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清话事人

大清话事人 第372节

  许多人家,只来得及背着几个包袱就出户了。

  一个小户人家,

  妇人像疯了一般,把家里的锅碗瓢盆全部砸烂。

  “不能便宜了他们,不能便宜了他们。”

  抚标营兵丁大怒,欲抓人。

  被带队的把总用眼神阻止了,只是在院中,沉默监视。

  “大人,为何不抓这刁妇?”

  把总压低声音,说道:

  “家破人亡,总得让人家骂两句发泄怨气吧。”

  “这个春节,没有血光之灾就谢天谢地了。”

  “小的明白了。”

  “记住,任何时候都别踏马的冲在最前面。出了乱子,事后朝廷追查起来,你我还是替罪羊。”

  把总心想,

  幸亏府城的百姓,没有几个光脚的。

  同样的事,

  你放在西南寨子里试试,不杀个尸横遍野,没人理你。

  兵丁出了一身冷汗,

  握着手里的长矛,站到了院子门口。

  屋里砸,骂,他都当听不见。

  只要不放火,他就不管了。

  ……

  以绿营兵的定位,这位把总说的没毛病。

  不要把自己带入军队的视角,

  而是要带入维护大清稳定的视角。

  大过年的,

  把人家从祖辈生活的屋子里赶走,天底下还有比这不讲理的事吗。

  抚标营很多人心里觉得,

  换了自己,也按捺不住放把火的冲动。

  冬日的太阳,下山很早。

  数千人,在绿营兵的监视下,离开了府城。

  城守营也出动了,

  一路上监视,护送着这些人出城。

  胡之晃,李郁的结拜兄弟,城守营游击将军。

  一身甲,面无表情。

  看着这些人,消失在了城门口。

  “老大,这事做的有点缺德,没人情味。”

  “李兄弟说的对,有刀把子,说话才硬气。”

  如今的城守营,

  不少人都是李家堡的人。

  尤其是把总,千总这一类的低阶武官,三分之一都是自己人。

  训练很勤奋,甚至超过了抚标。

  不过,城守营的归属问题,也逐渐出现了矛盾。

  乾隆将城守营划给黄文运节制,是临时的。

  如今,

  巡抚福康安到任了,按道理就该移交了。

  可是老黄真不愿意,一直在刻意回避。

  而福康安,也不客气。

  抓住这个机会,直接下令,

  城守营拨出100人,填补救火队的空白。

  黄文运的心里,一阵酸溜溜的。

  节制城守营的这段时候,他明白了什么叫手里有兵,说话就硬气。

  抓捕反清分子,抄家,

  直接上绿营兵,特好用。

  比只会大呼小叫,抖着王法吓唬百姓的差役顺手多了。

  ……

  消息,

  源源不断传到西山岛。

  李郁默不作声,继续研究地图。

  取消救火队,看似是干掉了自己一个棋子。

  可实际上,换上的还是自己的棋子。

  “老爷,当初布局城守营是一步好棋。”

  “嗯,老胡的妾,快生了吧?”

  “是的。”

  “提前做好准备。”

  “老爷放心,奴家请了两个稳婆,还有可能用到的东西,都备着了。”

  杨云娇做事,

  依旧是那么的四平八稳,令人放心。

  李郁搂过她,看着窗外的雪。

  突然问道:

  “韦俊最近有来信吗?”

  “没有,奴家问过韦秀了。”

  “我总觉得,各方势力要开始侵蚀我们了,内务部要小心防谍。”

  “奴家晓得,最近秘密抓捕了两个桩子。一个是白莲,一个是两淮盐运使的人。都是新吸纳进来的。

  “尽快审讯,然后制造一起意外死亡事故。暂时还不想撕破面子。”

  “是。”

  沉默了一会,

  杨云娇突然说道:

  “老爷,您该娶亲了。”

  ……

  “嗯?”

  “是的。做大事的人,没有子嗣总归不稳。”

  李郁没有说话,这个道理他当然明白。

  不过,

  娶妻可是大事,需要考虑方方面面。

  家世要清白,要贤惠。

  要大度,支持并理解自己作为一个艺术生的特殊爱好。

  最重要的是,支持造反。

  这么一想,就很难了。

  “走,随我去瞧瞧枪炮厂。”

  铁匠铺子,车床车间,配套的木材加工作坊,皮革加工作坊,漆面作坊,

首节 上一节 372/5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德械师,造反就变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