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模拟国运 第110节
众人被朱高煦呛的一愣。
所有人都有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
而朱高煦乘着其他人闭嘴的时候,趁机对朱元璋说道:“皇爷爷,孙儿以为,不论这李皓是不是胡惟庸的同党,但其陷害我的事情却是事实,孙儿认为此风不可涨,应当先将李皓压下去好好审问才是。”
朱高煦此话一出,立刻得到不少大臣的反对。
所有人都不傻。
真把李皓压下去,到时候就是李皓和胡惟庸没有关系,也能弄出有关系出来。
一进了大牢,刑法一伺候,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
进去了以后,对方想听到什么话就得说什么话。
要是不说,吃完了一遍苦头,还是会说出来的。
所以,这些文臣是肯定不能眼看着李皓进去的。
“皇上,臣以为虽有不妥之处,但要是论罪怕是不至于,臣以为陛下略施小惩便好。”
“没错皇上,臣也以为李大人虽有不妥,但下牢的地步。”
朱高煦看着官官相护这一幕,冷笑一声道:“诸位不觉得太过分了嘛?”
“一切事情皇爷爷自有决断,轮的着你们查什么话?”
“难不成你们还想交皇爷爷做事不成?”
一众文官听到朱高煦这话也是心中恼火。
知道有朱高煦在这乱搅和李皓肯定是得不了好。
正想着出言先把朱高煦整下时,站在武将之首的徐达为不可查的看了一眼后面。
不少武将一直关注着徐达的动作。
见到这一幕,当即一武将站了出来翁声道:“没错,南阳郡王说的对,陛下英明对此事自有决断,哪里轮得到你们在这里教陛下做事?”
话音一落,另有几名武将出列附和。
这时文臣才想起来。
朱高煦也是有背景的。
定是朱高煦身后的徐达出手了。
想想也是,自己这边如此咄咄逼人,徐达看不下去也属实正常。
平常欺负北方的官员欺负惯了,如果真是按照平常,下一步就该叫杀了。
等到了那时候,估计什么高帽儿莫须有的罪名都开始扣了。
而徐达显然 是明白这些文官的操作。
在关键时刻出手替朱高煦解围。
此时一些文臣已经和武将们吵了起来。
而真正的文臣大佬,六部尚书对视一眼,都摇了摇头。
李皓发难朱高煦,他们之前是知道的。
虽然其中一两人觉得有些不妥,但也没有出言制止。
大多数人还是表达出支持的态度。
毕竟如果真的成功了,将朱棣父子赶出京城,那接下来对于他们以后的计划肯定是要顺利很多。
现在朱棣父子在京,让他们的计划根本施展不开。
非常的碍事。
只要将这两父子挤走,好处不言而喻。
但没想到李皓如此的不争气,而且加上朱元璋的袒护和朱高煦背后的徐达等武将的支持。
此时他们明白,短时间内怕是挤不走朱棣父子二人了。
而李皓,那没办法了。
成王败寇,越是世家大族,一旦确立得失,那舍弃的越是痛快。
现在如果硬是保下李皓,那付出的代价肯定不小。
既然如此,只能委屈一下他了。
大不了以后再补偿李家就是了。
这么想着,站在前面的一个文臣摇了摇头。
顿时所以文臣不再和武将争吵。
而武将顺势再次将李皓的罪行放在了明面上,等着朱元璋的决断。
从头到尾,朱元璋也只是先帮朱高煦把自己摘了出来。
随后便一直看戏。
等武将和文臣不合,是朱元璋非常愿意看到的局面。
见好戏演完了,朱元璋甚至有些意犹未尽。
不过他也知道差不多了。
见所有人不再说话,朱元璋点了点头道:“那就如小猴崽子说的那样,先把李皓压入锦衣卫大牢,问个清楚。”
此时李皓听到朱元璋对自己最后的判决,顿时彻底瘫坐在地。
身为世家大族的他非常明白自己的处境。
这是被他身后的依仗彻底抛弃了。
惨笑一声,饶是心中再多的不甘,李皓也没有再多说一句。
结局已经注定,李皓知道自己就是说再多也无法更改。
随后,有两名锦衣卫进入殿中,当着众人的面将李皓如同野狗一般拉了出去。
自此,朱高煦与文臣的第一次交锋,以微弱的优势获得小胜。
接下来,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朱元璋见此,便宣布退朝。
随着朱元璋话音落下,朱棣走到了自己儿子身边,父子二人一同向殿外走去。
从朱高煦被李皓列出三大罪开始,朱棣一句话都没有说过。
第一百七十二章 暗藏的杀机
此时站在朱高煦身边,是无言的表露出自己的态度。
朱棣不比朱高煦容易多少。
他面对的敌人不仅仅是那些文臣。
太子、部分武将,甚至是自己的老爹朱元璋,都可能是他的敌人。
太子不用说了,文臣之所以想要费尽心思赶走朱棣父子。
说到底其实也是为了稳固朱标的地位。
某些武将也不用提,蓝玉是朱标的亲家,手底下的武将自然也是向着太子一党的。
而朱元璋就很难说了。
朱元璋的态度谁也不清楚。
按理说从朱棣进京前,没有什么太子一党所言。
满朝文武都是心向太子的。
但自从朱棣进京,朱高煦权力日益增大。
一些个大臣免不了心中升起了一些小心思。
这也就有了所谓的太子一党和朱棣一党。
其实说是有朱棣一党,都是抬举朱棣了。
满打满算,真正向着朱棣的,在这朝堂之上,也就是徐达等一些武将了。
而这些武将的其中一些人还要考虑到蓝玉这方面的因素。
所以能出声为朱棣和朱高煦说话的人少之又少。
这也是为什么朱标一直没有将朱棣放在眼里的原因之一。
当然,朱标身为众人口中的仁义之君,肯定不可能明面上对自己的弟弟怎么样。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朱元璋。
没有朱元璋,就不会发生这些事儿。
所以朱元璋的态度很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