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第222节
朱雄英的下地帮忙,让朱长夜分出心神注意他,是有些帮倒忙了。
不过朱长夜并不在意,他可不会打击曾孙的孝心。
“咦!”
朱雄英劳作了一会儿后,对一件作物感觉到惊讶,忍不住开口道:“师尊,这个是啥?我在这观察半天了,也没看懂这是啥。”
朱长夜闻言,便放下手里的活走了过去。
菜地的尽头放着一个瓷盆,盆子里面都是水,一棵红不溜秋的东西被竹子架着,半漂在水中。
“师尊,我看不懂啊,这到底是啥东西啊?以前也没见过。”
“上次您种植胡瓜那些时,我还有些熟悉,但这是根本没见过。”
朱雄英指着红薯问道。
朱长夜看了过去,顿时知道那是红薯。
傻孙儿啊,你不知道是正常的,若是知道那才叫惊吓。
毕竟这东西,整个大明还没出现过。
朱长夜笑了一声。
他已经见到红薯,开始发出绿叶和根茎,也是高兴。
“居然真的栽培成功了,不错不错。”
朱长夜不断点头。
朱雄英一脸迷茫:“师尊,这究竟是个啥?”
朱长夜笑道:“粮食。”
朱雄英认真看了看,然后抬头看着朱长夜:“粮食?不能吧?师尊您老唬我?”
“我这段时间,可是饿补了许多农书,也没见过这粮食,您这是啥粮食?”
朱长夜笑道:“新作物来着,你没见过正常,为师也是第一次见到呢。”
朱雄英点点头:“噢,新作物。”
“啊?新作物,我天呐,师尊,这哪儿来的?”
朱长夜道:“占城国那边送过来的,说从海上淘来的东西。”
朱雄英瘪瘪嘴。
“番邦小国,海外蛮夷,他们懂啥是粮食作物么?师尊,我感觉他们骗您的。”
朱雄英言语中,不乏对这些小国的鄙视和不屑。
朱长夜笑着道:“这可是好东西,耐寒性强,冬天也能结果,最关键的种植容易,亩产还高。”
第99章 我觉着,咱师尊张真人不及龙虎山天师!
朱雄英摇摇头,他又开始去看其他的绿菜瓜蔬,随后道:“那师尊,这些亩产多少啊。”
说着,他还扒拉扒拉几株绿菜旁边的草,将杂草给拔了起来。
“亩产千斤吧。”
顿了顿,朱长夜补充开口:“这也算少了。”
话音落下,
朱雄英愣住了,挺起腰回头,认真的盯着朱长夜。
然后他莞尔笑着道:“师尊,您刚才应该说错了吧?”
亩产千斤,这是何等吓人的言论。
朱雄英近日恶补了农学,对种植粮食一事也有了解。
想了想,
他开口解释道:“师尊,我了解到的,寻常的稻谷和麦子,亩产大概在三石左右,约摸着也就二三百斤的样子。”
“您老这一下子翻了五倍,不是一倍也不是两倍,而是跨极多的五倍,这也….这也太吓人了吧?”
朱长夜无奈笑着。
这傻曾孙,还给他讲起农学来了。
要知道,
他在当年从十几岁开始,就已经在农田里打转了,直到被元庭砍死才结束。
傻曾孙用刚学几天的农学,就来反驳他,这….
不过倒也确实。
别说是曾孙了,就连农家人听到亩产千斤,也是很难相信。
而现在,
红薯这东西毕竟还没结果,说出来谁信?
尤其在现在粮食匮乏,产量较低的年代,一下子翻了五倍,确实令人难以置信。
算了,等日后红薯出来再说吧。
朱长夜也没纠结这问题太久。
随后,便开始转移话题。
.…….….….….….
与此同时。
天云观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
两人乃是张翠山和殷素素。
“哎,我说翠山,你地儿找对没?”
“别到时候仙人人没找到,那我们就白跑一趟了。”
殷素素满腹牢骚。
前几天。
望涯山事变之后,她原本是要返回金鹰教派的。
但一想到龙虎山仙神,是在应天府,加之张翠山也是要来应天府,索性也就一起跟来。
她还是少女之龄,对世界一切都充满好奇,特别是仙人,更加好奇了。
所以这几天来,找起仙人也都有劲。
但她同时也是三分钟热度之人,几天跟着张翠山到处跑,没个结果,她快要到崩溃边缘了。
若在找不到。
这事儿….
自己错是不可能错的,只会是张翠山的错!
殷素素心中如此想着。
她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人,从小养尊处优,所以是有一副娇蛮任性性格。
“应该是这里。”
张翠山话是这么说着,但心里也是没底气。
毕竟几天来到处找,到处跑空,把他信心也快要消耗没了。
想了想,他继续道:“应天府民间传,天云观中有仙人,而且天云观也是龙虎山的道观,应该不会错的。”
“走吧,咱们进去。”
张翠山率先走了进去。
“不会错不会错,这几天你都这么说….”
身后殷素素满腹牢骚低咕着,白了一眼前方张翠山,随后跟上。
进到里面,
两人烧了柱香,祭拜城隍爷。
途中,
殷素素越看那城隍爷越熟悉:“哎,我说张翠山,你看城隍爷,熟不熟悉?”
殷素素与朱长夜只打过一次照面,所以并不怎么记得其面容。
此刻。
张翠山心就不在祭拜城隍爷上,他一心想找到朱长夜道谢,所以是在想事情。
如今听殷素素提起,虽百般无奈,但还是抬起头看了一眼。
“殷姑娘,城隍爷怎会是….嗯?”
上一篇:大秦:让你当太子,你去挖地道?
下一篇:鹿台都着火了,你说大商还有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