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模拟国运

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模拟国运 第111节

太子朱标照常总,理朝中大小事务。

但同时又让朱棣在京不返。

而且还给朱高煦越发强大的权力。

这一切的一切让人看不明白。

所以有些人着急其实很正常。

眼看朱高煦马上要出兵北方剿匪。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白给的功劳。

说白了就是去北方镀个金。

回来了看朱元璋的心情。

心情好连升个一二品不叫事儿。

心情不好也不会让他那宝贝孙子白跑一趟。

但饶是如此,朱棣还是要小心翼翼。

这其实也是朱元璋的高明之处。

朱元璋重用朱高煦。

那是说明他看重朱高煦。

和朱棣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不管是升官还是加权,都是在朱高煦的身上。

这往深了说,可能是看好朱棣想要朱棣接班。

但往浅了说,不过是人家老朱喜欢自己孙子罢了。

而且如果朱棣在殿中随意出声。

不说会不会引起朱标的反感和猜疑。

单说老朱就会对他不满。

闹不好还会暴露出好不容易攒下的班底。

到时候,怕是他的心思所有人都会知道。

哪怕朱标再仁义,再掌握实权,怕也是会对朱棣东杀心。

所以说,朱棣只能忍,只能不出声。

而徐达出手却完全没有问题。

说白了徐达是朱高煦的外公。

你们这么欺负我外孙,老子看不惯还不能管管了?

这事儿谁也跳不处理来。

甚至就算徐达不出手,朱标也可能出言制止。

毕竟朱高煦再怎么说也是他的侄子,不管是为了稳住人设,还是做戏给朱元璋看,亦或者是真的仁义。

朱标都会出口插一嘴。

只不过还没有到那种地步,徐达一派就率先有了动作。

可以说,今天的早朝,满满的都是学问。

各派的明争暗斗,兄弟间的心里博弈,君臣之间的互相试探。

走错一步都是掉脑袋的。

而后果很明显了,李皓就是例子。

朱棣和朱高煦并排走出奉天殿。

看着微微露出的晨光,朱棣对着朱高煦轻声说道:“这么大个事儿,怎么没给我说说,弄得如此被动。”

朱棣说的不错。

从开始到结束,其实朱高煦大多数处于下风。

几句的出言反击,其实都有人帮衬。

老朱更是功不可没。

从老朱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

每每到朱高煦落入下风的时候,大多数沉默不语。

等朱高煦上风后,虽然不多说,但绝对有推波助澜的意思。

老朱的袒护和徐达一派的助攻,朱高煦才能看似轻松的走出奉天殿。

要不然,如果没有这些人的帮助。

哪怕朱高煦长了八张嘴,怕也得在里面掉层皮出来。

朱高煦也明白了自己老爹的意思。

叹了口气没有说话。

不得不说,这朝堂上真是杀人不见血的修罗场。

之前他还没有什么感觉,此时算是亲身经历了一把。

他也终于知道为什么朱棣那么想要发展自己的势力了。

今天他是早朝的主角,平常这些大臣不见得怎么暗暗对自己老爹使坏呢。

朝中无人,就等于没有嘴巴。

只能任由对方欺凌。

但现在朱高煦也知道不是时候,一切都要等他从北方回来再说了!

第一百七十三章 初遇郭镇

“走吧,回家。”

朱棣带着朱高煦向着宫外走去。

一路上,父子二人都没有说话。

走出皇宫,来到繁华的街道上。

朱棣对着朱高煦说道:“现在知道你爹的难处了吧。”

“唉。”朱高煦点了点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更何况还是身为皇室子弟的他们。

朱棣一边看着人来人往的街道,一边对着朱高煦说道:“你这次去北方讨贼,切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真遇到什么难事儿,给你爹我来封信,不管怎么说,你爹我在北平那么多年也不是白呆的。”

听到老爹的话,朱高煦心中一暖,点了点头。

老朱还有个几天就过寿了,朱高煦说话间也该走了。

朱棣本就喜爱自己这个老二。

眼看着就要离自己而去,虽说他也知道朱高煦此次就是安排好的镀金。

但朱棣还是忍不住心中对朱高煦有些不舍。

老子啥时候也像个娘们一样了?

朱棣摇了摇头,随后和朱高煦一起回了燕王府。

马上就要万寿节了,京城处处是张灯结彩。

朱高煦索性这几天便在燕王府住了下来。

自从李皓进入大牢后,所有文官好似彻底将朱高煦忘掉一般。

所有人对他是不闻不问。

朱高煦不知道这些人在憋什么坏屁,但好在他还有几天就该走了。

等他离开了京城这个是非地,一切就交给老爹了。

朱高煦对自己老爹还是很有信心的。

想必对付几个文官自保还是绰绰有余的。

终于,老朱的生日到了。

这一天,朱高煦全家早巴巴的收拾妥当,随后一家子进宫给老朱拜寿。

此时的皇宫,算是朱高煦所见过最热闹的了。

朝中三品以上的大员,其他属国的使臣,各地方官吏等等都前来拜寿。

老朱此时正在奉天殿接待一众大臣。

朱高煦和他的几个兄弟们被老朱安排到了马皇后那边。

御花园中,马皇后正在一旁询问着相关事宜。

首节 上一节 111/1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嘉靖,成功修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