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高武大明:开局被赐婚赵敏!

高武大明:开局被赐婚赵敏! 第375节

  现在他终于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手里到底有多少可用之人,老迈的、弱幼的、有力的、有技的……所有人都被朱樉分类统计纳入表中。

  更加完善的资料使得朱樉的执政团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

  泰杉的木匠协会之下有了农器、制车、造船、家具、伐木等部门;高式子的石匠协会有了采矿、冶炼、锻铸、水泥、制陶、农器、修建等部门。

  农业协会则增设种子精选、育种、田间管理、储存运输等部门;其他各部也进行了进一步的分工,或者了一定的补充。

当然,这些目前大多也只停留在纸面,虽然经过朱樉和各会长的物色都有了相应的人选,可这一切都要让位于当前最为急迫的大事:秋播。

  沉寂已久的洛邑城渐渐活了过来,本已消逝的生机开始一点一滴地重新注入。

  白露

  最后一丝暑气散去,天气开始渐渐转凉,洛邑城的火热才刚刚开始。

  天刚蒙蒙亮,一股股的人潮开始涌出洛邑,他们有的手持割刀,有的身背背篓,有的挑着担子,有的拿着锄铲,随着一面面红色的小旗插下,人群开始迅速分流。

  割草的、运输的、建渠的、挖筑堆肥场的,每一个人都有着明确的目标,上万人同时投入劳动竟丝毫不乱。

  为了方便大家就近出入,原本就坍塌破败的城墙被开出了数十个缺口成为临时通道。朱樉与陈鑫、陈相骑着马刚到一个口子时便被拦住了.

第586章 居无所宜

  拦路的是一群头发花白的老人,为首的正是当初带头拦住于芫马车的那名偃师老者。

  朱樉派人把偃师民众迁入洛邑后,还专程上门拜访过他,见状立即下马问道:“柳伯,您老有什么事吗?”

  老人出生的时候正好家里种下了四棵柳树,便被取名四柳,现在已经年过六旬,在普通平民里已经算是高寿之人了。

  柳伯恭恭敬敬地向朱樉行礼,语气却有些激动:“老农刚才听人说冢宰分给各社的地原本是天子领地,不知是否属实?”

  见朱樉点头肯定,声音立即提高了不少:“天子领地怎能分给我等耕种,前番社正曾言此季所获将全部分给社员,不缴一粒为税,此举岂非是侵占天子天私产!”

  朱樉这才明白柳伯拦路之意,心里不由有些感慨,吃都快吃不饱了,还有心思维护天子的权益。不过这样的人他不仅不会瞧不起,反而心生敬意:这样的人现在实在是太少了。

  当下也不敢随意搪塞,认真答道:“周地之困顿不堪想必您也有切身体会,那,何以至此呢?”

  不等柳伯回答,朱樉愤声道:“民穷,民困,温饱难继,病无所医,老无所养,居无所宜。国家、家国,一国到底是由万家而成,家已如此,国又何堪?”

  “那也不能这样做啊?”柳伯的激动稍减,言辞也不再那么肯定。

  朱樉将目光投向城外,喟然长叹:“晚辈由小吏而任执政,实在诚惶诚恐,故先立四政:吃饱,穿暖、住好、行畅。

  难道我们要因为这些平坦肥沃的土地是天子私产就任由其荒芜而让国民吃糠噎菜,辛劳一年也吃不上一顿饱饭吗?

  况且柳伯你也说错了,天子无私,哪来私产。所以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晚辈执政,天下为公,且从这田地开始。”

  “天下为公。”柳伯显然也是有点家学的,自然知道这四个字的含义。

  “不错。”朱樉郑重点头,低吟起当日方一志所述之愿:“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这些日子虽然忙得昏天黑地,可朱樉脑子里却一直清醒无比,一点一滴的完善着达成这个“项目”的各种计划。

  最初的时候,他不是没有想过直接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可越是了解周地的实际情况,他便越打消了这种念头,不论是齐魏还是秦韩的模式,都不适合周地。

  综合比较各国变法优劣并借鉴他所了解的后世一些做法之后,他又一次选中了最为熟悉的新中国运行模式,结合周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发动之后,实施了比于芫、洪辰仇更进一步的“公有制和国有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与他现在所处的环境何其相似。

  要想在百废待新的条件下增强自己,只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只能把一切可资利用的资源利用起来,慢慢用血和汗完成最初始的积累。

  虽然一些举措在后世也曾引起争议,可其带来的效果却是举世瞩目的。

  以现有的生产力水平,朱樉当然不可能照搬新中国逐步发展起来的那一套,可这一年以来的穿越经历,却也让他有着大量的收获。

  以新中国为蓝本,结合当前的综合情况,他最终确定了自己的执政体系:一个以公有制为基础,以“创造税”为财富的新周国。

  纲举目张,还是有道理的。

  一确定好自己的模式,朱樉的思路立即开阔起来。

  老聃曾问他最擅长的是什么,他也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相比之下,一身远超这个时代的知识反而是其次的。

  他最为突出的,还是在那个生活了十几年的大发展、大分工社会里所养成的一些原本极为平常常识:系统化、专业化、分工化、集约化。

  以此为基础,他终于确定了自己的“四化”执政体系。

  当然,要彻底达到这“四化”还需要漫长的努力,所以他第一步要做的便是把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进行更细的专业分工,逐步完善整个国家产业系统。

  而要完成第一步的目标,原本分散而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型社会显然不合适了,极致的城市化成为绕不开的选项。

  朱樉所设想的公有化与魏齐韩秦的国君有化迥然不同。

  周室的极度衰落让他有了更进一步的可能,废除公室特权只是他全面公有化的第一步,他没有独揽大权后取而代之的兴趣。

  同样也没有削弱王权避免其干政的心理负担,一个不受君主个人优劣、喜好影响的专业化执政团队长期稳定地执掌国政才是他下一步的目标。

  当然,这些想法目前只能停留在他的远景蓝图上,甚至还不能与任何人交流。

  目前他仍然要遵守这个时代的游戏规则,不管是不是走形式,每一个决策都得向天子禀明,获得准许后才可放手施为。

  周室的权力基础已经极为薄弱,但他的执政基础却是完完全全建立其上的。

  对于姬研他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这个烂摊子并非由他造成,目前二人的相处也极为融洽,种种令方一志胆战心惊的措施无一不被他欣然准许。

  把天子私田分给各社,天子所需的供养则完完全全交由国府承担。

  把王宫内那个庞大无比的匠吏结构打破之后,匠吏世家免除赋税徭役的特权自然也就收回来了,只待这一季冬小麦收获之后。

  国府便会对各互助会社征税,以原有的三三三制为基础,改为三三三一制,即三成为人均分配,三成按劳分配,三成会社公产,一成上缴国府。

  这其实也是周朝最初的十税一制的变通,不再以固定数字来征税,而是完全以民众收成为依据。这就打破了之前周王室那种以上田丰年为标准的征税制,民众的负担自然大为减轻。

  以之前互助会社的收成来看,即使只征收一成,国府的收入也是极为可观的,要维持机构运转和供养周王室并不困难。

  只要他能熬过这一年,眼前的这些困难都将荡然无存.

第587章 标准制定的问题

  其实在历史上,为了休养生息,十五税一甚至三十税一都出现过,也确实为国力复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其实这种看似较低的税收,仍然存在着标准制定的问题。

  以古代的官民比例,想要对一家一户按实际收成进行征收,那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但朱樉实行的互助会社制,却解决了这个难题:收成先归公,再统一分配。国府面对的不是单个家庭,而是一个个会社。

  当然,也不排除社正在其中弄虚作假,只是现在这个局面下,社正全部出自朱樉任命,社员又被打乱组合,情况并不凸现。

  相比于各国,朱樉目前所进行的公有化,从某种程度上并不是国君有化,而国府有化。

  天子仍然托国了,只不过把对象由东西周公变成朱樉主导的国府,只保留名义上的权力。只有这样,那些在朱樉任务列表中已逐渐成型的种种举措才有可能得以实现。

  这些东西朱樉倒没有必要向柳伯解释,好生鼓励、安抚一番之后,他便开始了自己第一轮的巡视。

  相对而言,大多数周人并没有柳伯那样的负担,是不是天子领地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

  关键是从各方证实的消息极大地鼓舞他们的士气:这一季冬小麦不用上缴一粒,全部归自己所有。

  社正讲的三三三一制很多人并没完全明白,但打听过第一个互助会社在这一版本的分配制度下的收益后,每一个人都对明年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哪怕只能达到其一半收成,以后都可以敞开肚皮吃个饱了。

  看到眼前火热的劳动场景,朱樉才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民众的热情。

  吃饱饭的诱惑在困顿已久的周人心中竟有如此大的力量,除了那些被他抽出来进行其他生产人之外,几乎所有人,不论老幼都参加了这场垦荒运动。

  之前由于错过了收获时间,朱樉干脆将天子直属领地里种的粟“承包”给了国人:谁收归谁,只需要将收到的一成交给国府即可。

  虽然这些上等田地里的庄稼长得实在不怎么样,却多少能缓解国人的窘况,同时也稍稍补充了王室不多的存粮。

  实打实装进口袋的粟米无疑极大地鼓舞民众。

  此刻城外的田野里,成年男子和妇女是劳动主力,他们手持分到的各式工具将密密实实的荒草和稀稀拉拉的粟茬割掉,打捆堆成一座座小山。

  推着独轮车的老汉和少年排着队列而来,将其一捆捆的放在车上,随即朝着各自的目的地赶去。

  每隔数百步便有一名农家弟子指挥着数人建设堆肥场,部分荒草则被集中起来,烧制成草木灰以用作冬小麦的底肥。

  为了尽可能的多种点冬小麦,朱樉事前已经一再强调广种薄收,以面积换产量。

  可这些主要来自最初互助会社的新社正们,在农家的熏陶下,对使用肥料有着极深极的执念,之前从农家那里学到的各种耕种手段被他们奉为真理,丝毫不能删减。

  平坦的土地逐渐露出真容,水楠主持的水利速成班的学员们也登场了。

  与其他人相比,他们无疑拥有着这场开荒运动最为“精锐”的的阵容,不仅工具崭新统一,人员组成更集中了各社最为精壮的部分。当然,他们负责的事务也最为繁重:建渠。

  洛邑周围几乎都是冲积平原,现在已经来不及在四周建设水坝了,朱樉只能将取水点放在临近的洛河、涧河身上。

  要将河水输送到所有开垦出来的土地上,引水渠必然要高出地面,简单的挖条沟是行不通的。

  在朱樉的建议下,水楠最终敲定的建渠方案便是垒土为渠基,再以石块、水泥来构筑渠道。

  为了让渠基不易坍塌,只能加宽基面,使得整个工程量大为增加,为了保证第一轮的越冬水能够按时浇上。

  朱樉只能给予特别关注,不仅加紧改良了系列用于建渠的工具,各部争抢的马车和新式独轮车也优先调配给水楠使用。

  看到朱樉的身影,水楠立即迎了上来,没一句客套,直接就是抱怨:“冢宰,水泥,水泥,你一定要保证烧出来的水泥优先配给我们,要是再浪费,这渠真没法修了。”

  御前政会上,朱樉将自己定位为服务者,专门负责居中协调和解决各部面临的困难,其后他也是这样做的。日子一长,大家便习惯了一见朱樉就伸手摆困难、提要求。

  “好好好,我已经让高式子带人扩建水泥坊,很快水泥的生产量就会扩大五倍以上。”朱樉看了一眼旁边脸色不快的陈鑫,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水楠的要求。

  水泥一直是紧缺货,幸好最近发现了一处储量相当丰富的泥灰岩床,可以不用掺入粘土,直接烧制成水泥。

  这一发现大大缓解了水泥产能过低的压力,即便不用增加人力,也可以扩大数倍产能。

首节 上一节 375/9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民抗战:开局地狱级副本!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