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仙师:我赐皇明五百年

大明仙师:我赐皇明五百年 第240节

甘薯这玩意,生熟都能吃,不仅耐旱,产量还高,还耐储存,真是给块地就能疯长。

缺点就是味道不咋滴,吃多了胀气。

所以在万历年间引入之后,也只是在福建广东等地小面积的推广,并没有全国性铺开,毕竟在广大的老百姓看来,有香喷喷的白米饭吃,种这破玩意干嘛。

而等到天启崇祯之年,饥荒遍野之时,就算有心铺开,也是来不及了。

清军入关之后,开始大力推广甘薯,一个外来异族入主中原,能够做到两百多年都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白莲教和长毛不算),甘薯之功,不可忽视。

九州是一片坚韧的土地,在九州大地成长起来的人,但凡是只要能吃饱一口饭,但凡是不至于饿死,民众就不会造反,就会无怨无悔的埋头给帝国干到死。

这一点,古往今来深谙之。

“用这个玩意就能解决百姓的果腹问题?”

小朱四盯着面前的甘薯藤,拨弄了几番,一脸的不可置信。

“甲三,我来问你,稻米一亩可产粮多少斤?”

「甲三」,小朱四的学号。

话音落。

小朱四愣了,他只知道吃粮食,哪还知道种粮食。

其他天子储君也都是一个个眼神躲闪,显然,这帮九五至尊都不知道。

“亩产两三百斤,丰年时能达到三四百斤,应是差不多了。”

老朱想了想,开口说道。

说到底还是老朱这个老农民朴实,哪怕是当了十几年皇帝,依旧还能记住农作物的产量。

“嗯。”

“一亩甘薯,可产数千斤。”

嗡…!

这帮天子储君傻了,眼睛都听愣了。

数千斤?!

世上还有这么高产的粮作物?!

也是在这一刻,他们终于才反应过来,为什么这玩意能救荒了。

并不在意这帮天子储君的惊讶,维度打压就是这样,就像你第一次知道地球只是粒宇宙尘埃的时候,这是想象力的超模。

“好了,本节课关于小冰河期,就此结束。”

季伯鹰呼了口气,起身拿起斗笔,在这宣纸上写着的「小冰河期」四字之上,划了一横。

“接下来,是今天的实践观察课。”

「万历三大征——大明最后的荣光」

“上课之前,休息一刻钟。”

“吃块瓜,降降火。”

抬手一点,在众人的桌上,都出现一块无籽西瓜。

大明国祚到1644年结束,而十七世纪的西瓜,基本上是没有什么甜味的,明朝更是把西瓜称作寒瓜,一般都是拿来入药作用。

三个朱高炽,率先开啃,眼神都是一亮。

“甜!”

其他人见状,纷纷开吃。

接着,季伯鹰折身上了楼,也不管这帮吃瓜皇帝。

……………………

小半盏茶时间之后。

阁顶雅间。

临窗之畔,季伯鹰手中夹着的烟卷静静燃烧着。

不知道为什么,自从开始上课之后,季伯鹰就不大喜欢抽而是习惯将这烟作为时间闹钟,点燃了就让它自己烧。

此刻在季伯鹰的对面,坐着一个人,永乐老朱棣。

“仙师有事吩咐请直言。”

“只要是朱棣能够做到的,必定给仙师办,就算是朱棣做不到的,赴汤蹈火也要给仙师办妥。”

老朱棣和其他人不同。

他对季伯鹰,除却对仙师的敬重之外,还有着无限感激。

毕竟,季伯鹰把他老婆从坟里挖出来了。

“一桩小事而已。”

“过几日,我需要你代我去一趟洪熙时空,以玄清教化天尊之名,诏令洪熙百官万民,遵从天子新政,解决洪熙时空令行不一的问题。”

闻言,老朱棣爽朗一笑。

“仙师放心,此等不过小事尔,交予我手便是,必定为仙师办的漂亮。”

老朱棣已经去过两次洪熙时空了,轻车熟路。

“嗯。”

季伯鹰注视着老朱棣。

“你要记住。”

“这一次和之前两次不同,这次你是以神使的身份,而不是以永乐帝的身份,你所要做的,是在洪熙时空构建百官万民心中的神权。”

话音落,老朱棣也是深吸了一口气。

“朱棣明白。”

话音落。

咿呀。

雅间的门,开了。

小朱四穿过半开的门缝,跟做贼一样溜了进来。

“哎哟,老大你也在啊。”

小朱四看到老朱棣一愣,接着很是乐呵的打起了招呼。

在小朱四的称呼中,大哥就是朱标,而老大则是老朱棣,自然而然,老二是朱老四了。

老朱棣看了眼小朱四,对于这个年轻的自己,他还是很乐意指点。

“小三,你找仙师何事?”

“小事小事。”

“仙师。”

小朱四走上前,给季伯鹰行了个礼,这才坐了下来。

接着,这小子拿出袖中珍藏的半截雪茄,以及大概率是从老朱那里顺来的火柴,划拉点燃。

季伯鹰眼神微愣。

这雪茄,应该是半年前的了吧,不过雪茄这玩意,只要保存得当,可以放很长时间。

季伯鹰不知道的是,这半年多来,小朱四去哪都带着这根雪茄,尤其是重大场合,往那一坐,雪茄一叼,火柴一点,那叫一个杯王之王。

不过小朱四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爱装杯,倒也能理解。

“什么事。”

季伯鹰瞥了眼小朱四,无事不登三宝殿。

“仙师,我……”

小朱四深吸一口气,抬头看向季伯鹰,眼神认真了起来。

“仙师,我想退学。”

此话一出,季伯鹰没有什么表情变化,老朱棣则是眉头一皱,颇有恨铁不成钢之意。

“小三,仙师在此,断然不可胡言。”

“你我今生能得仙师授道,乃是天大的福分,岂能轻言退学。”

在老朱棣看来,这个洪武时空的自己还太年轻,思想不够成熟,容易做出一些不明智的事情,比如竟然提出退学。

“原因。”

季伯鹰淡淡开口,看向小朱四。

小朱四放下手里的雪茄。

“我是这样想的,有仙师在,洪武时空的大哥必然不会再发生薨逝,既如此,我留在这里继续上课的价值也就不大。”

言语至此,老朱棣也是眉头一皱。

首节 上一节 240/6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不当谋士的我汉末求生

下一篇:特种兵:签到一百天,活捉秦三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