐增寿颤抖的指着前方人群:“二哥,你,你看看,仔细看看,我眼睛瞎了没有?那个,是不是,是不是那姓朱的?”

  “遇到他又咋了!”徐膺绪破口大骂。

  “嘘!二哥,你帮我参谋参谋,朱怀旁边的老人家,他,他他他,是不是咱大明的皇帝。”

  时值春日,阳光明媚,乡村的风光无限好。

  足有一人粗的大柳树后面,徐增寿瞪圆了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前方。

  徐膺绪有些好奇,寻着徐增寿指着的方向眺望过去。

  一老一少的侧脸赫然映入眼帘。

  少年很熟悉,是朱雄英,徐膺绪怎可能不认识。

  再看老人。

  唰!

  徐膺绪面颊微微一僵,学着徐增寿一样,揉了揉眼睛。

  下一刻。

  就听他惊呼道:“那,那,那不是咱皇帝老爷子吗?”

  徐增寿愣在原地,喃喃道:“我就说,我就说这朱公子以前就好像很熟悉的样子,二哥,你还记得永定河边的垂钓吗?”

  嘶!

  徐膺绪双目陡然瞪大,嘴唇有些哆嗦着道:“记,记得!”

  去年冬日,永定河旁边,老爷子和信国公在垂钓,旁边一男一女,还有天云观观主。

  那时候两兄弟也没放心上去,权以为老爷子是出来垂钓散心的,更没过多关注老爷子身旁的少年和少女。

  现在他全明白了!

  难怪第一次见到朱雄英,有种熟悉的感觉!

  这一男一女,不就是永定河旁老爷子身边的少年少女吗?

  徐膺绪身子微微一颤,不可思议的道:“朱公子为啥和老爷子站在一起?”

  徐增寿更是人都看呆了,颤抖的指着前方道:“他,他尼玛还拍老爷子肩膀?”

  不远处,

  朱雄英正拍着老爷子肩膀,给老爷子端着茶,示意朱元璋喝茶。

  “额滴娘咧!”

  徐增寿脑子都懵了。

  朱雄英旁边是谁啊?

  大明洪武大帝,杀人不眨眼的大明皇帝,前前不久才悍然灭了文豫章全家,前不久才屠了郑用全家!

  老爷子在群臣,甚至在任何官僚眼中,绝对是个弑杀暴虐的君主!

  就连老爷子亲儿子,恐怕都惧怕老人三分吧?更有谁敢对朱元璋做如此出格的举动?

  可现在,朱雄英好像习以为常一样!

  “朱公子,到底是谁呀?”

  徐增寿呆呆的问道。

  徐膺绪道:“我怎么知道……额,快走,回去告诉大哥!”

  两兄弟急不可待的撩袍离去。

  而此时的朱雄英,显然没注意到不远处的徐家兄弟。

  他在思考老爷子的话。

  如果想彻底取缔民间税收的折耗,其实也简单,和交趾一样,直接一条鞭改革,不区分赋和税,也不用实物缴纳。

  除了各地方供奉宫中的实物之外,税收统一用白银收取。

首节 上一节 405/7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让你当太子,你去挖地道?

下一篇:鹿台都着火了,你说大商还有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