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第95节

  如此扫荡下来,三月底,曹操直接掏空了当地世族以驻军,同时从兖州调十万屯民来此定居屯田。

  赶在春耕最后一截,以种植庄稼待收,同时驻军五万,在颍川彻底扎下了根。

  至于官吏,暂且依靠陈氏、荀氏这两个四长之家,又请陈纪出任颍川太守,安置四方。

  至于当初是谁埋伏截杀……张韩说可能是山贼王吧。

  于是,颍川一带愤慨的世族,大多以“山贼王八”来借代这一家族,记恨于心。

  彼此的猜忌一直没有消除,矛盾始终在酝酿,此局势,曹操自然看在眼里,也是乐意所见。

  他不想看到这些家族团结,有这样一件事横在他们之间,并非是坏事。

  正应了当初张韩说的那句话,“没有真相”很重要。

  以至于,当有家族站出来想要承认时,还被曹操以全家威胁逼了回去,对百姓说是山贼,对颍川诸世族则是继续让这件事悬着。

  也就代表了,曹操手里随时握着刀,以后只要翻旧账,这把刀就能落下来,任谁也不敢在这时候轻举妄动。

  ……

  颍川归于曹氏之后。

  很多暗探和来路不明的无户之人,要么沦为奴籍被管制,要么就早已偷跑了出去。

  极少有人会带着使命蛰伏,继续潜藏于曹操军中。

  因为被查到是细作,下场会很惨。

  这些细作来自于荆州、扬州、长安各处,但现在大多都分道离去,不再关注颍川。

  颍川地方的贼寇、水贼,听闻了曹操的事迹之后,也有归降之意。

  所以并不会内耗太过严重,留下毫无意义。

  此时的扬州,袁术在扩建完毕的衙署大院内的广场走着,两旁是上百名两侧而站的侍卫。

  大道宽敞,正堂宛如宫殿,设级数十阶,正待走上去时,袁术收到了谋臣送来的情报。

  他停下脚步打开一看。

  眉头顿时皱起,而后不可思议的看向来人,语气有些尖锐愠怒:“怎么会这样!?”

  “他们在两个月之前,信誓旦旦的送来书信,定不让曹操轻易取得颍川!”

  “一个半月前,则豪言壮语,必杀曹操麾下谋臣张韩、断张辽粮道!让曹操进展阻塞!”

  “当时书信里还说什么,非当地之士,纵使狼虎,也当盘卧,盘根之族无惧远来无根雨水,纵使乱世,定也若碾虫豸也!”

  袁术明显激动,当初这番话听取之后的确很提劲,而且对方还是颍川不小的世族。

  颍川不少宗族都曾发来书信暗通,有依附之意,但真能干成此时,以后就是大功一件。

  那时候袁术还在想着,曹操取颍川不顺,待自己得江东天堑后为根据后,还能再回颍川、汝南。

  在身前的谋臣阎象脸色一下黯然,摇头叹息,这些颍川世家未免有些自视甚高了。

  当时的豪言壮语还历历在目,尚且以为能乱曹操之计。

  袁术气得把书信横在阎象面前,指着这一块布上,前段的几个字,气急败坏的道:“念出来,念出来,这写的什么!?”

  阎象哑然苦笑,好像想忍没忍住一般,“袁公救我……”

  “却没想到,短短一个月左右,风向竟然倒转,”阎象冷笑了几声,拱手道:“主公,此时颍川路远,我们已没有相争的资格。”

  “应当将目光,放在庐江,孙氏旧将之中,要谨防孙策,他的威望颇高,自小和其父孙坚戎马征战,现在他已又为悍将,不得不防呀。”

  “在下建议,不该让孙策亲自带兵去取江东,那是他的老家。”

  袁术心情烦躁,将书信扔给了阎象,不客气的道:“无妨!孙氏旧部是我功勋之臣,不能太过设防,致以人心寒冷。”

  “不用管孙策之事,阎君为我把控好扬州内治钱粮调运,即可。”

  孙策先前屡立战功,为袁术所倚重,其人作战十分勇猛,而且英姿勃发,风貌过人。

  深得孙氏旧部拥戴,而且,前段时日孙策为他献上了当年联盟军讨董时,孙坚到雒阳之后所得之物。

  传国玉玺。

  而且是真的,玉玺上有缺。

  此传说已成典故,只有历代天子和掌玺之人见过,袁术却也因此得亲眼看见。

  故而,孙策对他都毫无保留,自己又为何要去猜忌呢?

  孙策甚至明言,敬奉玉玺,还当年父亲恩情,暗中将袁术视为明主。

  这话是何意!?不言自明,无需挑明了说,袁术就明白孙策这年轻人话里的意思。

  救命、收留之恩本来就已经重如山了,这些年又有主臣的情谊,能说出这种话并不意外。

  袁术很是受用,而他既然主动请缨去取江东,攻伐略地,收回其老家。

  “主公,可是要撤回西边的暗子,全力向江东扩张!?”阎象试探性的问道。

  袁术当即笑道:“阎君不必多问,各司其职耳,曹操取颍川,无非是为了向天子表功。”

  “让他去表便是了,长安混乱不堪,诸公皆出大族,他们不喜曹操,此时光景为权宜之计,让他得到了朝廷的功绩,又能怎么样呢?是给自己徒增烦恼罢了。”

  “我们要去取实地、实绩,务实不务虚。”

  说完,袁术直接拾级而上,进宽敞华丽的大堂找蜜水去了。

  我堂堂四十万兵马,坐拥江南大地,何须再向汉廷称臣!?

  阎象看着袁术的背影,暗暗有些猜测,但是却不好确定。

  他能确定的是,到今年来,主公已经对长安天子不再关注,也不曾跨地域送去朝贡。

  这一点,颇为奇怪……但曹操却还在力主接近汉廷,向东行军扩张,打通去往长安的道路。

  两位诸侯雄主,其理念似乎完全不同,背道而驰也。

  这个细微的变化,估计不少人也都已经察觉到了。

  ……

  四月,颍阴。

  “让陈氏、荀氏、钟氏之人,传言我扫平颍川之贼寇,以表彰功绩。”

  “联书送至钟繇处,让他为我请功,同时告知董公仁,可力主拉拢诸公,看谁肯向我。”

  “我既已有颍川、陈留两地,让他为我谋一个重修雒阳的差事。”

  “下诏,开长安数仓资以人丁,取材雒阳附近山林,准备修定之后迎天子东归。”

  曹操春风得意,下令开始向长安邀功,这些功绩传出去,应当会掀起轩然大波。

  郭嘉得令之后,前去告知颍川太守陈纪,而曹操则是问程昱道:“伯常呢?为何今日又不在?”

  程昱拱手而笑,道:“说是诸事皆定,去许县置办点田产、地产。”

  曹操顿时皱眉,满脸错愕:“许县?他去那里置办田产……”

  程昱笑着说道:“伯常说颍川地势通达,现在地、房都便宜,那些商贾、家族都也愿意出卖。去办点田产、地产,以后好迁居于此。”

  “呵,”曹操摇头苦笑,这个张伯常,日后大计可成,何患无财?

  程昱冷不丁的笑道:“恐怕是想把这次捞到的用出去。”

  “有可能,”曹操面色一板,笑容顿时凝固,“扣他三个月俸禄。”

  程昱也愣住了,连忙道:“主公,我就是随口一说,没有这个意思!”

  “无妨,他就是想出去玩,上次截杀忘记了?居然还敢擅离职守而去?”

  曹操眉头一皱,然后又舒展了开来。

  罢了,去就去吧,反正许县也是小地方。

  想到这,郭嘉传令回来,与程昱、陈群、荀攸一起,和曹操商议此后诸多大事。

  荀攸虽还没得征辟表官,但是荀彧力荐,曹操早已去拜会过了。

  等会还要更第一百章达整!

  然后凌晨再来一章,么么哒。

第101章 他是个养很多鱼的老海王

  衙署之内,众儒商议修缮雒阳皇宫之事,定下了取材之地,且划分好了壮丁选取。

  屯民之中有不少男丁,在张韩造出“龙骨水车”、“溪井”等物,在兖州、徐州大为风行,所以即便不算各地的百姓。

  就只算屯民之间,也已经省出了很多人力。

  他们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来做修缮工作,但要寻到懂得宫殿造物设建的匠人,来指导这些征夫搭建各处。

  这样的人才,需要境内征召,或者是天子直接指派。

  当然,都还只是预想而已,到最后还是要看天子诏令能否下来,终究还是需要努力。

  “诸位先生,那就多谢了,雒阳四周关隘城池所需屯兵量大,不到十万不可稳固。”曹操不由得感慨了起来,脸色略有忧虑之色。

  几人也都左右相顾,暗暗猜测曹操之意,恐怕不光仅仅只是担心此节。

首节 上一节 95/3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自爆穿越,我为秦续命千年

下一篇:大秦:开局地煞天罡,仙师无双!

推荐阅读