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第221节

  朝会伊始,百官站定,太监唱礼。

  一切完毕,户部侍郎傅友文抱着芴板出列。

  “启奏陛下!”

  朱元璋沉着的看他一眼,面无表情的道:“奏上。”

  傅友文道:“大明邮寄驿站试行一月,冬十月的财政数据已统计完毕。”

  “洪武十五年,湖广布政司合计驿站收入约九万三千七百两白银。”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就连朱元璋都忍不住倒吸凉气,神色发愣。

  单单一个湖广布政司,居然有这么高的收入?

  傅友文继续道:“川蜀驿站收入,约三万六千两白银。”

  川蜀地势陡峭难行,收入低点倒也正常。

  “东南浙江、两广地,合计驿站收入十三万九千二百两。”

  嘶!

  此一时,大殿内皆充斥倒吸凉气声!

  十三万两!一个月?!

  这有点颠覆了群臣的认知。

  他们和朱元璋,乃至于许多历代帝王一样,思想上向来都认为农业才是国本。

  当初发行驿站邮票,虽然他们也支持,但从没有一个人,会将驿站邮寄收入当成大明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

  而今,

  当这激动的数据,陡然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众人居然有些不真实的感觉!

  “京城直隶府,此乃驿站发起点,总共合计收入.…”

  傅友文顿了顿,深吸一口气,朗声道:“二十万三千一百两白银!”

  言毕,

  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朱元璋手有些颤抖,死死的捏着龙椅的把手,早已激动的不能自己起来!

  就在众人沉浸在喜悦之中,更大的惊喜来了。

  “武昌武汉等九省通衢之地,其收入,更是令人匪夷所思!”

  “短短不到一月,其便跃居于驿站最繁华的中转地,单月累计收入,已然高达二十五万两,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轰!

  这一刻,所有人已经头皮炸了,根本无法思考!

  二十五万….这太匪夷所思了吧?

  一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惠民之策,居然在短短一个月内,狂揽财政将近八十万两!

  这是何等令人心悸的数据!

  大殿上,

  所有人都不敢置信的瞪大眼睛,甚至有人质疑户部在虚假上报。

  可傅友文说可以和这群御史、给事中赌命验真假,此言一出,无人敢质疑!

  这份沉甸甸的收获,摆放在朱元璋面前,竟是让朱元璋都有些不知所措的颤抖起来。

  他眼眶红润,努力的笑着,镇定的道:“好!好的很!”

  沉默了一下,傅友文继续说道:“启奏陛下,以上是利好消息。”

  刚才还在激动的君臣们,听到傅友文这话,突然心中一沉。

  莫不是还有坏消息?

  朱元璋道:“继续说。”

  傅友文道:“随着邮政驿站的需求加剧,江浙泉州等地的驿站已经不够用,地方官府请求朝廷多开设驿站。”

  “长江水路上的船只络绎不绝,码头上一天连轴转,官府的驿站开放了所有仓库,甚至在江边临时修建了储存货物的棚子,但依然有些忙不过来。”

  “人手严重缺失,各地的货物显得有些杂乱,派送也时有出错情况。”

  “臣担忧….若不早日约束管控,恐会乱象横生。”

  这些事,不仅是朱元璋始料未及,就算是当初参与修订政策的傅友文和詹徽等人,也是没想到的。

  谁也没想到,朱怀提出的这驿站改革,威力会如此大,简直大到逆天…

  刚出世,就展现出如此强大旺盛的生命力!

  乃至于他们事先商定的政策管束机制,已经跟不上驿站的发展。

  诚如傅友文说的那样,虽然驿站现在看起来十分赚钱,可若是不管束起来,用不了多久,就会乱象横生。

  朱元璋顿时从喜悦的氛围中,沉着下来,他盯着满朝文武道:“都给咱说说应对之策。”

  詹徽出列道:“启奏陛下,微臣认为,如此高昂的收入,倒是可以投入出去。”

  朱元璋点头:“你说。”

  詹徽道:“譬如招募民间劳力,给地方官府拨定额款,用于支付这些劳力。”

  “又譬如,可以重修官道,朝廷现在有了钱,让各地官府将官道土路改成石子路,如此也便于马车行走,更会加快运输效率。”

  “再如,让各地官府招吏目,严格约束驿站劳工,将此事当为国政之一,严格管制约束起来!”

  朱元璋点点头,对詹徽道:“此事是你和傅友文提出来的,你此言到也可以,但其中钱财支出的多少,你们要合理把控。”

  眼看着这么多钱财流入朝廷之后,又要用出去,朱元璋还是有些心疼。

  但詹徽说的不错,虽然现在收入不错,可若是不给予必要的支出,用不了多久,驿站邮政就会衰败,细水要长流的道理朱元璋懂。

  他宁愿现在朝廷少收点钱,也得将基本盘给打牢固了。

  “有不懂疑惑的,你们可以去问问天云观的观主朱长夜,毕竟这驿站框架是他老人家搭建出来的,他老人家….应该懂得更多理解更深,尔等要不耻下问。”

  哗!

  群臣再次愣住,眼神中皆不可思议。

  这是老爷子….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提起一位民间道士吧?

  这惠民之策,居然不是户部和吏部想出来的?

  天呐!

  这个叫朱长夜的,究竟是什么神仙人物?

  又究竟还有多大的智慧?

  “嗯?天云观观主,朱长夜….这,这好像是钦天监监正啊!”

  有官员猛然惊醒。

  钦天监,在整个大明的地位都很特殊,或重要,又或不重要。

  许多官员都把钦天监给忽略了,因为它不参与任何权力斗争,没啥结交必要。

  所以很少人记得,

  钦天监是有位监正,名叫朱长夜。

  而现在一位官员的提起,令许多人都是想了起来。

  是啊~

  是啊!

  钦天监的新监正,不正是叫朱长夜么!

  .….…….….….….

  与此同时。

  天云观内。

  朱雄英今日早早到来,修炼许久后休息,见师尊朱长夜是下菜地干活了,他也是紧随其后下去。

  “师尊,我也来。”

  朱雄英笑了一声道。

  朱长夜点点头,随后便继续着自己手头的活。

  他做这些手脚都很麻利,因为在几十年前,养重八他们这些孩子的时候,便是他日复一日出去劳作的。

  相比起来,旁边朱雄英就略显笨拙,有时候朱长夜还得多分出些心神,去注意朱雄英。

  怕他弄错,弄坏了种植种子。

  可以说,

首节 上一节 221/7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让你当太子,你去挖地道?

下一篇:鹿台都着火了,你说大商还有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